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命题预测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从事广告活动的(    )。

  • A.广告主
  • B.广告经营者
  • C.广告发布者
  • D.广告接受者
  • E.广告受益者
2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简称《城市规划法》)的立法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在1979年由国家建委和国家城建总局开始提议的
  • B.1983年11月经国务院常委会讨论,决定先以行政法规形式付诸实施
  • C.1989年10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并报全国人大
  • D.它于1990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
  • E.1982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将《城市规划法》报送国务院审查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有(    )。

  • A.《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B.《土地管理法》
  • C.《文物保护法》  
  • D.《城市绿化条例》
  • E.《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4

下列属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内容的是( )。

  • A.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 B.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 C.实际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 D.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 E.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

居住区内的绿地应包括(    )。

  • A.公共绿地
  • B.宅旁绿地
  • C.屋顶绿地
  • D.道路绿地
  • E.晒台人工绿地
6

关于道路绿化规划,说法正确的是(  )。

  • A.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5%
  • B.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 C.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 D.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 E.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少于40%
7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目的包括(    )。

  • A.合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 B.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管理
  • C.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 D.合理地制定城市远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
  • E.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8

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描述错误的有(    )。

  •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 B.统筹安排城市内各项建设用地
  • C.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
  • D.规定城市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 E.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
9

下列选项中,对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行为目的的惩戒性
  • B.行为违法的确定性
  • C.行为的外部特征
  • D.行为目的的具体性
  • E.行为的相对性
10

行政处罚制度不包括(    )。

  • A.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在作出决定前告知当事人
  • B.建设单位和个人有权申辩  
  • C.案件调查人员和行政处罚决定人员分开
  • D.为了便于行政处罚决定的尺度把握,作出处罚决定的人必须是调查人员
  • E.违法行为构成犯罪,行政处罚决定人员可以代替司法机关进行处罚
11

城市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建设选址规划管理,主要管理内容不包括(    )。

  • A.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 B.核定土地使用性质
  • C.核定市政设施和交通选址的特殊要求
  • D.核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审批手续
  • E.核定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2

下列(    )因素决定了建筑间距的大小。

  • A.日照
  • B.交通
  • C.消防
  • D.绿化种植
  • E.景观
13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    )。

  • A.根据建设用地要求确定建设用地范围
  • B.负责土地的征用、划拨和出让
  • C.实施城市规划
  • D.按照城市规划对建设工程使用土地进行选址
  • E.综合提出土地使用规划要求
14

请从下面五项中,选出规划管理实现管理目标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

  • A.目标的阶段性
  • B.目标的长远性
  • C.区别目标的层次性  
  • D.协调目标的冲突
  • E.目标的可行性
15

以下关于城镇体系规划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经国务院同意后,可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复
  • C.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的总体规划
  • D.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报有关地区的共同上级人民政府审批
  • E.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行分级审批
16

政务公开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具有的作用,下列正确的有(    )。

  • A.增强行政主管部门的服务意识
  • B.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监督机制
  • C.提高工作效率  
  • D.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 E.加强政府工作的约束化
17

下列属于城市规划中观决策的是(    )。

  • A.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与完善
  • B.分区规划与详细规范的审定
  • C.“一书两证”的核发
  • D.对违法建设的处罚决定
  • E.重大建设项目的审定
18

行政领导通常行使的主要职能,除了贯彻执行、计划决策和组织指挥外,还有(    )职能。

  • A.协调沟通
  • B.监督控制
  • C.选人用人
  • D.改革内部
  • E.群众福利
19

行政法治原则是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它具体可以分解为(    )。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 B.行政合理性原则
  • C.行政决策性原则
  • D.行政管理原则
  • E.行政应急性原则
20

关于行政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由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 
  • B.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国家行政管理任务
  • C.具有法律效力  
  • D.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的客观实际情况
  • E.对于城市规划管理行为最有意义的行政行为划分是根据行政行为方式和作用不同进行的划分
24

城市规划行业具有(    )的特点。

  • A.综合性、政策性、超前性、长期性、科学性
  • B.综合性、政治性、动态性、长期性、科学性、艺术性
  • C.综合性、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政治性
  • D.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等
27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    )。

  • A.可耕地、不可耕地、未利用地
  • B.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 C.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 D.产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33

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 A.公正、公开、公平
  •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 D.公正、公开
34

我国《人民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实行(    )方针。

  • A.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 B.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协调发展
  • C.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 D.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36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实行“三同时”,其含义是指(    )。

  • A.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安排计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B.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C.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D.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安排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发挥效益
37

城市工程管线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宜采用(    )。

  • A.地下敷设
  • B.架空敷设
  • C.网状敷设
  • D.平行敷设
38

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管理工作由(    )主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城镇规划部门,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城镇规划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6

1954年6月,建工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会议着重研究了(    )。

  • A.城市建设的方针、任务、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 B.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 C.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
  • D.当前城市建设的障碍及问题和解决方案
48

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应由(    )组织编制。

  • A.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
  • B.有关地区共同组织一个领导小组
  • C.有关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 D.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49

对于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需达到(    ),旧区改造(    )。

  • A.35%;30%
  • B.不应低于35%;不宜低于30%
  • C.30%;25%
  • D.不应低 30%;不宜低于25%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市,是指(    )。

  • A.所有设市城市
  • B.直辖市,市、镇
  • C.直辖市、建制市
  • D.直辖市、建制市、建制镇、集镇
51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

  • A.城市总体规划
  • B.城市分区规划
  • C.城市发展计划  
  • D.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52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指控制(    )。

  • A.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 B.大城市的城市功能的发展
  • C.市区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无限制扩展
  • D.城市用地的无限制扩展
53

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是在(    )。

  • A.1989年12月26日
  • B.1990 年1月1日
  • C.1990年4月1日
  • D.1991年4月1日
54

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程序不包括(    )。

  • A.申请程序
  • B.推荐程序 
  • C.检查程序  
  • D.确认程序
55

监督检查人员受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案件后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不包括(    )。

  • A.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所在地的详细规划情况 
  • B.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所在地的地形地貌
  • C.确认是无证建设还是越证建设
  •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合法性
56

对违法占地行为的处罚方式不包括(    )。

  • A.限期拆除或者没收 
  • B.责令停止建设
  • C.责令限期改正
  • D.判刑
57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授权的行政机关和组织
  • B.行政监督检查是以个别的或具体的特定的相对人或事实为对象,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认可、奖励或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
  • C.行政监督检查具有强制性
  • D.行政监督检查具有法律关系的绝对性
58

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处罚的主体是(    )。

  • A.城市人民政府
  • B.省市人民政府
  • C.执法机关
  • D.城市行政规划主管部门
5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的法律规范依据的是(    )。

  • A.《城市规划法》
  • B.《城建监察规定》
  • C.《行政处罚法》
  • D.《城市规划条例》
6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的一项是(    )。

  • A.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抢救我国濒危历史文化资源的需要
  •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需要
  • C.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大规模扩建以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
  • D.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延续历史文脉,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1

建设单位应向城市(    )填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或提出建设项目选址的书面申请。

  • A.规划设计单位
  • B.选址规划单位
  • C.人民政府
  •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62

对于容积率的核定,应根据批准的(      )对建筑地块的规定容积率。

  • A.城市总体规划
  • B.城市分区规划
  • C.控制性详细规划
  • D.详细规划
63

(    )是保证城市规划布局合理的重要手段。

  • A.土地使用性质的控制
  • B.土地用地的审核
  • C.城市分区规划的审批
  • D.详细规划的审批
64

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合理确定(    )是城市规划经济性的体现。

  • A.土地使用性质
  • B.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 C.建筑容积率
  • D.建筑密度
66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    )进行的行政管理工作。

  • A.城市总体规划
  • B.城市详细规划
  • C.城镇体系规划
  • D.城市规划
67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可分为(    )。

  • A.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和名城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三个层次
  • B.物质形态保护、非物质形态保护两个层次
  • C.系统保护,特色保护,物质形态保护与非物质形态保护并重三个层次
  • D.文物古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形态特征的保护三个层次
68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经(    )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 A.城市人民政府
  • B.城市规划设计
  •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 D.城市规划审核
69

对于建设项目选址的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不批准的,应(    )。

  • A.退回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 B.说明理由并给予书面答复
  • C.改变选址地点并发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D.不予答复
70

某单位现状用地为A1B1C1D1;在其北、西边规划有城市道路,在其东、南边留有小区道路,四条路所围范围为A2B2C2D2;规划要求各边退线建设所形成的范围为A3B3C3D3;其用地内还有一个保留用地范围为S。在计算容积率时,建设用地面积应按(    )计算。

  • A.其面积为: A<SUB>1</SUB>B<SUB>1</SUB>C<SUB>1</SUB>D<SUB>1&nbsp;&nbsp;&nbsp;&nbsp;</SUB>B.其面积为:A<SUB>2</SUB>B<SUB>2</SUB>C<SUB>2</SUB>D<SUB>2&nbsp;&nbsp;&nbsp;&nbsp;</SUB>C.其面积为:A<SUB>3</SUB>B<SUB>3</SUB>C<SUB>3</SUB>D<SUB>3&nbsp;&nbsp;&nbsp;&nbsp;</SUB>D.其面积
71

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    )项需要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A.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大修和养护
  • B.城市规划区内公路和桥梁工程的大修和养护
  • C.城市道路需要设置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建设
  • D.为解决施工期间临时交通而设置的便道和埂桥建设
72

(    )负责全国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 

  • A.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B.建设部城市规划部门
  • C.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74

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必须以全国和所在省、自治区的区域(    )为依据。

  • A.城镇体系规划&nbsp;&nbsp;
  • B.城市总体规划
  • C.城市分区规划
  • D.城市详细规划
76

(    )是用以指导较大用地范围内开发建设。

  • A.控制性详细规划
  • B.控制性总体规划&nbsp;&nbsp;
  • C.建设性详细规划
  • D.修建性详细规划
78

城市详细规划由(    )编制完成。

  • A.规划设计单位
  • B.规划组织单位&nbsp;
  • C.规划审核单位
  • D.规划验收单位
79

甲、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时,承担城市总体规划任务的,向(    )备案。

  • A.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nbsp;
  • B.国务院
  • C.任务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D.地县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80

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体现政府的意志;这都需要通过(    )来控制。

  • A.编制规划目的
  • B.编制规划程序
  • C.规划编制的要求&nbsp;&nbsp;
  • D.规划组织的目的
81

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 A.以上一层次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为编制依据
  • B.以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
  • C.以城市专项规划为编制依据
  • D.以城市或地区的现状条件和自然、地理、历史特点为编制依据
82

就管理的内容而言,规划管理具有(    )的双重性。

  • A.规律性和能动性
  • B.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 C.专业和综合
  • D.管理阶段性和长期连续性
83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目的和任务的是(    )。

  • A.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
  • B.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C.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 D.保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体现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84

下列选项中,(    )不能很好地发挥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 A.行政的方法
  • B.法律的方法
  • C.交流的方法
  • D.咨询的方法
85

下面不属于城市规划管理技术的是(    )。

  • A.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B.思维方式的变革
  • C.加强领导干部的内部管理,加强规划管理内部的协调性
  • D.城市规划专业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创新
88

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城市规划管理可以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
  • B.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的需求
  •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D.城市规划管理既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化,也是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深化的过程
89

关于行政立法的一般程序进程,下列正确的一项为(    )。

  • A.编制立法规划、征求意见、起草、协商、审查、通过、审批、备案、公布
  • B.起草征求意见、协商、编制立法规划、审查、通过、审批、备案、公布
  • C.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协商、审查、通过、审批、备案、公布
  • D.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协商、审批、通过、审查、备案、公布
90

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系统包括(    )等子系统。

  • A.保障系统、管理系统、反馈系统&nbsp;&nbsp;
  • B.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
  • C.决策系统、保障系统、管理系统
  • D.执行系统、反馈系统、组织系统
91

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地方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所申请的复议,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管辖
  • B.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作行为不服所申请的复议,由国家政府管辖
  • C.对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所申请的复议,由直接主管该组织的行政机关管辖
  • D.对受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不服所申请的复议,由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
93

行政法的最根本的法源是(    )。

  • A.法律
  • B.行政规章
  • C.行政法规
  • D.宪法
94

下面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当事人
  •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 C.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国家行政管理任务而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 D.行政行为的效力是行政行为的法律约束力
95

行政复议决定可分为(    )。

  • A.维持决定、补正决定、履行决定
  • B.维持决定、行政诉讼、补正决定、撤销或变更决定&nbsp;
  • C.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
  • D.维持决定、履行法定职责、撤销或变更决定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96

由于(    )的存在,产生了行政合理性原则。

  • A.行政自由裁量权
  • B.自由行使行政权
  • C.合法性
  • D.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97

行政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它的任务不包括(    )。

  • A.保障执法的严肃性
  • B.规范国家对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规则
  • C.保障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有效行使
  • D.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98

从现代化要求看,行政管理应当朝三个方向发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管理应当是积极的行政管理
  • B.行政管理应当是以强制实行为手段的管理
  • C.行政管理应该是高效能的行政管理
  • D.行政管理应该是创新性的行政管理
99

行政机构的含义不包括(    )。

  • A.组织结构
  • B.组织方法
  • C.组织环境&nbsp;&nbsp;
  • D.组织意识&nbsp;
100

行政领导在整个行政管理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是(    )。

  • A.中心地位
  • B.主导地位
  • C.关键地位
  • D.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