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施测前,应进行船只的稳定性试验和航行试验
- B.对横摇、纵倾参数每隔l~2年标定一次,并在没航次正式测量前,至少测量一条长度为2~3km的往返测线,并确认其数值
- C.在测区中,允许直接改变船只方向
- D.在测量过程中,测量船只必须保持航速稳定
- A.展绘数学基础
- B.资料加工处理
- C.各要素综合取舍,按规定的图例符合和色彩进行编绘
- D.处理资料拼接、与邻图接边接幅、图面配置等各种图面问题
- A.分丘图的丘号要与分幅图一致
- B.分户图的丘号要与分丘图一致
- C.分丘图的精度要高于分幅图
- D.分丘图的坐标系可以不同于分幅图坐标系
- A.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
- B.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依法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进行
- C.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
- D.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A.地图产品送审单位伪造送审材料,骗取地图审核批准
- B.伪造地图审核号
- C.冒用地图审核号
- D.地图再版时更换广告内容
- A.内定向
- B.几何纠正
- C.绝对定向
- D.数据采集
- A.有与其从事的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 B.有与其从事的测绘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装备和设施
- C.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 D.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 A.由县级测绘管理部门提出审核意见
- B.由设区的市测绘管理部门提出审核意见
- C.设区的市测绘管理部门批准
- D.省级测绘管理部门批准
- A.短期验潮站
- B.临时验潮站
- C.海上定点验潮站
- D.长期验潮站
- A.1.2
- B.1.5
- C.2
- D.2.5
- A.150,200
- B.80,100
- C.750,1000
- D.1600,2000
- A.50公里
- B.100公里
- C.200公里
- D.500公里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不能确定
- A.0.5
- B.1
- C.2
- D.3
- A.闭合导线
- B.附和导线
- C.支导线
- D.任意导线都可
- A.垂线、大地水准面
- B.垂线,参考椭球面
- C.法线、大地水准面
- D.法线、参考椭球面
- A.100m±0.025m
- B.200m±0.040m
- C.150m±0.035m
- D.250m±0.040m
- A.2mm
- B.3mm
- C.5mm
- D.10mm
-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 B.横轴误差
- 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 D.指标差
- A.正比
- B.无关系
- C.不确定
- D.反比
- A.越低
- B.不变
- C.不确定
- D.越高
- A.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 B.保持常数
- C.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 D.具有累计性
- A.相对误差
- B.中误差
- C.往返误差
- D.允许误差
- A.往返较差
- B.相对误差
- C.闭合差
- D.容许误差
- A.真子午线方向
- B.磁子午线方向
- C.坐标纵轴方向
- D.子午线方向
- A.DS3
- B.DS1
- C.DS10
- D.DS30
- A.96°
- B.276°
- C.6°
- D.174°
- 28
-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
- A.0°~90°
- B.0°~180°
- C.0°~360°
- D.-90°~-90°
- A.地理坐标
- B.平面直角坐标
- C.坐标和高程
- D.高斯坐标
- A.相对高程
- B.绝对高程
- C.高差
- D.以上都不对
- A.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 B.大地坐标系
- C.平面直角坐标系
- D.任意坐标系
- A.地球自然表面
- B.大地水准面
- C.参考椭球面
- D.水准面
- A.1
- B.5
- C.10
- D.50
- A.重力数据、测量控制点
- B.高程点、等高线及数字高程模型
- C.高压电线、通信线及管道
- D.重要的商场信息
- A.定位系统
- B.软件系统
- C.导航电子地图
- D.控制系统
- A.DR
- B.Pos
- C.POI
- D.3S
- A.组装测试
- B.可靠性测试
- C.安全性测试
- D.空间性能测试
- A.确定各实体的主关键字
- B.确定实体内部属性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 C.消除冗余关系
- D.设计物理的存贮结构
- 39
-
栅格结构较矢量结构()
- A.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
- B.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
- C.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
- D.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
- A.技术可行性评估
- B.系统的支持状况
- C.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 D.数据流模型。
- A.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存贮模型
- B.逻辑模型概念模型物理存贮模型
- C.物理存贮模型,逻辑模型概念模型
- D.物理存贮模型,逻辑模型,概念模型
- A.关系特征
- B.属性特征
- C.时间特征
- D.空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