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材料》模拟试题(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5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整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确定拌和温度
  • B.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
  • C.确定沥青用量
  • D.确定拌和时间
37

土体的压缩主要表现为( )。

  • A.孔隙体积的减小
  • B.土粒密度
  • C.固体颗粒的变形
  • D.水的体积
38

土的压缩系数与土的( )有关

  • A.相应荷载作用下孔隙比的变化
  • B.孔隙水的排出
  • C.相应压应力水平
  • D.孔隙水本身的压缩变形
39

相对密实度指标( )。

  • A.不能评价各种土的密实状态
  • B.可以评价黏性土的密实状态
  • C.可以评价砂性土的密实状
  • D.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缺陷
40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有( )。

  • A.间隙率法
  • B.流动时间法
  • C.砂浆长度法
  • D.游标卡尺法
41

关于砂的细度模数,叙述正确的有(  )。

  • A.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愈粗
  • B.细度模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0.15mm筛至2.36mm筛5个粒径的累计筛余量,粗颗粒分计筛余的“权”比细颗粒大,细度模数的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颗粒含量
  • C.细度模数的数值与小于0.15mm的颗粒无关
  • D.不同级配的砂可以具有相同的细度模数
42

集料的堆积密度是指单位堆积体积集料的质量,堆积体积包括( )。

  • A.集料实体体积
  • B.集料颗粒的闭口孔隙体积
  • C.集料颗粒的开口孔隙体积
  • D.集料粒问空隙体积
4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在( )情况下试验结果作废。

  • A.一个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 B.两个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 C.整组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 D.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差值超过中问值的15%
45

通过配合比设计,可以决定沥青混合料的( )。

  • A.材料品种
  • B.矿料级配
  • C.沥青用量
  • D.碾压温度
47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 )阶段。

  • A.初步配合比
  • B.目标配合比
  • C.生产配合比D。生产配合比验证
48

矿质集料的级配类型有( )。

  • A.密级配
  • B.开级配
  • C.连续级配
  • D.间断级配
49

为保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 )。

  • A.最大水灰比
  • B.最小水泥用量
  • C.最大水泥用量
  • D.最小水灰比
50

压力机安全操作要求( )。

  • A.严禁过载使用
  • B.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 C.严禁液压缸室顶试压
  • D.工作完毕后,应将油缸回位,切断电源
51

对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 )。

  • A.早强剂
  • B.用水量
  • C.砂率
  • D.水泥强度等级
52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包括( )两部分。

  • A.空隙率
  • B.沥青体积百分率
  • C.混合料间隙率
  • D.骨料空隙率
53

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因素中,与矿料间隙率不相关的是( )。

  • A.集料最大粒径
  • B.细砂用量
  • C.石粉用量
  • D.沥青针入度
54

若施工中发现混凝土拌和物有明显的离析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A.骨料级配差
  • B.水泥浆用量过大
  • C.拌和不均匀
  • D.拌和时间过长
55

混凝土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的( )。

  • A.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 B.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
  • C.影响混凝土的保水性
  • D.影响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56

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流值的因素是( )。

  • A.加大矿料的最大粒径
  • B.增加沥青用量
  • C.提高沥青标号
  • D.提高集料的棱角
57

车辙试验用的试件尺寸为( )的板块试件。

  • A.300mm×300mm x 50mm
  • B.300mm x 300mm×100mm
  • C.300mm×300mm×300mm
  • D.300mm×300mm×500mm
59

决定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是( )。

  • A.水泥用量
  • B.用水量
  • C.水灰比
  • D.骨料粒径
60

混凝土中加引气剂使混凝土( )显著提高。

  • A.强度
  • B.抗冲击性
  • C.抗冻性
  • D.弹性模量
62

关于碱集料反应,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 A.碱一硅酸反应试验方法也适用于碳酸类集料
  • B.碱一硅酸反应试验环境要求成型室、测长室的相对湿度应不小于80%
  • C.每次测长后,应对每个试件进行挠度测量和外观检查
  • D.当6个月龄期的膨胀率小于0.10%时,判定为无潜在碱一硅酸反应危害
63

混凝土流动性太小,应( )。

  • A.增加用水量
  • B.增加水泥用量
  • C.增加砂率
  • D.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
65

钢材冷拉时效后( )。

  • A.强度、塑性提高
  • B.强度、塑性降低
  • C.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 D.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66

根据(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砂分成三个级配区。

  • A.2.5mm
  • B.1.25mm
  • C.0.63mm
  • D.0.315mm
67

当水泥混凝土所用的砂由中砂改为粗砂或细砂时,砂率应( )。

  • A.保持不变
  • B.适当增大
  • C.适当减少
  • D.粗砂适当增大,细砂适当减少
68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评价指标是( )。

  • A.稳定度
  • B.残留稳定度
  • C.动稳定度
  • D.残留强度化
70

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是( )。

  • A.气集料耐磨光性
  • B.沥青用量
  • C.沥青含蜡量
  • D.前三个均是
71

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 )。

  • A.减小
  • B.增加
  • C.不变
  • D.有的沥青减小,有的增加
73

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 )。

  • A.越大
  • B.越小
  • C.不变
  • D.两者无关
74

油石比是指( )的比值。

  • A.沥青与矿料的质量
  • B.沥青与矿料的体积
  • C.沥青与混合料总质量
  • D.沥青与混合料总体积
75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水率试验采用( )。

  • A.改进VC法
  • B.坍落度仪法
  • C.混合式气压法
  • D.维勃仪法
77

评价粗集料力学性能的指标是( )。

  • A.抗压强度
  • B.压碎值
  • C.坚固性
  • D.磨耗值
79

石料的磨光值越大,说明石料越( )。

  • A.不易磨光
  • B.易磨光C。强度高
  • C.强度低
80

与孔隙体积无关的物理常数是( )。

  • A.密度
  • B.表观密度
  • C.毛体积密度
  • D.堆积密度
81

相对密实度主要用来评价(  )。

  • A.各种土的状态
  • B.细粒土的状态
  • C.粗粒土的状态
  • D.黏性土的状态
82

液性指数主要应用于评价(  )。

  • A.各种土的状态
  • B.砂土的状态
  • C.细粒土的状态
  • D.粗粒土的状态
83

液限与塑限的测定皆是用( )测定的。

  • A.重塑土
  • B.原状土
  • C.饱和土
  • D.黄土
85

工程上含水率的定义为( )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 A.结合水和自由水
  • B.结合水
  • C.自由水
  • D.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