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命题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镇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包括(  )

  • A.现状布局、建设条件
  • B.资源环境条件、对外交通条件
  • C.绿化景观条件、基础设施配置
  • D.城镇性质、发展机制
  • E.人口规模、人口素质
2

下列关于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分散大集中的趋势
  • B.城市形态呈圈层式自内向外扩展
  • C.城市用地从相对独立走向兼容
  • D.城市各功能单位的距离约束变弱,空间出现网络化的特征
  • E.城市结构的网络化重构出现多功能新社区
3

镇规划的技术依据主要包括(  )

  • A.《环境保护法》
  • B.《镇规划标准》
  • C.《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 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 E.《城乡规划法》
4

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潜力不仅取决于投资和研发能力,同时还受制于工业供水能力,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利用方式有(  )

  • A.用作原料
  • B.用作冷却水
  • C.用作搬运原料媒介物
  • D.用作饮用水
  • E.电镀工厂等用作化学反应媒介物
5

城市的发展目标包括(  )

  • A.政治发展目标
  • B.社会发展目标
  • C.城市建设目标
  • D.环境保护目标
  • E.文化发展目标
6

城市规划方法论包括(  )

  • A.混合性方法论
  • B.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 C.分离审视方法论
  • D.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 E.综合规划方法论
7

所谓的城市景观,是人们通过视觉所感知的(  )

  • A.城市社会形态
  • B.城市居住形态
  • C.城市物质形态
  • D.城市文化生活形态
  • E.城市空间形态
8

要使近期建设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协调功能,必须从(  )等方面努力。

  • A.建立城市建设的项目库并完善规划跟踪机制
  • B.建立规划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
  • C.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 D.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机制
  • E.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
9

行政区最基本的要素是(  )

  • A.人口
  • B.地域
  • C.建制
  • D.政权
  • E.资源分布
10

下列哪几项属于风景名胜区有关专项规划的内容(  )

  • A.风景游赏规划
  • B.游览设施规划
  • C.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 D.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 E.重大项目布局
11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  )

  • A.控制性详细规划
  • B.总体规划
  • C.修建性详细规划
  • D.详细规划
  • E.修建设计
12

关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叙述正确的有(  )

  • A.对镇区近期需要进行建设的重要地区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 B.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 C.制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
  • 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镇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 E.对一定时期内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安排
13

镇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包括(  )

  • A.现状布局
  • B.政策制度
  • C.资源环境条件
  • D.对外交通条件
  • E.发展机制
14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包括的方面有(  )

  • A.地形条件
  • B.工程地质条件
  • C.水文地质条件
  • D.地理位置条件
  • E.气候条件
15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包括(  )

  •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刚,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 B.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 C.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
  • D.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 E.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越起到作用
16

城市分区规划中再生水利用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

  • A.估算分区再生水需水量
  • B.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布局,合理布置再生水厂布局、规模和服务范围
  • C.进一步确定再生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 D.对总体规划中再生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 E.确定再生水设施的项目预算表
17

下列哪(  )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

  • A.整体性原则
  • B.匀布原则
  • C.自然原则
  • D.地方性原则
  • E.可持续性原则
18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方法,一般有?(  )

  • A.设计中心线法
  • B.设计等高线法
  • C.设计标高法
  • D.高程箭头法
  • E.纵横断面法
19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
  • B.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
  • C.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 D.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
  • E.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专项设施的规戈啦
20

作为致力于追求体系整体最佳效益的城镇体系规划,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上的是(  )

  • A.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
  • B.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C.合理地解决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关系
  • D.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 E.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22

大中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现状图比例为(  )

  • A.1:50000~1:200000
  • B.1:5000~1:25000
  • C.1:10000
  • D.1:5000
23

港口建设应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  )的原则。

  • A.“浅水深用,深水浅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
  • B.“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
  • C.“深水浅用,浅水浅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
  • D.“深水深用,浅水深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
24

下列不属于划定规划区遵循原则的有(  )

  • A.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 B.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贝
  • C.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 D.坚持实用性的原则
25

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根据城市土地的(  )属性作出的。

  • A.自然和人工
  • B.经济和自然
  • C.区位和经济
  • D.固有和附加
26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韵动力机制,这些机制中不包括(  )

  • A.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 B.工业社会的城市
  • C.全球化与新经济
  • D.科技革命与创新
28

现代城市的发展主要的趋势为(  )

  • A.单一发展和综合发展
  • B.分散发展和现代发展
  • C.集中发展和城乡发展
  • D.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30

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  )

  • A.《自然保护区条例》
  • B.《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
  • C.《风景名胜区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1

现代城市规划是指(  )

  • 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 B.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但就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属于政府行为
  • C.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
  •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
32

省城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中,没有要求进行的是(  )

  • A.确定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 B.确定控制开发的区域
  • C.确定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 D.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布局
33

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法的是(  )

  • A.指标量化
  • B.条文规定
  • C.总体规划引导
  • D.规定性与指导性
34

在联合国t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的(  )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行动纲领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 A.《21世纪议程》
  • B.《全球21世纪议程》
  • C.《环境与发展宣言》
  • D.《我们共同的未来》
35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成果中,大中城市规划图纸比例为(  )

  • A.1:5000~1:20000
  • B.1:10000~1:25000
  • C.1:10000~1:20000
  • D.1:5000~1:10000
36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

  • A.全球化
  • B.城镇体系
  • C.中心城市
  • D.城镇体系规划
37

(  )没有进入戈特曼认为的6个大都市带。

  • A.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 B.以中韩两国城市为主的环渤海湾大都市带
  • C.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
  • D.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3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  )

  • A.城市和乡村的关系
  • B.城市和工业的关系
  • C.城市和社会的关系
  • D.城市和自然的关系
40

下列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不包括在内的是(  )

  • A.定性分析
  • B.定量分析
  • C.立体模型分析
  • D.空间模型分析
41

商业性开发过程是(  )

  • A.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 B.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 C.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建设用地的获得、项目投融资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 D.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销售与经营
43

城市绿地是指(  )

  • A.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 B.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 C.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 D.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满足卫生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
44

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  )进行编制。

  • A.城市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城市总体规划
  • D.城市行政区域
45

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和向下衔接分别为(  )

  • A.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与开发建设行为
  • B.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 C.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
  • D.总体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46

不属于城市能源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 A.促进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B.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C.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
  • D.制定能源保障措施
47

对于一个完善的城镇体系,下列哪些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

  • A.每个城镇体系相应有一个中心城市
  • B.在城镇体系中,小城镇的数量多于规模大的城市的数量
  • C.城镇体系的城镇空间分布是有序的
  • D.城镇体系的空间范围应与行政区划保持一致
48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中不包括(  )

  • A.因地制宜
  • B.科学性
  • C.规划编制的针对性
  • D.综合性
49

关于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概括错误的是(  )

  • A.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 B.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 C.城乡规划的经济措施
  • D.城乡规划的规划管理
51

不属于市域城乡空问一般划分内容的是(  )

  • A.农业开敞空间
  • B.生态敏感空间
  • C.发展空间
  • D.建设空间
5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

  • A.合理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 B.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规划,并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 C.保护耕地资源
  • D.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
54

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中没有(  )

  • A.物质联系
  • B.服务联系
  • C.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 D.生产联系
5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

  • A.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
  • B.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利用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 C.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同的土地划定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计划和部署
  • D.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的合理使用的计划和部署
56

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 A.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 B.城市客运交通
  • 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 D.轨道公共交通
57

下列不属于实际工作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一般包括内容的是(  )

  • A.建筑布局与规划设计
  • B.室外空间与环境设计
  • C.绿地景观规划
  • D.道路交通规划
58

户数在10000~16000户的居住区属于(  )级别。

  • A.居住区
  • B.小区
  • C.组团
  • D.居住综合体
59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
  • B.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
  • C.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 D.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
60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中没有(  )

  • A.社会子系统
  • B.政治子系统
  • C.文化子系统
  • D.经济子系统
63

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主要是指(  )

  • A.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即对各项建设活动实行审批或许可、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等管理工作
  • B.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 C.包括了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
  • D.将预先协调好的行为纲领和确定的计划付诸行动,并最终得到实现
65

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  )

  • A.规划评估
  • B.城市总体规划
  • C.定期评估
  • D.城乡规划
66

关于对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 B.区域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 C.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 D.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资源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68

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基本内容的是(  )

  • A.编制目标、编制要求、城市背景介绍、周边环境分析
  • B.介绍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 C.标明规划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周边地区用地、道路及设施情况
  • D.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既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同时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70

属于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经济发展平衡法”的是(  )

  • A.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l:1总数
  • B.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
  • C.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
  • D.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
72

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重要意义的是(  )

  • 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 B.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 C.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 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73

关于对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概括错误的是 (  )

  • A.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 B.从经济综合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 C.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问组织理论
  • D.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75

《马丘比丘宪章》将下列(  )视为城市规划基本任务的出发点。

  • A.区域是城市存在的基础
  • B.城市活动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 C.人的需要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 D.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
76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

  • A.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手段
  • B.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
  • C.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 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
77

城市道路的第二功能是(  )

  • A.组织城市的骨架
  • B.交通的通道
  • C.经济建设
  • D.组合型城市
78

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的编制
  • B.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 D.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80

一般城市空间形态具有的特征是?(  )

  • A.整体上相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绝对的稳定性
  • B.整体上绝对的稳定性和阶段上相对的动态性
  • C.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
  • D.整体上相对的稳定性和阶段上绝对的动态性
81

城市用地布局模式是针对不同(  )的概括表述。

  • A.城市性质
  • B.城市地理环境
  • C.城市规模
  • D.城市形态
82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的行为(  )

  • A.规划手段
  • B.政策手段
  • C.激励行为
  • D.管理手段
83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强制性的技术手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承上启下
  • B.管理依据,建设引导
  • C.城市政策的载体
  • D.规划的落实
85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以(  )为重点内容。

  • A.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 B.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C.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 D.重要基础设施、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86

下列关于地震设防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表述,错误的是(  )

  • A.城市主要道路与对外公路保持畅通
  • B.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米~l5米
  • C.在立体交叉口与对外公路衔接的城市道路,宜采用上跨式
  • D.宜采用柔性路面
87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  )

  • A.地面水体的状况
  • B.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及含水层的条件
  • C.水体的流量、流速及水道断面
  • D.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88

镇的现状等级层次一般可以分为(  )层次。

  • A.县城关镇、乡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 B.乡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 C.县城关镇、乡城关镇、集镇
  • D.县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90

城市规划现状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 A.现场踏勘或观察
  • 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 D.文献资料的运用
93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不包括(  )

  • 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 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 C.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 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
94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图纸比例为(  )

  • A.1:200000 -1:1000000
  • B.1:50000-1:200000
  • C.1:100000-1:1000000
  • D.1:5000 -1:25000
95

根据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可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是(  )

  • A.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
  • B.镇规划和乡规划
  • C.城市规划和镇规划
  • D.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
96

城市规划实施体系的目的是(  )

  • A.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
  • B.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
  • C.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
  • D.维护市场韵相对稳定,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
97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  )的单位承担。

  • A.乙级规划编制资质
  • B.丙级规划编制资质
  • C.丁级规划编制资质
  • D.甲级规划编制资质
98

“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间形态的改变
  • B.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 C.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多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 D.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100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  )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

  • A.分区规划
  • 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 C.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 D.规划的综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