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方针目标
- B.组织结构及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 C.描述安全评价机构运行中涉及的重要环节
- D.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的审批、管理和修改的规定
- A.程序文件至少包括体系重要控制环节的程序
- B.每一个程序文件在逻辑上都应是独立的,程序文件的数量、内容和格式由机构自行确定
- C.程序文件应结合评价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实际情况具体阐述
- D.程序文件应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 A.计算机硬件环境
- B.数据库
- C.数据库应用系统
- D.操作系统
- A.记录名称
- B.记录编码
- C.记录人员
- D.记录单位名称
- A.工作检查
- B.电报
- C.会议
- D.电子邮件
- A.工作层面
- B.工作职能
- C.每一模块需求缺口
- D.不同模块的目标
- A.时间安排合理
- B.工作任务公平
- C.要得到相关部门批准
- D.有明确的时间和任务
- A.前期准备
- B.现场勘察
- C.评价报告编制
- D.风险分析
- A.工艺操作过程控制
- B.重要岗位和重大危险源
- C.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
- D.安全标志
- A.建设项目综合性资料
- B.建设项目设计依据
- C.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D.建设项目设计文件
- A.采用合适的抗缝隙腐蚀材料
- B.采用阴极保护
- C.采用电化学保护
- D.采用点蚀合金
- A.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和设施、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设施
- B.评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的安全对策措施
- C.评价单元制定应急救援措施的要求
- D.评价单元划分的合理性
- A.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区,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腐蚀和中毒危险的场所
- B.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区域,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
- C.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危险区域,如以运输车辆、车间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源
- D.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危险区域,一般线源引起的危害范围较点源大
- A.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 B.为领导提出管理建议
- C.便于行业归口管理
- D.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 A.预防
- B.隔离
- C.消除
- D.警告正确
- A.按易燃液体的MF计算
- B.按可燃性粉尘的MF计算
- C.按易燃液体的MF与可燃性粉尘的MF中,较大的计算
- D.易燃液体的MF与可燃性粉尘的MF都要加以考虑
- A.物体打击
- B.高处坠落
- C.坍塌
- D.起重伤害
- A.如果明火设备本身就是评价单元,则到潜在泄漏源的距离为0
- B.若明火设备在工艺单元内,并且单元中选作物质系数的物质的泄漏速度可能高于闪点,则泄漏源的距离超过10米时,危险系数至少取为0.10
- C.明火设备本身就是评价单元,且明火设备加热易燃或可燃物质,如果物质的温度低于其闪点,则危险系数为0
- D.明火设备的使用系数不适用于明火炉
- A.0.00
- B.0.01
- C.0.02
- D.1.00
- A.更新
- B.实施
- C.培训
- D.演练
- A.0.00
- B.0.01
- C.0.02
- D.0.10
- A.5
- B.10
- C.20
- D.25
- A.组织
- B.管理评审
- C.检查与评价
- D.改进措施
- A.预警
- B.现场应急
- C.全体应急
- D.应急待命
- A.毒性系数NH值
- B.毒性系数NF值
- C.反应性等级NR值
- D.可燃性等级N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