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0°
- B.30°
- C.45°
- D.60°
- E.90°
- A.数字水印技术
- B.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 C.数据分块技术
- D.数据质量控制技术
- E.用户登录控制技术
- A.测绘单位使用的测绘仪器须经周期检定合格,方可用于测绘生产
- B.教学示范用测绘仪器可以免检,无需向测绘主管部门登记,即可使用
- C.教学示范用测绘仪器经检定合格后可用于测绘生产
- D.测绘仪器只要经周期检定,无论是否合格,均可再用于测绘生产
- E.测绘仪器经国家权威科研机构检测合格后即可用于测绘生产
- A.点点冲突时,保持高层次点状要素图形完整,对低层次点状要素移位
- B.点线冲突时,保持点状要素图形完整,点状要素压盖线状要素
- C.点面冲突时,保持点状要素图形完整,点状要素压盖面状要素
- D.线线冲突时,保持线状要素各自完整,互相压盖时不得移位
- E.线面冲突时,保持线状要素完整,线状要素压盖面状要素
- A.时间频率基准
- B.守时系统
- C.定时系统
- D.覆盖范围
- E.所在时区
- A.水准联测法
- B.同步改正法
- C.潮汐分析法
- D.直接观测法
- E.声速改正法
- A.1
- B.2
- C.3
- D.4
- E.5
- A.控制网应用范围
- B.分级布网方案
- C.测量精度标准
- D.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
- E.测站间的通视
- A.飞行质量
- B.影像质量
- C.压平检测
- D.相片数量
- E.摄影面积
- A.水平桩
- B.轴线控制桩
- C.中线桩
- D.龙门桩
- E.角桩
- A.角度闭合差
- B.高差闭合差
- C.基线闭合差
- D.坐标增量闭合差
- E.边长闭合差
- A.需求调查分析
- B.系统总体设计
- C.系统详细设计
- D.系统开发与集成
- E.系统测试
- A.选择或求定椭球参数
- B.进行椭球定位、定向
- C.确定坐标形式
- D.确定大地原点
- E.与其他坐标系进行参数转换
- A.托鱼的高度
- B.速度
- C.背景噪声
- D.海底目标的性质
- E.气候因素
- A.服务式GIS的“政务一套图”模式实施中,需要注重整合的信息采集应用机制的建立
- B.基于Internet和WebService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地域限制
- C.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服务主要是查询、浏览功能
- D.WebGIS具有在Internet上进行空间信息的目录服务
- E.基于WebService的地理信息服务就是提供者实现地理信息服务,并以Web服务的形式发布出去
- A.方位物应有利于判定界桩点的位置
- B.方位物必须明显、固定、不易破坏
- C.方位物不能选择大的物体
- D.每个界桩点的方位物不少于两个
- E.界桩点至方位物的距离一般应实测
- A.117°
- B.127°
- C.137°
- D.147°
- E.157°
- A.系统分析
- B.系统安装
- C.系统设计
- D.系统实施
- E.系统制图
- 19
-
侧扫声纳可用于( )
- A.矿产勘探
- B.工程测量
- C.海底搜索
- D.水下考古
- E.测量海底地质地貌
- A.1
- B.2
- C.3
- D.4
- A.72.289
- B.72.260
- C.71.289
- D.71.260
- A.时间分辨率
- B.光谱分辨率
- C.空间分辨率
- D.辐射分辨率
- A.0.001
- B.0.002
- C.0.003
- D.0.004
- A.影响
- B.不影响
- C.盘左影响,盘右不影响
- D.盘左不影响,盘右影响
- A.逻辑设计阶段
- B.业务设计阶段
- C.概念设计阶段
- D.物理设计阶段
- A.斜线距离
- B.水平距离
- C.折线距离
- D.平行距离
- A.横穿马路
- B.受电磁场干扰
- C.穿越草坪
- D.过水体
- A.空间部分
- B.控制部分
- C.客户端
- D.电子狗
- A.1.2
- B.1.5
- C.2
- D.2.5
- A.1.50
- B.2.00
- C.2.50
- D.3.00
- A.水准测量
- B.GNSS测量
- C.垂直测量
- D.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 A.1:10万
- B.1:25万
- C.1:50万
- D.1:100万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 D.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 A.水准测量
- B.极坐标测量
- C.三角高程测量
- D.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 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
- 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
- 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
- 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
- A.平面点、平高点和高程点
- B.平高点、平面点和高程点
- C.平高点、高程点和平面点
- D.平面点、高程点和平高点
- A.l
- B.2
- C.3
- D.4
- A.时间准则
- B.灵敏度准则
- C.精度准则
- D.费用准则
- 39
-
界线测绘应采用()坐标系
- A.2000国家大地
- B.1980坐标系
- C.54坐标
- D.WGS-84坐标系
- A.几何误差
- B.辐射误差
- C.投影误差
- D.分类误差
- A.图幅中最小的整数位经线
- B.靠近图幅中间位置的整数位经线
- C.靠近图幅东边位置的整数位经线
- D.公里网线
- A.0.1
- B.0.2
- C.0.3
- D.0.4
- A.0.01
- B.0.02
- C.0.05
- D.0.06
- A.输入功能
- B.管理功能
- C.数据更新功能
- D.检索查询功能
- A.0.1
- B.0.2
- C.0.3
- D.0.6
- A.体积数据
- B.面积数据
- C.线性数据
- D.点位数据
- A.全组合测角法
- B.分组方向观测法
- C.测回法
- D.方向观测法
- 48
-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 )。
- A.0°~ 90°
- B.0°~ 180°
- C.0°~ 360°
- D.-90°~ -90°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0/4baed5906ba61d11f03af38f97649b.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60/063541aa5c570cc9e51f470fa6be2e.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0/d6f24150237f6ebb6089988c294250.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10/2e7ff5f5f46b3187c71e4a916c2a66.jpg">
- A.可定位性
- B.依比例性
- C.逻辑性
- D.概括性
- A.地形测量
- B.像片坐标测量
- C.地物高度测量
- D.像片控制测量
- A.软件接口
- B.数据类型
- C.数据精确度
- D.故障处理
- A.北京北京
- B.北京西安
- C.北京青岛
- D.青岛西安
- A.180°
- B.90°
- C.270°
- D.0°
- 56
-
相对定向元素共有()个
- A.1
- B.2
- C.3
- D.5
- A.视准轴误差
- B.度盘刻划误差
- C.水平轴误差
- D.度盘偏心误差
- A.1:5000
- B.1:10000
- C.1:25000
- D.1:50000
- A.系统分析
- B.系统设计
- C.系统实施
- D.系统维护
- A.3m
- B.2m
- C.3mm
- D.2mm
- A.竖轴倾斜误差
- B.度盘偏心差
- C.横轴误差
- D.照准部偏心差
- A.6
- B.8
- C.12
- D.18
- A.波特率
- B.波特位
- C.校验率
- D.数码位
- A.愈精确
- B.愈差
- C.不变
- D.不能确定
- A.检核条件多,图形结构强度高
- B.边长直接测定,精度均匀
- C.采取网状布设,控制面积较大,精度较高
- D.主要工作是测角,受地形限制小,扩展迅速
- A.角度测量
- B.导线测量
- C.边长测量
- D.高差测量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轴
- D.以上都不对
- A.测试标准制定得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 B.测试标准是否涵盖了目前所能预测到的以及前期调研的大部分情况
- C.测试目前的制作工艺和作业水平能否满足标准的要求,是否需要进行标准优化或生产资源的调整
- D.相关的各级行政区划界线是否完整表达
- A.±9
- B.±10
- C.±12
- D.±16
- A.计算所使用的共线方程不严密
- B.地面上的建筑物太多
- C.计算所使用的DEM没有考虑地面目标的高度
- D.地形的起伏太大
- A.1
- B.2
- C.3
- D.4
- A.A.±0.10
- B.B.±0.15
- C.C.±0.20
- D.D.±0.14
-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 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
- C.不动
- D.以上都不对
- A.独立
- B.任意
- C.国家
- D.地方
- A.按距离成比例反号分配
- B.按距离成比例同号分配
- C.按测段平均反号分配
- D.按测段平均同号分配
- A.水准面
- B.水平面
- C.铅垂面
- D.圆曲面
- A.低纬度地区
- B.高纬度地区
- C.中纬度地区
- D.赤道附近
- A.1.0 2.0
- B.2.03.0
- C.2.0,5.0
- D.5 10
- A.0.001
- B.0.01
- C.0.015
- D.0.0025
- 80
-
测量误差来源于( )。
- A.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
- B.角度误差、边长误差、高差误差
- C.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 D.仪器、观测值、计算机
- A.编稿与编绘
- B.地图设计
- C.数据输入
- D.印前数据处理
- A.3
- B.4
- C.5
- D.6
- 8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能够恢复修改前的状态,数据库的操作要具有:①恢复功能:在出错时可回到修改前状态②备份功能
- B.原则上,数据应至少有一套备份数据,即同时应至少保存两套数据,并异地存放。
- C.针对不同的业务需要,资料复制有两种方式: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 D.先备份、后写日志文件
- A.对实体目标进行分类编码
- B.实现非空间信息的空间化
- C.建立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 D.建立实体数据与元数据的关系
- A.±0.1
- B.±0.2
- C.±0.3
- D.±0.4
- A.归零差
- B.测回差
- C.2C互差
- D.以上都不对
- A.单位
- B.宗地
- C.街坊
- D.街道
- A.概念设计
- B.界面设计
- C.逻辑设计
- D.物理设计
- A.1949~1956
- B.1950~1956
- C.1954~1956
- D.1956~1960
- A.±6
- B.±8
- C.±10
- D.±14
- A.0.1
- B.0.2
- C.0.3
- D.0.5
- A.单位时间内所访问的逻辑记录个数要少
- B.分析用户活动所涉及的数据
- C.单位时间内数据传送量要少
- D.系统占用的储存空间尽量要少
- A.悬崖
- B.峭壁
- C.河流
- D.盘地
- A.气压
- B.湿度
- C.海拔
- D.风力
- A.激光测地雷达
- B.卫星测高雷达
- C.合成孔径雷达
- D.地下管线探测雷达
- A.±0.1
- B.±0.2
- C.±0.3
- D.±0.5
- A.1
- B.2
- C.5
- D.10
- A.26、31
- B.27、32
- C.29
- D.30
- A.极坐标法
- B.直角坐标法
- C.高程上下传递法
- D.角边交会法
- A.10m×10m
- B.20m×20m
- C.30m×30m
- D.50m×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