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程有关的保险费用
- B.索赔款在索赔处理期间的利息
- C.承包商进行索赔工作的准备费用
- D.承包商对索赔事项采取减轻措施而损失的费用
- E.承包商对索赔事项的发生原因负有责任的有关费用
- A.核实工程变动情况
- B.做好工程造价比率分析
- C.清理、装订好竣工图
- D.清理各项财务、债务和结余物资
- E.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依据资料
- A.地基基础工程
- B.主体结构工程
- C.自行装修装饰工程
- D.供热与供冷系统
- E.设备安装与装修工程
- A.真实性
- B.全面性
- C.及时性
- D.合理性
- E.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施工机械费
- D.措施费
- E.规费
- A.可以进行清单综合单价的计算
- B.可以进行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调整
- C.可以编制综合单价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 D.可以研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描述
- E.可以复核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和项目是否准确
- A.施工组织设计
- B.工程必需的设计内容
- C.详细的材料清单
- D.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 E.详细的设备清单
- A.设备原价x安装费率
- B.设备吨重x每吨安装费
- C.安装工程实物量x安装费用指标
- D.(设备原价+设备运费)X安装费率
- E.(设备吨重+设备运费)X每吨安装费
- A.国家重大政策性变动因素引起的调整
- B.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引起的工程变动
- C.主要设备型号规格、建筑面积、设计定员等方面的修改
- D.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引起的工程费用减少
- E.建设规模、产品质量、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修改
- 10
-
设计概算是( )的依据。
- A.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
- B.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概算
- C.签订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和贷款合同
- D.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 E.编制流动资产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
- A.造价额度
- B.运行费用
- C.净现值
- D.净年值
- E.财务评价
- A.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
- B.编制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
- C.一般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对象
- D.它也是以预算定额、概算指标为基础的综合扩大
- E.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一种定额
- A.可行性研究资料
- B.工程变更及施工现场签证
- C.工程造价信息
- D.设备价格、运杂费率
- E.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和资料
- A.安全施工费
- B.环境保护费
- C.工程排污费
- D.工程定额测定费
- E.住房公积金
- A.建设项目工程费用
- 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C.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D.建设期贷款利息
- E.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A.有关计量和估价方法可以在合同通用条款中约定
- B.合同价格可以采用按月支付或分期(工程阶段)支付方式
- C.发生任何未预见到的困难和费用,合同价格调整
- D.采用分期支付方式,合同应包括一份支付表,列明合同价款分期支付的详细情况
- E.合同价格要随劳务、货物和其他工程费用的变化进行调整,应在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
- A.通过实际成本与概算成本的对比
- B.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
- C.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
- D.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
- E.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
- A.工程价款结算
- B.实施项目成本控制
- C.编制设计任务书
- D.投资主体投资决策
- E.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
- A.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而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 B.征收土地的,应当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 C.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 D.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 E.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 A.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
- B.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制定价格
- C.提高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 D.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
- E.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
- A.10 245
- B.10 379
- C.10 400
- D.11 400
- A.确认增(减)的工程变更价款作为追加(减)合同价款与工程进度款,不同期支付
- B.业主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施工无法进行,承包商可停止施工,由业主承担违约责任
- C.承包商向业主提出支付工程进度款申请,14 d内,业主应按不低于工程价款的602,不高于工程价款的90%,向承包商支付工程进度款
- D.与承包商协商签订延期付款协议,经承包商同意后可延期支付,协议应明确延期支付的时间和从工程量计量结果确认后第15天起计算应付款的利息
- A.7
- B.14
- C.15
- D.28
- A.5%
- B.10%
- C.15%
- D.20%
- A.7
- B.14
- C.15
- D.28
- A.真实性
- B.全面性
- C.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 D.及时性
- A.招标控制价必须由招标人编制
- B.招标控制价只需公布总价
- C.投标人不得对招标控制价提出异议
- D.招标控制价不应上调或下浮
- A.提出工程变更一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一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一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一确认工程变更
- B.提出工程变更一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一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一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一确认工程变更
- C.提出工程变更一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一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一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一确认工程变更
- D.提出工程变更一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一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一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一确认工程变更
- A.投标函
- B.投标书附录
- C.投标保证金
- D.投标证明书
- A.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中的每一个项目均应填入综合单价和合价,且只允许有一个报价
- B.投标总价应当与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的合计金额一致
- C.材料单价应该是全单价
- D.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投标人没有填入综合单价和合价,其费用视为没有包含在已标价的其他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单价和合价中
- A.对比审查法
- B.筛选审查法
- C.重点抽查法
- D.利用手册审查法
- A.市场价格
- B.服务价格
- C.合同价格
- D.政府价格
- A.投资控制
- B.设计方案
- C.价款支付
- D.技术方案
- A.需要可比
- B.费用可比
- C.价格可比
- D.时间可比
- A.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
- B.估算指标投资估算法
- C.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 D.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
- A.118.9%
- B.158.3%
- C.164.9%
- D.191.5%
- A.分项详细估算法
- B.分部详细估算法
- C.扩大指标估算法
- D.单位指标估算法
- A.生产能力指数法
- B.比例估算法
- C.指标估算法
- D.系数估算法
- A.技术方案
- B.设备方案
- C.工程方案
- D.环境保护措施
- A.产业政策
- B.投资政策
- C.技术经济政策
- D.环境政策
- A.措施费
- B.直接工程费
- C.规费
- D.企业管理费
- A.造价资料限期长短
- B.工程范围、类别、用途
- C.不同基期
- D.不同表现形式
- A.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净用量×(1+损耗率)
- B.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用量×(1+损耗率)
- C.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净用量+材料运杂费)×(1+损耗率)
- D.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用量+材料运杂费)×(1+损耗率)
- A.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B.基本工作时间
- C.辅助工作时间
-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A.现场技术测定
- B.试验
- C.统计
- D.理论计算
- A.预算定额
- B.概算定额
- C.概算指标
- D.估算指标
- A.准备工作
- B.编制初稿
- C.修改初稿
- D.审查定稿
- A.3.0
- B.4.0
- C.5.0
- D.6.0
- A.1 500
- B.1 815
- C.1 350
- D.1 450
- A.预算定额
- B.预算指标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A.工资性补贴
- B.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C.职工福利费
- D.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A.直接费
- B.措施费
- C.规费
- D.企业管理费
- A.分部分项工程费
- B.措施项目费
- C.其他项目费
- D.规费
- A.堆放地点
- B.交货地点
- C.各种费用
- D.交货类别
- A.估算
- B.预算
- C.概算
- D.决算
- A.措施费
- B.规费
- C.企业管理费
- D.直接工程费
- A.固定劳务报酬方式
- B.流动劳动报酬方式
- C.按工时计算劳务报酬方式
- D.按工程量计算劳务报酬方式
- A.51.2
- B.62.6
- C.66.3
- D.75.5
- A.1
- B.2
- C.3
- D.4
- A.通用条款
- B.专用条款
- C.修正条款
- D.补充条款
- A.120.0
- B.240.0
- C.243.6
- D.367.2
- A.对承包人已完成工程量的核实确认,是发包人支付工程款的前提
- B.通用条款规定,承包人应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向工程师提交已完工程量的报告
- C.工程师不接约定时间通知承包人,致使承包人未能参加计量,计量结果无效
- D.对承包人超出设计图纸范围和因为承包人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工程师给予计量
- A.7
- B.14
- C.28
- D.30
- A.协议书
- B.通用条款
- C.专用条款
- D.附件
- A.总价合同
- B.单价合同
- C.固定总价合同
- D.成本加酬金合同
- A.适当、合理的风险转移是合法的、正当的,是一种高水平管理的体现
- B.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是非保险转移
- C.保险转移通常直接称为工程保险
- D.保险能转移工程项目的所有风险
- A.成本分析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 B.项目成本目标和阶段成本目标完成情况
- C.在成本管理中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执行情况
- D.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责任成本的检查和考核情况
- A.风险识别一风险分析与评估一风险应对策略的决策一风险对策的实施一风险对策实 施的监控
- B.风险分析与评估一风险识别一风险应对策略的决策一风险对策的实施一风险对策实施的监控
- C.风险识别一风险分析与评估一风险应对策略的决策一风险对策实施的监控一风险对策的实施
- D.风险分析与评估一风险识别一风险应对策略的决策一风险对策实施的监控一风险对策的实施
- A.目标利润法
- B.技术进步法
- C.按实计算法
- D.定率估算法
- A.4 250
- B.4 430
- C.4 550
- D.5 050
- A.按照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开展业务,认真履行合同
- B.靠质量、信誉参加市场竞争,杜绝无序和恶性竞争
- C.以人为本,鼓励员工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业务知识
- D.在解决经济纠纷的鉴证咨询业务中分别接受双方当事人的委托
- A.项目范围管理
- B.项目成本管理
- C.项目质量管理
- D.项目风险管理
- A.目标控制
- B.风险管理
- C.信息管理
- D.环境保护
- A.2 000
- B.3 000
- C.5 000
- D.6 000
- A.14
- B.15
- C.28
- D.30
- A.5109.04
- B.5970.96
- C.6307.46
- D.7136.99
- A.14
- B.15
- C.28
- D.30
- A.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 B.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
- C.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
- D.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 A.3
- B.4
- C.5
- D.6
- A.合理性
- B.实质性
- C.正确性
- D.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