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图像
- B.图形
- C.等值线
- D.属性数据
- E.数据表格
- A.远距离
- B.大范围
- C.成本低
- D.可移动
- E.容量大
- F.速度快
- A.PH4.5
- B.PH6.5
- C.PH=6.5~7.5
- D.PH>7.5
- E.PH>9.5
- A.放射性污染物
- B.悬浮物质
- C.有机污染物
- D.氰化物
- E.氮,磷
- A.任何一种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
- B.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由生态系统的生命物质一一生物种群来实现的
- C.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对实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的作用同等重要
- D.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 E.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外来干扰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 A.冲突指公开的暴力,也包括紧张、敌意、竞争和在目标与价值标准上的分歧
- B.冲突的产生是因为资源的稀有使其社会关于它的分配充满着不平等现象
- C.冲突论者认为,社会长期存在着对其只产生破坏作用的冲突
- D.从思想体系看,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
- A.频率是反映某类事物绝对量大小的统计量
- B.如果用频数同总数相比,得到的相对数则是该类事物的频率
- C.在描述现象的分布状态的时候,往往只使用频率,不使用频数
- D.频数和频率说明的都是总体中不同类别事物的分布状况
- A.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
- B.仅指一个城市所处的经纬度位置
- C.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 D.仅指城市距交通干线的距离
-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殊领域之中
- 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
-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
- D.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社会学就是对社会的研究,是关于社会的学问
- A.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
- B.边缘的劳动力、资金等流入核心区
- C.次级核心发展
- D.边缘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
- A.空间学派
- B.人文学派
- C.行为学派
- D.激进学派
- A.地方性中心
- B.城市专业化程度提高
- C.城市发展历史长
- D.位于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
- A.提高土地公有比例
- B.降低土地公有比例
- C.制定城市土地使用规划
- D.制定各种税收政策
- E.进行土地估价
- A.技术工艺
- B.土地
- C.人力资本
- D.劳动
- E.企业的无形资产
- A.城市经济学可以用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来研究
- B.城市经济活动往往显示出规模经济的特性
- C.城市经济以具有广泛分布的外在性为特点
- D.城市经济研究可以不考虑地理空间
- 16
-
产生垄断的原因有( )。
- A.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所拥有
- B.关键资源主要由一家企业所拥有
- C.政府给予一个企业以排他性的方式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
- D.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多个生产者更有效率。
- A.产量单耗法
- B.用电水平法
- C.线性回归法
- D.大用户调查法
- A.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作城市杂用,或将工业用的污水回用的系统
- B.将城市给水(上水)系统中截流部分作为某种专门用水的系统
- C.城市排水(下水)系统中的一种水处理系统
- D.既不能作为城市生活用水,又不能作为城市生产用水的系统
- 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 B.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
-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 A.技术性市政公用设施
- B.公共性市政公用设施
- C.公益性市政公用设施
- D.社会性市政公用设施
- A.具有充沛的水量,良好的水质
- B.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考虑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
- C.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水源
- D.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防护和管理要求,以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 A.无交通管制
- B.渠化交通
- C.交通指挥
- D.立体交叉
- A.城市干道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0.5%
- B.外距大于5.0cm
- C.切线长小于20m
- D.城市快速干道
- A.尽可能与相交道路、广场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 B.路基稳定、土方基本平衡
- C.线形可以起伏频繁,以丰富城市景观
- D.道路及两侧街坊的排水良好
- A.场地的市政基础设施状况
- B.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
- C.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 D.建筑物的外轮廓线
- A.人行道所处的地段和道路性质
- B.远景步行交通量的发展
- C.两旁建筑物的性质
- D.绿化环境建设和敷设各种城市管线的要求
- E.无障碍设计
- A.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 B.创造了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形式
- C.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为框架式
- D.用独立的飞扶壁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侧推力
- A.少于2部
- B.少于3部
- C.多于6部
- D.多于8部
- A.建筑空间是由组成其界面的人工和利用的自然物质元素所围合供人们生存活动的空间
- B.建筑空间提供从不同距离和角度观赏建筑实体形象的条件,其本身并无独立的审美价值
- C.人工与天然的物质元素围合的空间形成单一的和组合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建筑环境
- D.空间的秩序、围合物的材料与肌理、光影与色彩以及空间中的各种物体都影响着建筑空间的质量
- A.工程绘图
- B.构造三维模型
- C.空间查询、空间分析
- D.数据共享
- A.取材方便
- B.适应于大空间、复杂空间
- C.施工速度快
- D.便于搬迁
- A.计算机模拟
- B.计算机仿真
- C.计算机动画
- D.计算机图形
- A.广域网
- B.局域网
- C.因特网
- D.互联网
- A.数据量大,位置精度低
- B.数据量小,位置精度高
- C.数据量大,数据结构简单
- D.数据量大,相互叠合很方便
- A.空间数据
- B.地图数据
- C.属性数据
- D.多媒体数据
- A.尚未开展
- B.起步阶段
- C.探索阶段
- D.成熟阶段
- A.汽车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 B.燃煤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硫
- C.制造业排出的氟氯烃化合物
- D.锅炉房排出的烟尘
- A.编制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部门审批3个阶段
- B.准备阶段——编制评价大纲——环保部门审查评价大纲——环保部门审批4个阶段
- C.准备阶段——编制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部门审批4个阶段
- D.准备阶段——编制评价大纲——环保部门审查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保部门审批5个阶段
- A.各种企业
- B.绿色植物
- C.城市居民
- D.各类学校
- A.城市的经济水平
- B.城市的资源丰盛度
- C.社会环境
- D.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
- A.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是动物,还原者是微生物
- B.生产者是人,消费者是动物,还原者是绿色植物
- C.生产者是动物,消费者是绿色植物,还原者是微生物
- D.生产者是微生物,消费者是动物,还原者是绿色植物
- A.植物学
- B.动物学
- C.古生物学
- D.生物学
- A.决定研究的方式
- B.制定研究的组织计划
- C.制定调查表
- D.试验研究
- A.失业率
- B.基本生活保障
- C.贫穷线
- D.救济金
- A.社会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社会风俗习惯
- D.人口数量
- A.个人层次的参与
- B.个人与单位共同参与
- C.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的参与
- D.单位参与
- A.性别
- B.社会经济地位
- C.智商
- D.年龄
- A.某些领域同常规政治结合
- B.存在着某些领域同常规政治分离的倾向
- C.它不排斥政治来治理社会
- D.往往不是集中的
- A.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决定的
- B.城市形态是由城市结构决定的
- C.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和城市结构决定的
- D.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城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
- A.胡适
- B.严复
- C.康有为
- D.梁启超
- A.柏林城市土地利用
- B.柏林城市结构
- C.伦敦城市土地利用
- D.伦敦城市结构
- A.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有共同性
- B.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 C.城市规划的发展为城市地理学提供了平台,开辟了研究领域
- D.城市地理学研究宏观世界,城市规划研究微观世界
- A.硬核
- B.核缘
- C.软核
- D.中心商务区
- A.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和城市的主导职能
- B.城市的微观区位意义和城市的主导职能
- C.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的微观区位意义
- D.城市的主导职能、城市的地理位置
- A.中心区域
- B.决定其发展的区域
- C.重心区域
- D.交通枢纽
- A.英国学者
- B.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
- C.美国芝加哥城市问题研究者
- D.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
- A.多学科、外在性、地理空间属性、复杂性
- B.多学科、外在性、内部性、复杂性
- C.多学科、外在性、地理空间属性、内部性
- D.多学科、内部性、地理空间属性、复杂性
- A.市场价格
- B.影子价格
- C.市场价格均衡
- D.平衡价格
- A.高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 B.低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 C.低租金、分配制、市场型
- D.高租金、分配制、市场型
- A.劳动力、资本、原料、市场由外围向中心区转移,中心区逐渐发展,但外围区相对停滞不前,地区间的差距扩大,并可能破坏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稳定性
- B.外围区在中心区之间不断被重新瓜分和组合,单核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主中心和副中心相互依赖的多核结构
- C.国民经济在空间上实现一体化
- D.一个或少数几个条件优越的地区与其他广大地区开始两极分化
- A.个人意愿
- B.商业化
- C.市场规律
- D.成本最低
- A.大卫?李嘉图;级差地租
- B.杜尔哥;土地价格
- C.威廉·配第;级差地租
- D.威廉·配第;绝对地租
- A.城市土地经济和城市地价
- B.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
- C.城市交通和城市住宅
- D.城市交通和土地区位
- A.设计等高线法
- B.高程箭头法
- C.纵横断面法
- D.竖向综合法
- A.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 B.电力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 C.电力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污水管线
- D.燃气管线、热力管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
- A.上;5%~25%
- B.下;5%~25%
- C.上;10%~30%
- D.下;10%~30%
- A.1)、2),3),6)
- B.1),2)、6)、7)
- C.2),3),5),6)
- D.1)、4)、6)、7)
- A.10~20
- B.20~50
- C.50~100
- D.100~200
- A.0.5
- B.1.0
- C.1.5
- D.2.0
-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 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
- C.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
- 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
- A.7.0~8.0;5.0
- B.7.0~9.0;5.0
- C.5.0~6.0;5.0
- D.8.0~9.0;6.0
- A.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降水
- B.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 D.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
- A.100km
- B.50km
- C.20km
- D.10km
- A.1)、3)、5)、7)
- B.1)、4)、6)、9)
- C.2)、4)、6)、7)
- D.1)、4)、8)、9)
- A.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 B.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 C.选择管材
- D.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 A.1.0;2.0;3.0~4.5
- B.1.2;2.5;4.5~6.0
- C.1.5;2.0;4.5~6.0
- D.2.0;2.5;4.5~6.0
- A.2.5%;0.5%;0.2%
- B.2.5%;0.5%;0.3%
- C.5.0%;0.5%;0.2%
- D.5.0%;0.5%;0.3%
- A.15-20
- B.20-25
- C.25-30
- D.30-35
- A.2.5%;0.5%
- B.2.5%;0.6%
- C.5.0%;0.5%
- D.6.0;0.6%
- A.相交道路的夹角不得小于60°
- B.机动车道必须与非机动车道隔离
- C.转角半径必须大于20m
- D.满足车辆进出交叉口在环道上的交织距离要求
- A.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 B.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
- C.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地
- D.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道路交通设施
- A.平曲线
- B.竖曲线
- C.标志
- D.超高
- A.一条车道的高峰小时交通量
- B.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
- C.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
- D.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
- A.工程管线埋设
- B.绿化种植
- C.地震避灾
- D.儿童游戏
- A.2.0;0.70~1.0
- B.2.2;0.85~1.0
- C.2.0;0.80~1.0
- D.2.2;0.75~1.0
- A.对比
- B.对称
- C.组合
- D.互补
- A.柯布西耶
- B.密斯·凡·德罗
- C.格罗皮乌斯
- D.F·L·赖特
- A.孔隙率、空隙率、吸水率、脱水率
- B.孔隙率、空隙率、吸水率、含水率
- C.孔隙率、空隙率、脱水率、含水率
- D.孔隙率、吸水率、含水率、脱水率
- A.唐朝
- B.宋朝
- C.汉朝
- D.明朝
- A.在砖混结构的纵向承重体系中,对纵墙开门、开窗限制较少
- B.在砖混结构的纵向承重体系中,对纵墙上开门大小和位置都受限制、开窗大小和位置都不受限制
- C.在砖混结构的纵向承重体系中,对横墙上开门、开窗限制较多
- D.在砖混结构的纵向承重体系中,对横墙上开门、开窗限制较少
- A.1)-2)-3)-4)-5)
- B.1)-4)-5)-3)-2)
- C.1)-2)-5)-3)-4)
- D.1)-5)-4)-3)-2)
- A.4.5m
- B.6.0m
- C.7.0m
- D.18m
- A.弯力
- B.扭矩
- C.弯矩
- D.轴向压力
- A.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
- B.项目建议书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
- C.项目建议书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
- D.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建设准备阶段——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
- A.2倍
- B.3倍
- C.4倍
- D.6倍
- A.1800;3
- B.1600;1
- C.1000;1
- D.1500;2
- A.团聚的要求
- B.娱乐的要求
- C.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的要求
- D.睡眠的要求
- A.东向
- B.北向
- C.南向
- D.西向
- A.12%-20%;15%-18%
- B.10%-18%:10%-14%
- C.8%-15%;10%-12%
- D.7%-10%;10%-12%
- A.3类
- B.4类
- C.5类
- D.6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