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净现值大于零
- B.净现值小于零
- C.该方案可行
- D.该方案不可行
- E.无法判定是否可行
- A.按月扣除
- B.分段扣除
- C.最后一次扣清
- D.目标扣除
- E.从第一次支付开始逐月扣除
- A.工程量增加
- B.设计变更
- C.质量事故
- D.不可抗力
- E.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引起的停工
- A.工料单价法
- B.预算单价法
- C.综合单价法
- D.清单综合单价
- E.成本加酬金
- A.建安工程费用
- B.预备费
- C.建设期贷款利息
- D.设备购置费用
- E.流动资金
- A.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 B.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 C.工程量清单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 D.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提供
- E.工程量清单由招标人提供
- A.项目规划阶段
- B.可行性研究阶段
- C.项目后评价阶段
- D.项目评审阶段
- E.项目建议书阶段
- A.工会经费
- B.营业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教育费附加
- E.办公费
- A.调节
- B.控制
- C.评价
- D.监督
- E.预测
- A.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 B.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
- C.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包单位可以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 D.在特定的条件下,承包单位可以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 E.对于联合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 11
-
间接费由( )构成。
- A.规费
- B.措施费
- C.现场经费
- D.企业管理费
- E.利润
- A.企业缺乏自主报价的能力
- B.缺乏与工程量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 C.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认识还有所欠缺
- D.不能向业主提供合理准确的报价信息
- E.不便于中标企业组织施工,控制成本
- A.工程质量应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 B.工程师发现质量不合格,可要求承包人返工或扣减相应的工程款
- C.承包人应随时接受工程师的质量检查
- D.工程质量经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又发现承包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应由承包人承担责任
- E.工程师的检查影响了施工正常进行,不论检查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均由发包人承担相应的损失
- A.施工定额
- B.预算定额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E.投资估算指标
- A.钢模板
- B.砂石
- C.预制构件模具
- D.脚手架
- E.钢筋
- A.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
- B.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 C.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工程师确定
- D.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方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由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 E.合同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必须由工程师确定
-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应采用九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 B.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时,以附录中的分项工程项目名称为基础
- C.计量单位如以“吨”为单位,应保留三位小数,第四位小数四舍五入
- D.编制工程量清单出现附录中未包括的项目,编制人不应作补充
- E.对现浇混凝土柱的高度、断面大小等特征可以不描述
- A.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
- B.投标人
- C.招标人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
- D.招标人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
- E.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直接费
- B.间接费
- C.生产性流通费
- D.从量费用
- E.从值费用
- A.城市建设维护税
- B.资源税
- C.教育费附加
- D.营业税
- E.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A.费用由工程师承担,工期由承包人承担
- B.费用由承包人承担,工期由工程师承担
- C.费用由承包人承担,工期由承发包双方协商
- D.费用和工期由承包人承担
- A.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确定的合同价
- B.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确定的合同价
- C.成本加奖罚确定的合同价
- D.最高限额成本加固定最大酬金确定的合同价
- A.预测职能
- B.控制职能
- C.评价职能
- D.核算职能
- A.利润
- B.成本
- C.利润和税金
- D.税金
- A.施工单位的临时设施费
- B.职工福利费
- C.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费
- D.工程定额测定费
- A.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
- B.基本用工和辅助用工
- C.基本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 D.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 A.公民个人
- B.设计者
- C.国家
- D.法人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管理措施
- D.经济措施
- A.生产工人探亲期间的工资
- B.生产工人调动工作期间的工资
- C.生产工人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
- D.生产工人休病假8个月期间的工资
- A.固定资产
- B.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 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 D.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
- A.2次,每次不超过3个月
- B.3次,每次不超过2个月
- C.2次,每次不超过2个月
- D.3次,每次不超过3个月
- A.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 B.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规则
- C.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
- D.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
- A.20 日
- B.15日
- C.10日
- D.25日
- A.工程预算
- B.投资估算
- C.设计概算
- D.工程投标报价
- A.2.56
- B.4
- C.8
- D.6
- A.60%
- B.80%
- C.90%
- D.100%
- A.560
- B.620
- C.635.3
- D.660
- A.250
- B.615
- C.630.5
- D.1495.5
- A.直接工程费
- B.措施费
- C.企业管理费
- D.工程建设其他费
- A.6.75
- B.5.0
- C.5.5
- D.0.5
- A.检察院
- B.发生纠纷地的人民法院
- C.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D.行政主管部门
- A.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
- B.审查和熟悉施工图纸是施工图预算的重要步骤
- C.有无施工组织设计并不重要
- D.工程量计算必须按统一的计算规则进行
- A.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费率合同
- B.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 C.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 D.总价合同和单价合同
- A.生产准备费
- B.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 C.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
- D.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A.概算定额
- B.预算定额、
- C.材料消耗定额
- D.施工定额
- A.意思表示真实
- B.合同的内容合法
- C.合同的内容确定
- D.以上全部对
- A.作为独立费列入主体工程工程量清单中
- B.建设单位与专业工程承包人单独签订施工合同
- C.作为招标人预留金列入主体工程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
- D.建设单位与主体结构承包商签订指定分包合同
- A.按月结算
- B.分段结算
- C.竣工后一次结算
- D.目标结款
- A.施工定额
- B.劳动定额
- C.预算定额
- D.概算定额
- A.14天
- B.30天
- C.60天
- D.90天
- A.13.53%和14.40%
- B.13.53%和15.39%
- C.14.40%和15.39%
- D.14.40%和15.62%
- A.发包人未按时提供施工条件
- B.设计变更造成工期延长,但此项有时差可利用
- C.一周内非承包人原因停水、停电、停气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
- D.不可抗力事件
- A.59.37
- B.36
- C.98.91
- D.72
- A.规定
- B.等级
- C.行业
- D.专业
- A.组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
- B.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管理准备
- C.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
- D.管理准备、技术准备、资金准备
- A.越低
- B.越高
- C.应该考虑筹资成本
- D.基准折现率与风险无关
- A.施工合同
- B.咨询合同
- C.监理合同
- D.审计合同
- A.建设项目总投资
- B.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 C.建设工程投资
- D.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建筑安装工程费
- C.工程建设其它费
- D.预备费
- A.1年
- B.1年半
- C.2年
- D.2年半
- A.合同双方当事人无法协商的,可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其他组织提请调解
- B.合同双方当事人申请工程计价纠纷调解,实行自愿原则
- C.申请工程计价纠纷调解的当事人应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详细的证据材料
- D.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自受理之日起一个月内终结调解
- A.工程项目总价表
- B.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 C.措施项目清单
- D.封面
- A.政府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 B.招标人
- C.投标人推选的代表
- D.公证人
- A.相互矛盾
- B.相互统一
- C.相互对立统一
- D.相互独立
- A.业主方
- B.承包商
- C.第三方
- D.非自身
- A.4.06%
- B.8.06%
- C.4.00%
- D.6.O4%
- A.审批
- B.注册
- C.登记
- D.备案
- A.价值工程
- B.招标投标
- C.合同管理
- D.可行性研究
- A.直接费中的措施费
- B.间接费中的规费
- C.直接工程费中的材料费
- D.间接费中的工具用具使用费
- A.质量控制
- B.进度控制
- C.投资控制
- D.人员控制
- A.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变化
- B.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
- C.工程量的增加
- D.不可抗力事件
- A.直接工程费
- B.综合单价
- C.直接费单价
- D.定额单价
- A.发现地下构筑物、文物
- B.罢工、战争
- C.业主提出不正当要求
- D.工程师的指令错误
- A.强制性
- B.普遍性
- C.控制性
- D.合理性
- A.分包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建设单位
- D.监理单位
- A.投标答疑会、勘察现场、招标文件发放、资格审查
- B.招标文件发放、资格审查、勘察现场、投标答疑会
- C.勘察现场、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发放、投标答疑会
- D.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发放、勘察现场、投标答疑会
- A.93.29
- B.79.93
- C.74.67
- D.78.60
- A.7.71
- B.7.43
- C.7.36
- D.7
- A.协议书
- B.通用条件
- C.专项条款
- D.附件
- A.固定资产投资
- B.流动资产投资
- C.无形资产投资
- D.递延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