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经验估计法
- B.统计计算法
- C.技术测定法
- D.比较类推法
- E.实验测定法
- A.预算拨款
- B.基建基金拨款
- C.进口设备转账
- D.国家资本
- E.法人资本
- A.基本用工
- B.辅助用工
- C.人工幅度
- D.材料分配用工
- E.材料超运距用工
- A.工程预算
- B.竣工结算
- C.施工图预算
- D.初步设计概算
- E.可行性研究投资概算
- A.工程有关的保险费用
- B.索赔款在索赔处理期间的利息
- C.承包商进行索赔工作的准备费用
- D.承包商对索赔事项采取减轻措施而损失的费用
- E.承包商对索赔事项的发生原因负有责任的有关费用
- A.装运港船上交货价
- B.国际运费
- C.银行财务费
- D.关税
- E.运输保险费
- A.工程变更的价款调整
- B.综合单价的调整
- C.材料价格的调整
- D.机械台班价格的调整
- E.措施费用价格的调整
- A.采购规划
- B.询价与招标
- C.供方选择
- D.合同管理
- E.沟通规划
- A.资源规划
- B.成本估算
- C.成本预算
- D.成本控制
- E.时间估算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施工机械费
- D.措施费
- E.规费
- A.隐蔽工程在发现以前,承包人应当通知发包人检查
- B.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
- C.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
- D.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承包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E.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
- A.合同管理
- B.方案修正
- C.组织协调
- D.风险管理
- E.环境保护
- A.招标控制价应具有强制性
- B.招标控制价应具有完整性
- C.招标控制价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
- D.招标控削价的合理性
- E.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招标控制价
- A.客观性
- B.合法性
- C.合理性
- D.公平性
- E.平等性
- 15
-
业主遇到的风险有( )。
- A.人为风险
- B.经济风险
- C.自然风险
- D.责任风险
- E.决策错误风险
- A.全员劳动生产率
- B.生产人员比例
- C.全年有效施工天数
- D.工资标准
- E.间接费年开支额
- A.大额性
- B.单个性
- C.动态性
- D.层次性
- E.阶段性
- A.真实性
- B.全面性
- C.及时性
- D.相关性
- E.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 A.工业项目
- B.民用项目
- C.技术方案
- D.设备方案
- E.工程方案
- A.增值税
- B.所得税
- C.营业税
- D.城市建设维护税
- E.教育附加费
- 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D.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 A.权威性
- B.完整性
- C.一致性
- D.合理性
- A.会计核算法
- B.表格核算法
- C.差额核算法
- D.比例核算法
- A.现金
- B.流动资金
- C.应收账款
- D.固定资产
- A.14
- B.15
- C.28
- D.30
- A.10 800
- B.10 810
- C.10 801
- D.10 811
- A.单项工程
- B.单位工程
- C.扩大分项工程
- D.完整的工程项目
- A.合同结构
- B.合同版本
- C.合同内容
- D.合同协议
- A.现场施工环境发生了变化
- B.使用新技术有必要改变原设计
- C.发生不可预见的事件,引起停工和工期拖延
- D.承包方对项目提出要求
- A.建设项目综合
- B.单项工程
- C.单位工程
- D.分部分项工程
- A.合同的内容和形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B.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C.以不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损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 A.以有效合同为前提
- B.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为要件
- C.可由合同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约定
- D.是一种刑事赔偿责任w
- A.工程排污费
- B.工程定额测定费
- C.社会保障费
- D.总承包服务费
- A.设计概算
- B.施工图预算
- C.投资估算
- D.竣工结算
- A.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 B.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有关标准图等资料
- C.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 D.原有预算定额和有关动态调价规定
- A.折旧费
- B.经常修理费
- C.燃料动力费
- D.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 A.1
- B.2
- C.3
- D.4
- A.采用特定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项目
- B.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 C.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家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 D.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
- A.招标
- B.投标
- C.评标
- D.定标
- A.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 B.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
- C.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
- D.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 A.有效工作时间
- B.无效工作时间
- C.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A.350 mm× 350 mm
- B.400 mm×400 mm
- C.450 mm×450 mm
- D.500 mm×500 mm
- A.索赔信
- B.索赔材料
- C.索赔报告
- D.附件
- A.核准制
- B.备案制
- C.审批制
- D.专家评价制
- A.预算定额
- B.概算定额
- C.估算指标
- D.概算指标
- A.根据合同性质
- B.根据合同内容
- C.按照当事人约定
- D.依照法律规定
- A.大额性
- B.单个性
- C.动态性
- D.层次性
- A.比例法
- B.比率法
- C.相对单位法
- D.网络分析法
- A.120.0
- B.240.0
- C.243.6
- D.367.2
- A.竞争性项目
- B.公益性项目
- C.基础性项目
- D.生产性项目
- A.休息时间
- B.基本工作时间
- C.停工时间
-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A.小型的建筑
- B.中型的建筑
- C.住宅区的建筑
- D.大型建筑或结构复杂的建筑
- A.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
- B.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
- C.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之和
- D.项目自筹建到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费用之和
- A.20%
- B.30%
- C.60%
- D.70%
- A.比较法
- B.因素分析法
- C.差额计算法
- D.比率法
- A.人为风险
- B.经济风险
- C.自然风险
- D.决策错误风险
- A.整理技术资料
- B.绘制竣工图
- C.分析竣工图纸
- D.编制竣工结算
- A.指数估算法
- B.系数估算法
- C.比例估算法
- D.生产能力指数法
- A.流动资金的总和
- B.建设投资
- C.建设期贷款利息
- D.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A.投资估算
- B.投资概算
- C.投资预算
- D.投资核算
- A.项目建设规模
- B.项目建设时间
- C.项目建设效益
- D.项目建设进程
- A.人工单价
- B.材料预算单价
- C.工程造价信息
- D.设备价格、运杂费
- A.1 500
- B.1 815
- C.1 350
- D.1 450
- A.比较类推
- B.经验估计
- C.统计计算
- D.技术测定
- A.技术方案
- B.设备方案
- C.工程方案
- D.融资方案
- A.投资的费用性质
- B.定额的不同用途
- C.定额的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
- D.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
- A.建设性质
- B.投资效益
- C.投资作用
- D.投资来源
- A.基本用工
- B.材料超运距用工
- C.辅助用工
- D.人工幅度差
- A.建设投资
- B.建设期利息
- C.固定资金
- D.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70
-
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虽然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指标看是可行的,但敏感性 分析的结论是对投资额、产品价格、经营成本均很敏感,这意味着该项目的风险很大, 因而决定不投资建造该工程,这样做属于( )。
- A.风险回避
- B.风险自留
- C.风险转移
- D.风险控制
- A.规费
- B.管理费
- C.措施费
- D.企业管理费
- A.设计责任
- B.承包商文件责任
- C.工程协调责任
- D.施工文件的审查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现场经费
- D.企业管理费
- A.100
- B.200
- C.500
- D.1000
- A.协议书
- B.通用条款
- C.专用条款
- D.附件
- A.5
- B.6
- C.8
- D.9
- A.折旧费
- B.大修理费
- C.经常修理费
- D.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 A.及时通知义务
- B.提供重要条件和说明的义务
- C.协助义务
- D.保密义务
- A.成本分析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 B.项目成本目标和阶段成本目标完成情况
- C.在成本管理中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执行情况
- D.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责任成本的检查和考核情况
- A.计价方式
- B.计价范围
- C.计价目的
- D.计价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