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试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环保治理中,“三废”指的是(    )。

  • A.废弃物
  • B.废水
  • C.废气
  • D.废渣
  • E.废气固体物
2

下列因素中,(    )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 A.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
  • B.建设项目的性质
  • C.建设项目的技术水平
  • D.建设项目的人员素质
  • E.建设项目的现代化程度
3

下列选项中,不会出现失业的是(    )。

  • A.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 B.劳动力的供给小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 C.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互适应
  • D.劳动力的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
  • E.劳动力的供给无法满足社会总需求
4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可分为(    )。

  • A.热循环
  • B.冷循环
  • C.气相循环
  • D.液相循环
  • E.固相循环
5

城市规模分布主要探讨区域城市在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之间的关系,主要的规模分布理论有(    )。

  • A.核心-边缘理论
  • B.城市首位律
  • C.城市金字塔
  • D.位序-规模法则
  • E.增长极理论
6

下列选项中,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从“城市边缘区”的空间位置来解释,城市边缘区即为围绕城市的地带,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
  • B.就一般城市地域的行政体制而言,没有城区和郊区之分
  • C.从社会经济景观特征而言,可称为城乡结合部,即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景观与乡村经济、乡村社会、乡村景观的结合部,或城市环境景观与农村环境景观的交错地区
  • D.从城市的扩散作用或城市的影响力而言,可称之为城市直接影响区或城市化的“侵入”地区
  • E.在城市内边缘区,城市因素和乡村因素作用在不断增强
8

在我国基础设施服务企业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走商业化经营的道路,涉及到基础设施商业化经营的具体步骤,依据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和各种基础设施的不同经营特点来设计有关政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司化,即真正将国有基础设施企业或机构逐步转变为受公司法支配的法律实体
  • B.对那些存在自然垄断条件的专有服务的提供权进行时限性竞争投标
  • C.公用事业企业的财务由国家相关部门管理,但企业自身应保证收支平衡,收取的费用要满足经营和维修要求
  • D.在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和需要标准化的专业性服务时,还可以使用服务承包的方法
  • E.应当确立保证收支平衡的定价目标
9

下列选项中,叙述有误的有(    )。

  • A.城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
  • B.宏观城市经济学采用总量经济分析法
  • C.理查森着重研究城市的土地使用和空间的合理布局
  • D.西格尔等学者将数学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研究
  • E.城市经济研究还存在一个特殊性,即它不可脱离的地理空间属性
10

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有(    )。

  • A.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综合技术
  • B.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
  • C.关键模型的数据库是最典型、最常用的储存、管理属性数据的技术
  • D.摄影测量和遥感在技术原理上是一致的
  • E.现场考察和实地踏勘是城市规划工作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途径
11

经常采用的遥感图像有(    )。

  • A.远红外航空相片
  • B.热红外扫描图像
  • C.微波雷达图像
  • D.MSX图像
  • E.风速玫瑰图像
12

在进行城市防空工程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有(    )。

  • A.避开易遭到袭击的重要军事目标
  • B.避开易燃易爆的生产储运单位和设施,控制距离应大于50m
  • C.避开有害液体,距离应大于100m
  • D.避开有毒重气体贮罐,距离至少为100m
  • E.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宜大于300m
13

不属于按工程管线敷设方式分类的是(    )。

  • A.架空线
  • B.重力自流管线
  • C.地铺管线
  • D.地埋管线
  • E.地下人防线路
14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电话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    )。

  • A.研究规划期内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位置和数目、装设交换机械设备的容量以及大致建设年限的考虑
  • B.注意用户密度,以合理安排局所数目
  • C.研究整个市话网路近期至规划期的中继方式和其发展过程
  • D.确定市话线路网在各个时期中的用户线路、局间中继线以及长市中继线等各段落,应分配的线路传输衰减限值
  • E.确定近、远期城市邮政局所数量、规模
15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

  • A.确定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
  • B.选择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 C.测量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分析其组成和发展趋势,提出污染控制目标
  • D.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 E.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16

城市邮政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

  • A.确定近、远期城市邮政局所数量、规模
  • B.划分邮政局所的等级和各级邮政局所的数量
  • C.确定各级邮政局所的面积标准
  • D.计算规划范围内的通信需求量
  • E.明确分区内无线电收发售区范围,控制保护措施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供热管网形式的有(    )。

  • A.区域式和统一式
  • B.蒸汽管网和热水管网
  • C.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 D.冷水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
  • E.放射式和多回线式
18

下列选项中,关于调压站的理解有误的是(    )。

  • A.城市燃气有多种压力级制,各种压力级制间的转换必须通过调压站来实现
  • B.调压站是燃气输配管网中稳压与调压的重要设施
  • C.它的主要功能是按运行要求将下一级输气压力升至上一级压力
  • D.调压站的主要设备是调压器 
  • E.调压站的供气半径以1.5km为宜
19

在布置高压线路的时候,应遵守的原则有(    )。

  • A.线路的长度短捷,减少线路电荷损失,也可减少贵重有色金属的投资
  • B.保证线路与居民、建筑物、各种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 C.高压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
  • D.高压线路可在高大乔木成群的树林带通过
  • E.尽量减少线路转弯次数,远离空气污浊地区
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详细规划内容的有(    )。

  • A.对污水排放量和雨水量进行具体的统计计算
  • B.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 C.在可能条件下,尽量提出基建投资估算
  • D.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 E.确定排水体制
21

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有(    )。

  • 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 B.确定排水干管位置、走向、服务范围
  •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 E.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22

下列选项中,关于城市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要靠近主流
  • B.有足够的水源和水深,一般可以小于2.5~3.0m
  • C.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凸岸
  • D.应位于城镇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
  • E.应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
23

用地较节省,单位停车位占用面积较少,但交通路线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建筑立面呈错层形式的停车库不包括(    )。

  • A.直坡道式停车库
  • B.螺旋坡道式停车库
  • C.错层式停车库
  • D.斜楼板式停车库
  • E.斜坡式停车库
24

当曲线加宽与超高同时设置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与超高缓和段长度相等,(    )。

  • A.内侧减少宽度
  • B.内侧增加宽度
  • C.外侧减少超高
  • D.外侧增加超高
  • E.内外侧同时加宽
25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准备工作措施的是(    )。

  • A.完成“七通一平”
  • B.总体运输
  • C.占地面积、土地使用情况
  • D.投资控制额
  • E.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26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按材料物质组成种类和化学成分而分类的有(    )。

  • A.无机材料
  • B.有机材料
  • C.复合材料
  • D.装饰材料
  • E.围护隔绝材料
27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形式为主,包括(    )几种形式。

  • A.枱梁式
  • B.榫卯式
  • C.穿斗式
  • D.井干式
  • E.楼阁式
28

下列选项当中,关于场地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

  • A.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 B.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大小而定,明沟排水坡度为0.3%~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
  • C.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而定
  • D.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运输路线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 E.为了方便排水,场地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不大于8%
32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
  • B.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 C.能量能朝两个方向流动,是可逆的
  • D.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约10%
33

能量流动又称能量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特点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大功能类群顺序流动,流动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
  •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一次流过生态系统,既不循环,更不可逆转
  • C.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变
  • D.能量流动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4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
  • B.生物圈为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所需要的能量
  •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着无数小的生态系统
  • D.生物圈中各种生命体物质以太阳能为动力,进行着小范围内的循环
35

城市社会学和城市规划都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学科,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以下说法中不对的是(    )。

  • A.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规划学科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 B.城市社会学拓展了城市规划学的研究领域
  • C.作为“公共对策”或社会工具的城市规划本身也属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D.城市规划是城市社会学的必然产物
36

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SO<SUB>2</SUB>
  • B.CO
  • C.CO<SUB>2</SUB>
  • D.氮化合物
37

关于城市生态过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芝加哥学派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动态演化过程,称为“城市生态过程”
  • B.对空间位置进行竞争的结果是使相类似的人或职能机构聚集到一个特定的区域。人和机构分别并入与自己同质的地区,这些地区彼此分离,这样一种变化过程叫做隔离
  • C.聚集和离散都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和机构的密度来衡量
  • D.集中是指一种在既定区域内的同一类型人口和机构的数量增多的趋势
38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    )。

  • A.反应城市社会隔离的物质形态
  • B.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和作用、形成的群体
  • C.以财富、权力和声望的获取机会为标准的社会地位的排列模式
  • D.城市社会中形成的不同的人群群落
41

(    )是城市最为独特的特征要素。

  • A.位置
  • B.距离
  • C.结构
  • D.范围
42

下列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表述错误的是(    )。

  • A.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 B.农村经济增长赶不上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推动农民进城
  • C.继续维持相当的农村规范和社群关系
  • D.人们全面接受城市方式
44

下列有关逆城市化表述正确的是(    )。

  • A.逆城市化是城市在衰退
  • B.广大发展中国家正步入逆城市化阶段
  • C.它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城市化正普遍向农村推进,并以中小城市的分散发展为主
  • D.逆城市化表现为大城市圈人口增长率超过小城市圈
45

卫星城的建设属于(    )型城市化。

  • A.向心
  • B.离心
  • C.外延
  • D.飞地
46

在城市中,土地的(    )成为城市土地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 A.发展程度
  • B.利用程度
  • C.区位
  • D.离市场位置的远近
47

(    )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

  • A.水
  • B.空气
  • C.土地
  • D.燃料
50

以下选项中不是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特征的是(    )。

  • A.低租金
  • B.个人购买
  • C.分配制
  • D.福利型
52

下列关于矢量模型的空间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其输入、修改,可以分开,也可以同时进行
  • B.矢量空间数据不可以分层储存
  • C.矢量图形还有连续地图的问题
  • D.它能实现连续、不分幅地储存,而且提供快速的空间索引
53

关于叠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栅格和栅格的叠合是最简单的叠合
  • B.在叠合的同时可加入栅格之间的算术运算
  • C.可用于对社会、经济的分析中和资源、环境指标的评价中
  • D.矢量和矢量的叠合是在相同的矢量数据“层”之间进行的几何合并计算
54

利用CAD制图软件,产生二维与三维设计图,这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    )功能。

  • A.交互式图形输入
  • B.数据管理
  • C.图形计算与分析
  • D.可视化表现与景观仿真
55

下列不属于矢量叠合种类的是(    )。

  • A.点和面的叠合
  • B.点和线的叠合
  • C.线和面的叠合
  • D.面和面的叠合
57

下列不属气源的是(    )。

  • A.煤气制气厂
  • B.天然气油田
  • C.天然气门站
  • D.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
58

不符合高压线路规划原则的是(    )。

  • A.线路的长度短捷,减少线路电荷损失
  • B.保证线路与居民、建筑物、各种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 C.高压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
  • D.高压线路可在高大乔木成群的树林带通过
59

根据大多数城市燃气化的经验,我国城市燃气的供应一般为(    )。

  • A.工业用气优先
  • B.民用优先
  • C.工业用气与民用处同等地位
  •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60

电压等级为35kV的变电所,其合理的供电半径为(    )。

  • A.5~10km
  • B.15~30km
  • C.50~100km
  • D.30~50km
61

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素确定,可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敷设方式,常用的方式有(    )。

  • A.直埋敷设、沟槽敷设、排管敷设、隧道敷设、架空及桥梁构架安装,尽量利用已建的架空线杆塔、桥梁结构、公路桥支架或特制的结构体等架设电缆、水下敷设安装方式须根据具体工程特殊设计
  • B.送电线路敷设、配电线路敷设、直埋敷设、沟槽敷设、排管敷设、隧道敷设
  • C.直埋敷设、沟槽敷设、排管敷设、隧道敷设
  • D.送电线路敷设、配电线路敷设
62

有关污水选址的要求,下列正确的是(    )。

  • A.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
  • B.污水处理厂不宜设在水体附近
  • C.厂址不宜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
  • D.不宜靠近公路和河流
63

下列关于负荷预测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负荷预测的一种方法是从用电量预测入手,然后由用电量转化为市内各分区负荷预测
  • B.负荷预测的另一种方法是从计算市内各分区现有的负荷密度入手,进行预测
  • C.负荷预测共有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可以相互校核
  • D.负荷预测是电量预测方法中的一种
64

城市电源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

  • A.大型发电机组和城市发电厂
  • B.城市发电厂和区域变电站
  • C.大型发电机组和区域变电站
  • D.火力发电厂和大型发电机组
65

污水处理流程的选择一般根据各方面的情况,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主要因素有(    )。

  • A.原污水水质、排水体制、污水出路、受纳水体的功能、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 B.原污水水质、排水体制、污水出路、经济投资、自然条件、建设分期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 C.原污水水质、排水体制、污水出路、受纳水体的功能、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经济投资、自然条件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 D.原污水水质、排水体制、污水出路、受纳水体的功能、城市建设发展情况、经济投资、自然条件、建设分期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66

完全分流制的优点在于(    )。

  • A.总投资较小,无初期雨水污染问题
  • B.管渠造价低,投资省
  • C.排泄雨水顺利,且污染较少
  • D.利用环境保护
68

城市给水设施的布置形式可分为(    )。

  • A.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 B.地下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 C.蓄水池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 D.地下给水系统、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69

下列不需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的是(    )。

  • A.交通运输十分繁忙和管线设施繁多的快车道、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的工程地段
  • B.不允许随时挖掘路面的地段及广场成交叉口处
  • C.同一条城市干道上敷设同一类别管线较多时
  • D.道路下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管道及多回路电力电缆的情况下
70

依据城市所处地区及特点的不同,其防洪对策也不相同,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在平原地区,当大、中河流贯穿城市时,一般采用修建防洪堤来防止洪水侵入城市,
  • B.当河流贯穿城市且河床较深,河岸引起塌方时,一般采用排洪沟
  • C.城市位于山前区,地面坡度较大时,一般采用挡土墙护岸工程
  • D.海边的城市,市区地势较低,易受海潮或台风袭击时,可修建排水泵站
71

下列选项中,有关城市固体废物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固体废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中排放的固态和泥状的、对持有者已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质
  • B.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固体废物垃圾
  • C.它又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 D.城市固体废物均可作为再利用资源回收利用
72

以下原则中,不符合煤气制气厂选址原则的是(     )。

  • A.厂址应具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
  • B.厂址宜靠近生产关系密切的工厂,并为运输、公用设施、三废处理等方面的协作创造条件
  • C.厂址应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较高的地下水位,以使煤气制气厂有良好的环境
  • D.厂址不应设在受洪水、内涝威胁的地带
73

对供热管网来说,最经济的敷设方式是(    )。

  • A.通行地沟
  • B.半通行地沟
  • C.不通行地沟
  • D.无沟敷设
74

为了适应车辆从一条折线段进入另一折线段需要设置(    )。

  • A.道路平面曲线
  • B.超高缓和段
  • C.加宽缓和段
  • D.平面曲线加宽段
76

35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    )防洪标准的高水位上。

  • A.200年一遇
  • B.150年一遇
  • C.100年一遇
  • D.50年一遇
77

行车视距可分为(    )。

  • A.平面弯道视距、纵向视距、停车视距
  • B.停车视距、会车视距、纵向视距
  • C.停车视距、会车视距
  • D.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交叉口视距
78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主要按(    )车道设计。

  • A.自行车
  • B.摩托车
  • C.小汽车
  • D.大型汽车
79

不属于建筑限高范围内的建筑物是(    )。

  • A.在古城保护区范围内,视线景观走廊及风景区范围内的建筑物
  • B.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物
  • C.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物
  • D.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
80

露天地面停车场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按当量小汽车估算,常采用下列(    )项值域。

  • A.16~20m<SUP>2</SUP>/停车位
  • B.20~25m<SUP>2</SUP>/停车位
  • C.25~30m<SUP>2</SUP>/停车位
  • D.30~35m<SUP>2</SUP>/停车位
81

关于停车场停车方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 A.停车带和通道宽度最小,车辆驶出方便且迅速,但停车面积最大
  • B.对于垂直停车方式,其特点是道路宽度较宽,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最少,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但用地紧凑且进出便利
  • C.对于斜放停车方式,其特点是通道宽:度较宽,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最多,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但用地紧凑且进出便利
  • D.对于斜停车方式,其特点是停车道宽度随车长和停放角度有所不同,车辆出入方便;且出入时占用车行道宽度较小,有利于迅速停滞与疏散
82

关于吸水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散粒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空隙体积所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 B.材料由干燥状态变为饱和水状态所增加的质量
  • C.材料内部所包含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
  • D.材料由干燥状态变为饱和水状态所增加的质量与材料干质量之比的百分率
83

关于拱式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 A.拱是一种较早为人类开发的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 B.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拉力。因此这种结构应特别注意拱脚基础的处理
  • C.这种结构的跨度在20~40m比较适宜
  • D.这种结构特别不适用于建筑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
84

关于项目建议书编制说明不正确的是(    )。

  • A.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 B.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 C.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85

关于工程投资估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各工种按方案阶段设计要求提供资料给概预算工种
  • B.概预算工种综合各种资料及国家有关收费标准编制项目投资估算
  • C.投资估算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有较大差距时需同各工种、兴建方共同协商调整投资估算
  • D.调整后的投资估算需计划部门补充批准文件才能报出
87

日照间距是根据日照标准和当地计算日太阳的高度角(h)来计算的,有公式D=(H-H1)/tana,下面关于公式中字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正午太阳高度角
  • B.H—前幢建筑檐口至水平线高度
  • C.H<SUB>1</SUB>—后面一幢房屋的窗台至地面高度
  • D.D—日照间距
88

为了方便排水,场地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不大于8%,关于各类场地的地面种类适宜的不同排水坡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黏土:0.3%~0.5%
  • B.砂土:>3%
  • C.轻度冲刷细砂:<10%
  • D.膨胀土:建筑物周围1.5m范围内>2%
89

工厂中的功能一般都有如下几个特征,其中反映人才出入特征的是(    )。

  • A.物料输入输出特征
  • B.能源输入输出特征
  • C.人员出入特征
  • D.信息输入输出特征
90

人流组织方式有两种方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组织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组织,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
  • B.平面组织方式:适用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仅靠立体组织不能完全解决人流集散的公共建筑
  • C.立体组织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组织,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
  • D.立体组织方式:适用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平面组织能解决人流集散的公共建筑
91

对于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一般分为四类,下面解释不恰当的是(    )。

  • A.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每梯可安排2~4户
  • B.长外廊:便于各户并列组合,一梯可服务多户,每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但户内交通穿套较多
  • C.内廊式:其分为长内廊、短内廊
  • D.跃层式:由通廊进入各户后,再由户内小楼梯进入另一层
92

炎热地区住宅建筑朝向的选择说明中有错的是(    )。

  • A.必须注意减少东西向阳光对建筑物的照射
  • B.必须有南风入室
  • C.炎热地区住宅以南向、南偏东30°或南偏西15°以内为佳
  • D.炎热地区住宅朝西以东西为主,北向为其次,西向一般最差
93

关于建筑模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 B.基本模数应为50mm
  • C.当采用1.5m以上的尺寸时要用扩大模数
  • D.分模数则用材料厚度、直径、建筑缝隙、建筑生产的公偏差
94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为使各部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不需要考虑的关系是(    )。

  • A.“主”与“次”的关系
  • B.“闹”与“静”的关系
  • C.“内”与“外”的关系
  • D.“上”与“下”的关系
95

联排式低层住宅特点不包括(    )。

  • A.一般拼联不宜过多,否则交通迂回
  • B.干扰较大,通风也有影响
  • C.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
  • D.拼联也不宜过少,否则对节约用地不利,取30m左右为宜
96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下列各项中不是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的一项是(    )。

  • A.建筑的空间组成
  • B.建筑的功能分区
  • C.人流集散
  • D.整体布局
97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按重要性排列次序为(    )。

  • A.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
  • B.悬山、攒尖、歇山、硬山、庑殿
  • C.庑殿、攒尖、歇山、悬山、硬山
  • D.攒尖、歇山、悬山、硬山、庑殿
98

进行竖向设计时,确定标高需考虑四个主要因素,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考虑建筑物朝向
  • B.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建筑物朝向;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 C.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建筑物朝向;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 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99

下面有关建筑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砖混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中,对纵墙、横墙上开门、开窗限制均较少
  • B.在砖混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中,对横墙上开门、开窗限制较少
  • C.在砖混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中,对纵墙、横墙上开门、开窗限制均较多
  • D.在砖混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中,对纵墙上开门、开窗限制较少
100

对炎热地区住宅进行设计的时候,不适合的隔热方法是(    )。

  • A.利用通风来降低温度
  • B.通过平面设计和规划组合来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或减少受太阳辐射的程度
  • C.把外墙饰面材料处理成浅色和采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射热量的材料,减少外墙吸收的热量
  • D.利用平顶减少建筑顶部对室内气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