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电厂环保验收项目

某电厂2×600 MW燃煤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配套工程有:新建1个5万t级煤码头泊位、2个贮煤场,煤由产地运至电厂码头,通过卸煤机、带式输送机、煤堆场、取煤机送至锅炉。供水系统采用直接海水冷却,取海水158300m3统取水610m3/h,淡水取自厂北部的水库。每台机组配套2台双室电厂静电除尘器,并配有脱硫装置,采用低氮燃烧器。设置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站、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煤场污水沉淀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固废采用灰渣分除、干灰干排、粗细分排系统,干灰直接综合利用,调湿后的灰和脱水后的渣进行综合利用或送至灰场。验收监测时1“和2“机组的生产负荷分别为455.55~467.01MW和552.18~ 565.30 MW,额定功率均为600 MW。1#和2#机组的除尘、脱硫、脱氮验收监测数据如表5所示。

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堆煤场及装卸、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煤粉。项目采用全封闭式输煤系统。验收监测时,在煤场设置1个参照点和4个监控点,监测数据如表6所示。

[问题]

1.计算1#和2#机组的生产负荷率,判断其是否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要求。根据表5计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除尘和脱硫效率。

2.按全年365天,计算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3.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颗粒物(其他)的最高允许浓度120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为1.0mg/m3,判断该项目验收监测是否达标,无组织监控点位的设置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对于该项目的有组织排放废气,应如何设计监测断面、监测频次?

7

配套建设污水管道的主要环境影响是(     )。

  • A.施工期环境影响
  • B.拆迁安置
  • C.交通影响
  • D.噪声
8

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最主要的是(     )。

  • A.水处理措施
  • B.噪声治理措施
  • C.污水处理构筑物恶臭治理措施
  • D.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9

决定卫生防护距离的主要指标是(     )

  • A.臭气浓度
  • B.SO<SUB>2&nbsp;&nbsp;&nbsp;&nbsp;</SUB>C.H<SUB>2</SUB>S
  • D.氨
10

恶臭环境评价标准可参考(     )

  • 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 B.《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 C.《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
  • 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臭气强度6级分类法
11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     )。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简要分析
1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是(     )。

  • A.TSP、PM<SUB>10</SUB>、SO<SUB>2</SUB>、NO<SUB>2</SUB>、CO
  • B.TSP、PM<SUB>10</SUB>、SO<SUB>2</SUB>、NO<SUB>2</SUB>、CO、非甲烷总烃
  • C.臭气浓度、H<SUB>2</SUB>S、氨
  • D.SO<SUB>2</SUB>、NO<SUB>2</SUB>
13

该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拆迁安置
  • B.水环境影响、锅炉大气环境影响、噪声
  • C.水环境影响、锅炉大气环境影响、噪声、施工期环境影响
  • D.恶臭环境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
14

该项目主要恶臭污染源是(     )。

  • A.沉砂池、初沉池、厌氧池、曝气池
  • B.沉砂池、初沉池、厌氧池、加氯间接触池
  • C.污泥浓缩池、沉砂池
  • D.污泥脱水间、格栅间、曝气池
16

公众参与调查对象应包括(     )。

  • A.甲村、乙村
  • B.甲村、乙村、被拆迁居民、水泥构件厂、农场
  • C.被拆迁居民、水泥构件厂
  • D.甲村、乙村、被拆迁居民、农场
17

施工期应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

  • A.在土壤污染区域施工,要注意对施工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 B.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土方挖掘过程中,如果发现土壤有异味,应及时进行土壤监测及处置
  • C.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 D.采取防尘措施
18

车站的主要噪声源是(     )。

  • A.机械排风设备
  • B.冷却塔
  • C.水泵
  • D.空压机
19

原农药厂厂区车站用地的土壤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对土壤进行就地治
  • B.换土
  • C.不必治理
  • D.将受到污染的土壤清挖后异地填埋或焚烧
20

对于原农药厂厂区车站用地的土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场地没有受到污染
  • B.场地表层土壤受到轻微污染,但不需治理
  • C.深层土壤没有受到污染,场地不需治理
  • D.应将场地土壤污染治理达标后再进行地铁建设
  • E.由于存在土壤污染,建议将车站移位
21

线路经过学校的区间轨道应采取的振动治理措施是(     )。

  • A.减小8dB的轨道隔振器
  • B.弹簧浮置板道床&nbsp;
  • C.不需采取措施
23

线路经过居民区的区间轨道应采取的振动治理措施是(     )。

  • A.减小8dB的轨道隔振器
  • B.弹簧浮置板道床&nbsp;
  • C.不需采取措施
24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     )。

  • A.噪声环境影响&nbsp;
  • B.振动环境影响&nbsp;
  • C.景观影响&nbsp;
  • D.施工期环境影响
25

振动预测评价量是(     )。

  • A.列车通过时的VLz<SUB>10&nbsp;&nbsp;&nbsp;&nbsp;</SUB>B.铅垂向Z振级
  • C.VLz<SUB>90&nbsp;&nbsp;&nbsp;&nbsp;</SUB>D.VLz<SUB>50&nbsp;&nbsp;&nbsp;&nbsp;</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