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转让权
- B.使用权
- C.买卖权
- D.支配权
- E.收益权
- A.根据国外资料预测
- B.摄影测量与遥感
- C.野外实地测量
- D.现场考察
- E.社会调查与统计
- A.高速公路
- B.超过3000座的体育馆
- C.超过2000座的会堂
- D.占地面积超过3000m2的展览馆
- E.学校
- A.防洪堤
- B.拦砂坝
- C.防潮堤
- D.挡土墙
- E.护坡
- A.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预测通信需求
- B.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主楼设计
- C.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
- D.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
- E.制定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
- A.易腐烂的有机物
- B.炉灰
- C.粪便
- D.砖、瓦块
- E.废管道
- A.市邮政局
- B.邮政通信枢纽
- C.邮政支局
- D.邮政所
- E.邮政银行
- A.气候
- B.生产需求
- C.生活需求
- D.经济条件
- E.居民生活水平
- A.制定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
- B.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种燃气的用电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
- C.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外观、数量
- D.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 E.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道
- A.人行道
- B.工厂企业厂区内
- C.变电所内
- D.公园绿地边缘地带
- E.城区道路
- A.指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 B.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
- C.进行城市电源规划
- D.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
- E.科学布局变电所地理位置
- A.调节城市供电负荷
- B.选择城市供电时间
- C.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
- D.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 E.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 A.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 B.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
- C.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地理位置
- D.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 E.指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 A.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
- B.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 C.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 D.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 E.确定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 A.上下行坡道干扰较大
- B.造价较高
- C.交通线路较长
- D.对停车位的进出普遍存在干扰
- E.交通线路复杂,不够明确
- A.树干挺直
- B.夏日遮阳
- C.耐修剪
- D.稀有
- E.清香
- A.线路设计
- B.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 C.交叉口设计
- D.路面设计
- E.车流疏散方式设计
- A.梁
- B.枋
- C.檩
- D.椽
- E.拱
- A.天空
- B.地面
- C.屋顶
- D.墙面
- E.自然的山、水、树木
- A.金属材料
- B.非金属材料
- C.植物材料
- D.沥青材料
- E.复合材料
- A.外框架承重体系
- B.纵向承重体系
- C.内框架承重体系
- D.横向承重体系
- E.斜向承重体系
- A.生产周期
- B.生产流程
- C.先后顺序
- D.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
- E.使用价值
- A.砖混
- B.综合
- C.框架
- D.排架
- E.悬索
- A.建设周期很长,物质消耗很大
- B.建设地点是流动的、可移动的
- C.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
- D.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
- E.建设过程不能间断,要有连续性
- A.布局
- B.小气候
- C.竖向
- D.坡度
- E.面积
- A.容积率
- B.建筑密度
- C.建筑高度
- D.经济水平
- E.绿化覆盖率
- A.交通联系单元
- B.生产单元
- C.管理单元
- D.动力单元
- E.辅助生产单元
- A.变电间
- B.活动室
- C.浴室
- D.设备维修
- E.办公室
- A.与室外联系方便
- B.节省用地,造价较低
- C.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 D.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 E.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 A.城市规划学
- B.生态学
- C.建筑学
- D.社会学
- A.外观设计
- B.管理功能
- C.空间组合
- D.人流集散
- E.功能区分
- A.精神空间
- B.物质空间
- C.文化空间
- D.环境空间
- A.贫富分化问题
- B.政治问题
- C.人口问题
- D.思想文化问题
- A.4城市指数S=P<SUB>1</SUB>/(P<SUB>1</SUB>+P<SUB>2</SUB>+P<SUB>3</SUB>P<SUB>4</SUB>)
- B.11城市指数S=P<SUB>1</SUB>/(P<SUB>2</SUB>+P<SUB>3</SUB>+…+P<SUB>11</SUB>)
- C.4城市指数S=P<SUB>1</SUB>/(P<SUB>2</SUB>+P<SUB>3</SUB>+P<SUB>4</SUB>)
- D.11城市指数S=2P<SUB>1</SUB>/(P<SUB>1</SUB>+P<SUB>2</SUB>+P<SUB>3</SUB>+…+P<SUB>11</SUB>)
- A.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 B.经济增长代表了经济的发展
- C.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不可取的
- D.经济发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 A.城市公共财政
- B.城市道路
- C.城市治安
- D.社区管理
- A.图像信息
- B.数据信息
- C.属性信息
- D.文字信息
- A.道若——《城市土地经济学》
- B.拉特克利夫——《土地经济学原理》
- C.辛曼——《土地经济学原理》
- D.莫尔豪斯——《城市土地管理学》
- A.非空间数据
- B.地图数据
- C.属性数据
- D.图像数据
- A.综合管沟
- B.同一类别管线
- C.专项管沟
- D.不同类别管线
- A.3.0m
- B.5.0m
- C.6.0m
- D.10m
- A.180m
- B.220m
- C.250m
- D.300m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 A.必须将易燃易爆物品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
- B.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的工厂和大型液化石油气储存基地应布置在城市全年最小频风向的下风侧
- C.装运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必须布置在城市或港区的独立安全地段
- D.城区内新建的各种建筑物,应建造成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 A.2
- B.3
- C.5
- D.7
- A.2幢
- B.4幢
- C.5幢
- D.10幢
- A.100~200m
- B.200~300m
- C.300~500m
- D.350~450m
- A.化学处理
- B.焚烧
- C.堆肥化
- D.有害成分固化
- A.0.02~0.03t/万元
- B.0.03~0.1t/万元
- C.0.04~0.1t/万元
- D.0.06~0.09t/万元
- A.规划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基准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1+年增长率)<SUP>预测所限 </SUP>B.规划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年限×(1+基准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SUP>年增长率 </SUP>C.规划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年增长率×(1+基准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SUP>预测所限</SUP>
- D.规划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基准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1+预测年限)<SUP>年增长率</SUP>
- A.服务人口
- B.邮政年业务收入
- C.服务半径
- D.通信总量
- A.1.0
- B.0.5
- C.1.5
- D.1.6
- A.1.5m
- B.2.5m
- C.4.5m
- D.7.5m
- A.位置与服务范围
- B.功能
- C.热网介质
- D.服务对象
- A.无沟敷设
- B.不通行地沟
- C.通行地沟
- D.半通行地沟
- A.0.3~0.5m
- B.0.5~0.7m
- C.0.6~0.9m
- D.0.7~1.0m
- A.0.1~0.5m
- B.0.5~1.0m
- C.0.5~1.5m
- D.1.0~2.0m
- A.卫生防护带
- B.公交站台
- C.输电线路
- D.供热干管
- A.远离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 B.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
- C.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 D.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向
- A.良田
- B.菜地
- C.耕地
- D.树林
- A.58~64W/m<SUP>2</SUP>
- B.58~81W/m<SUP>2</SUP>
- C.64~81W/m<SUP>2 </SUP>D.58~70W/m<SUP>2</SUP>
- A.1.0
- B.0.5
- C.1.5
- D.1.6.
- A.45℃
- B.50℃
- C.60℃
- D.65℃
- A.采暖建筑高度
- B.采暖建筑面积
- C.采暖户数
- D.采暖量
- A.水温
- B.水质
- C.水量
- D.水压
- A.周期性
- B.变化性
- C.季节性
- D.全年性
- A.1~2km
- B.2~3km
- C.3~4km
- D.4~5km
- A.一级管网系统
- B.二级管网系统
- C.三级管网系统
- D.混合管网系统
- A.可靠性
- B.适用性
- C.安全性
- D.经济性
- A.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进行
- B.应减少穿、跨越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 C.管网规划布线应贯彻远近结合,以远期为主的方针
- D.为确保供气可靠,一般各级管网应沿路布置
- A.1.5倍
- B.2.5倍
- C.3倍
- D.5倍
- A.4.0m
- B.5.0m
- C.8.0m
- D.9.0m
- A.厂址选择应合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不影响近、远期的建设
- B.厂址应具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
- C.厂址宜靠近生产关系密切的工厂
- D.厂址应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较高的地下水位
- A.10~50ha
- B.15~60ha
- C.15~85ha
- D.15~70ha
- A.风力发电厂
- B.水电厂
- C.火力发电厂
- D.太阳能发电厂
- A.建设用燃气负荷
- B.飞行用燃气负荷
- C.工业燃气负荷
- D.农业用燃气负荷
- A.4.5m
- B.6.0m
- C.8.5m
- D.9.0m
- A.预测分区供电负荷
- B.计算用电负荷
- C.确定城市变电站容量和数量
- D.规划设计低压电网
- A.集中电力
- B.控制电力流向
- C.分配电力
- D.发电
- A.1.6m
- B.2.0m
- C.2.5m
- D.4.2m
- A.废渣
- B.粪便
- C.生活污水
- D.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
- A.水厂生产区
- B.工厂生产区
- C.市区
- D.家庭
- A.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自流人厂内
- B.污水处理厂宜设在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水体
- C.厂址应设在集中给水水源和城市的上游,位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 D.厂址不宜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处
- A.溶解性无机物
- B.不可降解有机物
- C.溶解性可降解有机物
- D.酸、碱
- A.估算分区的雨水、污水排放量
- B.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 C.控制管径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 D.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 A.上面
- B.中间
- C.下面
- D.左上角
- A.1~2m
- B.2~3m
- C.3~4m
- D.4~5m
- A.2m
- B.2.2m
- C.2.6m
- D.3m
- A.各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在未达饱和状态以前,车道是可相互调剂的
- B.技术规范规定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5条
- C.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条件还应考虑充分利用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
- D.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
- A.实用性
- B.价值
- C.美感
- D.智能化
- A.2
- B.3
- C.4
- D.5
- A.采光、通风和观望
- B.供人们内外交通之用
- C.抵御大自然侵袭的围护作用
- D.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连同其自身重量传递给地基
- A.塑性
- B.强度
- C.韧性
- D.弹性
- A.“座”
- B.“栋”
- C.“间”
- D.“院”
- A.工艺性
- B.公开性
- C.使用性
- D.方便性
- A.崩塌
- B.断层
- C.滑坡
- D.地震
- A.不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 B.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
- C.只有独立式、联立(并列)式和联排式,不能有单元式等平面布置类型
- D.采光通风好,干扰少
- A.工业用地的坡度为0.50%~2.00%
- B.铁路站旁的坡度为0~0.25%
- C.机场用地的坡度为1.50%~2.00%
- D.居住建筑的坡度为0.30%~10.00%
- A.单层钢架
- B.梁
- C.拱
- D.屋架
- A.中小型公共建筑
- B.商业建筑
- C.大型交通建筑
- D.功能要求比较复杂的公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