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考试专业能力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某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结束后进入试生产阶段,在试生产阶段接近结束时欲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该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厂房、危险化学品库、变配电室、锅炉房、油库、空压站等设施。经观测,项目所在地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南风。建设项目中使用和储存的物质主要包括:①易燃液体,包括丙酮、异丙醇等。②氧化剂,过氧化氢等。③腐蚀品,硫酸,氢氧化钠等。该项目中  化学品库位于企业西南角,根据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该建设项目将其分房间储存。对存放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已按相关要求完成防腐处理。

现场勘察中发现该建设项目的生产厂房采用了有防护罩的灯具进行照明,但部分电气线路未穿管敷设。已按相关规定设置了导静电装置,但尚未完成安全标志的设置。企业提供了         消防验收文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应急救援预案等文件,但未涉及具体的应急装置设置。 同时企业提供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记录,经检查,厂长未参加培训和考核。

根据建设项目情况,采用符合/不符合型的安全检查表法对该项目进行安全评价。下表是部分安全检查表。

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回答如下问题.

(1)该项目已完成安全预评价,该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安全评价机构即可对其进行安全验收评价?(3分)

(2)根据提供的安全检查表和已知条件,对该项目进行安全评价。(6分)

(3)根据安全检查表评价的结果和已知条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3分)

(4)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属于哪种类型,简要介绍其性质。(3分)

7

安全评价现场勘察及调查的内容包括( )

  • A.前置条件调查
  • B.工况调查
  • C.责任追究
  • D.检测检查
  • E.现场勘察
8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 )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 A.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 B.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 D.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
  • E.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9

编制单元评价结论包括( )阶段。

  • A.评价单元内各类评价结果的汇总
  • B.汇总数据的分析
  • C.单项评价结果
  • D.整合单项评价结果
  • E.评价结果分析
10

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 )

  • A.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 B.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 C.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
  • D.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 E.全年或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1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有( )

  • A.能消除或减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 B.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限制内
  • C.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 D.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 E.能有效地预防生产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12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内容包括( )

  • A.风险分析、实施评价、报告审核、技术支撑
  • B.作业文件、内部管理、档案管理、检查改进
  • C.风险分析、工作计划、报告审核、技术支撑
  • D.科研开发、内部管理、档案管理、检查改进
  • E.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
13

下列关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表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可用公式C=D×L×B表示
  • B.打分时,可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分数制订为0.1
  • C.每月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分值为6
  • D.此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打分,有一定的局限性
  • E.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不能普遍使用
14

下列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药物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 B.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非药物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 C.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在生产之日起30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D.申请生产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取得生产许可证,申请经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取得经营许可证
  • E.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在生产之日起20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5

从风向玫瑰图中,可以得到( )

  • A.某时段最大风速
  • B.某时段静风频率
  • C.某时段最小风频
  • D.某时段风向分布
  • E.某时段季风频率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评价结论核心的内容是( )

  • A.安全对策措施被采纳后危险有害因素所处状态
  • B.经安全补偿后,评价对象在整体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 C.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是否按过程控制文件中要求的流程进行
  • D.评价对象是否仍存在“风险”,这些“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17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 )

  • A.易燃性
  • B.不稳定性
  • C.易产生静电
  • D.流动扩散性
  • E.受摩擦撞击易燃
18

以下不属于定性评价方法的是( )

  • A.事故概率分析方法
  • B.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
  • C.事故假设分析法与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
  • D.安全检查表法
19

关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正确的说法是( )

  • A.PHA只能用于预评价项目
  • B.PHA只能用于现状评价项目
  • C.PHA只能用于验收评价项目
  • D.运用PHA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辨识系统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0

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 A.传染病媒介物
  • B.设备设施有缺陷
  • C.粉尘与气溶胶
  • D.致病微生物
23

在预先危险分析法中,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类危险性划分的4个等级为( )

  • A.低的、临界的、严重的、致命的
  • B.低的、主要的、严重的、灾难性的
  • C.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灾难性的
  • D.可忽略的、临界的、危险的、致命的
24

随着模糊数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扩大了( )的应用范围。

  • A.定量评价法
  • B.概率风险评价法
  •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 D.危险指数评价法
26

海里因希事故法则是( )

  • A.1:29:300=(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
  • B.1:29:300=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
  • C.1:30:300=(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
  • D.1:29:330=(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