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考前冲刺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中应当明确(  )

  • A.土地利用的租金
  • B.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 C.奖励和惩罚
  • D.市政公用设施的要求
  • E.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2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成果附表包括(  )

  • A.近期建设一览表
  • B.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时序表
  • C.近期绿化用地结构表
  • D.近期重大市政设施项目一览表
  • E.近期道路交通规划一览表
3

乡的设置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属性,其社会经济活动不具备聚集性,乡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

  • A.执行上级下达的对农民的政策
  • B.行政管理
  • C.服务
  • D.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
  • E.进行农业生产
4

构成居住区的基本要素有(  )

  • A.住宅
  • B.道路
  • C.公共服务设施
  • D.绿地
  • E.人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  )

  • A.多样性原则
  • B.整体性原则
  • C.地方性原则
  • D.自然原则
  • E.匀布原则
6

下列属于噪声污染控制方案的是(  )

  • A.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 B.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 C.消遣娱乐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 D.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 E.军事活动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7

乡和村庄规划的作用是(  )

  • A.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 B.对农村需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 C.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
  •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E.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

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  )

  • A.管理
  • B.组织
  • C.直接编制
  • D.实施
  • E.修改
9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

  • A.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
  • B.确定城市主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 C.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 D.确定分区的城市设计原则
  • E.确定分区的地块控制
10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其内容包含(  )

  •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
  • B.中国地区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 C.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 D.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 E.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
11

下列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 A.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 B.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 C.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 D.确定近期环境保护规划安排和布局
  • E.确定中低收人居民住房建设措施
12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B.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 D.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E.坚持协调的原则
14

在城市规划调查中,所涉及的主要文献有(  )

  • A.历年的统计资料
  • B.城市政府的所有文件
  • C.城市志
  • D.城市年鉴
  • E.各类专业年鉴
15

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历程包括(  )

  • A.从产生到规范
  • B.不断地变革与探索
  • C.通过数据控制落实规划意图
  • D.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 E.横向综合性的规划控制汇总
16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包括(  )

  • A.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 B.格迪斯的工业城市
  • C.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 D.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 E.戈涅的学说
17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  )

  • A.安全、卫生的要求
  • B.居住区空间结构与形态要求
  • C.产业化的要求
  • D.用地规模要求
  • E.精神享受性的要求
18

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因素包括(  )

  • A.建设用地的管理
  • B.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 C.政府组织管理
  • D.法律保障
  • E.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19

小城镇公共中心的布置方式包括(  )

  • A.布置在城区中心地段,结合原中心及现有建筑
  • B.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对生活环螗的影响程度进行选址和布置
  • C.应选择在靠近电源、水源和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段
  • D.结合主要干道,结合景观特色地段
  • E.采用围绕中心广场,形成步行区或一条街等形式
20

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成果的组成包括(  )

  • A.宪法
  • B.规划文本
  • C.政策
  • D.规划图纸
  • E.说明和基础资料汇编
21

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的是(  )

  • A.规划与管理、规划每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
  • B.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之间衔接的关键层次
  • C.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 D.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
22

按照一般规律,(  ),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门类越齐全,专业化水平越高,规模也就越大。

  •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 B.城市布局越合理
  • C.人口数量越多
  • D.城市规模越大
23

下列关于政府部门中的城市规划师担当的职责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作为政府公务员所担当的行政管理职责,是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 B.是城市规划领域和运用城市规划对各类建设行为进行管理的管理者
  • C.担当了城市规划领域的专业技术管理职责
  • D.编制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可以操作的城市规划成果,因此其主要角色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
24

造成城乡生产力结构根本区别的是(  )

  • A.文化观念的差异
  •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 C.职能的差异
  • D.物质形态的差异
26

根据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现代城市规划是(  )

  • A.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的闷题基础上,综合了各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 B.在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的规划
  • C.南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的体现
  • D.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7

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  )

  • A.分析和比较
  • B.规划管理
  • C.规划实施
  • D.效果表达
29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划定应符合的原则不含(  )

  • A.历史真实性
  • B.生活延续性
  • C.风貌完整性
  • D.交通的便捷性
31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  )

  • A.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 B.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和大气环境监督规划
  • C.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环境监督规划
  • D.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32

下列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交通政策是交通执法的依据
  • B.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交通技术、交通经济和交通管理的政策
  • C.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唯一依据
  • D.城市交通政策应随城市交通状况变化而随时修订
33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区别中不包括(  )

  • A.集聚规模的差异
  • B.环境质量的差异
  • C.生产效率的差异
  • D.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34

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的发展关键是(  )

  • A.工业
  • B.基础产业
  • C.产业集中化
  • D.产业综合化
35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主体是(  )

  • A.平面组合换乘
  • B.多层衔接
  • 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 D.立体换乘
36

社会利益的协调涉及的方面包括(  )

  • A.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 B.通过开发控制的方式,协调特定的建设项目与周必建设和使用之间的利益关系
  •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 D.改善人居环境
37

城市进化理论认为,当城市进入“相对分散”时期,人口的显著变化在(  )方面。

  • A.城市人口的增长
  • B.城市郊区人口的增长
  • C.城市人口的减少
  • D.郊区人口向城市流动
39

城市历史环境的调查首先要通过对(  )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

  • A.城市性质发展与演变过程
  • B.城市规模演变过程
  • C.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
  • D.城市历史沿革
40

关于城市各种用地类型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居住用地需要与商务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保持密切联系但不受其干扰
  • B.商务商业用地一般需要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作为其服务范围
  • C.工业用地对其他种类的用地有一定的的负面影响
  • D.工业用地不需与其他用地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
41

城市人口规模就是(  )

  • A.户籍非农业人
  • B.户籍农业人口
  • C.城市人口总数
  • D.暂住期在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43

市政公用设施是指(  )

  • A.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设施
  • B.以公用设施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 C.城乡建设提供先决性物质条件,其功能和效率直接支撑和影响城市运行和发展
  • D.由国家或各种公益部门建设管理、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的行业和设施
44

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相协调要求”的是 (  )

  • A.居住区规划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等
  • B.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
  • C.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
  • D.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45

矿业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一般不呈(  )

  • A.分散式
  • B.开敞式
  • C.组团式
  • D.自由式
46

下列关于城市形态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集中型形态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
  • B.带型形态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大于4:1
  • C.放射型形态总平面的主体团块由2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
  • D.组团型形态有两个以上主体团块和若干基本团块组成-
47

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

  • A.全球化
  • B.城镇体系
  • C.中心城市
  • D.城镇体系规划
48

我国目前正处予一个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  )发展阶段迈进的历史转折点上。

  • A.乡镇一体化
  • B.城乡一体化
  • C.乡镇二元经济结构
  • D.省城乡三元经济结构
49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为(  )

  • A.权威性
  • B.地域性
  • C.灵活性
  • D.科学性
50

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是(  )

  • A.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
  • B.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
  • C.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
  • D.农村的推力和披市的拉力
52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 B.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 C.重要节点交通拥堵
  • D.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
53

城市规划实施的首要作用是(  )

  •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 B.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 C.处理好城市物质性设施建设与保障城市安全、保护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全面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D.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54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 A.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 B.镇总体规划
  •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D.年度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55

当代城市规划重要实践在哪些方面(  )

  • A.居住小区
  • B.生态住区
  • C.大学城
  • D.产业园区
57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下列不属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内容的是(  )

  • A.确定市域各城镇建设标准
  • B.确定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 C.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 D.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58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  )

  • 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
  • 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
  • C.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协调配合
  • D.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陋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
61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为(  )

  • A.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 B.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不断改进和运用的过程
  • C.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 D.1990年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62

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  )

  •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
  • B.制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
  • C.对镇区近期需要进行建设的重要地区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 D.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63

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及理论发展中,“田园城市”是(  )提出的。

  • A.戈涅
  • B.霍华德
  • C.克莱伦斯·佩里
  • D.勒·柯布西埃
64

下列哪一项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所特有的要求(  )

  • A.文本
  • B.相应的图纸
  • C.说明书
  • D.专题研究报告
67

《马丘比丘宪章》摒弃了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倡导和宣扬的是(  )

  • A.社会文化论的思想
  • B.历史主义的思想
  • C.有机构成的思想
  • D.人文主义的思想
68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 B.科学发展观
  •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D.计划发展方针
70

商业性开发是指(  )

  • A.将开发项目的概念具体化和落实的工作
  • B.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作出投资的决策
  • C.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
  • D.对项目的经济利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
71

下列不属于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的是(  )

  • A.综合性
  • B.政策性
  • C.科学性
  • D.实践性
72

要求的行速度度相对低一些,主要反映城市的中观和微观面貌的是(  )

  • A.城市常速路网
  • B.交通性道路网
  • C.城市快速路网
  • D.生活性道路网
73

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相互联系
  • B.相互对立
  • C.相互促进
  • D.相互制约
74

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内在机理由(  )决定。

  • A.城市总体的发展布局
  • B.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
  • C.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 D.城市人均生活水平
75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组成有(  )

  • A.国家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 B.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
  • C.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D.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76

政府宏观调控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手段是(  )

  • A.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 B.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C.对土地资源的配置
  • D.重点研究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对原有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77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为(  )

  • 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 B.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 C.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
  • D.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79

在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许多国家都处于经济恢复时期,这个阶段的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

  • A.控制疏散大城市人口
  • B.改善区域交通网络
  • 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 D.协调工业和城镇建设的空间
81

《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

  • A.城市规划的图纸表达更加完美
  • B.城市规划的编制更加简洁
  • C.把规划期内的城市看作是城市发展一个阶段
  • D.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更加清晰
82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一般为(  )

  • A.1:2000~1:5000
  • B.1:1000~1:2000
  • C.1:2000
  • D.1:1000
83

下列不属于仓储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的是(  )

  • A.满足仓储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
  • B.有利于交通运输
  • C.节约用地,不必考虑发展余地
  • D.有利建设、有利经营使用
84

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的城市规划师区别于其弛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重要方面是(  )

  • A.具有极强的经济行为的特征
  • B.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的特征
  • C.具有极强的私人行为的特征
  • D.具有极强的集体行为的特征
85

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许多全球性的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

  • A.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
  • B.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 C.知识经济和信息化
  • D.城市聚集和环境保护
86

古希腊城的格局体现的社会背景是(  )

  • A.奴隶制的民主政体
  • B.封建割据与宗教统治
  • C.封建统治与教会势力
  • D.人文主义思想
87

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其标志是()

  • A.《全球21世纪议程》
  • B.《我们共同的未来》
  • C.《北京宪章》
  • D.《马丘比丘宪章》
88

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  )

  • A.核心是中心城市
  • B.各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
  • C.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 D.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90

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制约工业项目发展的是(  )

  • A.森林资源
  • B.矿产资源
  • C.水资源
  • D.土地资源
91

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伦敦警察为解决(  )而提出“划区”理论。

  • A.伦敦人口过多问题
  • B.伦敦公共设施不足问题
  • C.伦敦交通拥挤问题
  • D.伦敦城市绿地面积不足问题
92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中,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包括(  )

  • A.历史文献资料
  • B.历史文化街区
  • C.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 D.历史建筑群
93

城市规划制定的目的是(  )

  • 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 B.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
  • C.建立可以在实践中执行的合法的城市规划文件
  •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建立起结构体系
94

指出下列哪项是城市快速路首选的布嚣方式(  )

  • A.平面四块板形式从生活性用地间通过
  • B.平面四块板形式从城市组团间通过
  • C.主辅路形式从城市中心地段通过
  • D.两块板形式从城市组团间通过
95

以下不属于欧洲古代不同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的是(  )

  • A.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
  • B.君主专制时期的古典广场
  • C.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
  • D.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
97

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 (  )

  • A.城市与其城市间的交通
  • B.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
  • C.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 D.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
98

关于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概括,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 B.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 C.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 D.城市不具有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