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命题预测试卷(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现有的文物古迹根据其本身价值和环境的特点,一般设置(     )三个等级。

  • A.文物保护区
  • B.绝对保护区
  • C.建设控制区
  • D.环境协调区
  • E.一级保护区
2

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原则包括(     )。

  • A.行政合法原则
  • B.行政平等原则
  • C.行政效率原则
  • D.行政统一原则
  • E.行政公开原则
3

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过程,恰当的阐述是(     )。

  • A.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保存和收藏古董,通过对过去时代的器物的珍藏与欣赏,获得对历史的认识、纪念与追寻,这是最初意义的文物保护
  • B.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
  • C.北京大学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成为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
  • D.1941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
  • E.1943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护法》
4

文物古迹点大体可分为(     )。

  • A.古建筑物
  • B.遗址
  • C.非建筑物
  • D.古树名木
  • E.人文景观
5

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包括(     )。

  • A.地段生活的保护
  • B.建筑的保护
  • C.街道格局、空间系统的保护
  • D.景观界面的保护
  • E.单中心块聚状
6

福建泉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是(     )。

  • A.城内有我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B.早期著名的海边军事防御城市
  • C.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海上贸易中心
  • D.是我国古代科技的发源地
  • E.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
7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选择要考虑(     )因素。

  • A.利用原来基础
  • B.遵循城市总体规划
  • C.带动老城区发展
  • D.兼顾城市景观艺术
  • E.节省建设资金
8

港口城市的规划应综合考虑(     )等环节的设置。

  • A.船舶航行
  • B.岸线设置
  • C.货物装卸
  • D.库场储存
  • E.后方集疏
9

按活动功能属性分,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由(     )等功能构成。

  • A.政治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心
  • B.城市商务活动中心
  • C.教育、科技信息活动中心
  • D.娱乐中心
  • E.游憩公共活动中心
10

系统的城市交通政策内容包括<)。

  • A.政策目标
  • B.政策种类
  • C.执行机构
  • D.政策背景
  • E.交通政策向交通法规延伸
11

对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评价,应包括(     )。

  • A.结构是否合理
  • B.能否适应发展需要
  • 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D.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 E.人口结构方面的影响
12

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示,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

  • A.几何图形法
  • B.等值线法
  • C.方格网法
  • D.图表法
  • E.平均数法
13

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

  • A.工程地质
  • B.水文地质
  • C.地理环境
  • D.生物资源
  • E.地理位置
14

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包括(     )。

  • A.艺术布局与适用、经济的统一
  • B.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
  • C.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 D.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
  • E.艺术布局与建筑类学的统一
15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
  • B.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 C.突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 D.确定中心城市及附属城市
  • E.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16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

  • A.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务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 B.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 C.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 D.布置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 E.以上均不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7

在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     )。

  • A.现场踏勘或观察
  • B.抽样调查或问卷
  • C.模拟推理
  • D.访谈和座谈会
  • E.文献资料的运用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
  • B.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引导和管理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 C.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 D.城市规划是重要的政府职能
  • E.城市规划不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简单落实
19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相同的是(     )。

  • A.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 B.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C.侧重于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
  • D.保护生态环境
  • E.空间布局合理
20

下列选项中,关于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 B.二者的地域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有所不同
  • C.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
  • D.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内容的深入落实与具体化
  • E.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21

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特点有(     )。

  • A.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与控制中心&nbsp;&nbsp;
  • B.是知识创新的基地
  • C.是金融中心
  • D.三大产业都很发达
  • E.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
22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     )趋势。

  • A.放射状发展
  • B.分散发展
  • C.集中发展
  • D.线条状发展
  • E.城郊分化不明显的发展
23

当今世界的科技创新主要来源是(     )。

  • A.发达国家
  • B.发展中国家
  • C.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 D.亚非拉地区
  • E.欧美各国
24

有关线形城市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建设以城市运输为前提
  • B.汽车是线形城市理论认为最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
  • C.是由索里亚?玛塔提出的
  • D.城市可以贯穿整个地球
  • E.斯大林格勒建设运用了该理论
25

在“田园城市”理论中,霍华德确定的田园城市概念为(     )。

  • A.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
  • B.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
  • C.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
  • D.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
  • E.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场所
26

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有(     )。

  • A.城市发展的知识结构理论
  • B.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 C.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
  • D.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
  • E.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nbsp;&nbsp;&nbsp;&nbsp;。
27

生产力的布局影响(     )规模。

  • A.城镇人口的分布
  • B.城市发展规模
  • C.交通通达度
  • D.人口增长
  • E.经济发展
29

下列关于城市物质构成的两种领域,表述正确的是(     )。

  • A.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
  • B.公共领域的开发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 C.公共领域的开发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了约束性
  • D.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作用是相同的
  • E.以上说法均正确
30

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     )。

  • A.带状
  • B.星座状
  • C.放射状
  • D.多中心组团状
  • E.环状
31

各城市工程系统有其各自的特性、构成形式与功能,在保障和维护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

  • A.城市供电工程系统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组成
  • B.城市供热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 C.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由城市邮政系统、城市互联网络系统、城市广播电视系统、城市电信系统组成
  • D.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城市雨水排放工程、城市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34

城市规划示意图纸比例为(     )。

  • A.1:200000~1:50000
  • B.1:25000~1:10000
  • C.1:25000~1:10000
  • D.1:100000~1:50000
35

下列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 A.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B.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 C.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 D.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37

不属于社会环境的调查范畴的是(     )。

  • A.人口方面,主要涉及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 B.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C.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
  • D.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38

下列有关行政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规范的行为,作出不适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B.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适当的行为,作出不合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C.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规范的行为,作出不规范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D.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属于不适当的行为,作出不合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9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全面准确地为可持续发展下定义。

  • A.《全球21世纪议程》
  • B.《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对策》
  • C.《我们共同的未来》
  • D.《人类环境宣言》
40

下列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是区域的基础,区域是城市的核心
  • B.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 C.两者不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 D.两者是“点”和“面”关系,区域是“点”,城市是“面”
41

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概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城市规划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 B.城市规划的实施是政府的工作
  • C.城市规划涉及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 D.城市规划的实施属于政府管辖范畴
42

不同国家的地方行政建制有不同的名称(通名),对我国的行政区通名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 A.地域型通名:省、县、乡
  • B.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 C.民族型通名:自治区、自抬蚶、旗、自治旗、民族乡
  • D.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43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
  • 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
  • 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规划目标
44

保护规划要牢记城市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对应遵循的原则,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历史文化保护的层次越多越好
  • 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相关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内容和工作重点
  • C.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 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对已不存在的历史文化古迹不提倡重新建造
45

在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遵守的避让原则错误的是(     )。

  • A.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 B.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 C.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 D.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现有的让新建的
46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包括(     )。

  •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 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
  • 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
  • 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
47

.在市区干流两侧筑有堤防,有利于洪水疏通。下列有关堤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干流筑有堤防,在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并可根据干流水位的高低控制水库的蓄泄量
  • B.干流筑有堤防,支流的洪水由截洪沟排入下游,其余地区的地面可设排水泵站排水
  • C.干流筑有堤防,支流的水在汛期由于受倒灌影响难以排入干流,但其流量很小,堤内有适当的蓄水坑或洼地时,可以在附近设排水泵排水
  • D.市区内临近支流地段内的地面积水可以设置排水泵站用来排水泄洪
49

铁路会让站和越行站的间距一般为(     )km。

  • A.5~8
  • B.8~12
  • C.12~15
  • D.15~20
50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     )。

  • A.1:10000~1:2000
  • B.1:10000~1:5000
  • C.1:2000~1:1000
  • D.1:1000~1:500
51

城市道路按道路功能分类包括(     )。

  • A.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 B.货运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 C.主干道路、支干道路
  • D.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52

一类用地的具体特点是(     )。

  • A.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
  • B.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修建建筑物时,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
  • C.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得超过1~1.5m,否则需采取防洪措施
  • D.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54

下列属于城镇体系规划成果的是(     )。

  • A.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
  • B.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附件
  • C.综合规划报告和专题规划报告
  • D.基础资料和主要图纸
5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

  • A.工程地质
  • B.水文地质
  • C.地理环境
  • D.生物资源
57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区域资源的开发,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对区域内已有城市的发展或新城镇的形成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B.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的确定,必须避免局限于城市本身条件就城市论城市,而应将其放在与它有关的整个区域的开发过程中来进行考察
  • C.城市规划可为区域规划提供有关区域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
  • D.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动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应与区域规划的布局骨架相互衔接协调
58

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组成部分的是(     )。

  • A.国家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nbsp;
  • D.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59

我国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     )制度来得到保证的。

  • A.一书两证
  • B.引导和控制
  • C.市政管理
  • D.法律法规
61

(     )是区域规划理论的奠基人。

  • A.伊利尔?沙里宁父子
  • B.格迪斯与芒福德
  • C.柯布西耶和克里斯泰勒
  • D.霍华德与西谛
62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是古代书籍(     )中记载的。

  • A.《周礼?考工记》
  • B.《孙子兵法》
  • C.《管子》
  • D.《荀子》
65

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本质差别是(     )。

  • A.城市社会是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而农村社会是不同家族组合而成的共同体
  • B.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特有生活方式不同
  • C.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 D.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农村社会是以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基础
66

行政机制的法律基础在于(     )。

  • A.政府机关享有的行政行为的羁束权限及自由裁量权限
  • B.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
  • C.一个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
  • D.政府机关享有的行政行为的羁束权限
67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     )。

  • A.公元前5000年左右
  • B.公元前4000年左右
  • C.公元前3000年左右
  • D.公元前2000年左右
68

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

  • A.城市区域环境
  • B.城市经济活动
  • C.城市人文系统
  • D.城市交通设施
69

下列体现了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实施团体规划的作用的是(     )。

  • A.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如果是完全出于自身利益的投资和置业等活动,即不可认为是对城市规划的实施
  • B.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所作出的活动,不论是否遵守城市规划的规定,客观上都有助于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即可视为是对城市规划的实施
  • C.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可以主动有所作为,如对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公益性和公共性项目进行投资,关心并监督城市规划的实施等
  • D.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有任何有助于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想法和活动,必须首先向有关部门审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70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领域中,(     )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种种缺陷而提出的。

  • A.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的配置
  • B.要有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
  • 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来增加群众更大需求
  • D.依法建设城市建筑物,推进市容来发展经济
71

我国把地震分为12个等级,不同烈度设防区域对疏散场地的要求不同,下列有关人均避震疏散面积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城市设防烈度为6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0m<SUP>2&nbsp;&nbsp;&nbsp;&nbsp;</SUP>B.当城市设防烈度为7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5m<SUP>2</SUP>
  • C.当城市设防烈度为8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1m<SUP>2</SUP>
  • D.当城市设防烈度为9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5m<SUP>2</SUP>
7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把历史文化名城定义为(     )。

  • 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 B.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 C.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 D.城市历史悠久,保存了很多文物,又建了仿古建筑的城市
73

下列几种竖向规划设计方法中,适用于地形比较复杂地区的是(     )。

  • A.设计等高线法
  • B.高程箭头法
  • C.挖方填方法
  • D.纵横断面法
74

下列关于管线共沟敷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道应位于其上面
  • B.有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共沟敷设
  • C.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
  • D.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防水管敷设
75

关于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线路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方向迎面错开30m
  • B.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 C.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营业站鸽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km,其用地面积为300~600m<SUP>2</SUP>
  • D.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另外附加面积
76

下列不属于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是(     )。

  • A.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
  • B.城市人民防空袭工程系统(简称人防工程系统)
  • C.城市消防工程系统
  • D.城市人民生活救济工程系统
77

铁路编组站的业务范围包括(     )。

  • A.解体、汇集、甩挂、改编
  • B.改编、汇集、甩挂、分解
  • C.分解、合成、甩挂、编组
  • D.整备、汇集、更换、改编
78

在城市交通调查时,居民调查对象是指(     )。

  • A.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 B.城市建成区内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 C.年满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 D.年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79

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属于(     )道路系统。

  • A.方格网式&nbsp;
  • B.环形放射式
  • C.混合式
  • D.自由式
8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指的是(     )。

  • A.规划设计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
  • B.规划设计说明书及规划设计图纸、图则
  • C.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地块控制图则、基础资料汇编
  • D.竖向城市规划
81

了解年龄构成的社会意义很重要,下列错误的是(     )。

  • A.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规划指标的依据
  • B.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 C.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及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
  • D.计算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82

从城市地域关系上看,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分为(     )。

  • A.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交通
  • B.陆地交通、水域交通、空中交通
  • C.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
  • D.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航空交通
83

下列属于城镇体系规划图纸的是(     )。

  • A.城镇体系规划图
  • B.区域规划图
  • C.所有地区城镇发展规划图
  • D.建筑规划图
85

(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 A.紧缺性
  • B.承载性
  • C.密度性
  • D.疏通性
87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     )的重要标志。

  • A.城市规助
  • B.城市文化
  • C.城市文明
  • D.城市环保
89

城市规划纲要的审批需经(     )审核同意。

  • A.建设部
  • B.城市所在省政府”&nbsp;
  • C.城市人民政府
  • D.城市人大常委会
90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     )。

  • A.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强调经济增长
  • D.强调环境保护
9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工具。

  • A.完善的城市土地利用政策
  • B.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 C.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规划&nbsp;
  • D.完善的城市规划机制
92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

  •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 B.物质空间决定论
  • C.综合多功能
  • D.以城市运输为前提
93

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空想社会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T.More)的“乌托邦”概念
  • B.莫尔期望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他认为是不合理的社会
  • C.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Robert Owen)和傅立叶(Charleo Foufier)等人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并通过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
  • D.傅立叶于1817年提出“协和村”的方案,并用自&nbsp;4/5的财产,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购买了 12000公顷土地建设他的“协和村”
97

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
  • B.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 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无实际联系
  • D.社会发展依赖于城市化进程
98

城市的物质构成可以分为(     )两种领域。

  • A.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
  • B.公共领域及基础领域
  • C.基本领域和从属领域
  • D.外部领域及内部领域
99

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

  • A.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
  • B.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
  • 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 D.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
10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形成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 A.绝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集中、相对分散
  • B.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 C.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 D.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