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试题《材料》多选题练习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水泥强度试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时环境温度是20±2℃
  • B.养生时温度是20±1℃
  • C.养生时试样放置无具体规定
  • D.养生用水一般无规定
2

水泥砼试件的尺寸一般有()cm几种。

  • A.15*15*15
  • B.10*10*10
  • C.20*20*20
  • D.7*7*7
3

钢筋拉伸试验应力一应变图中可观察到()。

  • A.弹性阶段
  • B.屈服阶段
  • C.强化阶段
  • D.断裂阶段
5

沥青混合料需确定的指标有()。

  • A.沥青用量
  • B.稳定性
  • C.流值
  • D.饱和度
6

规范用一般采用()指标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 A.空际率
  • B.饱和度
  • C.残留稳定性
  • D.流值
7

用合成集配曲线图确定各种集料用量,应根据各级集料级配曲线之间的关系即()。

  • A.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合
  • B.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叠
  • C.两相邻级配曲线相接
  • D.两相邻级配曲线相离
8

桥梁建筑用主要石料有()。

  • A.片石
  • B.块石
  • C.粗料石
  • D.镶面石
9

计算集料的物理常数时,一般应考虑集料的()。

  • A.开口孔隙
  • B.闭口孔隙
  • C.周围孔隙
  • D.颗粒间空隙
10

关于水泥砼配合比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动性不符合要求时,应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减水泥用量
  • B.粘聚性和保水性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砂率
  • C.流动性不符合要求时,可用改变用水量的办法予以调整
  • D.砂率不足时,流动性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12

国产重交通道路粘稠石油沥青,可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要求,因其具有()四个特点。

  • A.含蜡量低
  • B.高温粘度大
  • C.低温延伸性好
  • D.抗老化性能好
  • E.比重小
  • F.软化点低
14

公路工程石料抗压静弹性模量试验可用()等三种方法。

  • A.电阻应变仪法
  • B.镜式引伸仪法
  • C.杠杆引伸仪法
  • D.超声波法
  • E.化学法
15

指出三种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常用的抗滑耐磨石料()。

  • A.安山岩
  • B.玄武岩
  • C.页岩
  • D.白云岩
  • E.花岗岩
17

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有()。

  • A.车辙试验
  • B.浸水马歇尔试验
  • C.弯曲试验
  • D.冻融劈裂试验
18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试验可用()等四种方法。

  • A.表干法
  • B.水中称重法
  • C.蜡封法
  • D.体积法
  • E.射线法
  • F.色谱法
21

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应符合()条件。

  • A.在温度为20±5℃环境中静置1~2昼夜
  • B.拆摸后放入 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标养室中
  • C.或放在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 饱和溶液中
  • D.经常用水直接冲淋其表面以保持湿润
24

进行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三种试剂必不可少。

  • A.无水氯化钙
  • B.盐酸
  • C.甲醛
  • D.EDTA
  • E.丙三醇
25

粗集料含水率试验可用()两种方法。

  • A.烘箱法
  • B.网篮法
  • C.酒精燃烧法
  • D.透气法
26

混凝土膨胀剂适用于以下()三种混凝土。

  • A.补偿收缩混凝土
  • B.填充用膨胀混凝土
  • C.大体积混凝土
  • D.自应力混凝土
27

混凝土减水剂的技术指标包括()等二个方面。

  • A.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
  • B.匀质性指标
  • C.抗冻性指标
  • D.抗渗性指标
28

以下二种材料()属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 A.粒化高炉矿渣
  • B.石英砂
  • C.凝灰岩
  • D.煤矸石
29

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有()三种。

  • A.石灰石
  • B.花岗石
  • C.粘土
  • D.铁矿石(粉)
  • E.白云石
30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分为()三个阶段。

  • A.潜化期(诱导期)
  • B.凝结期
  • C.稳定期
  • D.硬化期
32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针入度的不同分为()等标号。

  • A.A-100甲
  • B.A-100乙
  • C.AH-50
  • D.AH-70
  • E.AH-90
  • F.A-140
  • G.AH-110
  • H.AH-130
33

用于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的三项主要技术指标是()。

  • A.磨光值
  • B.冲击值
  • C.磨耗值
  • D.坚固性
  • E.含泥量
34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中粒度范围为()%等三个。

  • A.<2.5㎜
  • B.<1.2㎜
  • C.<0.6㎜
  • D.<0.15㎜
  • E.<0.75㎜
35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的三项要求是()。

  • A.视密度
  • B.砂当量
  • C.坚固性
  • D.碱含量
  • E.SO3
36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方法有()等四种方法。

  • A.回流式抽提仪法
  • B.脂肪抽提仪法
  • C.射线法
  • D.蜡封法
  • E.离心分离法
  • F.真空法
37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方法有()等三种。

  • A.浸水马歇尔试验法
  • B.真空饱和马歇尔试验法
  • C.冻融劈裂试验法
  • D.水煮法
  • E.静态浸水法
38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分别是()。

  • A.击实法
  • B.轮碾法
  • C.环刀法
  • D.静压法
  • E.钻芯法
39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推荐的砼强度快速试验方法为()。

  • A.1h促凝蒸压法
  • B.4h压蒸养护法
  • C.3d强度推算法
  • D.80℃沸水法
40

配制公路桥涵高强度混凝土的要求是()。

  • A.水胶比0.24—0.38
  • B.(水泥+掺合料) ≯550—600kg/m3
  • C.砂率(40—45)%
  • D.坍落度(220—250)mm
41

混凝土抗折试件的(标准的和非标准的)规格为()。

  • A.150×150×550(mm)
  • B.100×100×400(mm)
  • C.150×150×600(mm)
42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

  • A.水灰比
  • B.坍落度
  • C.砂率
  • D.空隙率
  • E.用水量
  • F.含气量
43

进行细集料砂当量试验的目的是()。

  • A.测定其粘土杂质含量
  • B.评定其清洁程度
  • C.测定其坚固性
  • D.测定其颗粒级配
44

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贯入阻力仪由()四个部分组成。

  • A.加荷装置
  • B.测针
  • C.试样筒
  • D.标准筛
  • E.维卡仪
  • F.跳桌
45

混凝土工程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膨胀剂()。

  • A.硫铝酸钙类
  • B.氯化铁类
  • C.硅铝酸钙—氧化钙类
  • D.氧化钙类
46

测定砂的表面含水率必须先测定其()。

  • A.含水率
  • B.吸水率
  • C.比表面积
  • D.空隙率
48

选用的砼外加剂应有供货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

  • A.产品说明书(应标有主要成分)
  • B.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
  • C.掺外加剂砼性能检验报告
  • D.集料试验报告
  • E.水质分析报告
49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适用范围是()。

  • A.地下、水中和海水工程
  • B.高温受热和大体积工程
  • C.蒸汽养护砼工程
  • D.冬期施工砼工程
5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占90%以上的两种产物是()。

  • A.水化硅酸钙
  • B.水化铁铝酸钙
  • C.钙矾石
  • D.氢氧化钙
52

评定石料等级的依据是()。

  • A.压碎指标值
  • B.极限抗压强度
  • C.磨耗率
  • D.冲击值
53

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大小,主要由()来选取。 A 、水灰比和砂率

  • A.捣实方式
  • B.集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 C.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
55

针入度试验的条件分别是( )。

  • A.温度
  • B.时间
  • C.针质量
  • D.沉入速度
56

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的成分是()。

  • A.铝酸三钙
  • B.游离过火CaO
  • C.硅酸三钙
  • D.MgO
57

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

  • A.含蜡量
  • B.针入度
  • C.软化点
  • D.延度
58

选择混凝土用砂的原则是()。

  • A.粒径小一些
  • B.粒径大一些
  • C.空隙率小
  • D.级配好
59

通常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

  • A.悬浮-密实结构
  • B.骨架-空隙结构
  • C.密实-骨架结构
  • D.悬浮-空隙结构
60

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类型一般是根据()选定。

  • A.道路等级
  • B.气侯条件
  • C.路面类型
  • D.所处的结构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