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地名地址数据
- B.行政界线
- C.三维景观数据
- D.地下管线数据
- E.大地控制网数据
- A.度量关系
- B.相关关系
- C.耦合关系
- D.方向关系
- E.拓扑关系
- A.包含分析
- B.缓冲分析
- C.聚类分析
- D.叠置分析
- E.窗口分析
- A.优选法
- B.定额法
- C.分配法
- D.随机法
- E.资格法
- A.采用分辨率更高的影像
- B.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影像进行纠正
- C.使用高精度地面控制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
- D.使用高效可靠的影像处理算法
- E.利用丰富的辅助资料和数据
- A.性质
- B.开本
- C.页码
- D.用途
- E.资料
- A.影像定向
- B.特征点、线采集
- C.影像纠正
- D.影像融合
- E.数据编辑
- A.航摄出现绝对漏洞
- B.图幅跨投影带接边
- C.居民地变化较大
- D.影像中有大片阴影
- E.要素拓扑关系不正确
- A.降低摄影测量工作成本
- B.减少对天气的依赖
- C.提高摄影质量
- D.提高航摄灵活性
- E.提高航摄工作效率
- A.核实测区范围内已有控制成果
- B.接收各类权属调查原始资料
- C.核实宗地界址点编号正确性
- D.核实房屋单元划分与编号正确性
- E.收集各类行政界线、境界资料
- A.测量房产界址点
- B.测量房屋内部尺寸
- C.绘制房屋登记用图
- D.计算专有共有面积
- E.房屋交易登记
- A.控制测量
- B.地形测量
- C.权属调查
- D.放样测量
- E.竣工测量
- A.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 B.确定变形量与变形原因的关系
- C.对监测点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 D.对监测点观测数据进行改正
- E.对各期观测数据进行统一平差
- A.立面测量
- B.施工放样
- C.高程传递
- D.剖面测量
- E.轴线测设
- A.仪器检定的符合性
- B.等高线与高程注记是否相符合
- C.数据分层的正确性、完整性
- D.地理要素属性正确性
- E.图根控制测量方法的符合性
- A.获取海底地貌
- B.获取底质情况
- C.监测海床变化
- D.海岸地形测量
- E.海水水深测量
- A.长度基准
- B.高程基准
- C.重力基准
- D.时间系统
- E.坐标系统
- A.零基线检验
- B.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
- C.短基线检验
- D.长基线对比观测
- E.仪器内置软件性能检验
- A.多路径效应误差
- B.接收机误差
- C.里历误差
- D.电离层传播误差
- E.天线相位中心偏移误差
- A.1:1000
- B.1:2000
- C.1:5000
- D.1:10000
- A.地图引擎功能
- B.后台信息数据库功能
- C.数据更新功能
- D.网站管理功能
- 22
-
瓦片的起始位置是( )。
- A.东经180°北纬0°
- B.西经180°北纬0°
- C.东经180°北纬90°
- D.西经180°北纬90°
- A.道路网数据
- B.企业单位数据
- C.水系植被数据
- D.通信设施数据
- A.安全保密性和数据合法性
- B.数据合法性和资质合法性
- C.安全保密性和出版合法性
- D.资质合法性和出版合法性
- A.道路方向
- B.道路种别
- C.道路功能等级
- D.道路材质
- A.DB2
- B.DB40
- C.Sybase
- D.Oracle
- A.单元测试
- B.回归测试
- C.Alpha测试
- D.Beta测试
- A.县
- B.乡镇
- C.村
- D.组
- A.政区专题数据
- B.环保专题数据
- C.气象专题数据
- D.地震专题数据
- A.关系数据模型
- B.层次数据模型
- C.空间数据模型
- D.网状数据模型
- A.运行支撑层
- B.数据层
- C.应用层
- D.服务层
- A.地理信息数据生产
- B.GIS基础平台软件采购
- C.应用操作系统开发
- D.软件质量控制
- A.系统效率
- B.可移植性
- C.可扩展性
- D.技术服务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9/58bf3bffcab39ca63738d53c8e75c6.jpg">
- B._______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69/2df7feb3fea8519f84c9dbd79ac63e.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0/2713fa8c90440334cad51c62e5ce61.jpg">
- A.航行地图和地图集
- B.人文地图和自然地图
- C.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 D.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 A.峭壁
- B.沙地
- C.沼泽
- D.冲沟
- A.质底法
- B.线状符号法
- C.范围法
- D.分区统计图法
- A.色彩
- B.大小
- C.结构
- D.线型
- A.4
- B.8
- C.16
- D.32
- A.海洋航行图
- B.省级政区地图
- C.大比例尺管道地图
- D.导航电子地图
- A.依比例尺符号
- B.半依比例尺符号
- C.象形符号
- D.几何符号
- A.监督分类法
- B.非监督分类法
- C.目标分类法
- D.层次分类法
- A.错误率均值
- B.错误率检测值
- C.错误率限值
- D.错误率实际值
- A.点云数据的密度
- B.点云数据平面密度
- C.点云数据坐标系
- D.点云数据存储方式
- A.全野外
- B.全室内
- C.先外后内
- D.先内后外
- A.几何精度
- B.属性精度
- C.纹理质量
- D.细节层次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9/89840b7913010bf7d13c9e88268bd6.jpg">
- B.1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7/128fbb65e9b880bdf330b0a0adc7cc.jpg">
- D.2
- A.按上下游水位高程的平均高程处理
- B.依照上下游水位高程分段内插处理
- C.在高程空白区域格网赋予高程值-9999
- D.按高程控制区处理分别赋予最大值最小值
- A.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 B.航摄仪内方位元素
- C.像点坐标
- D.地面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 A.实现两个影像上同名点的自动匹配
- B.恢复两个影像间的位置和姿态关系
- C.将立体模型纳入地图测量坐标系统
- D.消除由于影像倾斜产生的像点位移
- A.避免偏离重叠中线
- B.不产生调绘漏洞
- C.有足够重叠区域
- D.保持调绘片美观
- A.0.1
- B.0.25
- C.0.33
- D.0.50
- A.SPOT一5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
- B.IKINOS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
- C.QuickBird多光谱影像数据
- D.资源三号全色影像数据
- A.1
- B.2
- C.5
- D.10
- A.飞行速度
- B.曝光时间
- C.地面分辨率
- D.绝对航高
- A.1:5000
- B.1:10000
- C.1:50000
- D.1:100000
- A.20°
- B.30°
- C.45°
- D.60°
- A.主张线应采用0.3mm虚线绘制
- B.主张线颜色统一采用红色
- C.主张线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
- D.主张线由相邻两行政区域的一方绘制
- A.宗地丈量面积
- B.街坊平差面积
- C.图幅理论面积
- D.街道统计面积
- A.1:10000
- B.1:25000
- C.1:50000
- D.1:100000
- A.±5
- B.±10
- C.±15
- D.±20
- A.房屋层数
- B.房屋产别
- C.房屋类别
- D.房屋结构
- A.房屋内设备夹层
- B.房屋内操作平台
- C.厂房内上料平台
- D.大型水箱构架
- A.±10
- B.±25
- C.±50
- D.±75
- A.无错误,可能有误差
- B.可能有错误,无误差
- C.无错误,无误差
- D.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误差
- A.GPS测量定位地面点
- B.利用定位定姿数据进行航测成图
- C.检验场对航摄仪进行精密检校
- D.利用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探测
- A.陀螺经纬仪
- B.GPS定位方法
- C.三角测量
- D.导线测量
- A.包含管线两侧地形信息
- B.包含管线的基本属性
- C.包含各种类型的管线
- D.包含管线的图示图例
- A.管线探测仪
- B.管线外径
- C.管线两端高差
- D.管线埋深
- A.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b/b55bd1056509a60d7f58f614e2b41a.jpg">
- B.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75/928a4ebe168de845ba6ea8a513813d.jpg">
- C.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3/2e0a9550ef2038157ca970803a6953.jpg">
- D.m=±<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f/5af3a6b8ecb6a213cd23a83fd8582f.jpg">
- A.基准点的稳定性
- B.监测点位置
- C.工作基点设置
- D.连接点数量
- A.道路中线测量
- B.施工放样
- C.基础控制测量
- D.纵横断面测量
- A.前方交会
- B.后方交会
- C.极坐标法
- D.直角坐标法
- A.±0.05
- B.±0.10
- C.±0.13
- D.±0.20
- A.经纬线
- B.地形线
- C.特征线
- D.直角坐标线
- A.±0.3
- B.±0.4
- C.±0.5
- D.±0.6
- A.中国、辽东半岛、黄海
- B.黄海、辽东半岛、中国
- C.中国、黄海、辽东半岛
- D.辽东半岛、黄海、中国
- A.6
- B.7
- C.8
- D.9
- A.扁率
- B.长半径
- C.地心引力常数
- D.地球自转角速度
- A.6测回全部采用
- B.舍去第4测回,重测补测至合格
- C.舍去第4、5测回,重新补测至合格
- D.舍去第3、4、5测回,重新补测至合格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3
- B.4
- C.5
- D.6
- A.钢管水准标石
- B.道路水准标石
- C.混凝土柱水准标石
- D.墙角水准标志
- A.与方向有关,与位置有关
- B.与方向有关,与位置无关
- C.与方向无关,与位置无关
- D.与方向无关,与位置有关
- A.区域沉降测量数据
- B.区域水准测量数据
- C.区域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 D.区域GPS测量数据
- A.一0.14
- B.一1.75
- C.+0.14
- D.+1.75
- A.0
- B.1
- C.2
- D.3
- A.5
- B.10
- C.15
- D.20
- A.重力差值
- B.重力垂线偏差
- C.重力加速度
- D.重力垂直梯度
- A.29°59′50″,60°00′02″,90°00′08″
- B.29°59′52″,60°00′02″,90°00′06″
- C.29°59′48″,60°00′02″,90°00′10″
- D.30°00′00″,60°00′00″,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