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模拟测试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作用是(   )。

  • A.使公众满意
  • B.使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 C.使城市的功能不断优化
  • D.增加城市的财政收入
  • E.使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2

下列哪几项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

  • A.政府借贷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短缺
  • B.城市基础设施使用收费
  • C.通过出让某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D.政府发行财政债券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 E.直接投资大型公共设施
3

下列哪些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 A.古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 B.古城风貌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 C.历史地段的保护
  • D.重点商业街区的仿古重建
  • E.历史旅游产品的开发
4

下列哪些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A.无锡
  • B.哈尔滨
  • C.凤凰县
  • D.寿县
  • E.西双版纳
5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一般必须标明(  )的位置及用地范围。

  • A.居住小区内的绿地
  • B.林地
  • C.苗圃
  • D.陵园
  • E.游乐场
6

下列哪些是城市景观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

  • A.整体性原则
  • B.可达性原则
  • C.生态环境原则
  • D.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 E.舒适性原则
7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全市的用地进行竖向规划,编制竖向规划示意图。图中一般包括(   )。

  • A.建筑基底设计标高
  • B.地面排水走向
  • C.支路的控制纵坡度
  • D.城市干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
  • E.防洪堤标高
8

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的作用有(   )。

  • A.建筑竣工的验收依据
  • B.城市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
  • C.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 D.市政工程设计的直接依据
  • E.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9

以下哪些是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性指标?

  • A.建筑色彩和风格
  • B.环卫设施
  • C.建筑间距
  • D.建筑形式、体量
  • E.人口密度
10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预测城市人口变化趋势的前提是(   )。

  • A.必须有3个变量
  • B.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高
  • C.样本数不能过少
  • D.预测的时间越长越好
  • E.人口统计口径需要一致
11

以下哪些项需要在文本中列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 A.城镇体系规划
  • B.总体规划
  • C.分区规划
  • D.控制性详细规划
  • E.修建性详细规划
12

在编制大中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完成哪些工作?

  • A.确定排水体制
  • B.提出规划期内每年的投资预算
  • C.对旧城区用地进行评定
  • D.制作全市的规划模型
  • E.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3

影响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一般有(   )。

  • A.经济增长速度
  • B.计划生育政策
  • C.城市生态环境的容量
  • D.城市化的速度
  • E.户籍政策
14

在城市规划中,采用等值线法可以分析的现象有(   )。

  • A.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
  • B.城市防洪规划的洪水频率
  • C.岩土承载力的空间变化
  • D.城市土地基准地价的分布
  • E.环境评价中的噪声强度分布
15

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带内可以设置少量仓库和市政设施
  • B.当城市的静风频率较高时,应尽可能将城市工业集中布置
  • C.工业用地分为三类,划分的最主要标准是其用地规模和货运量的大小
  • D.电子、服装、印染、玩具等企业可以布置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
  • E.组建城市工业区应该考虑工业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16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公安局和派出所分属不同的用地大类
  • B.派出所和拘留所属于同一大类的用地
  • c.部队家属大院和居民小区一样都属于居住用地
  • D.军港和监狱都属于特殊性质的用地
  • E.公安局和监狱属于同一大类的用地
17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 A.霍华德和他于1898年出版的《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
  • B.柯布西耶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年发表的“光辉城市”规划方案
  • C.欧文、傅里叶和他的空想社会主义
  • D.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 E.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18

地形条件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地貌条件会对微波通信和电视广播产业影响
  • B.城市的海拔高度决定了城市的排水体制
  • C.城市的小气候与当地的绿化条件有关,与地形条件无关
  • D.城市居住用地对于坡度的要求比铁路站场用地更严格
  • E.城市的布局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形条件的制约
19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什么的具体安排和部署?

  • A.经济和社会发展
  • B.土地利用
  • C.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
  • D.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 E.城市生活空间
20

欧洲古代城市经历了哪几个历史时期?

  • A.文艺复兴时期
  • B.古希腊
  • C.古罗马
  • D.中世纪
  • E.巴洛克时期
21

下列哪些选项反映了城市的整体经济状况?

  • A.城市土地价格
  •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C.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
  • D.地方财政收入
  • E.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总量
22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以下哪些行业属于第三产业?

  • A.印刷业
  • B.建筑业
  • C.广播电视业
  • D.仓储业
  • E.城市公用事业
23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主要反映在(   )。

  • A.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布局要与区域规划的布局骨架相互衔接
  • B.区域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方案和各城镇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需要城市规划进一步具体化
  • C.区域规划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土地使用规划
  • D.区域规划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依据
  • E.区域规划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安排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4

下列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互相依存
  • B.同步发展
  • C.互相制约
  • D.互相促进
  • E.互不相干
25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   )。

  • A.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
  • B.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扩散
  • C.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力逐步扩大
  • D.村办企业的比重逐步增加
  • E.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
26

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不同点在哪里?

  • A.城市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
  • B.城市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 C.城市的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 D.城市社会群体和聚居方式等方面呈多样性
  • E.城市人的密度更大
27

以下哪些不是城市的公共领域所包含的物质环境?

  • A.城市广场、绿地等开敞空间
  • B.居住空间领域
  • C.城市的大型游乐设施
  • D.城市大型购物中心
  • E.城市道路和高架人行天桥
28

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非物质性因素有(   )。

  • A.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和人口分布
  • B.区域的文化、社会状况
  • C.区域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 D.区域中执行相关政策
  • E.区域基础设施条件
29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建设将会遇到的问题有(   )。

  • A.失业率上升
  • B.交通拥挤
  • C.环境恶化
  • D.食品短缺
  • E.劳动力缺乏
30

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

  • A.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
  • B.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 C.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 D.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
  • E.城市是多层建筑的居民点
31

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不属于行政统一原则的是(   )。

  • A.行政权统一
  • B.行政行为统一
  • C.行政体制统一
  • D.行政法制统一
32

以下哪项关于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提法是错误的?

  • A.反映城镇之间地域分工的差别
  • B.反映城镇各类职能的差别
  • C.反映城镇主要职能的差别
  • D.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等级
33

城市规划实施中维护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利益的最后保障是(   )。

  • A.行政管理
  • B.行政复议
  • C.司法程序
  • D.司法监督
35

当前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是(   )。

  • A.省会城市地铁沿线地区
  • B,边境城市的人防设施
  • C.沿海城市商业区
  • D.大城市中心城区
38

下列哪一项不是城市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引导的对象?

  • A.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
  • B.建设项目选址的监督检查
  • C.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式的监督检查
  • D.组织编制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39

要搞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需要掌握许多资料,但以下哪条不在其中?

  • A.文字记载的历史,考古发现的城址变迁
  • B.现有的仿古街区
  • C.传统文化、民俗、手工艺等
  • D.历史文化遗产的濒危情况
40

下列哪项对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 A.制定城市规划就是制定城市公共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 B.实施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公共政策的一个方面
  • C.城市规划的实施并不等同于公共政策的一个方面
  • D.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贯彻既定的公共政策
41

以下哪几项原则不适用于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 A.开放性原则
  • B.整体性原则
  • C.城市审美原则
  • D.舒适性原则
42

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的划定一般不包括哪条原则?

  • A.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
  • B.规模的合理性
  • C.建筑质量的相似性
  • D.风貌的完整性
43

城市绿地系统一般不包括(   )。

  • A.街头绿地
  • B.专用绿地
  • C.植物园
  • D.苗圃
44

在1996年新修订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规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得低于:

  • A.10m<SUP>2&nbsp;&nbsp;&nbsp;&nbsp;</SUP>B.8m<SUP>2</SUP>
  • C.7m<SUP>2&nbsp;&nbsp;&nbsp;&nbsp;</SUP>D.6m<SUP>2</SUP>
45

工程管线的敷设方式可以分为(   )。

  • A.架空敷设、地埋敷设和地铺敷设
  • B.架空敷设、高架敷设和地下敷设
  • C.高架敷设、低杆敷设和地下敷设
  • D.低杆敷设、架空敷设和地埋敷设
46

道路红线的设计标高与居住小区内(   )标高相关较大。

  • A.自然地形
  • B.建筑室内外
  • C.最高点
  • D.标志物
48

城市给水系统中的取水工程一般不包括(   )。

  • A.水源
  • B.一级泵站
  • C.自来水厂
  • D.取水口
49

市区公共汽车站的站距一般为(   )。

  • A.500~800m
  • B.800~1000m
  • C.1000~1200m
  • D.1500~2000m
50

指出下列哪一项是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

  • A.城市主要交通方式,城市地形特点,城市用地性质
  • B,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C.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主要交通工具的选择
  • D.城市对外交通的方式,城市规模,城市现代化程度
51

根据公路的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   )。

  •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 B.放射路、环状路、过境路
  • C.市级公路,县级公路、乡镇级公路
  • D.国道、省道、县道
52

三块板的道路横断面的道路适用的交通情况为:

  • A.非机动车较多,机动车较少
  • B.非机动车较多,机动车较多
  • C.非机动车较少,机动车较少
  • D.非机动车较少,机动车较多
55

在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中没有文本要求的规划层次是:

  • A.总体规划
  • B.分区规划
  • C.控制性详细规划
  • D.修建性详细规划
56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的内容?

  • A.用地布局
  • B.规定相邻地段的建筑布置要求
  • C.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 D.竖向规划
58

建筑密度是指:

  • A.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 B.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 C.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首层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 D.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59

下列控制指标中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性指标的是:

(1)道路坐标 (2)容积率 (3)用地性质 (4)人口容量 (5)交通出入口方位

(6)停车泊位 (7)建筑面积

  • A.(1)、&nbsp;(4)、&nbsp;(7)
  • B.(2)、&nbsp;(3)、&nbsp;(5)、&nbsp;(6)
  • C.(1)、&nbsp;(2)、&nbsp;(3)、&nbsp;(4)
  • D.(1)、&nbsp;(2)、&nbsp;(3)、&nbsp;(4)、&nbsp;(5)、&nbsp;(6)、&nbsp;(7)
6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

  • A.规划纲要文本
  • B.规划纲要文字说明
  • C.专题研究报告
  • D.示意性图纸
62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中,不是必须提供的图纸是:

  • A.城市现状图
  • B.近期建设规划图
  • C.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 D.城市总体规划图
63

下哪一选项是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工作程序?

  • A.①收集分析资料②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nbsp;③城镇布局&nbsp;④安排区域基础设施
  • B.①收集分析资料&nbsp;②城镇布局&nbsp;③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nbsp;④安排区域基础设施
  • C.①收集分析资料②安排区域基础设施③城镇布局&nbsp;④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
  • D.①收集分析资料&nbsp;②安排区域基础设施③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nbsp;④城镇布局
64

以下关于城市规划专题研究的陈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 A.是与城市专项规划对应的研究工作
  • B.是编制城市规划的依据之一
  • C.是城市规划各阶段的一项工作
  • D.是针对规划需要解决某些问题进行的研究
65

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
  • B.定量分析、趋势分析、定性分析
  • 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 D.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66

制定城市规划必须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以下表述哪个是错误的? (   )。

  • A.风景名胜区要把保护工作放在首位
  • B.风景名胜资源的上市必须报经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
  • C.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应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 D.风景名胜区的工作原则是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67

在研究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最有效的调查方法是(   )。

  • A.问卷调查
  • B.访谈调查
  • C.现场踏勘
  • D.空间分析
68

居住小区规划地区环境调查的范围是指(   )。

  • A.与规划范围相邻的周边地区
  • B.规划对象所属的行政辖区
  • C.与规划范围关系密切的地域
  • D.与规划对象条件相似的居住小区
69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可以划分为(   )。

  • A.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 B.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 C.城市总体规划(含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 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70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

  • A.必须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并报经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批
  • B.应该对容积率的奖励和补偿作出明确规定
  • C.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对总体规划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 D.一般应结合具体建设项目或开发建设地区进行
72

在城市空间布局时应当注意对城市进行整体艺术加工和形象塑造,这项工作的进行应该(   )。

  • A.一切从平面构图效果出发
  • B.暂不考虑城市用地的需求
  • C.首先满足城市功能要求
  • D.先于各项用地和设施的安排
73

石油码头在城市里的位置选择应该(   )。

  • A.尽量位于河道的凸岸
  • B.尽可能位于城市的上游
  • C.尽量避开桥梁
  • D.尽可能位于城市的下风向
74

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

  • A.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
  • B.居住地区、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 C、同心圆、扇形、多核心
  • D.集中式、分散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式
75

城市用地布局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

  • A.保护农田、不占耕地
  • B.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 C.工业优先、促进就业
  • D.先生产,后生活
76

地价就是(   )。

  • A.土地使用者为了获得城市土地所有权所支付的价格
  • B.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出让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土地使用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 C.地租的市场表现形式,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上建筑物的数量、质量和环境质量
  • D.国家或企事业单位征地时向农民支付的安置费用与青苗补偿费用
77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的高速公路用地属于(   )。

  • A.交通设施用地
  • B.道路广场用地
  • 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 D.对外交通用地
79

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具有城镇水源意义的地下水主要是(   )。

  • A.上层滞水和潜水
  • B.潜水和承压水
  • C.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 D.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80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是(   )。

  • A.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 B.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具体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 C.保持城市规划区内的自然资源免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破坏
  • D.为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
81

下述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关系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
  •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 C.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选择、用地增量指标的确定,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协调
  • D.城市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
82

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   )核发选址意见书。

  • A.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
  • B.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D.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83

下述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
  • B.根据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特点,城市规划应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更长远的考虑
  • C.城市规划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的有关内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内容等
  • D.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下对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和保护制定战略目标和具体计划
84

编制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规划,一般分为(   )进行。

  • A.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 B.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 C.乡域村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详细规划三个阶段
  • D.乡域村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三个阶段
85

城市规划立法工作,应当按照(     )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基本程序进行。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86

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属于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中的(   )。

  • A.行政法规
  • B.行政规章
  • C.技术规范
  • D.行政法的附属法规
87

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没有包括:

  • A.可持续发展
  • B.知识经济
  • C.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 D.互联网
88

与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趋势相符的是:

  • A.生态规划
  • B.结构规划
  • C.城市内部结构重组
  • D.城市体系规划
89

下述对高科技园区的描述哪个是错的?

  • A.高科技园区是城市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 B.高科技园区是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制造装配基地
  • C.高科技园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
  • D.高科技园区通常以大学或科研机构所提供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基础
90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在:

  • A.1977年
  • B.1987年
  • C.1992年
  • D.1993年
91

《雅典宪章》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孕育产生的时期
  • B.城市改良的时期
  • C.现代建筑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 D.现代建筑运动走向衰落的时期
92

促进城市规划学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A.工业发展
  • B.居住环境恶化
  • C.汽车交通的出现
  • D.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93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是在哪个时期?

  • A.西周
  • B.商代
  • C.战国
  • D.西汉
94

下列哪项关于城镇体系群体性特征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城镇体系内的所有城镇共同担负着区域发展的任务
  • B.城镇体系内的几个中心城镇共同担负区域发展的任务
  • C.城镇体系内的各城镇,虽在规模、职能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具有内在统一性
  • D.城镇体系内各城镇功能的总和构成了城镇体系的整体功能
95

元大都是唐长安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它在继承了古代都城传统的基础上,城市格局还受到(   )的影响。

  • A.商品经济和世俗观念
  • B.佛教的轮回观念
  • C.老子的自然至上理念
  • D.道家的阴阳五行思想
96

第三产业是为(   )。

  • A.生产提供服务的部类
  • B.再生产提供服务的部类
  • C.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 D.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97

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开发在时间和空间上应(   )。

  • A.保持协调
  • B.同步行进
  • C.约束公共领域开发
  • D.约束非公共领域开发
98

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差别,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乡村社会
  • B.城市社会的人际关际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农村社会是以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基础
  • C.城市社会是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而农村社会是不同家族组合而成的共同体
  • D.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产业结构不同
99

城市起源的重要因素是(   )。

  •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 C.原始部落大分工
  • D.私有制度出现
100

根据城市进化理论,城市发展的“相对分散”阶段主要出现于(   )。

  • A.工业化初期
  • B.工业化成熟期
  • C.后工业化初期
  • D.后工业化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