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专家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尊重科学包括(  )。

  • A.遵循一切客观发展规律
  • B.实事求是
  • C.理论联系实际
  • D.一切从大局出发
  • E.破除迷信
2

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遇到下列(  )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 A.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于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路、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 B.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 C.需要同时敷设四种以上工程管线的道路
  • D.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 E.道路穿过绿地
3

住宅间距大小的确定,一般要考虑(  )因素。

  • A.采光、通风
  • B.消防、防震
  • C.管线埋设
  • D.绿化种植
  • E.避免视线干扰
4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投放量应与(  )相适应。

  • A.城市土地资源
  • B.经济社会发展
  • C.市场需求
  • D.城市规模
  • E.城市规划
5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有(  )。

  • A.历史真实性
  • B.历史还原性
  • C.生活真实性
  • D.风貌完整性
  • E.文化逼真性
6

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容包括(  )。

  • A.典型森林生态地区
  • B.珍贵动物和植物生长繁殖的林区
  • C.天然热带雨林区
  • D.有一定历史文物的林区
  • E.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所在的陆地
7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建设部颁发规划编制的规章包括(  )。

  • A.《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B.《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 C.《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 D.《居住小区技术规范》
  • E.《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管理条例》
8

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包括(  )。

  • A.公共绿地
  • B.风景林地
  • C.居住区绿化
  • D.行道树
  • E.城市苗圃
9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所说的房地产交易是指(  )行为。

  • A.房地产转让
  • B.房地产抵押
  • C.房屋租赁
  • D.房屋建设
  • E.房地产开发
10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管理活动,就其业务特点讲,它又是一门专门技术,负担的目的和任务有(  )。

  • A.负责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 B.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
  • C.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 D.保障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决策
  • E.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1

城市总体规划图纸包括(  )。

  • A.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
  • B.城市现状图
  • C.用地评定图
  • D.建筑容量规划图
  • E.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 (  )决定。

  • A.判决维持
  • B.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 C.判决限期履行法定职责
  • D.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 E.判决变更
14

克服行政效能低下的状况必须突出重点,其重点应放在改革和完善内部的(  )。

  • A.沟通方式
  • B.体制
  • C.结构、程序
  • D.提高人员素质
  • E.管理手段现代化
15

按规定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其与主体丁程的关系应该是(  )。

  • A.同时立项
  • B.同时设计
  • C.同时报批
  • D.同时施工
  • E.同时使用
16

下列(  )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常采用的方法。

  • A.不改变名城内的原状
  • B.开辟新区,保护古城
  • C.城市总体格局和历史标志保护
  • D.严格控制各项建设
  • E.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
17

行政法治原则包括(  )。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 B.行政合理性原则
  • C.行政有效性原则
  • D.行政应急性原则
  • E.行政民主性原则
18

法律规范由假设、处理、制裁三要素构成,其中假设就是规定了适用法律规范的(  )。

  • A.环境条件
  • B.地域条件
  • C.空间条件
  • D.时间条件
  • E.行为条件
19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是不同的,其不同点是(  )。

  • A.任务
  • B.条件
  • C.职责
  • D.情况
  • E.内容
2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  )。

  • A.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
  • B.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应予重建
  • C.在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应多建一些仿古建筑
  • D.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应予抢救和保护
  • E.对具有传统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地区等应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
23

不属于复验灰线的检查内容的是(  )。

  • A.检查建筑工程外墙长、宽尺寸
  • B.检查建筑工程基础的外沿与道路规划红线、与相邻建筑物外墙,与建设用地边界的距离
  • C.检查建筑工程总平面放样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图纸
  • D.检查建设工程的用地范围、位置、坐标、平面形式、建筑间距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25

行政法律关系分为(  )。

  • A.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被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
  • B.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
  • C.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 D.国家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
27

人民防空工程规划应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按照不同的防护类别,结合城市建设和 (  )制定。

  • A.经济发展水平
  • B.社会发展水平
  • C.物质文明发展水平
  • D.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28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有关规定,我国城市用地按(  )划分和归类。

  • A.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 B.土地适用性
  • C.土地用地性评定
  • D.土地区位关系
30

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  )、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 A.合理利用
  • B.综合利用
  • C.兼顾利用
  • D.充分利用
31

修建性详细规划必须以(  )为依据。

  • A.城市总体规划
  • B.分区规划
  • C.控制性详细规划
  • D.城市设计
32

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是根据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来确定的,这个人口规模的地域范围是指(  )。

  • A.市区和近郊区
  • B.城市行政区域
  • C.市区和城镇地区
  • D.城市建成区
34

下列建筑物不应设室内消防用水的是(  )。

  • A.厂房、库房、高度不超过24m的科研楼
  • B.超过800个座位的剧院和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
  • C.体积超过5000m<SUP>3</SUP>的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物、展览馆等
  • D.超过四层或体积超过800m<SUP>3</SUP>的教学楼
35

(  )项属城市规划实施行政措施的内容。

  • A.撤销违法建筑的规划许可证
  • B.强行拆除违法建筑
  • C.对违法建筑处以罚款
  • D.没收违法建筑
36

住宅日照标准中,旧区改造时,大寒日日照时间以(  )为标准。

  • A.不低于2h
  • B.不低于1.5h
  • C.不宜低于1h
  • D.不低于0.5h
37

下列关于行政法律责任的内容和特征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当事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 B.引起行政法律责任的原因是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违法
  • C.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可以是行政管理相对人
  • D.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
38

通过出让获得的土地的使用权转让时,受让方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变更了规划设计条件,其获得的收益应当(  )。

  • A.由受让方独得
  • B.由转让方与受让方对半分成
  • C.按比例上缴城市政府
  • D.与城市政府无关,由转让方与受让方协议分享
39

大、中城市和小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的比例分别为(  )。

  • A.1:25000~1:10000;1:10000~1:5000
  • B.1:50000~1:20000;1:20000~1:10000
  • C.1:10000~1:5000;1:5000~1:2000
  • D.1:5000~1:2000;1:2000~1:1000
40

建筑密度是指(  )。

  • A.建筑物外轮廓线投影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 B.建筑物外轮廓线投影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 C.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 D.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42

关于规划方案调整审批程序正确的是(  )。

  • A.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应报市政府备案
  • B.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应报同级人大和原批准机关备案
  • C.总体规划重大调整,应报市政府批准
  • D.总体规划重大调整,应报市政府和同级人大批准,并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43

下面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之间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合法性原则是主要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补充原则
  • B.行政合法性原则适用自由裁量行为,行政合理性原则适用羁束行政行为
  • C.行政合法陛原则既适用行政管理,又适用行政诉讼,而行政合理性原则不适用行政诉讼
  • D.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两个基本原则
44

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是(  )。

  • A.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及城市规划实施过程
  • B.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者
  • C.城市所有土地及在上面进行的建设活动
  • D.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45

衡量决策科学化的标准不包括(  )。

  • A.社会标准
  • B.经济标准
  • C.国际标准
  • D.技术标准
46

国家对军事设施实行(  )方针。

  • A.全面保护
  • B.分类保护、确保重点
  • C.全面保护、重点保护
  • D.安全保密
48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有区别也有联系,其联系点是(  )。

  • A.规划选址意见书
  •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C.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合同书
  • D.可行性研究报告
49

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应由(  )组织编制。

  • A.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
  • B.有关地区共同组织一个领导小组
  • C.有关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领导小组
  • D.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50

城市规划管理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所谓集中统一是指(  )。

  • A.城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 B.规划由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下放审批权
  • C.规划编制权下放,审批权统一管理
  • D.城市规划管理集中统一于城市人民政府
51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  )。

  • A.不仅要合乎事实法,也要符合步骤法
  • B.不仅要合乎真实法,也要合乎工作法
  • C.不仅要合乎实体法,也要合乎程序法
  • D.不仅要合乎立法法,也要合乎程序法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  )通过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国务院
  • D.最高人民法院
53

在城市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公共交通站距一般为(  )m。

  • A.500~800
  • B.600~900
  • C.800~1200
  • D.1000~1300
54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的规划制定和实施应该依据(  )。

  • A.《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 B.《城市规划法》
  • C.《建筑法》
  • D.《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55

我国城市规划法规文件的横向体系,是由(  )组成。

  • A.基本法、主干法、配套法
  • B.主干法、辅助法
  • C.基本法、配套法和相关法
  • D.基本法、配套法
56

城市规划行政处罚的原则不包括(  )原则。

  • A.处罚法定
  • B.公开、公正的
  • C.处罚救剂
  • D.协商一致
57

建设工程类型繁多、性质各异,归纳起来可以分为(  )。

  • A.建筑工程、绿化工程、市政交通工程
  • B.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市政交通工程
  • C.建筑工程、绿化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交通工程
  • D.工业经济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建设工程、住宅建设工程、绿化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58

城市规划区是指(  )。

  • A.城市建成区范围
  • B.城市市区范围
  • C.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 D.城市市区、近郊区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范围
59

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原则不含(  )。

  • 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 B.责任法定
  • C.责任自负
  • D.责任连带
61

下列(  )不是行使行政应急权力必须符合的条件。

  • A.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情况
  • B.行政机关做出应急行为可以不受有关权力机关的监督
  • C.非法定机关行使紧急权力,事后应报法定机关予以确认
  • D.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即使无法律依据或无先例的,也可以认为是有效行为
63

(  )是行政管理生命力的体现,是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

  • A.行政效益
  • B.行政效率
  • C.行政效能
  • D.行政能率
65

不属于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标准的是(  )。

  • A.有固定工作场所,人均建筑面积不小于10m<SUP>2</SUP>
  • B.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高级城市规划师不少于4人,高级建筑师不少于2人
  • C.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
  • D.到达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66

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是(  )。

  • A.十分珍隋、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B.节约用地、建设城市
  • C.合理利用、厉行节约
  • D.利于城市发展和建设
67

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为(  )。

  • A.城市的发展是通过规划管理对各项城市建设的空间安排实践的结果
  • B.城市规划的内容可以具体到每一项建设工程
  • C.规划管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确定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空间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量的积累,必然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
  • D.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活动是从建设项目计划到建设逐次展开的,每一个管理阶段与上下管理阶段密切相关,互相联系
68

国家赔偿以(  )为主要方式。

  • A.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 B.支付赔偿金
  • C.口头道歉并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 D.书面致歉并支付赔偿金
69

省会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组织编制由(  )负责。

  • A.省人民政府
  • B.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市人民政府
  • D.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70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  )组织编制。

  • A.县人民政府
  • B.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县政府的上级政府
  • D.县政府的上级政府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71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  )。

  • A.责任
  • B.义务
  • C.职责
  • D.权力
72

行政合理性原则适用于(  )领域。

  • A.行政法所有
  • B.法律
  • C.自由裁量权
  • D.城市规划管理
73

下列关于申请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要点不正确的是(  )。

  • A.申清单位填写申请表一式三份
  • B.申请甲级资格的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国家城市规划资格审查委员会审定,由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格证书
  • C.申请乙级资格的单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平衡,并颁发证书
  • D.申请丙,丁级资格的单位,初审并签署意见后审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格证书
74

行政立法行为的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进行行政立法活动的行政机会。下列不是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

  • A.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取得职权性的行政立法权
  • B.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授权性的行政立法权
  • C.在国家行政管理中,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国家行政机关
  • D.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75

《城市规划法》运用的范围是(  )。

  • A.行政范畴
  • B.行为范畴
  • C.地域范畴
  • D.以上皆是
76

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以下(  )是风景名胜区的禁令。

  • A.在风景名胜区内,不得建设任何建筑物和工程设施
  • B.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及休养、疗养机构
  • C.风景名胜区内的树木不得进行更新和抚育性采伐
  • D.不得在风景区采标本、野生药材
77

《城市监察规定》的适用范围是(  )。

  • A.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 B.全国范围内的直辖市和市
  • C.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 D.城市规划区的村、镇(乡)
78

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公布,公布的目的是(  )。

  • A.便于开发单位和群众了解、参与和监督
  • B.便于群众了解、参与和监督
  • C.便于开发单位积极参与开发
  • D.便于招商引资、吸收各方面来参与开发和建设
79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的主体是(  )。

  • A.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B.省人民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
  • C.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D.省人民政府
81

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原则中的弹性原则,其意思是(  )。

  • A.根据建设单位意愿,灵活处理
  • B.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 C.根据领导意图,灵活处理
  • D.处理有一定灵活性,做到相对合理
82

制定城市规划、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是一种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属于(  )。

  • A.一般行政行为
  • B.抽象行政行为
  • C.具体行政行为
  • D.特殊行政行为
83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不包括(  )。

  • A.集体所有的土地
  • B.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 C.全民所有的土地
  • D.农村土地
84

行政法治原则是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它具体可以分解为(  )。

  • A.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自然性原则、行政改革性原则
  • B.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决策性原则、行政组织性原则
  • C.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 D.行政管理原则、行政沟通原则、行政控制原则
85

某市辖县共有甲、乙,丙、丁4个建制镇,甲镇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这4个建制镇的城市总体规划应(  )进行审批。

  • A.全部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 B.全部由县人民政府审批
  • C.甲镇.由市人民政府审批,乙、丙、丁镇由县人民政府审批
  • D.甲镇由县人民政府审批,乙、丙、丁镇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86

下列(  )类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不需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 A.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 B.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 C.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
  • D.非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的总体规划
87

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规划立法,以(  )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特点。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B.《土地管理法》
  • C.《环境保护法》
  • D.《文物保护法》
88

城市规划编制一般分(  )两个阶段。

  • A.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
  • B.总体规划和纲要规划
  • C.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 D.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89

城市规划管理主体具有(  )权力。

  • A.审批权、惩治权、执行权、参议权、表彰权、其他法律授权以及根据管理需要制定的相关管理规范的权力
  • B.审批权、惩治权、执行权、参议权、表彰权
  • C.审批权、管理权、控制权、监督权、引导权
  • D.审批权、管理权、执行权、参议权、表彰权
90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具体划分为(  )三大类。

  • A.土地、技术、权利
  • B.财物、智力成果、行为
  • C.资金、专利、义务
  • D.生产资料、技术资料、管理行为
91

对法律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 B.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D.法律是国家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92

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征得(  )同意。

  • A.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土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土地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D.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93

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我们常称之为(  )。

  • A.绿化率
  • B.绿地率
  • C.绿化覆盖率
  • D.绿化指标率
94

新区开发建设是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部署进行集中成片、综合配套的开发建设活动,其地域应是( )。

  • A.现有建成区以外的一定地段
  • B.在建成区内的任何地段
  • C.在建成区的外围
  • D.在毗邻建成区的内侧地段
95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部门正确的是(  )。

  • A.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
  • B.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
  • D.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96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包括在(  )内。

  • A.控制性详细规划
  • B.分区规划
  • C.规划纲要
  • D.城市总体规划
97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应该贯穿于(  )。

  • A.城市规划的制定之中
  • B.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之中
  • C.城市规划的制定审查之中
  • D.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管理之中
98

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法,要贯彻执行(  )。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法有规定必须行,法无规定不得行
  • D.假设、处理、制裁与治病救人相结合
99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城镇体系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
  • B.城市总体规划应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 C.区域国土规划应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 D.城市总体规划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
100

依法行政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学习行政法有关知识的目的是(  )。

  • A.推进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并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 B.推进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并深化城市规划管理改革
  • C.推进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并深化城市规划管理改革
  • D.推进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并深化城市规划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