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
- B.事故的简要经过
- C.事故原因和整改计划
- D.事故责任和性质
- E.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 A.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 B.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 C.设备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 D.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 E.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
- A.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 B.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危险分析
- C.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
- D.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
- E.应急预案演练
- A.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
- B.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
- C.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 D.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缷区,厂区码头
- E.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 A.采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信息
- B.采集与安全评价对象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
- C.采集安全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 D.合理划分评价单元
- E.采集评价结论
- A.严重性
- B.隐蔽性
- C.随机性
- D.交叉影响性
- E.复杂性
- A.存放10t汽油和60t煤油
- B.存放60t煤油
- C.存放20t石油气
- D.存放5t汽油、20t煤油和5t石油气
- E.存放10t汽油和5t石油气
- A.超重
- B.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
- C.钢丝绳磨损
- D.吊装重心选择不当
- E.吊载遭到碰撞、冲击
- A.粉碎药原料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
- B.黑火药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
- C.领药时,要少量、多次、勤运走
- D.干燥烟花爆竹,应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或用红外烘烤
- E.应用钢制工具装、筑药
- A.企业必须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 B.烟花爆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 C.配备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
- D.厂区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E.企业要进行安全评价
- A.清除噪声源
- B.隔声或吸声
- C.接噪人员佩戴防噪用品
- D.增加人员休息时间
- E.加强宣传教育
- A.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 B.对体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 C.现场使用方便
- D.检验成本低
- E.检验成本高
- A.洗涤法
- B.静电法
- C.袋滤法
- D.吸附法
- E.燃烧法
- A.X射线
- B.微波
- C.激光、
- D.红外线
- E.紫外线
- A.粉尘爆炸点火能比气体爆炸点火能大
- B.粉尘爆炸容易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爆炸
- C.粉尘爆炸感应时间比气体爆炸长
- D.粉尘爆炸持续时间比气体爆炸短
- 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快
- A.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水平
- B.有利于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及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
- C.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 D.促进安全评价工作有序进行,但多种过程控制文件的填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 E.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层实施系统和透明的管理,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 B.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 C.不安全装束
- D.物体存放不当
- E.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A.相关性原理
- B.类推原理
- C.惯性原理
- D.量变到质变原理
- E.人本原理
- A.取得安全工程师大专学历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
- B.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 C.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
- D.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
- E.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中专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
- A.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 B.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
- C.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 D.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 E.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 A.企业生产所用原料
- B.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 C.个人主观意愿
- D.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
- A.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被评价单位人员介绍
- B.安全评价结论应该做到语言精练、层次清晰、符合客观实际、理由充分,结论明确
- C.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编写安全评价报告的过程介绍
- D.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评价机构法定代表人介绍
- A.安全检查表法
- B.专家现场询问法
- C.概率风险评价法
-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 A.项目
- B.方法
- C.内容
- D.过程
- A.小于-18℃
- B.大于等于28℃小于60℃
- C.小于28℃
- D.大于等于60℃
- A.56 13,25,12,6
- B.58 14,26,12,6
- C.56 13,26,12,5
- D.58 14、27,12,5
- A.触电
- B.车辆伤害
- C.灼烫
- D.起重伤害
- A.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 B.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 C.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为最高级别
- D.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级为最高级别
- A.消除、替代、隔离、警示,个体防护
- B.个体防护、消除、替代、隔离、警示
- C.警示、消除、替代、隔离、个体防护
- D.隔离、消除、替代、警示、个体防护
- A.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 B.物的因素
- C.环境因素
- D.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A.可控性
- B.可观测性
- C.鲁棒性
- D.控制精度
- A.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事件数
- B.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数
- C.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查表,事件数,事故树
- D.检查表,事故树、预先危险性分析,事件数
- A.县级人民政府
-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 C.省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
- A.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管理负责人
- C.技术管理负责人
- D.设备管理负责人
- A.2人死亡,8人重伤
- B.8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 C.2人死亡,3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 D.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
- A.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金不放过
- 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C.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A.该企业法人张某
- B.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
- C.李某所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
- D.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大型起重机
- B.储存3万吨的黑火药库
- C.坝高30米的尾矿库
- D.炼钢炉
- A.密目式安全立网
- B.钢丝网
- C.小网眼安全网
- D.大网眼安全网
- A.失误-安全
- B.行为-安全
- C.故障-安全
- D.控制-安全
- A.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
- B.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
- C.物体打击、中毒、框框伤害、高处坠落、火灾
- D.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火灾、物体打击、中毒
- A.1.2
- B.1.5
- C.1.8
- D.2.0
- A.1
- B.2
- C.3
- D.4
- A.本质安全型
- B.气密型
- C.尘密型
- D.增安型
- A.4
- B.10
- C.15
- D.30
- A.低限保护
- B.联锁保护
- C.过载保护
- D.冗余保护
- A.用大量水灭火
- B.用油灭火
- C.用泡沫灭火
- D.用干沙或干粉灭火
- A.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 B.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 C.无通风的厂房内
- D.厂区中心位置
- A.毒害、高压、爆炸、腐蚀、辐射
- B.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
- C.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
-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低温
- A.资质认定制度
- B.区域限批制度
- C.申报制度
- D.定期检查制度
- A.36
- B.110
- C.127
- D.220
- A.0.1
- B.0.2
- C.0.3
- D.0.4
- A.0-3%
- B.0-5%
- C.0-8%
- D.0-10%
- A.1-3
- B.10-30
- C.100-300
- D.1000-3000
- A.电雷管
- B.导爆索
- C.火雷管
- D.导火索
- A.引风机
- B.排污阀或放水装置
- C.单向截止阀
- D.省煤器
- A.12
- B.32
- C.24
- D.220
- A.电效应
- B.光化学效应
- C.磁效应
- D.光电效应
- A.防爆电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 B.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冶金机械
- C.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 D.电梯、起重机械、锻压机械、大型游乐设施
- A.降尘装置
- B.净化装置
- C.开口罩
- D.排气罩
- A.加强通风措施
- 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
- C.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
- D.加强健康监护
- A.5um
- B.10um
- C.15um
- D.25um
- A.爆炸性
- B.分散度
- C.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D.溶解度
- A.水、泡沫灭火器
- B.干粉、泡沫灭火器
- 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 D.水、干粉灭火器
- A.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裂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 B.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 C.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 D.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
- A.氧化剂,明火,点火源
- B.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 C.氧化剂,可燃物,木材
- D.阻燃剂,可燃物,点火源
- A.固体火灾
- B.液体火灾
- C.金属火灾
- D.气体火灾
- A.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
- B.内部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
- C.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
- D.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
- A.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 B.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 C.准备阶段、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 D.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做出评价结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 A.系统工程 系统 系统工程
- B.系统工程、系统 系统
- C.系统 系统工程 系统
- D.系统 系统 系统工程
- A.在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进行的一种检验性安全评价
- B.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开展的以安全设施“三同时”为主的检验性评价
- C.对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的评价
- D.对在建生产设施的某一特定部位进行的评价
- A.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沟通、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
- B.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断的能力
- C.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 D.必须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 A.两 研究生
- B.四 大学本科
- C.三 大学专科
- D.五 高中
- A.80
- B.90
- C.100
- D.150
- A.法律约束
- B.行政监管
- C.群众监督
- D.自我约束
- A.违法行为
- B.廉政建设
- C.规范经营
- D.员工义务
-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
- B.公司安排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
- C.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工作
- D.一辈子不“跳槽”是职业良心的根本要求
- A.薪酬标准
- B.学历层次
- C.知识领域
- D.需要或要求
- A.只有与老板同心,员工才能受到赏识
- B.即使你能帮助老板成功,自己也只能做一个打工仔儿
- C.这是老板占有员工剩余劳动价值的一种说法而已
- D.在做好本职工作中锻炼和成就自己
-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 B.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 C.相互协作,谦虚谨慎
- D.加强自律,规范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