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设计要素可视化符号
- B.确定要素在导航中的作用
- C.构建要素及其关系的存储结构
- D.描述要素的性质
- E.规定要素转换方法
- A.确定输入、输出参数
- B.确定系统模型
- C.确定用户界面
- D.绘制逻辑流程图
- E.编写应用实例
- A.已有数据库系统软件
- B.用户界面要求
- C.已有网络条件
- D.数据资源使用方式
- E.数据资源管理方式
- A.地形图
- B.水文图
- C.断面图
- D.数字高程模型
- E.地质图
- A.重力资料
- B.地图资料
- C.航摄资料
- D.气象资料
- E.水准资料
- A.航空摄影测量
- B.模拟摄影测量
- C.解析摄影测量
- D.近景摄影测量
- E.数字摄影测量
- A.行政界线
- B.地籍图分幅编号
- C.土地使用者
- D.水系
- E.界址点
- A.SPOT5
- B.ASTER
- C.QuickBird
- D.WorldView一1
- E.GeoEye一1
- A.压力
- B.管径
- C.埋深
- D.材质
- E.流向
- A.套内楼梯
- B.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管井
- C.套内卧室
- D.套内阳台
- E.内墙面装饰厚度
- A.地理要素
- B.地质要素
- C.数学基础
- D.水质要素
- E.整饰要素
- A.由高级到低级
- B.从整体到局部
- C.逐级控制
- D.保证精度
- E.逐级加密
- A.POS系统
- B.数据中心
- C.卫星系统
- D.数据通信网络
- E.基准站
- A.信息检索技术
- B.地图瓦片生成技术
- C.Ajax/VFlasb技术
- D.动态地图投影技术
- A.大地基准
- B.时间基准
- C.高程基准
- D.深度基准
- E.重力基准
- A.服务发布软件
- B.服务管理软件
- C.数据采集软件
- D.数据维护软件
- A.数据文件命名规则设计
- B.数据分层原则设计
- C.数据空间索引设计
- D.数据关联方式设计
- A.产品开发任务编制、样品制作、规格设计、产品设计、工具开发
- B.产品设计、规格设汁、工具开发、样品制作、产品开发任务编制
- C.产品开发任务编制、产品设计、规格设计、工具开发、样品制作
- D.工具开发、产品设计、规格设计、样品制作、产品开发任务编制
- A.提供地理信息浏览查询
- B.一般采用C/S模式
- C.一般采用SOA架构
- D.基于开放的标准
- A.具有相应交通信息
- B.具有实时导航功能
- C.具有地面高程信息
- D.具有兴趣点信息
- A.系统效率
- B.系统效益
- C.可扩展性
- D.可靠性
- A.确定GIS软件系统选型
- B.分析GIS项目风险
- C.培训GIS页目用户
- D.明确GIS数据用途
- A.可以定期进行全面更新,也可以进行动态局部更新
- B.可以全要素更新,也可以一种或几种要素更新
- C.更新后成果整体精度高于原数据精度
- D.可以按图幅进行更新,也可以按区域进行更新
- A.道路名称
- B.道路起止点
- C.道路日常养护单位
- D.道路数据生产单位
- A.最短路径分析技术
- B.缓冲区分析技术
- C.空间叠加分析技术
- D.资源定位和配置技术
- A.调整优化空间E—R图
- B.映射空间E—R图到数据表
- C.转化空间E—R图到数据模型
- D.用空间E—R图展示现实世界
- A.中心归属法
- B.长度占优法
- C.面积占优法
- D.重要性法
- A.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
- B.通视分析、缓冲区分析
- C.网络分析、叠加分析
- D.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
- A.地图学是GIS的基础
- B.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
- C.GIS强调空间数据分析
- D.GIS是地图学研究的前提
- A.固定两端位置,中间内插房屋符号,不合并外围街区
- B.固定两端位置,外围选取房屋符号,中间合并为街区
- C.固定两端位置,全部合并为街区
- D.不固定两端位置,按密度选取房屋符号
- A.等高线形状不应随碎部的删除而改变
- B.同一斜坡上等高线图形应协调一致
- C.等高线应显示地貌基本形状特征
- D.等高线应反映地貌类型方面的特征
- A.平均比例尺
- B.基本比例尺
- C.局部比例尺
- D.主比例尺
- A.0.3
- B.0.4
- C.0.5
- D.0.6
- A.平面坐标x
- B.平面坐标y
- C.磁北
- D.真北
- A.圆柱
- B.方位
- C.圆锥
- D.球面
- A.范围法
- B.点值法
- C.质底法
- D.动线法
- A.圆山顶
- B.房屋墙角拐点
- C.电杆顶
- D.尖山顶
- A.投影基线
- B.核线
- C.方位线
- D.主光轴线
- A.垂直于飞行方向
- B.平行于飞行方向
- C.成45°夹角
- D.成135°夹角
- A.亮度
- B.饱和度
- C.色调
- D.色温
- A.全野外
- B.单模型
- C.区域网
- D.航线网
- A.1
- B.2
- C.3
- D.4
- A.屋顶到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 B.屋顶到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度
- C.屋顶到地面的高度
- D.屋顶到纠正起始面的高度
- A.数据处理
- B.数据获取
- C.数据建库
- D.数据分析
- A.航摄仪主距
- B.摄区代号
- C.地面分辨率
- D.航摄时间
- A.航向
- B.旁向
- C.基线
- D.相邻
- A.200
- B.150
- C.100
- D.50
- A.1
- B.2
- C.3
- D.4
- A.WGS一84坐标系
- B.任意坐标系
- C.地方坐标系
- D.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A.8
- B.10
- C.12
- D.14
- A.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
- B.首末航线应在分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
- C.摄区内地貌类型应尽量一致
- D.应充分考虑航摄飞机飞行的安全距离
- A.7
- B.7—1
- C.9
- D.9—1
- A.福江线
- B.江福线
- C.闵赣线
- D.赣闵线
- A.±0.2
- B.±0.3
- C.±0.4
- D.±0.5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住宅餐饮用地
- B.商务金融用地
- C.农村宅基地
- D.城镇住宅用地
- A.20
- B.15
- C.10
- D.5
- A.房屋扩建,层数发生变化
- B.房屋附属门廊拆除量
- C.房屋门牌号变化
- D.房屋用地权界截弯取直
- A.±1.2
- B.±1.4
- C.±1.6
- D.±1.8
- A.4
- B.5
- C.6
- D.7
- A.房屋间无上盖架空通廊
- B.无顶盖室外楼梯
- C.利用高架路为顶盖建造的房屋
- D.房屋天面上的露天泳池
- A.4
- B.12
- C.23
- D.34
- A.错开表示
- B.交替表示
- C.用丘界线表示
- D.用房屋权界线表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可同时获得大量变形点信息
- B.可获得不同周期的变形量
- C.可测定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形
- D.不需要设置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 A.野外巡查
- B.交叉测量
- C.资料对比
- D.开挖验证
- A.±1.0
- B.±2.6
- C.±5.0
- D.±7.0
- A.1/54000
- B.1/50625
- C.1/40500
- D.1/28928
- A.联系测量
- B.贯通测量
- C.细部测量
- D.检核测量
- A.三角高程测量
- B.地面激光扫描
- C.精密水准测量
- D.GPS-RTK测量
- A.±5
- B.±10
- C.±15
- D.±20
- A.光学
- B.无线电
- C.卫星
- D.水声
- A.2
- B.3
- C.4
- D.5
- A.温度
- B.潮流
- C.深度
- D.声速
- A.±1
- B.±2
- C.±3
- D.±4
- A.±10
- B.±15
- C.±20
- D.±25
- A.平均海水面
- B.大地水准面
- C.似大地水准面
- D.理论最低潮面
- A.20
- B.30
- C.40
- D.50
- A.等角横切圆锥投影
- B.等角竖切圆锥投影
- C.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 D.等角竖切椭圆柱投影
- A.4
- B.5
- C.6
- D.7
- A.±5
- B.±10
- C.±15
- D.±20
- A.4
- B.5
- C.6
- 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