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机械性噪声
- B.施工人员叫喊声
- C.空气动力性噪声
- D.临街面的嘈杂声
- E.电磁性噪声
- A.悬空高处作业
- B.高处作业
- C.露天作业
- D.露天攀登
- E.电工作业
- A.与产品型号相一致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 B.产品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
- C.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产品总装图纸等技术资料
- D.省级鉴定文件
- E.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说明
- A.连续支撑
- B.不少于二层
- C.不少于三层
- D.不少于四层
- E.不少于五层
- A.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 B.设防护栏杆
- C.设警戒区
- D.派专人监护
- E.立告示牌
- A.集水井法
- B.排水沟法
- C.集水井抽水法
- D.明排水法
- E.人工降低地下水法
- A.矿山企业
- B.建筑施工企业
- C.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 D.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 E.民有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 A.责令停止生产
- B.没收违法所得
- C.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E.并处50万元以上的罚款
- A.做出标志
- B.绘制现场简图
- C.写出书面记录
- D.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 E.将物件擦好并放置安全处
- A.生产(制造)许可证
- B.产品合格证
- C.产品的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 D.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明
- E.产品的发票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B.患职业病的
- C.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E.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A.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 D.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
- E.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A.警告
- B.记过
- C.记大过
- D.降级
- E.直至撤职
- A.安全施工费
- B.文明施工费
- C.临时设施费
- D.夜间施工费
- E.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 A.同时设计
- B.同时施工
- C.同时投产使用
- D.同时报废
- E.同时竣工
- A.0.1s
- B.≯0.1s
- C.0.2s
- D.≯0.2s
- A.3m
- B.4m
- C.5m
- D.6m
- A.20
- B.25
- C.30
- D.35
- A.10m
- B.15m
- C.18m
- D.20m
- A.3V
- B.12V
- C.36V
- D.24V
- A.项目负责人
- B.项目安全员
- C.公司安全科长
- D.公司法人代表
- A.任何要求
- B.保护要求
- C.辞职要求
- D.赔偿要求
- A.三年内
- B.五年内
- C.一年内
- D.二年内
- A.无权
- B.均有权
- C.应逐级
- D.应越级
- A.应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
- B.不得隐瞒不报、谎报
- C.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
- D.可以拖延汇报时间
- 47
-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 )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五日以下
- B.十五日以下
- C.十日以下
- D.二十五日以下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49
-
意外伤害保险期限( )。
- A.自危险作业开始至该工作完成时止
- B.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 C.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变换工作岗位前所有时间段内
- D.自基础施工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 A.组织
- B.管理
- C.控制
- D.总结
- A.负责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 B.法定代表人
- C.项目经理
- D.现场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