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卷2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包括(  )。

  • A.行为的主体合法
  • B.行为的权限合法
  • C.行为的内容合法
  • D.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 E.行为符合法定形式
2

我国城市规划的行政机制的法理基础是(  )。

  • A.自由裁量权限
  • B.城市规划法
  • C.羁束权限
  • D.各级法规、规范
  • E.公平效率原则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  )。

  • A.保护区内人口规模的调整
  • B.用地布局的改善和古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提升
  • C.古城格局、空间形态、视觉通廊的保护
  • D.城市地区文物古迹的修复措施、保护措施的制定
  • E.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4

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包括(  )。

  • A.陕西
  • B.河南
  • C.江苏
  • D.广东
  • E.四川
5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舒适性原则
  • B.城市审美原则
  • C.地方性原则
  • D.因借原则
  • E.系统性原则
6

我国首批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有(  )。

  • A.珠海
  • B.马鞍山
  • C.青岛
  • D.威海
  • E.苏州
7

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内容包括(  )。

  • A.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B.确定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及主要功能
  • C.调查与分析评价城市绿化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 D.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
  • E.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提出实施管理建设
8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B.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 C.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与目标
  • D.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
  • E.对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9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中对城市市民素质培育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并属于城市基础结构,的包括以下(  )。

  • A.政治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心
  • B.教育、科技、信息活动中心
  • C.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 D.商业、金融生活服务活动中心
  • E.娱乐、游憩公共活动中心
10

前苏联莫斯科规划的几个突出规划特点包括(  )。

  • A.开放原则
  • B.交通原则
  • C.生态原则
  • D.社会平衡
  • E.艺术原则
11

城市燃气按来源分类,可分为(  )。

  • A.天然气
  • B.液化石油气
  • C.沼气
  • D.生物气
  • E.人工煤气
12

给水管网如果昼夜用水量相差较大,高峰用水时间较短,可在适当位置设(  )。

  • A.调节水池
  • B.泵房
  • C.分压供水设施
  • D.蓄水池
  • E.一级、二级泵房
13

下列关于城市气源种类选择原则中,正确的有(  )。

  • A.应根据城市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水、电、热的供给情况,选择合适的气源
  • B.城市气源选择应尽可能充分利用一种气源,不仅减少投资,还可以支持气源产业发展
  • C.应合理利用现有气源,并争取利用各工矿企业的余气
  • D.考虑国家能源政策和燃气发展方针,充分采用天然气
  • E.应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14

信息工业是后工业城市的重要经济部门,是现代生产发展的产物。信息工业的活动分为两类,分别是(  )。

  • A.物质生产和管理
  • B.非物质生产的传递
  • C.为市场生产的信息
  • D.所耗资源含在工业产品中的办公部门
  • E.国际互联网的组建
15

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设计主要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城镇建筑环境建设
  • B.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改进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 C.城市设计指对城市人工环境的种种建设活动加以优化和调节
  • D.不同的社会背景、地域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会有不同的城市设计途径和方法
  • E.对城市设计影响最大的是空间形体艺术
16

城市规划师的作用与角色是(  )。

  • A.分析者
  • B.决策者
  • C.领导者
  • D.组织者
  • E.参与者
17

下列关于车流量、车流密度和车速三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

  • A.平均车速与车流密度是成反比的直线关系
  • B.车速与车流量之间,开始车流量是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加的,直到临界车速,相应的车流量是最大值,车速超过临界车速之后,车流量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少
  • C.车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成反比直线关系
  • D.为了提高车速,增大交通量必须要拓宽城市道路
  • E.平均车速与车流密度是成正比的直线关系
18

河网地区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  )规定。

  • A.道路宜平行或垂直于河道布置
  • B.对跨越通航河道的桥梁,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并应与滨河路的交叉口相协调
  • C.城市桥梁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不宜与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等宽,
  • D.在有条件的地方,城市桥梁可建多层桥,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管线设置在桥的下层
  • E.客货流集散码头和渡口应与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码头附近的民船停泊和岸上农贸市场的人流集散和公共停车场车辆进出,均不得干扰城市主干道交通
19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不包括(  )。

  •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 B.郊区规划图
  • C.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 D.地块划分图
  • E.近期建设规划图
20

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  )。

  • A.确定地段的人口、建筑容量
  • B.确定具体的开发项目
  • C.公共设施的配套建筑量的估算
  • D.地段土地使用结构的明确
  • E.指导地块具体环境安排
21

以下内容中,(  )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 A.城中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 B.城市的基本职能
  • C.城市在区域规划中的等级、地位、职能
  • D.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
  • E.城市的规模
22

每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各自的特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  )。

  • A.精神环境方面
  • B.社会环境方面
  • C.建筑环境方面
  • D.物质环境方面
  • E.景观环境方面
23

一般来讲,可以从(  )两个方面来划分区域规划的类型。

  • A.区域的经济条件
  • B.区域的自然条件
  • C.区域的经济地理特征
  • D.区域的行政管理层次
  • E.区域的发展特征
24

影响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有(  )。

  • A.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 B.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 C.城市的布局结构
  • D.城市的自然环境
  • E.城市的治安环境
25

以下(  )城市的规划由国务院审批。

  • A.北京市
  • B.伊宁市
  • C.西安市
  • D.信阳市
  • E.六安市
26

下列不是城市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引导的对象的是(  )。

  • A.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
  • B.建设项目选址的监督检查
  • C.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式的监督检查
  • D.组织编制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27

省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  )核发选址意见书。

  • A.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
  • B.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D.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28

城乡规划立法工作,应当按照(  )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基本程序进行。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9

在城市规划保留现有城市中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墙、古建筑、文化古迹、历史街区的重要意义是(  )。

  • A.作为历史遗产而保留
  • B.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而保留
  • C.为了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需要
  • D.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种资源而保留
30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过程中,召开了很多次会议,下列有关会议详细情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1985年7月,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在太原召开“城市经济研究咨询工作会议”
  • B.1987的2月, 国务院有关部门等有关人士在扬州召开了首届“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研讨会”
  • C.1987年11月,有关学者和代表在曲阜召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全国名城发展研讨会”
  • D.在1990年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38

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的环境因素分析一般包括:

  • A.居民生活要求,资金投入可能,城市改建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
  • B.建筑物体量、色彩、绿化环境、交通环境
  • C.视线、噪声、文物保护的安全要求、高耸建筑物的观赏要求
  • D.用地功能、历史基础、建筑质量观赏价值
42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站址应选在(  ),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  )。

  • A.城市中心区;20km
  • B.城市郊区;25km
  • C.城市边缘;10km
  • D.靠近用气大户;5km
44

专用停车场的出入口至少应该有: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45

下面四项内容中,不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 A.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 B.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 C.选择管材
  • D.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46

交通出行OD调查的含义是:

  • A.出行所使用工具的调查
  • B.出行时间调查
  • C.出行速度调查
  • D.出行的起终点调查
47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每标准车服务人口数量为(  )。

  • A.大城市:1200~1500;中、小城市:800~1000
  • B.大城市:800~1000;中、小城市:1200~1500
  • C.大城市:500~800;中、小城市:800~1000
  • D.大城市:1000~1200;中、小城市:1500~2000
48

城市交通枢纽可分为(  )。

  • A.铁路交通枢纽、公路交通枢纽及水运交通枢纽
  • B.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
  • C.仓储枢纽和转运枢纽
  • D.物流枢纽和客流枢纽
49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总平面图比例一般为(  )。

  • A.1:1000~1:2000
  • B.1:500~1:2000
  • C.1:500~1:1000
  • D.1:1000
50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为(  )。

  • A.减少过境道路交通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 B.尽量多设置立体交叉
  • C.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
  • D.有利于道路排水
52

建筑面积密度是指(  )。

  • A.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 B.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 C.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首层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 D.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56

某城市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工业用地应布置在 (  )。

  • A.盛行风向的下风方向
  • B.最小风频之下风位
  • C.最小风频之上风位
  • D.盛行风向的两侧之一
57

(  )对城市的防汛与排水,以及地面建筑及各项管网工程都有着重大影响。

  • A.水文条件
  • B.地面水体的状况
  • C.水体的流量、流速及水道断面情况
  • D.地下水的开采
60

居住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纳入(  )计算。

  • A.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
  • C.住宅用地
  • D.公共设施用地
61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用地分类应达到(  )。

  • A.小类为主,中类为辅
  • B.中类为主
  • C.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 D.小类
62

确定城市性质中的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城市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 A.大区域范围内
  • B.省域内
  • C.全国或一定区域内
  • D.城镇体系中
64

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所针对的范围是(  )。

  • A.城市行政界域内
  • B.规划区范围内
  • C.城市建成区
  • D.主要城区
65

城市规划复杂问题的判断常用(  )的分析方法。

  • A.定性分析
  • B.定量分析
  • C.空间模型分析
  • D.综合分析
66

发展小城镇要以(  )为前提进行开发和建设。

  • A.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 B.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C.统一规划
  • D.促进城市的现代化
67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  )的指导和管制下进行。

  • A.国家法律
  • B.城市规划
  • C.建设法规
  • D.文物保护规划
72

对于城市的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的研究确定,必须要考虑的范围是:

  • A.整个国家
  • B.城市所在的省份
  • C.城市所在的区域
  • D.城市本身
75

在城市规划中,(  )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 A.自然环境的调查
  • B.社会环境的调查
  • C.历史环境的调查
  • D.经济环境的调查
76

在我国,分区规划是属于:

  • A.区域规划
  • B.战略性发展规划
  • C.实施性发展规划
  • D.开发控制规划
78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一条?

  • A.合理安排城市空间
  • B.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 C.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 D.解决道路交通
80

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 A.合理的城市布局
  • B.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
  • C.控制城市规模
  • D.确定适宜的城市性质
82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规划思考,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是:

  • A.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 B.合理地架构城市空间
  • C.土地资源的配置
  • D.促进区域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83

《马丘比丘宪章》对自《雅典宪章》以来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认为人类活动要求(  )空间。

  • A.系统的、完整的
  • B.连续的、完整的
  • C.流动的、系统的
  • D.流动的、连续的
85

区域规划的早期实践是以什么为目标的?

  • A.解决就业与住房问题
  • B.寻找合理的城市布局
  • C.解决城市不断膨胀问题
  • D.解决城市的环境恶化问题
86

现代城市规划出现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是以什么为标志的?

  • A.格迪斯的规划学说
  • B.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
  • C.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 D.戈涅的工业城市
87

古罗马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是:

  • A.城堡和教堂
  • B.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
  • C.市场和宫殿
  • D.广场和公共建筑
88

下列何者不是城镇体系构成所要具备的条件。

  • A.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具有相应的经济水平
  • B.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
  • C.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具有各自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 D.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具有等级序列
89

区域的哪些条件不影响城市的发展?

  • A.自然资源、人口素质
  • B.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
  • C.社会、文化
  • D.规模
90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NP呈现哪种表现为合理关系?

  • A.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NP低
  • B.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NP高
  • C.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高
  • D.城市化水平变化,人均GNP不变
92

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是:

  • A.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 B.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教育普及化
  • C.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购物信息化
  • D.生活闲暇化、文化多元化、人口老龄化
93

按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所划分的后工业社会时期的经济结构是以哪类产业为主导的:

  • A.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 D.第二产业
95

城市物质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在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物质环境需要在以下哪些方面加大投资规模。

  • A.全社会固定资产、基础设施、房地产
  • B.全社会固定资产、基础设施、城市建设
  • C.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房地产
  • D.全社会固定资产、房地产、工业生产
96

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发展过程的最初阶段是:

  • A.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 B.工业生产的专门化
  • C.工业生产的多向化
  • D.工业生产的协作化
97

城市物质要素构成的公共领域主要是指:

  • A.城市开放空间
  • B.城市公共设施
  • C.城市市政设施
  • D.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
98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

  • A.自然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时期
  • B.农业与牧业分离时期
  • C.剩余产品出现时期
  • D.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99

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A.农村的推力 城市的引力
  • B.农村引力 城市的引力
  • C.城市的推力 城市的引力
  • D.城市的推力 农村的推力
100

城市是以(  )聚集为特点的居民点。

  • A.农业
  • B.工业
  • C.非农业人口
  • D.农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