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统筹兼顾,综合布局
- B.合理利用、节约土地和水资源
- C.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 D.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 E.进一步推动建设系统国有企业的改革
- A.相交道路等级
- B.分向流量
- C.交叉口空气环境
- D.道路横断面形式
- E.交叉口周围用地性质
- A.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
- B.军用机场、港口、码头
- C.军用医院及附属用地
- D.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
- E.军队家属区及公共设施用地
- A.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产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的关系
- B.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 C.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 D.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
- E.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 A.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
- B.军用机场、港口、码头
- C.军用医院及附属用地
- D.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
- E.队家属区及公共设施用地
- A.基本农田
- B.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hm<SUP>2</SUP>的
- C.超过100hm<SUP>2</SUP>的城市建设用地
- D.其他土地超过70hm<SUP>2</SUP>的
- E.其他工地超过75hm<SUP>2</SUP>的
- A.合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 B.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管理
- C.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 D.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
- E.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 A.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 B.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
- C.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设计和管理要求
- D.建设项目土地使用合同
- E.可行性研究报告
- A.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 B.不易弯曲管线让可弯曲管线
- C.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 D.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 E.大管径管线让小管径管线
- A.《城市规划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 C.《城建监察规定》
- D.地方性法规、规章
- E.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 A.同层次制定的法规文件必须由人大常委会审批通过
- B.下层次制定的法规文件必须符合上一层次法律、法规
- C.地方性法规文件必须符合国家人大和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法规
- D.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修改国家法律、法规
- E.下层次制定的法规文件必须由人大常委会审批通过
- A.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设计说明等
- B.填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或书面申请报告
-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或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载明规划设计要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件
- D.设计单位的建筑设计资格证书
- E.地形图
- A.建筑物使用性质的控制
- B.建筑物所在地段土地价格
- C.建筑容积率的控制
- D.建筑密度的控制
- E.建筑内外设施配备控制
- A.文物古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
- B.语言文字
- C.自然地理景观环境
- D.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
- E.工艺美术品
- A.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以及规定的其他申请条件
- B.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 C.建设用地申请条件审核
- D.核定建筑高度
- E.临时用地的审核
- A.换发补发
- B.预审
- C.备案
- D.监管
- E.变更
- A.法律是由国家或集体制定或认可的
- B.泛指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C.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 D.规范国家对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规则
- E.法律是国家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 A.从实际出发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E.法制统一原则
- A.激励原则
- B.民主原则
- C.集中原则
- D.协调原则
- E.弹性原则
- A.综合性、政策性、超前性、长期性、科学性
- B.综合性、政治性、动态性、长期性、科学性、艺术性
- C.综合性、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政治性
- D.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等
- A.协调沟通
- B.监督控制
- C.选人用人
- D.改革内部
- E.群众福利
- A.《文物保护法》
- B.《华盛顿宪章》
- C.《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D.《威尼斯宪章》
- A.行政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
- B.政务方面的有关知识
- C.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知识
- D.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方面的有关知识
- A.吉林
- B.北京
- C.桂林
- D.广州
- A.居住区、组团二级
- B.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 C.小区、组团二级
- D.居住区、小区二级
- A.调离、转任、轮换和兼任
- B.兼职、转职、轮换和挂职锻炼
- C.调任、转职、轮任和兼职
- D.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
- A.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B.在报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时
- C.在申请建设用地时
- D.在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
- A.在作出其他行政处罚时的一种并罚措施
- B.单独运用罚款措施、应当采用高额
- C.作出罚款处罚后不能再有其他行政处罚
- D.高额罚款可以代替其他行政处罚
- A.持出让合同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后
- B.持出让合同半年后向当地人民政府办理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 C.持出让合同依法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
- D.持出让合同三个月后直接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 B.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
- C.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 D.尚未构成严重犯罪的行为
- A.论证规划方案
- B.经城市党政军团讨论批准
- C.城市政府组织审核
- D.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
- A.长期预防、重点预防
-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C.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 D.防患于未然
- A.全方位、全自动和协商
- B.全员动员、全面出击和主动
- C.高效能、高效益和综合
- D.高效率、高质量和民主
- A.居住区级道路
- B.小区路
- C.组团路
- D.宅间小路
- A.1989年12月26日
- B.1990年4月1日
- C.1991年8月23日
- D.1992年8月23日
- A.市人民政府
- B.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城市规划编制单位
- D.建设单位委托
- A.实施城市规划
- B.控制建设用地
- C.调整不合理用地
- D.节约建设用地
- A.纳入城市统一规划,服从统一的规划管理
- B.不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不服从统一的规划管理
- C.有条件地纳入城市规划和服从规划管理
- D.根据具体情况纳入城市规划和服从规划管理
- A.5
- B.7
- C.9
- D.11
- A.领导和指挥
- B.指示和命令
- C.服从和指导
- D.指示和指导
- A.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
- B.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
- C.监督系统、反馈系统、评价系统
- D.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
- A.公平、公开、公正
- B.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 C.有错必纠,有错改之
- D.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 A.0.5~0.6
- B.0.6~0.7
- C.0.7~0.8
- D.0.9~1.2
- A.危房简屋、设施简陋、街巷狭窄、住户拥挤
- B.危房简屋、设施简陋、交通阻塞、污染严重
- C.房屋破旧、设施不全、交通不便、污染严重
- D.房屋破旧、市容不雅、设施简陋、交通不便
- A.政治作用的根本体现在于用好人
- B.领导者不能用人唯亲
- C.用干部是领导者的责任
- D.领导的根本任务是选用贤人
- A.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开发、配套完善
- B.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兼顾各方、设施完善、合理布局
- C.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配套齐全
- D.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 A.以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进行编制
- B.以城市和地区的现状条件和自然、地理、历史特点为编制依据
- C.以上一层次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为编制依据
- D.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 A.城市用地用电负荷
- B.城市建筑用电负荷
- C.城市居民生活用电
- D.城市公共设施用电
- A.城市规划管理可以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
- B.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和环境的需求
-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D.城市规划管理既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化,也是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深化的过程
-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 B.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和乡道
- D.高速公路、快速公路、快路干道
- A.军事机关
- B.司令部
- C.军事委员会
- D.军区
- A.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
- B.土地出让协议书
- C.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议书
- D.城市用地规划许可证
- A.1991年9月2日
- B.1991年10月1日
- C.1992年1月1日
- D.1992年8月1日
- A.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是对个人或者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制裁,促使其下次履行,不再重犯
- B.行政处罚既可对外,也可对内
- C.行政处罚具有行为违法的确定性特点
- D.城市规划行政处罚,是指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城市规划及其法律规范和规划许可尚未构成犯罪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 A.上一级人民法院
- B.当地人民法院
- C.人民政府专门部门
- D.当地公安机关
- A.250;700~1000
- B.250;400~700
- C.350;700~1000
- D.350;400~700
- A.建筑高度
- B.停车泊位
- C.开发期限
- D.开发单位
- A.国家和集体
- B.国家
- C.集体
- D.谁开采归谁所有,
- A.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它们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 B.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 C.行政复议第三人参加复议,不仅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简化复议程序,有利于作出公正的复议决定
-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 A.由建设部牵头建立有关省(区、市)、部、委组成的联席会议
- B.由建没部牵头建立有关部、委、局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
- C.由建设部办公厅牵头建立有关司、办、局组成的联席会议
- D.由建设部牵头建立有关部、委、局和邀请有关专家参加的审查会议
- A.城市总体规划
- B.城市分区规划
- C.城市发展计划
- D.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 A.允许
- B.禁止
- C.可以
- D.视具体情况决定
- A.微观控制、宏观控制、整体控制
- B.微观控制、中观控制、宏观控制
- C.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 D.规划控制、审批控制、实施控制
- A.适用条件、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罚则
- B.假设、处理、制裁
- C.适用范围,行为准则、法律责任
- D.行为条件、行为准则、行为责任
- A.中心地位
- B.主导地位
- C.关键地位
- D.领导地位
- A.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B.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 C.一级自然保护区和二级自然保护区
- D.重点自然保护区和一般级自然保护区
- A.在下达编制总体规划任务前
- B.在编制总体规划前
- C.在编制分区规划前
- D.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
- A.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 B.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
- C.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 D.当地城市监察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 A.技术行为
- B.管理行为
- C.行政行为
- D.协调行为
- A.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 D.城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 A.建设项目基地及周围建筑情况
- B.基地及周围土地价位
- C.批准的详细规划
- D.城市设计
- A.符合与该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法定程序要求,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 B.符合与该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步骤要求,符合程序的普遍要求
- C.符合与该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办理顺序要求,符合程序的特殊要求
- D.符合与该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时间要求,符合程序的某些要求
- A.对任命机关负有领导责任,对司法机关负有执法责任,对组织负有执行责任,对人民负有教育责任
- B.对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负有执行责任,对司法机关负有法律责任,对组织负有领导责任、对人民负有服务责任
- C.对任命机关负有执行责任,对法律负有执行责任,对政府负有执行责任,对人民负有管理责任
- D.对上级行政机关负有执行责任,对司法机关负有法律责任,对组织负有领导责任,对人民负有管理责任
- A.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实施房地产管理
- B.城市行政区内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
- C.城市建成区内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
- D.在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实施房地产管理
- A.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 B.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市人民政府
- C.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的人民政府
- D.风景名胜区所在地旅游部门
- A.完全是新建的工程项目
- B.一般是扩建工程项目
- C.应当是改建工程项目
- D.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
- A.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分区规划的重大原则,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 B.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布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 C.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分区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及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 D.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分区内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 A.济南
- B.泉州
- C.福州
- D.苏州
- A.城市规划区内土地的使用
- B.城市建成区内土地的使用
- C.城市市区内土地的使用
- D.城市行政辖区内土地的使用
- A.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因地制宜
- B.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
- C.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 D.先地下、后地上
- A.抽象行政行为
- B.具体行政行为
- C.一般行政行为
- D.非常行政行为
- A.市规划管理系统内部的控制
- B.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
- C.外部系统对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控制
- D.管理对象对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控制
- A.公共权力机关
- B.上级领导机关
- C.同级立法机关
- D.同级党委机关
- A.城市总体规划
- B.城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 C.城市分区规划
- D.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 A.公正、公开、公平
-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 D.公正、公开
- A.6~8;20
- B.7~9;30
- C.8~12;40
- D.9~15;50
- A.国务院
- B.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项目所在地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D.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
- A.分级审批
- B.分类审批
- C.逐级审批
- D.分别审批
- A.责令停止建设
- B.限期拆除或没收,责令限期改正
- C.罚款
- D.对违法建设单位有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 A.横向体系
- B.纵向体系
- C.主干法
- D.相关法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5/f8f6190cee6e72ec8b2b0bde093171.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3/013cd21117c83fa3d9d311562ac0ea.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7/75678e7fa7bf72d87d4e76d0960b3f.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b/c485e8c7a367c4491fa88ef2eef3ad.jpg">
- A.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性、完整性
- B.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性、历史延续性
- C.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历史风貌完整性
- D.保护该地区的主体建筑,外围要保护性更新
- A.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15%.
- B.高级规划师不少于4人
- C.中级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
- D.中级规划师不少于15人
- A.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政府的建设计划要求
- B.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建设单位的用地要求
- C.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布点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 D.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要求
- A.核定规划设计单位
- B.核定土地使用规划性质
- C.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
- D.核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A.维持决定、补正决定、履行决定
- B.维持决定、行政诉讼,补正决定、撤销或变更决定
- C.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
- D.维持决定、履行法定职责、撤销或变更决定和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 A.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
- B.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
- C.监督系统、反馈系统、评价系统
- D.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
- A.指国家制定的有普遍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 B.指各级政府制定的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 C.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 D.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法规
- A.改革和完善行政内部体制、结构、程序和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完善行政过程,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 B.改革机构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行政机制,实现办公自动化
-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完善机制,应用现代化管理
- D.改革机构,精简人员,完善机制,设备先进
- 100
-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 )的学科。
- A.社会资源管理活动
- B.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
- C.社会控制
- D.社会组织、领导、立法、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