-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全部检查
- B.工序检查
- C.抽检
- D.专业检查
- A.岗位人员
- B.操作人员
- C.管理人员
- D.作业人员
- A.作业指导书
- B.文明施工计划
- C.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
- D.安全生产计划
- A.标准的实施
- B.标准的评价
- C.标准的执行
- D.标准的说明
- A.强制性条纹明细
- B.国家标准明细
- C.地方标准明细
- D.企业标准明细
- A.适用范围
- B.使用范围
- C.有效性
- D.实施效果
- A.0.01%
- B.0.06%
- C.0.05%
- D.0.02%
- A.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 B.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 C.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 D.工程建设标准
- A.负责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的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负责本部门或本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 C.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负责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机构
- D.负责本行政区域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监督
- B.检查
- C.纠正
- D.整改
- A.讲解
- B.讨论
- C.评价
- D.培训
- A.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 B.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
- C.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
- D.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 A.标准内容是否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同,达成共识
- B.标准是否满足其他标准和相关使用的需求
- C.标准是否与其他基础类标准相协调
- D.是否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 A.施工人员
- B.专业人员
- C.作业人员
- D.标准员
- A.经济效果
- B.社会效果
- C.环境效果
- D.安全、适量效果
- A.≥15%
- B.≥14%
- C.≥21%
- D.≥13%
- A.简化的合法性界限
- B.简化的适度性界限
- C.简化的合理性界限
- D.简化的适时性界限
- A.标准发行状况
- B.标准宣贯培训状况
- C.管理制度要求
- D.标准衍生物状况
- A.讲解
- B.讨论
- C.评价
- D.培训
- A.造型与美感
- B.空间布置合理性
- C.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 D.与社区环境的协调
- A.实施状况和科学性评价
- B.经济效果
- C.社会效果
- D.环境效果
- A.鉴定检测
- B.返工处理
- C.修补处理
- D.不做处理
- A.实施状况评价
- B.执行状况评价
- C.实施效果评价
- D.科学性评价
- A.直径的2倍
- B.直径的4倍
- C.直径
- D.直径的3倍
- A.1.00%
- B.2.00%
- C.3.00%
- D.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