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模拟题练习(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现行1993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是(   )。

  • A.《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

以下对于海湾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样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水深小于等于1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水样,此点与海底的距离不小于0.3m
  • B.在水深大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海底不小于0.5 m处分别设取样点
  • C.在水深大于10m时,在水面下0.5 m处和距海底以上不小于0.5m处分别设取一个样点
  • D.在水深大于10m时,两个水样一般不混合
  • E.在水深大于10m时,两个水样一般可以混合为一个水样
4

下列关于生态影响类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调查采用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按新标准验收
  • 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
  • C.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参考国家、地方或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5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规定,Ⅰ类海水水质适用于(  )。

  • A.滨海风景旅游区
  • B.海洋渔业水域
  • C.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 D.海上自然保护区
  • E.水产养殖区
6

下列关于一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评价项目建设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 B.绘制等声级图并说明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 C.评价建设期,运营近期、中期、远期噪声级情况
  • D.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 E.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7

以下选项属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的是(  )。

  • A.自然环境条件及特点
  • B.环境敏感程度
  • C.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 D.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
  • E.自然资源状况
8

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中,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工作包括的内容有( )。

  • A.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 B.开发区评价专题的设置分析
  • C.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 D.开发区评价范围的外延分析
9

下列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能定量分析的有(   )。

  • A.矩阵法
  • B.网络法
  • C.地理信息系统
  • D.叠图法
10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包括( )。

  • A.开发区水资源分析
  • B.污水收集与集中处理
  • C.开发区水资源利用
  • D.尾水回用及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14

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不包括下列(   )。

  • A.新的生态变化
  • B.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
  • C.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方向发展
  • D.资源的消耗
16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中TSP的监测方法为(  )。

  • A.《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93)
  • B.《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93)
  • C.《空气质量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93)
  • D.《环境空气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6921—86)
1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HJ/T 363—2007)规定,轮廓采光面积是指(  )。

  • A.太阳光投射到集热器的有效面积
  • B.太阳光投射到集热器的最小有效面积
  • C.太阳光投射到集热器的平均有效面积
  • D.太阳光投射到集热器的最大有效面积
19

涉及大量征用土地和移民搬迁,或可能导致原址居民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发生大的变化的开发区规划,须设置(   )。

  • A.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专题
  • B.公众参与专题
  • C.社会影响分析专题
  • D.规划方案分析专题
20

工业污水按(   )确定检测频率

  • A.生产周期
  • B.实际工作日
  • C.自然工作日
  • D.监测单位要求
2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适用于(  )的环境风险评价。

  • A.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
  • B.核建设项目
  • C.化学纤维制造项目
  • D.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项目
23

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在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布设的方式为 (  )。

  • A.距岸边1/2处
  • B.各距岸边1/3处
  • C.各距岸边1/4
  • D.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3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新污染源分为(  )。

  • A.一、二、三级
  • B.二、三、四级
  • C.二、三级
  • D.二级
33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监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探测资料
  •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 D.应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35

根据《规划环埭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目标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
  • B.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坏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 C.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行业环境保护目标,也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 D.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3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 )

  • 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
  • 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
  • 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 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