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测试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 A.栅格模型就是将所考虑的地理空间划分成不规则的网格
  • B.在栅格型的数字化地图中,点在网格中占据一个基本单元
  • C.在栅格型的数字化地图中,面的边界是平滑线
  • D.在栅格型的数字化地图中,线由一系列单元联结成锯齿状折线
2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   )部分。

  • A.生物生存环境
  • B.种群特征
  • C.生态因子及其作用
  • D.个体特征
3

下面可以用三维表面来表示的事物是(   )。

  • A.不规则的地形表面
  • B.地下管线
  • C.环保监测站
  • D.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 E.房屋基底
4

大量的(   )排人环境,形成酸雨,从而影响气候变化,影响生物圈的正常功能和物质平衡。

  • A.CO<SUB>2</SUB>
  • B.SO<SUB>2</SUB>
  • C.N<SUB>2</SUB>O
  • D.NaCl
  • E.CO
  • F.CO<SUB>2</SUB>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 B.功能相同的群落,其物种组成也是相同的
  • C.群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营养结构
  • D.生态系统的边界有的是比较明确的,有的则是模糊的
6

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   )。

  • A.制度性整合
  • B.创新性整合
  • C.功能性整合
  • D.结构性整合
  • E.认同性整合
7

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用指标去度量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对指标进行筛选,筛选指标的方法有(   )。

  • A.用统计方法进行筛选
  • B.用概率方法进行筛选
  • C.用传统方法进行筛选
  • D.用经验方法进行筛选
8

下面关于封闭式问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没有固定答案的约束,被调查者可以自由而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 B.封闭式问卷使各种答案标准化,便于统计
  • C.封闭式问卷答案可以事先编码,给资料的整理带来了很大方便
  • D.被调查者必须回答许多问题
9

下面在省的重心位置的省会城市是(   )。

  • A.太原
  • B.西安
  • C.广州
  • D.杭州
10

下面关于职能型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职能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 B.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 C.职能型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
  • D.职能型城市化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
11

下面(   )是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A.国务院针对太湖、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沿湖流域内的污染企业做出关闭和限期治理的规定
  • B.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 C.排污权的交易
  • D.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
12

下面关于“推拉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 B.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推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拉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 C.“城市病”产生一种推力
  • D.推拉说对于分散化阶段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没有意义
13

下面关于城市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
  • B.仅指一个城市所处的经纬度位置
  • C.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 D.仅指城市距交通干线的距离
14

墨菲和万斯在对美国9个城市CBD的土地利用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后,提出的界定指标是(   )。

  • A.中心商务密度指数
  • B.中心商务高度指数
  • C.中心商务车流量指数
  • D.中心商务零售指数
  • E.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15

下面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基础设施必须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提供服务
  • B.城市基础设施少数为公共事业
  • C.城市基础设施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 D.基础设施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具有公共性
17

下列对于河流洪水防治的原则(   )不正确。

  • A.上蓄水、中分流、下固堤
  • B.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
  • C.上蓄水、中固堤、下分流
  • D.上分流,中蓄水、下固堤
18

城市邮政通信枢纽的选址应(   )。

  • A.靠近火车站站台
  • B.面临广场
  • C.地势平整,地质条件好
  • D.两侧是城市主干道
19

下面四项内容中属于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  )。

  • A.预测城市供电负荷
  • B.确定城市供电电源
  • C.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
  • D.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
20

关于城市气源种类选择原则中,下列(   )正确。

  • A.应根据城市的地质、水文、气象等和水、电、热的供给情况,选择合适的气源
  • B.应合理利用现有气源,并争取利用各工矿企业的余气
  • C.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负荷的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气源的数量和主次分布,保证供气的可靠性
  • D.城市气源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单一气源,这样可以减少投资
21

地表水取水口必须在码头附近取水时,不宜采用(   )。

  • A.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 B.斗槽式取水构筑物
  • C.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D.江心式取水构筑物
22

当曲线力D宽与超高同时设置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与超高缓和段长度相等,而且要(   )。

  • A.内侧减少宽度
  • B.内侧增加宽度
  • C.外侧减少超高
  • D.外侧增加超高
23

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一般采用(   )形式的交通管理与组织形式。

  • A.无交通管制
  • B.采用渠化交通
  • C.采用交通指挥
  • D.采用立体交叉
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分为(   )类标志。

  • A.指示标志
  • B.警告标志
  • C.禁令标志
  • D.交通指挥标志
25

在城市道路横断面组合中,下列(   )是为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的设计内容。

  • A.道路的性质、等级、红线宽度和规划横断面形式
  • B.按各类交通的流量及其发展的要求,具体确定横断面的组合
  • C.考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
  • D.满足规划城市管线的布置要求
  • E.综合分析研究道路横断面远、近结合与过渡
26

下列有关中国古建筑叙述(   )是正确的。

  • A.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多采用“前塔后殿”形式
  • B.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 C.独乐寺观音阁为我国现有最古老的楼阁建筑
  • D.晋祠圣母殿为减柱构造的典型实例
  • E.永乐宫是元代佛教建筑的代表
27

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一般有(   )方式。

  • A.平面
  • B.立体
  • C.集中
  • D.分散
28

一般情况下,下列(   )种变形缝不必将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构建断开。

  • A.伸缩缝
  • B.沉降缝
  • C.施工缝
  • D.防震缝
  • E.构造缝
29

建筑构图原理主要研究(   )问题。

  • A.空间划分
  • B.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规律
  • C.空间构成
  • D.艺术的多样统一性
30

古希腊柱式主要有(   )形式。

  • A.爱奥尼柱式
  • B.多立克柱式
  • C.组合柱式
  • D.科林斯柱式
  • E.塔司干柱式
31

实用性的GIS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数据质量问题,其中因测量工作造成的数据误差为(   )。

  • A.位置精度误差
  • B.属性精度误差
  • C.逻辑上的误差
  • D.大气干扰误差
32

GIS中表和表之间的查询为连接查询,这种查询的操作对象为(   )。

  • A.位置数据
  • B.属性数据
  • C.图像数据
  • D.图形数据
33

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调查有着其他调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但目前还存在一个主要的不足是(   )。

  • A.不能进行公路选线定位
  • B.不能计算交通密度
  • C.不能计算交通流量
  • D.不能获得时间维上可任意延伸的交通参数
34

彩红外航空摄影与天然彩色航空摄影相比较,使用彩红外航空摄影的主要优点是(   )。

  • A.影像的真实性提高
  • B.影像的清晰度增大
  • C.拍摄的速度加快
  • D.拍摄的成本降低
37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的温室效应主要由下列(   )种污染物引起的。

  • A.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nbsp;
  • B.燃料燃烧排出的二氧化硫
  • C.制造业排出的氟氯烃
  • D.电厂冷却塔排出的水蒸气
38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下列(   )描述是不正确的。

  • A.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 B.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基本功能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
  • C.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区域主导功能
  • D.人为的干预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39

关于生物圈,下列(   )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环境的集中反映
  • B.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土壤圈组成
  • C.生物圈中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是太阳能
  • D.生物圈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结构和组成
41

某城市拟建一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该城市所有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其性质与城市污水性质类似,为解决工业污水问题提出了四个方案,指出其中()方案最经济合理。

  • A.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环境容量有限的水体
  • B.各工厂采用稀释办法,使工业废水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 C.工业废水经各工厂自建的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 D.各工厂承担一定的污染治理费用,工业废水排人城市下水道由城市污水厂统一处理
42

城市人口容量是城市环境容量的内容之一,下列表述(   )是错误的。

  • A.城市人口容量会随着人类掌握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少
  • B.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规模相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人口容量
  • C.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开发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
  • D.为保证城市居民较高的生活质量,城市人口容量应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44

西方学术界提出的城市管治(URBAN GOVERNANCE)其含义主要是(   )。

  • A.由中央政府加强对各城市发展规划的集中监控
  • B.中央、地方和非政府组织等多组织要素对城市发展决策的权力协调,实现有效管理和多方利益的平衡
  • C.非政府组织作为社区自治因素在多种场合监督乃至部分的替代政府管理城市
  • D.在特殊或紧急状态下,中央政府对某个城市实施的特别控制以渡过危机,直到恢复正常秩序
45

城市中的隔离现象是三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以下.(   )组是正确的。

  • A.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分层、家庭结构、民族与种族文化差异
  • B.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分层、个人爱好、城市开发模式
  • C.家庭结构,个人爱好、民族与种族文化差异
  • D.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分层、民族与种族文化差异、城市交通条件
46

引起人类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动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 A.社会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社会风俗习惯
  • D.人口数量
47

下列城市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节奏快而精密配合
  • B.文化异质而互不宽容、
  • C.交往表面化与“事本主义”
  • D.越轨行为增多
48

社会学收集资料的四种方法,以下(   )正确。

  • A.问卷法推理法观察法访谈法
  • B.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件法
  • C.访谈法推理法文件发考证法
  • D.访谈法观察法推理法考证法
49

以下关于社会学的论述(   )比较正确。

  • A.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性学科。不能采用任何自然的成果来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
  • B.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性学科,它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因此,有机体的自然进化规律也完全适用于社会学
  • C.社会学是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取得对人类社会认识的综合性科学,其成果应表现为定量的统计、分析和结论,而不是抽象的定性的概念表述
  • D.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性学科,其综合性表现在科学的研究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成果来对社会进行立体的研究
52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是(   )。

  • A.多核心:交通便利,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
  • B.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
  • C.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比较庞大;地区的核心区域
  • D.多核心,交通走廊,都市区内部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
53

(   )是马克?杰斐逊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

  • A.首位度
  • B.城市金字塔
  • C.城市首位律
  • D.位序—规模分布
55

查普林认为价值观念具体体现在行为的四个过程上。这四个过程分别是(   )。

  • A.认知,感受、选择和决策
  • B.明确的目标、认知过程、消费选择以及行动
  • C.需求的感受、目标的明确、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以及决策和行动
  • D.组织行为、需求感受、决策和行动以及认同
57

下面四个说法,(   )不属于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

  • A.城市道路拓展带来道路两侧的发展
  • B.绿地广场的建设导致周边房价上涨
  • C.增加容积量,使开发商受益
  • D.土地的级差效应
58

下面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不是表明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关系的,该项为(   )。

  • A.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增长和终级规模的预测,分析城市可能取得的经济资源和消费需求
  • B.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如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等
  • C.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以帮助政府和投资者决策
  • D.加强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社会联系
59

下面(  )不是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 A.R&D,创新和原型的生产活动,集中在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场所,主要是大都市中心及一些科技园区
  • B.高度技术性的制造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区
  • C.大规模的生产活动,长时间需要大量的半熟练劳力,扩散至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 D.经济中心城市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而崛起
  • E.与客户直接关联的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接近主要的大都市地区,并扩散到工业化及发展中国家的整个市场区
60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它可以用(   )或(   )的变动来衡量。

  • A.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 B.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 D.人均收入,国民收入
61

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够为企业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   )。

  • A.规模效益
  • B.聚集经济效益
  • C.区位经济效益
  • D.城市化经济
62

边际效益递减性是指(   )。

  • A.在技术改变条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超过一定限度后,每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量从土地所获得的收益较前递减
  • B.在技术不变或在技术一定的条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超过一定限度后,每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量从土地所获得的收益较前递减
  • C.在技术不变或在技术一定的条件限制下,在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超过一定限度后,每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量从土地所获得的收益较前递减
  • D.在技术不变或在技术一定的条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量从土地所获得的收益较前递减
63

(   )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以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城市与邻近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为研究内容,采用(   ),探讨城市与地区经济及国民经济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 A.城市经济学,经济分析方法
  • B.宏观城市经济学,总量经济分析方法
  • C.宏观城市经济学,新古典学派方法论
  • D.微观城市经济学:总量经济分析方法,
64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以下(   )项确定。

  • A.城市性质和功能
  • B.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 C.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D.国家的有关规定
66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每天(   )为宜。

  • A.0.6~1.2kg
  • B.0.7~1.3kg
  • C.0.9~1~4kg
  • D.1.0~1.6kg
68

下列工作内容中(   )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 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
  • C.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
  • 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
69

较高生活用电水平城市和较低生活用电水平城市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分别是(   )kW h/(人?年)。

  • A.2500~1501; 400~250
  • B.2500~1501; 400~200
  • C.2200~1501; 400~250
  • D.2200~1501; 400~200
71

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   )。

  • A.50%~70%
  • B.60%~80%
  • C.70%~90%
  • D.75%~95%
72

生活污水一般显(   )。

  • A.酸性
  • B.碱性
  • C.中性
  • D.强酸
74

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防洪(   )标准确定。

  • A.200年一遇
  • B.150年一遇
  • C.100年一遇
  • D.50年一遇
75

露天地面停车场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按当量小汽车估算,常采用下列(   )项的值域。

  • A.16~20m<SUP>2</SUP>/停车位
  • B.20~25m<SUP>2</SUP>/停车位
  • C.25~30m<SUP>2</SUP>/停车位
  • D.30~50m<SUP>2</SUP>/停车位
78

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下列车道设计合理的是(   )。

  • A.机动车双车道5.5~7.5m
  • B.机动车四车道10~13.5m
  • C.机动车六车道19~22m
  • D.两条自行车宽度为3.0m
79

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下列(   )种设计是包括在城市道路平面设计中的内容。

  • A.行车安全视距验算
  • B.街头绿地绿化设计
  • C.雨水管干管平面布置
  • D.人行道铺地图案设计
80

斜放停车方式的停车场的特点有(   )。

  • A.停车带和通道的宽度最小,车辆驶出方便迅速,但停车面积最大
  • B.通道宽度较宽,单位长度内停车的车辆最多,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但用地紧凑且进出便利
  • C.停车道宽度随车长和停放角度有所不同,车辆出入方便,且出入时占用车行宽度较小
  • D.停车道宽度最小,出入方便迅速
81

对于设有超高的两相邻反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   )m。

  • A.不小于50
  • B.不小于40
  • C.不小于30
  • D.不小于20
82

城市道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除主要取决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外,下列(  )因素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 A.车辆类型
  • B.车辆在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
  • C.道路的纵坡
  • D.道路通行能力
83

城市主要干道上,单侧人行步道步行带的系数,一般不宜(   ):次干道上不宜(   )。

  • A.少于8条;少于6条
  • B.多于6条;多于4条
  • C.少于4条;少于3条
  • D.多于4条;多于3条
84

机动车净宽:小汽车的净宽要求为(   )m,公共汽车为(   )m,大货车为(   )m。

  • A.2.0;2;6;3.0
  • B.2.0; 3.0; 4.0
  • C.1.6; 2.6; 3.0
  • D.1.6; 3.0; 4.0
87

在一般房屋中,色彩的协调配合有(   )好处。

  • A.有利于提供视觉刺激,改善单调
  • B.可以配合人的活动与行为需要促进空间的功能,使空间感觉发生变化
  • C.有利于提供视觉刺激,改善单调,强调体积或用于象征、装饰形成气氛
  • D.减少人对环境理解的困难
89

一座跨度在50m的大型公共建筑,其合理的结构类型选择次序为(   )。

  • A.空间网架、悬索、折板、薄壳
  • B.平板网架、折板、屋架、拱式结构
  • C.拱式结构、屋架、薄壳
  • D.单层刚架、屋架、拱式结构、薄壳
91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兴起于(   )。

  • A.秦汉
  • B.魏晋南北朝
  • C.唐代
  • D.宋代
92

关于场地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

  • A.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 B.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大小而定,明沟排水坡度为0.3%~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
  • C.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而定
  • D.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运输路线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93

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开发区,其合理的建设次序,应首先进行下列(   )项建设。

  • A.厂前区及工人生活设施
  • B.管委会办公楼与厂房
  • C.居住区以及商店、医院等服务设施
  • D.供电、供水,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
94

在公共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设置(   )。

  • A.一部楼梯
  • B.两部楼梯
  • C.一部楼梯和一部电梯
  • D.两部楼梯和一部电梯
95

关于空气污染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工厂或某些建筑所散发的有害气体和微粒对邻近地区空气污染,从水平方向来说:

  • A.下风部受污染的程度与该方向的风向频率成正比,与风速成正比
  • B.下风部受污染的程度与该方向的风向频率成反比,与风速成反比
  • C.下风部受污染的程度与该方向的风向频率成正比,与风速大小成反比
  • D.下风部受污染的程度与该方向的风向频率成反比,与风速大小成正比
96

公共建筑一般皆可概括为(   )三种不同性质的空间类型。

  • A.门户空间、过渡空间,主体空间
  • B.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 C.门厅、走廊或楼梯、使用空间
  • D.走道式空间组合、单元式空间组合、穿套式空间组合
97

以下关于场地设计的防震措施中(   )是错误的。

  • A.基地内通道最好不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 B.管道与设备连接处需要采用牢固的硬接触
  • C.建筑物间距适当放宽
  • D.人员较集中的建筑物应适当远离高耸的烟囱
98

中小学校中的行政办公室属于建筑中的(   )空间。

  • A.主要使用空间
  • B.次要使用空间
  • C.交通联系空间
  • D.办公空间
99

下列有关公共建筑功能分区的叙述(   )项是正确的。

  • A.空间的主次关系应反映在建筑的位置、朝向、空间构图等方面
  • B.次要空间应安排在次要位置
  • C.旅馆客房部分置于临近道路及出入口较近的位置
  • D.与内部联系较强的空间应置于出入口等交通枢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