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选择题及答案2017年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环境遥感的定义是( )。

  • A.用遥感技术对生产环境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总称
  • B.用遣感技术对人类生活进行研究的各种技术总称
  • C.用遥感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及环境各要素的现状、动态变化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的各种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 D.利用光学电子仪器从高空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技术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隔油池采用自然上浮法去除可浮油的设施
  • B.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去除会堵塞或卡住泵、阀及其他机械设备的大颗粒物等
  • C.事故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容纳生成事故废水或可能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事故废水
  • D.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泵站和沉淀池之后,用以分离废水中密度较大的砂粒、灰渣等无机固体颗粒、灰渣等无机固体颗粒
7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中的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的假设包括( )。

  • A.同一稳定度
  • B.非连续条件
  • C.非平坦地形
  • D.半反射
8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针对颗粒物扩散,应采用( )。

  • A.像源法
  • B.倾斜烟云模式
  • C.箱模式
  • D.虚点源模式
9

水土流失评价按照水力侵蚀的强度分级,下列属于极强度侵蚀的侵蚀模数是()。

  • A.<1000t/(km2?a)
  • B.1000~2500t/(km2?a)
  • C.5000~8000t/(km2?a)
  • D.8000~15000t/(km2?a)
10

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
  • 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
11

下面关于景观敏感评价的判别指标中正确的是( )。

  • A.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角越小,景观被看到或被注意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 B.景观与观景者越近,景观的易见性和清晰度就越高,景观敏感度也高
  • C.在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段内,景观被看到的几率越高或持续的时间越长,景观的敏感度就越低
  • D.景观与环境的对比度,如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动静的对比度越低,景观就越敏感
1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的指标应包括()。

  • A.国家规定的指标和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 B.国家规定的指标和项目的一般污染物
  • C.自动控制预防指标和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 D.自动控制预防指标和项目的一般污染物
14

水质模型的检验,要求( )。

  • A.检验模型与标定模型所用的实测资料可以相关
  • B.考虑水质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C.可以调整反应速率和第2类污染源数值
  • D.如果计算值没有变化,则不需要再进行多组次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比较
15

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
  • 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
16

收集资料法的缺点是( )

  • A.应用范围广、收效大
  • B.受到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 C.费用较大
  • D.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
17

有关大气污染物质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风速大小和湍流强度的大小决定着气载污染物的稀释速率,其他气象因子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间接影响空气污染
  • B.大气扩散是气载污染物在随风输运过程中因大气湍流的作用导致在横向和垂直方向上不断加大与周围空气的混合范围
  • C.大气输运是污染物在大气中随风运动,其中风向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方向,通常是在水平风的作用下将气载污染物不断地向下风向输送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9

所谓逆温是指气温随海拔高度( )的现象。

  • A.减少
  • B.不变
  • C.增加
  • D.不变或减少
20

在计算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噪声衰减时,一般都得使用到()。

  • A.倍频带声压级
  • B.等效连续A声级
  • C.声功率级
  • D.A声级
23

新建项目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是( )

  • A.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消减量
  • B.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 C.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减去按治理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消减量
  • D.新建项目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的污染物排放量
25

可待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性部分是分析其()。

  • A.利用程度
  • B.控制能力
  • C.防污染能力
  • D.承载能力
26

下列关于地下水质渗透系数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
  • B.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ν=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流速度
  • C.渗透系数的大小仅取决于介质的粒度成分,颗粒排列
  • D.地下水运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达西定律条件
27

下列关于水文现象的变化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大江大河多水年比少水年的水量多4~5倍甚至更多
  • B.一般丰水季比枯水季或多水月比少水月多几倍至几十倍
  • C.我国北方地区雨季短,年降水量少
  • D.一般北方地区河川径流在时间上的变化比南方剧烈
30

下列关于水文现象的变化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大江大河多水年比少水年的水量多4~5倍甚至更多
  • B.一般丰水季比枯水季或多水月比少水月多几倍至几十倍
  • C.我国北方地区雨季短,年降水量少
  • D.一般北方地区河川径流在时间上的变化比南方剧烈
31

对于粒径大于15μm的颗粒物,当需要计算其地面浓度时,应采用( )模式计算。

  • A.虚点源模式
  • B.气体模式
  • C.倾斜烟云模式
  • D.窄烟云模式
33

不属于固体废物特点的是( )。

  • A.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 B.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 C.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 D.固体废物的危险具有潜在性、短期性和灾难性
39

关于筛选预测水质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根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可以从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中筛选水质参数
  • B.筛选的水质参数的数目要能说明问题并不过多,并使其影响预测基本反映项目的地面水环境
  • C.初步分析建设项目,确定排放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 D.筛选的数目要尽可能多
41

温廓线是反映( )。

  • A.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
  • B.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湍流扩散的能力
  • 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水平扩散的能力
  • 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水平扩散的能力
43

下列选项中,环境影响识别的任务是( )。

  • A.预测不利的环境影响,采取各种减缓措施
  • B.系统地检查各种“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 C.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项目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 D.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和拟选厂址周围的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
45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 )。

  • A.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 B.二氧化碳和甲烷
  • C.氨气和甲烷
  • D.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47

生态环境自然植被经常需要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

  • A.样地数目
  • B.样地的排列
  • C.样地上的群落和物种
  • D.样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