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项目中,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建设的有( )

  • A.公路
  • B.陵墓
  • C.缆车
  • D.宾馆
  • E.煤矿
2

关于居住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A.居住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
  • B.B.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是20000~30000人
  • C.C.居住区一般被城市干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 D.D.居住区的规划而已应做到各项功能相对独立、完整
  • E.E.在居住区内布置其他建筑应满足无污染和不扰民的要求
3

根据《镇规划标准》,我国的镇村体系包括( )

  • A.小城镇
  • B.中心镇
  • C.一般镇
  • D.中心村
  • E.基层村
4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城市性质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 B.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位规划的强制性要求
  • C.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互换和取舍
  • D.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提出专题报告,报原规划审批机关审查批准
  • E.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可作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建设项目的参考
5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项指标中,不用百分比表示的有( )

  • A.绿地率
  • B.容积率
  • C.建筑密度
  • D.停车位
  • E.建筑体量
6

关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管线综合规划应确定各种工程管线的干管走向
  • B.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管线综合规划应确定规划范围内道路横断面下的管线排列位置
  • C.热力管不应与电力和通信电缆、煤气管共沟布置
  • D.当给水管与雨水管相矛盾时,雨水管应该避让给水管
  • E.在管线共同沟里,排水管应始终布置在底部
7

关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 B.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按环境要素划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土壤污染控制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 D.水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
  • E.水污染控制包括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
8

城市能源规划应包括( )

  • A.预测城市能源需求
  • B.优化能源结构
  • C.确定变电站数量
  • D.制定节能对策
  • E.制定能源保障措施
9

城市火电厂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

  • A.接近负荷中心
  • B.水源条件
  • C.毗邻城市干路
  • D.地质构造稳定
  • E.地表有一定的坡度
10

关于确定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确定
  • B.医疗卫生用地指标应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
  • C.金融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产业特点确定
  • D.商业设施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形态确定
  • E.文化娱乐用地指标应根据城市风貌确定
11

关于城市空间布局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大型体育场馆应避开城市主干路,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 B.分散布局的专业化公共中心有利于更均衡的公共服务
  • C.沿公交干线应降低开发强度,避免人流的影响
  • D.居住用地相对集中布置,有利于提供公共服务
  • E.公园应布置在城市边缘,以提高城市土地收益
12

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防护带中,不宜设置(.)

  • A.消防车库
  • B.市政工程构筑物
  • C.职业病医院
  • D.仓库
  • E.运动场
13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

  • A.保护历史真实载体
  • B.提高土地利用率
  • C.合理利用、永续利用
  • D.保护历史环境
  • E.谁投资谁受益
14

调查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

  • A.专项座谈
  • B.现场踏勘
  • C.问卷调查
  • D.地图判读
  • E.文献检索
15

关于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和允许建设的范围
  • B.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 C.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 D.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
  • E.建设单位申请变更规划条件,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16

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公共绿地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 B.公共绿地中,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 C.宽度小于8米、面积小于400平方米的绿地不计人公共绿地
  • 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符合机动车道的要求
  • E.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80米335
17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就会上升
  • B.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 C.增长极核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
  • D.集聚经济理论认为,城市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城市的集聚效应得以发挥
  • E.梯度发展理论认为,产业的梯度扩散将产生累进效应
18

下列规划类型中,属于法律规定的有( )

  •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 B.乡域村庄体系规划
  • C.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 D.村庄规划
  • E.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19

关于公共性设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公共性设施是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设施
  • B.公共性设施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开发的
  • C.公共性设施的开发可引导和带动商业性的开发
  • D.公共性设施未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实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20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形成
  • B.城市的发展更加受到国际资本的影响
  • C.城市之间水平性的地域分工体系成为主导
  • D.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将不断加剧
  • E.中小城市与周边大城市的联系有可能会削弱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有( )

  • A.在城市发展中,坚决限制城市用地的进一步扩展
  • B.保护城市的文脉和自然生态环境
  • C.优先使用城市中的弃置地
  • D.鼓励建设低密度的居住区
  • E.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22

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 B.由政府组织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具有法律效力
  • C.我国的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
  • D.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两个独立发展起来的学科
23

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有建设行为都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行为
  • B.政府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引导城市建设活动,从而保证总体规划的实施
  • C.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城市规划实施的手段
  • D.私人部门的建设活动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但只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也同样是城市规划实施行为
24

经过审批后用于规划管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 )

  • A.风景旅游体系规划和风景区总体规划
  • B.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详细规划和景点规划
  • C.风景区总体规划和风景区详细规划
  • D.风景区详细规划和景点规划
25

( )不是城市设计现状调查或分析的方法。

  • A.简?雅各布斯的“街道眼”
  • B.戈登?库仑的“景观序列”
  • C.凯文?林奇的“认知地图’’
  • D.詹巴蒂斯塔?诺利的“图底理论”
26

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居住区配套公建的设置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
  • B.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
  • C.可根据区位条件,适当调整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和面积
  • D.配套公建应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配置
27

计算居住区的绿地率时,其绿地面积是指( )

  • A.居住区内所有绿化面积之和
  • B.符合标准的各级公共绿地面积之和
  • C.符合标准的各类绿地面积之和
  • D.满足1/3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之外条件的绿地面积之和
28

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不包括( )

  • A.与现状用地做比较分析
  • B.检验用地分配的经济合理性
  • C.作为审批规划方案的依据
  • D.分析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合理性
29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文本一般不包括( )

  • A.城镇历史文化价值概述
  • B.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
  • C.重点整治地区的城市设计意图
  • D.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修整的规划意见
30

( )不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必须具备的条件。

  • A.历史传统建筑原貌基本保存完好
  • B.存有清末以前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传统建筑群
  • C.历史传统建筑集中成片
  • D.历史传统建筑总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镇)或2500平方米以上(村)
31

( )不能作为村庄规划的上位规划。

  • A.镇域规划
  • B.乡域规划
  • C.村域规划
  • D.县域总体规划
32

关于乡规划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乡驻地规划主要针对其现有和将转为国有土地的部分
  • B.乡规划区在乡规划中划定
  • C.可按《镇规划标准》执行
  • D.不是所有乡必须编制乡规划
33

修建性详细规划采用的图纸比例一般不包括( )

  • A.1:250
  • B.1:500
  • C.1:1000
  • D.1:2000
34

关于“城镇”和“乡村"概念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

  • A.非农业人口工作和生活的地域即为“城镇”,农业人口工作和生活的地域即为“乡村”
  • B.在国有土地上建设的区域为“城镇”,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建设的地区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非建设区为“乡村"
  • C.“城镇”是指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的基础区域,包括城区和镇区。“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 D.从事二、三产业的地域即为“城镇”,从事第一产业的地域即为“乡村”
35

编制某居住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其容积率控制指标为3.5,为妥善处理其较大的容,积率和住宅日照要求的关系,正确的技术方法应为( )

  • A.根据间距系数确定建筑间距
  • B.通过日照分析合理布局
  • C.局部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高度
  • D.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密度
36

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的是( )

  • A.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
  • B.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一
  • C.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 D.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37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对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 A.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
  • B.校核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项指标是否合理
  • C.确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指导各项室外工程施工设计
  • D.制作效果图与模型,有利于招商引资
38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可以不包括( )

  • A.位置图
  • B.用地现状图
  • C.建筑总平面图
  • D.工程管线规划图
39

某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一个燃气储气罐站的位置,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中予以落实并获得批准,但是在实施中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调整到附近的地块中,保证其各项控制指标不变即可
  • B.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必须进行专题论证
  • C.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必须进行专题论证,并征求相关利害人意见
  • D.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后,再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
40

近期建设规划现状用地规模的统计,应采用( )

  • A.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准年用地数据
  • B.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起始年的前一年用地数据
  • C.上一个近期规划的规划建设用地数据
  • D.上一个近期规划实施期间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数据
41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住房建设规划任务的是( )

  • A.确定住房供应总量
  • B.确定住房供应类型及比例
  • C.确定保障性住房供应对象
  • D.确定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
42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建筑密度+绿地率=1
  • B.建筑密度+绿地率<1
  • C.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1
  • D.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1
43

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增长稳定后不需要继续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 B.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 C.近期内出现计划外重大建设项目,应在下轮近期建设规划中落实
  • D.近期建设规划应发挥其调控作用,使城市在总体规划期限内均匀增长
44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各项规划目标和内容提出的( )

  • A.详细说明
  • B.具体解释
  • C.规定性要求
  • D.法律依据
45

关于城市竖向规划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竖向规划的重点是进行地形改造和土地平整
  • B.铁路和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应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
  • C.详细规划阶段可采用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或设计等高线法
  • D.大型集会广场应有平缓的坡度
46

不属于液化气储配站选址要求的是( )

  • A.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 B.选择地势开阔的地带
  • C.避开地基沉陷的地带
  • D.避开城市居民区
47

关于城市防洪标准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确定防洪标准是防洪规划的首要问题
  • B.应根据城市的重要性确定防洪标准
  • C.城市防洪标高应高于河道流域规划的总要求
  • D.防洪堤顶标高应考虑江河水面的浪高
48

关于固体废弃物与防治规划指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率
  • B.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C.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
  • D.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利用率
49

不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基本要求的是( )

  • A.接近用水量最大的区域
  • B.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收集
  • C.不宜接近居住区
  • D.有良好的电力供应
50

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不属于游人容量统计常用口径的是( )

  • A.一次性游人容量
  • B.日游人容量
  • C.月游人容量
  • D.年游人容量
51

( )不属于城市河湖水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 A.确定城市河湖水系水环境质量标准
  • B.预测规划期内河湖可供水资源总量
  • C.提出河道两侧绿化带宽度
  • D.确定城市防洪标准
52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法规254)
  • B.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第四条)
  • C.实施保护工程必须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
  • D.应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纳入城乡规划
53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历史城区中不应新建污水处理厂
  • B.历史城区中不宜设置取水构筑物
  • C.历史城区中不宜设置大型市政基础设施。
  • D.历史城区应划定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并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
54

( )不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 A.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 B.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 C.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
  • D.保存有大量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55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
  • B.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 C.在历史文化名城内禁止建设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 D.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公共设施的新建、扩建活动
56

关于公路规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国道等主要过境公路应以切线或环线绕城而过
  • B.经过小城镇的公路,应当尽量直接穿过小城镇
  • C.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布置多个公路客运站
  • D.中小城市可布置一个公路客运站
57

关于城市快速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主要为城市组团间的长距离服务
  • B.应当优先设置常规公交线路
  • C.两侧可以设置大量商业设施
  • D.尽可能穿过城市中心区
58

关于四块板道路横断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增强了路口通行能力
  • B.能解决对向机动车的相互干扰
  • C.适合在高峰时间调节车道使用宽度
  • D.适合机动车流量大,但自行车流量小的道路
59

关于铁路客运站规划原则与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应当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紧密结合
  • B.特大城市可设置多个铁路客运站
  • C.特大城市的铁路客运站应当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
  • D.中、小城市的铁路客运站应当深入城市中心区
61

( )不属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目的。

  • A.合理确定城市交通结构
  • B.有效控制交通拥挤程度
  • C.有效提高城市交通的可达性
  • D.拓宽道路并提高通行能力
62

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规划应紧密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问题和发展需求进行编制
  • B.规划应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相协调.
  • C.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成应按照城市近期规模加以确定r
  • D.规划应科学配置交通资源。
63

下列属于居民出行调查对象的是( )

  • A.所有的暂住人口
  • B.6岁以上流动人口
  • C.所有的城市居民
  • D.学龄前儿童
64

分散式城市布局的优点是( )

  • A.城市土地使用效率较高
  • B.有利于生态廊道的形成
  • C.易于统一配置建设基础设施
  • D.出行成本较低
65

在盆地地区的城市布置工业用地时,应重点考虑( )的影响。

  • A.静风频率
  • B.最小风频风向
  • C.温度
  • D.太阳辐射
66

关于城市中心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在全市性公共中心的规划中,首先应集中安排好各类商务办公设施
  • B.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应尽量建设商业步行街、区
  • C.因公共设施的性能与服务对象不同,城市公共中心应按等级布置
  • D.在一些大城市,可以通过建设副中心来完善城市中心的整体功能
67

在郊区布置单一大型居住区,最易产生的问题是( )

  • A.居住区配套设施不足,居民使用不方便
  • B.增大居民上下班出行距离,高峰时易形成钟摆式交通
  • C.缺少城市公共绿地,影响居住生态质量
  • D.市政设施配套规模大,工程建设成本高
68

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关于水域控制线划定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有堤防的水体,宜以堤顶不临水一侧边线为基准划定
  • B.无堤防的水体,宜按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所对应的(高)水位划定
  • C.对水位变化较大而形成较宽涨落带的水体,可按多年平均洪(高)水位划定
  • D.规划的新建水体,其水域控制线应按规划的水域范围划定
69

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选择与组合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交通性主干路宜布置为分向通行的两块板横断面
  • B.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横断面常用于生活性主干路
  • C.次干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 D.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70

关于城市用地布局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仓储用地宜布置在地势较高、地形有一定坡度的地区
  • B.港口的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远、具备深水条件的岸线段
  • C.具有生产技术协作关系的企业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工业区内
  • D.不宜把有大量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附近
71

关于组团式城市总体布局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组团与组团之间应有两条及以上的城市干路相连‘
  • B.组团与组团之间应有河流、山体等自然地形分隔
  • C.每个组团内应有相应数量的就业岗位
  • D.每个组团内的道路网应尽量自成系统
72

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大城市的市级中心和各区级中心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 B.大城市商业中心应充分利用城市的主干路形成商业大街
  • C.大城市中心地区应配置适当的停车设施
  • D.大城市中心地区应配置完善的公共交通
73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区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城市规划区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定
  • B.划定城市规划区时应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 C.划定城市规划区时应考虑机场的影响
  • D.某城市的水源地必须划入该城市的规划区
74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 )

  • A.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 B.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 C.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 D.划定城市规划区
75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的是( )

  • A.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 B.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 C.提出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
  • D.提出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76

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 A.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 B.揭示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
  • C.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对城市的影响
  • D.揭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影响范围
77

我国不少城市是在采掘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大庆是石油工业城市
  • B.鞍山是钢铁工业城市
  • C.景德镇是陶瓷工业城市
  • D.唐山是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78

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
  • B.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包括对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
  • C.城市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 D.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中有形物质形态的调查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
79

下列数据类型中,不属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是( )

  • A.大气监测数据
  • B.水质监测数据
  • C.噪声监测数据
  • D.主要工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
80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环境调查中,不属于社会环境方面内容的是( )

  • A.独特的节庆习俗
  • B.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C.地方戏
  • D.少数民族聚居区
81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调查研究是对城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过程
  • B.自然环境的调查内容包括市域范围的野生动物种类与活动规律
  • C.调查内容包括了解城市现状水资源利用、能源供应状况
  • D.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的调查,一般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相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
82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作用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带动市域经济发展
  • B.指导城市有序发展
  • C.调控城市空间资源
  • D.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83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阶段,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的是( )

  • 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B.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
  • C.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战略
  • D.确定重点城镇的用地规模和用地控制范围.
84

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制定全省、自治区城镇化目标和战略
  • B.分析评价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
  • C.提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管制要求和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
  • D.制定省域综合交通、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旅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规划
85

关于城镇体系规划和镇村体系规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B?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省、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 B.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需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 C.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86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城市规划调控手段的是( )

  • A.通过土地使用的安排,保证不同土地使用之间的均衡
  • B.通过规划许可限定开发类型
  • C.通过土地供应控制开发总量
  • D.通过公共物品的提供推动地区开发建设
87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城乡规划编制的成果是城乡规划实施的依据
  • B.各级政府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乡规划体系的一部分
  • C.城乡规划的组织实施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
  • D.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各省制定
88

关于制定镇总体规划的表述中,不准确的( )

  • A.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B?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 B.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草案公告三十日以上
  • C.镇总体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89

最早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功能分区思想的是( )

  • A.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
  • B.《马丘比丘宪章》
  • C.戈涅的“工业城市’’
  • D.马塔的“线形城市”
90

下列工作中,难以体现城市规划政策性的是( )

  • A.确定相邻建筑的间距
  • B.确定居住小区的空间形态
  • C.确定居住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和标准
  • D.确定地块开发的容积率和绿地率
92

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唐长安城宫城的外围被皇城环绕
  • B.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其外围是若干居住聚落
  • C.曹魏邺城的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只有南半部才有一般居住区
  • D.我国古代城市的城墙是按防御要求修建的
93

关于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表述更准确的是( )

  • A.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是指导空间规划的核心理论
  • B.点轴理论强调空间沿着交通线以及枢纽性交通站集中发展
  • C.发展极核通过极化与扩散机制实现区域的平衡增长
  • D.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中心城市与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和增长
94

( )不是欧洲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

  • A.轴线放射的街道
  • B.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
  • C.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 D.有机组合的城市形态
95

与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 A.区域内城市的密度
  • B.中心城市的高首位度
  • C.区域的城乡结构
  • D.区域内资源利用的状态
96

在“核心一边缘’’理论中,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指( )

  • A.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 B.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 C.具有创新变革能力的核心区与周围区域的关系
  • D.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关系
97

城市与区域的良性关系取决于( )

  • A.城市规模的大小
  • B.城市与区域的二元状态
  • C.城市与区域的功能互补
  • D.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
98

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展
  • B.人口向城市的有序集中
  • C.产业化进程
  •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99

在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中,( )属于第三产业。

  • A.采掘业
  • B.物流业
  • C.建筑安装业
  • D.农产品加工业
100

不属于全球或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基本特征的是( )

  • A.作为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的集中地
  • B.具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
  • C.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
  • D.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