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测绘成果保管特点包括( )。

  • A.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 B.不得损毁、散失和转让
  • C.要报送当地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保管
  • D.须建立专门的测绘成果保管场所
  • E.要采取异地备份存放制度
3

地图集的质量元素包括整体质量和图集内图幅质量,而整体质量包括( )。

  • A.地图内容适用性
  • B.地图精度
  • C.图集内容思想性
  • D.图集内容全面、完整性
  • E.图集内容统一、协调性
4

测绘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 )。

  • A.长期
  • B.短期
  • C.缓期
  • D.永久
  • E.暂缓期
5

目前,我国测绘行政法规主要有(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
  • B.《基础测绘条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 E.《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6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技术总结包括以下内容( )。

  • A.引言
  • B.利用已有资料情况
  • C.技术结论
  • D.开发工作评价
  • E.实际开发结果
7

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关于测绘单位质量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甲级测绘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通过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 B.甲级测绘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 C.乙级测绘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通过省级测绘行政部门考核
  • D.丙级测绘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通过没区得市(州)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 E.丁级测绘单位应当通过县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8

我国先后使用过的重力测量系统有( )。

  • A.54重力测量系统
  • B.57重力测量系统
  • C.80重力测量系统
  • D.85重力测量系统
  • E.2000重力测量系统
9

关于测量标志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对测量标志实行无偿使用
  • B.测绘人员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必须持有测绘作业证件
  • C.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的监督和负责保管测量标志的单位和人员的查询
  • D.根据测绘项目开展情况建立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规定执行,并设立明显的标记
  • E.测绘人员损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只要及时恢复即可
10

测绘技术的设计过程包括( )。

  • A.设计输入
  • B.设计输出
  • C.设计变更
  • D.设计评审
  • E.设计验证
11

属于内业设备的有( )。

  • A.全站仪
  • B.水准仪
  • C.航空摄影机
  • D.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 E.数字成图系统
12

下列关于测绘作业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过期不注册核准的测绘作业证无效
  • B.测绘作业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 C.遗失测绘作业证的,测绘人员应当立即向发证机关书面报告情况
  • D.测绘人员调入其他测绘单位的,原测绘作业证可变更使用
  • E.进入军事禁区从事测绘活动,不能单纯持有测绘作业证件
13

下列操作中,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

  • A.遇有暴风骤雨时应该停止行车,视线不清时不准继续行车
  • B.外业测绘可以单人夜间行动
  • C.生熟食物应分别存放,并应防止动物侵害
  • D.遇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选择在大树下躲避,避免遭受雷电袭击
  • E.野外住宿时,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
14

下列哪些是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管的措施?( )

  • A.加强测绘标准化管理
  • B.开展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
  • C.加强对测绘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情况的监督检查
  • D.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5

测绘人员在下列( ),应当主动出示测绘作业证。

  • A.使用测量标志时
  • B.进入住宅小区进行测绘时
  • C.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时
  • D.办理与所进行的测绘活动相关的其他事项时
  • E.进入测绘人员自己单位时
16

关于测绘成果汇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绘成果属于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汇交副本
  • B.测绘成果属于非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汇交目录
  • C.测绘成果资料目录属于政府信息的重要内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向社会公开
  • D.测绘成果目录由测绘编制
  • E.测绘成果资料目录是测绘成果类别、规格和属性信息等的索引
17

工程测量专业变形测量技术设计中的“设计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

  • A.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
  • B.系统设计要求
  • C.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要求
  • D.规定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流程
  • E.规定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
18

测绘项目工程质量控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

  • A.资源保证措施
  • B.质量控制措施
  • C.数据安全措施
  • D.总经费控制措施
  • E.组织管理措施
21

在测绘项目中,技术依据及质量标准的确定需在合同签订前由( )认定。

  • A.承包方
  • B.发包方
  • C.承包方或发包方任意一方
  • D.当事人双方协商
22

在整个贯标策划中,对认证活动的部署和计划安排正确的是( )。

  • A.实施认证→做好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贯标
  • B.做好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认证→实施贯标
  • C.实施认证→实施贯标→做好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 D.实施贯标→做好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认证
23

根据《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下列文件中,不作为质量监督抽查时质量判定依据的是( )。

  • A.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
  • 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 C.测绘单位明示的企业标准
  • D.质量记录文件
24

根据物产法,下列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事人申请不动产登记,登记机构可以要求对不动产进行评估
  • B.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 C.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 D.当事人之间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28

根据《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下列标准中,属于获取与处理类标准的是()。

  • A.《1:5001:10001:2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 B.《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 C.《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 D.《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本规定》
29

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下列内业生产安全操作要求中,错误的是( )。

  • A.所有用电动力设备,应埋设接地网,保持接地良好
  • B.因故停电时,凡用电的仪器设备应保持原状,不得改变开关状态
  • C.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所要操作的仪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 D.由于特殊情况带电修理仪器设备时,须有两名电工现场作业
31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要利用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提出明确的利用目的和范围,报( )。

  • A.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B.测绘成果所在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34

下列测绘项目组织活动中,与测绘项目承担单位无关的是( )。

  • A.成本控制
  • B.进度控制
  • C.质量控制
  • D.投资控制
36

根据《关于加强则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负责基础测绘项目的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

  • A.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B.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C.项目所在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D.组织实施该项目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37

根据《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内容是()。

  • A.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公布的必要性
  • B.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C.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 D.获取数据技术装备的可靠性
38

根据《测绘法》,国家设立和采用全国统一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墓准和重力基准,其数据由()审核。

  • A.国务院
  • B.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 D.省级以仁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39

以下关于测绘外业生产的安全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所有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
  • B.对于发生高致病的疫区,应禁止作业人员进人
  • C.在戈壁、沙漠和高原等人员稀少、条件恶劣的地区应采用进口车作业
  • D.遇雷电天气应立刻停止作业,选择安全地点躲避
42

项目目标可分解为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和()。

  • A.进度目标
  • B.精度目标
  • C.质量目标
  • D.实施目标
43

根据测量标志保护条例,负责永久性测量标志重建工作的部门或单位是( )。

  • A.损毁测量标志的单位
  • B.标志所在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C.收取测量标志迁建费用的部门
  • D.标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47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 A.1956国家高程基准
  • B.1985国家高程基准
  • C.1997国家高程基准
  • D.2000国家高程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