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植被
- B.交通网
- C.行政驻地名称
- D.境界线
- E.房屋面
- A.用户可利用简单终端、通过“云”实现超级计算任务
- B.“云”具有固定的规模数量
- C.同一个“云”可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
- D.“云”服务可按需购买
- E.在“云”端部署地理信息服务需要高额的成本
- A.DOM数据
- B.路网数据
- C.DEM数据
- D.地址数据
- E.POI数据
- A.地形分析
- B.网络分析
- C.数据库操作
- D.空间查询
- E.用户管理
- A.点云密度
- B.平面精度
- C.高程精度
- D.属性精度
- E.完整性
- A.影像增强
- B.影像融合
- C.影像辐射处理
- D.影像分类
- E.影像镶嵌
- A.底片扫描分辨率的确定
- B.扫描参数调整
- C.影像增强
- D.匀光处理
- E.影像旋转
- A.安全高度控制要求
- B.分区界线尽量与行政界线保持一致
- C.分区界线应与测图的图廓线一致
- D.摄区内地形高差要求
- E.摄区区内地物反差应尽量一致
- A.沿边界走向呈带状分布
- B.作为边界协议书附图
- C.按一定经差、纬差自由分幅
- D.必须经界线双方政府负责人签字认可
- E.表现方式有纸质或数字形式
- A.物权法及其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司法解释
- B.产权各方合法的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
- C.“谁使用谁分摊”的基本原则
- D.房屋开发单位“成本-收益”财务要求
- E.房屋的规划、设计及使用用途
- A.坐标系统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 B.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是否正确
- C.宗地草图是否与实地相符
- D.地籍图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 E.控制网点埋石是否符合要求
- A.属性调查法
- B.巡视调查法
- C.开挖调查法
- D.权属调查法
- E.物探调查法
- A.日照测量
- B.放线测量
- C.验线测量
- D.贯通测量
- E.验收测量
- A.解析法
- B.回归分析法
- C.时间序列分析法
- D.等权替代法
- E.试验修正法
- A.GNSS静态测量
- B.雷达干涉测量
- C.三角高程测量
- D.近景摄影测量
- E.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 16
-
“三北”是指( )。
- A.真子午线北方向
- B.首子午线北方向
- C.磁了午线北方向
- D.纵坐标轴北方向
- E.地心坐标系北方向
- A.测深仪检验
- B.划分图幅
- C.确定测量比例尺
- D.绘制有关附图
- E.确定测区范围
- A.仪器对中误差
- B.目标偏心误差
- C.大气垂直折光误差
- D.照准误差
- E.仪器乘常数
- A.方向
- B.拉力
- C.气压
- D.钢尺分划
- E.温度
- A.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纬度行号
- B.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经度列号
- C.比例尺代码
- D.其所在图幅行号
- A.外业手簿计算
- B.外业高差和概略高程表编算
- C.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计算
- D.附合路线与环线闭合差计算
- E.水准路线的固体潮改正计算
- A.斜轴方位投影
- B.正轴割圆锥投影
- C.伪方位投影
- D.横切椭圆柱投影
- A.自由分幅
- B.矩形分幅
- C.拼接分幅
- D.经纬线分幅
- A.水平排列
- B.垂直排列
- C.斜交排列
- D.曲线排列
- A.中国全图必须表示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采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
- B.广东省地图必须包括东沙群岛
- C.在表示省级行政中心的图上,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省级行政中心等级相同
- D.在1:25万的公开地图上可绘制经纬网
- A.5
- B.8
- C.10
- D.15
- A.位于同一空间高度层的道路,等级高的压盖等级低的
- B.立体交叉道路视实际空间关系进行压盖处理
- C.道路于其他现状地物空间重叠时,其他地物可压盖道路
- D.位于同一垂直方向的多层平行高架道路错开显示
- A.向东向南
- B.向西向北
- C.向西向南
- D.向东向北
- 29
-
正确的是( )。
- A.切片方案原点一般选在方案格网的右上角
- B.地图切片和缓存技术适用于数据经常发生变化的业务(专题)图层
- C.每一个缓存地图对应一个切片方案
- D.地图比例尺越大,生成缓存所需时间也越短
- A.SVG
- B.GML
- C.WFS
- D.WCS
- A.数据编码检查
- B.坐标精度检查
- C.坐标系检查
- D.数据接边检查
- A.模块间接口测试
- B.可靠性测试
- C.可移植性测试
- D.安装测试
- A.DOM
- B.DEM
- C.DSM
- D.DTM
- A.基于嵌入式的GIS解决方案
- B.基于B/S模式的GIS解决方案
- C.基于C/S模式的GIS解决方案
- D.基于SOA架构的GIS解决方案
- A.两点间距离
- B.一个面的面积
- C.一个面比别一个面大
- D.两个面是相邻的
- A.9
- B.81
- C.256
- D.512
- A.服务器模式
- B.内置模式
- C.中间件模式
- D.客服端模式
- A.条件查询
- B.图形查属性
- C.属性查图形
- D.间接查询
- A.代码转换
- B.格式转换
- C.数据重采样
- D.符号化处理
- A.节点不及
- B.多边形有穿插
- C.多边形有碎屑
- D.三线同一节点
- A.高程
- B.坡度
- C.重力
- D.坡向
- A.地图整饰
- B.脱密处理
- C.内容提取
- D.模型重构
- A.位置精度
- B.表达精细度
- C.时间精度
- D.属性精度
- A.数据库
- B.三维可视化
- C.互联网
- D.物联网
- A.采用斜距投影的方式成像
- B.侧视雷达图像在垂直飞行方向上的比例尺有变化
- C.高差引起的投影差方向与中心投影差方向一致
- D.可构成立体像对
- A.纹理
- B.色调
- C.阴影
- D.地物关系
- A.资源三号02星
- B.风云2号
- C.Landsat-7
- D.高分一号
- A.JPG
- B.BMP
- C.GeoTIFF
- D.PNG
- A.使用标准号、产品名称、比例尺、分类代码、地面分辨率、分幅编号、生产时间
- B.产品名称、使用标准号、比例尺、分类代码、分幅编号、地面分辨率、生产时间
- C.生产时间、产品名称、使用标准号、比例尺、分类代码、分幅编号
- D.分类代码、分幅编号、使用标准号、比例尺、产品名称、地面分辨率、生产时间
- A.相对定向参数
- B.绝对定向参数
- C.加密点坐标
- D.偏心角及线元素偏移值
- A.立体模型创建
- B.地物要素采集
- C.图形编辑
- D.影像镶嵌
- A.用建筑物边线代替道路边线
- B.用道路边线代替建筑物边线
- C.建筑物边线与道路边线同时绘出
- D.建筑物边线于道路边线都不绘出
- A.激光雷达
- B.合成孔径雷达
- C.微波高度计
- D.高光谱扫描传感器
- A.1/6
- B.1/3
- C.2/3
- D.1
- A.尖山顶
- B.圆山顶
- C.弧形地物
- D.鞍部
- A.3
- B.5
- C.7
- D.9
- A.上下视差
- B.左右视差
- C.投影差
- D.像点位移
- A.航摄地区和面积
- B.测图方法
- C.航摄季节
- D.航摄安全高度
- A.南北
- B.东北-西南
- C.东西
- D.东南-西北
- A.像幅
- B.主距
- C.镜头分辨率
- D.快门速度
- A.航摄高度
- B.摄区略图
- C.航线间隔
- D.航摄焦距
- A.4
- B.3
- C.2
- D.1
- A.界桩登记表
- B.边界点成果表
- C.边界协议书
- D.边界走向说明
- A.55cm*65cm
- B.50cm*60cm
- C.45cm*55cm
- D.40cm*50cm
- A.4
- B.3
- C.2
- D.1
- A.三级城市平面控制点
- B.四等城市平面控制点
- C.国家E级GPS点
- D.国家四等三角点
- A.调查土地界址点情况
- B.布设地籍控制网
- C.量算宗地面积
- D.量算房屋分层分户面积
- A.26
- B.27
- C.29
- D.31
- A.95
- B.100
- C.105
- D.110
- A.按裙楼连接
- B.按管道连廊连接
- C.按天桥连接
- D.按走廊连接
- A.五
- B.四
- C.三
- D.二
- A.度盘偏心差
- B.垂直轴误差
- C.横轴误差
- D.视准轴误差
- A.高斯平面坐标系的x轴正方向
- B.高斯平面坐标系的y轴正方向
- C.当地磁力线北方向
- D.当地子午线北方向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 A.±3.0
- B.±5.0
- C.±7.0
- D.±10.0
- A.计曲线
- B.间曲线
- C.汇水线
- D.分水线
- A.位移观测
- B.沉降观测
- C.倾斜观测
- D.挠度观测
- A.1:500
- B.1:5000
- C.1:10000
- D.1:50000
- A.±4″
- B.±8″
- C.±12″
- D.±16″
- 80
-
已知
- 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00,100),B(50,50),则AB的坐标方位角为( )。
- B.45°
- C.135°
- D.225°
- E.315°
- A.经纬仪瞄准误差
- B.经纬仪对中误差
- C.钢尺尺长误差
- D.钢尺读数误差
- A.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原点
- B.所在城市邻近图根点
- C.所在城市大地控制点
- D.所在城市坐标系原点
- A.经差4°*纬差6°
- B.经差4°*纬差4°
- C.经差6°*纬差4°
- D.经差6°*纬差6°
- A.2000国家高程基准
- B.1990国家高程基准
- C.1985国家高程基准
- D.1956国家高程基准
- A.近海航行图
- B.港池图
- C.港区图
- D.海区总图
- A.震动
- B.航行
- C.抗干扰
- D.深水
- A.3
- B.4
- C.5
- D.6
- A.加权平均法
- B.线性内插法
- C.单站水位改正法
- D.水位分带法
- A.吃水改正
- B.姿态改正
- C.声速改正
- D.GNSS仪器相位改正
- A.后后前前
- B.后前前后
- C.前后后前
- D.前前后后
- A.100
- B.120
- C.140
- D.160
- A.点之记
- B.GNSS接收机检定证书
- C.技术设计书
- D.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 A.仪器沉降影响
- B.大气折光影响
- C.潮汐影响
- D.磁场影响
- A.+24″
- B.-24″
- C.+6″
- D.-6″
- A.分米级位置服务
- B.对流层模型参数
- C.0.01m的精密星历
- D.地球自转参数
- A.平面坐标值
- B.垂线偏差值
- C.高程值
- D.重力值
- A.正高
- B.正常高
- C.大地高
- D.力高
- A.验潮井基点
- B.验潮站工作零点
- C.理论最低潮面
- D.黄海平均海面
- A.竖轴不垂直
- B.大气折光
- C.i角
- D.调焦镜运行
- A.(B、L)转换为(x、y)
- B.(λ、φ)转换为(x、y)
- C.(x、y)转换为(B、L)
- D.(x、y)转换为(λ、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