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法律规定
- B.城市规划的控制条件
- C.国家标准
- D.土地出让计划
- A.法定的
- B.明确的
- C.封闭的
- D.可识别的
- A.行政法规
- B.法律授权
- C.职能划分
- D.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指定
- A.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
- B.确定规划范围内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
- C.制定防灾对策和措施
- D.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 A.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B.建筑空间组织和环境景观
- C.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 D.近期建设计划
- A.现状调查和资料准备
- B.绿地规划
- C.交通环境保护
- D.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
- A.用地性质
- B.地块划分具体界线
- C.建议的总平面形式
- D.地块编号
- A.它是政府组织编制的
- B.层次、深度适宜
- C.它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 D.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 A.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 B.各项专业规划
- C.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 D.实施规划的措施
- A.分区位置
- B.土地利用现状
- C.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
- D.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 A.城市性质
- B.城市发展目标
- C.城市规划区范围
- D.城市发展用地
- A.空间布局
- B.发展目标
- C.控制范围
- D.功能分区
- A.地位
- B.等级
- C.性质
- D.作用
- A.建设
- B.发展
- C.改进
- D.规划
- A.土质
- B.岩溶
- C.地震
- D.地形条件
- 16
-
自然气象因素包括( )。
- A.水文和水文地质
- B.降雨
- C.气温
- D.大气污染
- A.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 B.实验法
-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 D.文献资料分析
- A.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
- B.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
- C.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
- D.确定不同层次城镇的隶属关系
- A.对城市土地利用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
- B.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
- C.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 D.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
- A.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
- B.尽量遵守国家用地标准
- C.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
- D.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 A.大城市
- B.中等城市
- C.小城市
- D.所有城市
- A.城市大气环境整治规划
- B.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C.城市环境宏观规划
- D.城市环境专项规划
- A.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总体规划纲要
- D.修建性设计
- A.法规体系
- B.编制体系
- C.行政体系
- D.监督体系
- A.发展的阶段性
- B.发展的连续性
- C.发展的长期性
- D.投资的时效性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A.省会城市地铁沿线地区
- B.边境城市的人防设施
- C.沿海城市商业区
- D.大城市中心城区
- A.行政管理
- B.行政复议
- C.司法程序
- D.司法监督
- 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建历史文化遗产;维修历史文化遗产
- C.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 D.调查历史文化遗产;报批历史文化遗产;公布历史文化遗产
- A.考古学研究的需要
- B.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C.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要
- D.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
- A.利益关系
- B.经济关系
- C.行政联系
- D.行政行为
- A.导向
- B.税收杠杆
- C.奖励和惩罚措施
- D.发放贷款
- A.城市规划
- B.城乡规划
- C.城市建设
- D.城乡建设
- A.15万,10万
- B.12万,8万
- C.10万,8万
- D.8万,5万
- A.权力机关
- B.司法机关
- C.人民政府
- D.行政机关
- A.(1)、(2)、(4)、(5)、(7)、(8)
- B.(1)、(5)、(7)
- C.(2)、(5)、(7)、(8)、(9)
- D.(2)、(3)、(6)、(8)
- A.1964年
- B.1972年
- C.1977年
- D.1987年
- A.古城的格局风貌比较完整
- B.古城风貌犹存
- C.存在若干体现传统历史风貌的街区
- D.文物古迹较多,并有保存较好的周围环境
- A.祁县
- B.山海关和吉安
- C.山海关和风凰县
- D.代县和凤凰县
- A.修建性详细规划
- B.城市总体规划
- C.风景名胜区规划
- D.控制性详细规划
- A.流经城市的河流
- B.城市道路
- C.历史性建筑
- D.具有传统特色的生活场景
- A.30;35
- B.10;15
- C.20;25
- D.10;10
- A.0.5
- B.1.0
- C.1.5
- D.2.0
- A.70;3
- B.70;4
- C.80;3
- D.80;4
- A.闭式
- B.开式
- C.开式双管制
- D.闭式单管制
- A.机场长度800~<1200m;翼展:24~36m
- B.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24~36m
- C.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15~24m
- D.机场长度≥1800m;翼展:52~65m
- A.50万
- B.100万
- C.200万
- D.300万
- A.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 B.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
- C.交通性路网和生活服务性路网
- D.货运路网和客运路网
- A.0.2~0.4m2
- B.0.6~0.8m2
- C.0.8~1.0m2
- D.1.5~2.0m2
- A.(1)、(4)、(?)
- B.(2)、(3)、(5)、(6)
- C.(1)、(2)、(3)、(4)
- D.(1)、(2)、(3)、(4)、(5)、(6)、(7)
- A.总体规划工作的
- B.详细规划的强制性
- C.修建性详细规划的
- D.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 A.大类
- B.中类
- C.小类
- D.小小类
- A.1:20000
- B.1:10000
- C.1:5000
- D.1:2000
- A.职工人数
- B.城市规模
- C.经济发展水平
- D.城市产业结构
- A.城市发展规模
- B.居民需求
- C.城市经济水平
- D.城市性质
- A.生态敏感
- B.资源保护区
- C.严格保护区
- D.环境控制区
- A.1:50000~1:200000
- B.1:10000~1:50000
- C.1:10000~1:25000
- D.1:5000~1:10000
- A.性质
- B.规模
- C.等级
- D.范围
- A.基本因素层
- B.派生因素层
- C.因子层
- D.相关因子
- A.城市性质
- B.城市地理环境
- C.城市规模
- D.城市形态
- A.防洪
- B.水利
- C.给水
- D.排水
- A.十
- B.九
- C.八
- D.七
- A.功能
- B.性质
- C.综合性质
- D.主要性质
- A.容许限度
- B.最大规模
- C.合理规模
- D.基本规模
- A.基本因素
- B.主导因素
- C.主要因素
- D.关键因素
- A.实物模型与抽象模型两类
- B.实体模型与图纸模型两类
- C.空间模型、实体模型与几何图表模型三类
- D.实体模型与概念模型两类
- A.生态环境
- B.土地资源
- C.风景名胜区
- D.历史文化遗产
- A.城市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城市总体规划
- D.城市行政区域划分
- A.区域规划
- B.城镇体系规划
- C.国土规划
- D.城市总体规划
- A.风向
- B.风速
- C.风象
- D.风频
- A.确定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 B.确定控制开发的区域
- C.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 D.确定区域性公共设施的布局
- A.六
- B.五
- C.三
- D.二
- A.文本
- B.相应的图纸
- C.说明书
- D.专题研究报告
- A.资源利用
- B.城市性质
- C.城市规模
- D.基础设施
- A.城市性质发展与演变过程
- B.城市规模演变过程
- C.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
- D.城市历史沿革
- A.位置
- B.作用和地位
- C.规模等级
- D.城市化水平
- A.省域内的经济区域划分
- B.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 C.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 D.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 A.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B.城市环境整治规划
- C.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D.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
- A.合理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 B.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 C.保护耕地资源
- D.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
- A.控制疏散大城市人
- B.改善区域交通网络
- 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 D.协调工业和城镇建设的空间
- A.(1)(3)(5)
- B.(1)(4)(6)(7)
- C.(1)(3)(4)(6)
- D.(1)(2)(4)
- A.国家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 B.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C.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D.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 A.两者都是对城市、村镇进行合理的布局
- B.两者都是对土地的使用性质做出合理的安排
- C.两者都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安排
- D.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 A.资金
- B.水资源
- C.耕地和其他资源
- D.人力资源
- A.预警性
- B.系统性
- C.整合性
- D.战略性
- A.社会文化论的思想
- B.历史主义的思想
- C.有机构成的思想
- D.人文主义的思想
- A.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
- B.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 C.知识经济和信息化
- D.城市聚集和环境保护
- A.功能分区思想
- B.结构主义思想
- C.有机分散思想
- D.邻里单位思想
- A.伦敦工业发展的需求等
- B.伦敦的建设用地迅速向外扩张等
- C.伦敦的拥挤、卫生等
- D.巴黎的改建等
- A.道路结构
- B.开放空间结构
- C.土地使用和空间状况
- D.生态环境结构
- A.奴隶制的民主政体
- B.封建割据与宗教统治
- C.封建统治与教会势力
- D.人文主义思想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 B.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 C.汽车的出现
- D.恶劣的居住环境
- A.基础作用
- B.激发作用
- C.动力作用
- D.后盾作用
- A.边关城市
- B.府城
- C.王城
- D.县城
- A.因为城市生活水平较高
- B.因为城市管理上更加现代化
- C.因为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
- D.因为城市的各项设施日趋完善
- A.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B.城镇流动人口的数量波动较大
- C.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
- D.城镇人口难以准确统计
- A.7%.
- B.13%.
- C.10%.
- D.8%.
- A.急剧增长
- B.向外扩张
- C.改造
- D.更新
- A.经济
- B.政治
- C.商业
- D.军事
- A.公元前5000年
- B.公元前3500年
- C.公元前3000年
- D.公元前2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