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加强通风
- B.合理采暖
- C.消除引火源
- D.降低湿度
- 12
-
以下()属于电伤。
- A.电击
- B.灼伤
- C.电烙印
- D.皮肤金属化
- A.电伤
- B.烧伤
- C.碰伤
- D.电击
- A.燃料的热能
- B.水流的位能
- C.水流的动能
- D.核能
- A.绝缘和屏护措施
- B.在容易电击的场合采用安全电压
- C.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接地
- D.采用微机保护
- A.6.3kV
- B.10.5kV
- C.11.5kV
- 17
-
违章操作( )
- A.在工作中不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定,不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分公司或分厂的有关规定及专业工作程序工作的。
- B.作业现场,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或已有的防护设施被拆除不及时恢复的。
- C.作业现场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警示标志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
- D.工作中确认制工作未到位的。
- A.流经人体的电流持续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 B.触电人员人体电阻愈小,人体所受到的伤害也愈大
- C.作用于人体的 电压越高,其危险性也越大
- D.电流通过人体心脏时,其电击伤害最大
- A.煤防人员监测气体含量,置换后含氧量应不得低于10%;
- B.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含量不得超过国家作业标准;
- C.其他有害物质不超过允许工作浓度,
- D.二人以上监护,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 A.填写人自审
- B.监护人复审
- C.领导审查批准
- D.值班负责人审查批准
- 21
-
工作票中的人员包括()。
- A.安全员
- B.工作负责人
- C.工作票签发人
- D.工作许可人
- E.值长
- F.工作班成员
- A.可燃物
- B.氧化剂
- C.还原剂
- D.温度
- 23
-
下列()是基本安全用具。
- A.验电器
- B.绝缘鞋
- C.绝缘夹钳
- D.临时遮栏
- E.绝缘站台
- A.机械闭锁
- B.电气闭锁
- C.电磁闭锁
- D.微机闭锁
- A.拉合断路器的单一操作
- B.事故处理
- C.变压器运行转检修操作
- D.拉开接地隔离开关或拆除全所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 A.消弧线圈
- B.小阻抗
- C.高电阻
- D.电压互感器
- A.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 B.120℃以上,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 C.闪点低于 37.8℃以下可燃液体火灾
- D.闪点低于36.8℃以下可燃液体火灾
- A.久已停运的设备
- B.新装、长期停运或检修后的设备投入运行时
- C.设备缺陷有发展,运行中有可疑现象时
- D.遇有大风、雷雨、浓雾、冰冻、大雪等天气变化时
- E.根据领导指示需增加的巡视
- F.过负荷或负荷有显著增加时
- A.先装下层,后装上层
- B.先装上层,后装下层
- C.先装高压,后装低压
- D.先装低压,后装高压
- A.两相电击
- B.直接接触电击
- C.跨步电压电击
- D.单相电击
- A.5m
- B.10m
- C.15m以上
- A.安全防护设施
- B.安全保护措施
- C.安全保护设备
- A.行政
- B.企业
- C.行政执法
- A.±7%
- B.±10%
- C.+7%,-10%
- A.一般
- B.严重
- A.5
- B.6
- C.3
- A.调度室
- B.总工办公室
- C.区长办公室
- A.10
- B.30
- C.100
- A.坚固
- B.严密
- C.坚固严密
- A.转速下降
- B.转速上升
- C.停止转动
- A.16kW
- B.20kW
- C.25kW
- A.安全资格证
- B.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 C.培训合格证
- A.水
- B.干粉灭火剂
- C.泡沫灭火剂
- D.CO2灭火剂
- E.沙土
- F.1211灭火剂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2
- B.0.5
- C.1
- A.人
- B.企业
- C.财物
- A.法规制度
- B.客观规律
- C.规章制度
- A.同查处
- B.同考试
- C.同学习
- A.教学分离
- B.教管分离
- C.教考分离
- 50
-
遮栏应采用()制成。
- A.绝缘材料
- B.铜材
- C.铝材
- D.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