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E.提供虚假合同信息
-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 B.诚实信用的原则
- C.遵守法律和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 D.自愿的原则
- E.守时的原则
- A.符合测绘法以及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 B.符合《测绘资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 C.中方控股
- D.已经依法进行企业登记,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
- E.申请的测绘业务涉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取得相应部门的批准
- A.按国家基准和技术标准施测的一、二、三、四等天文、三角、导线、长度、水准测量成果的成果表、展点图(路线图)、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的副本。
- B.重力测量成果的成果表(含重力值归算、点位坐标和高程、重力异常值)、展点图、异常图、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的副本。
- C.具有稳固地面标志的全球定位测量(GPs)、多普勒定位测量、卫星激光测距(SLR)等空间大地测量的测量成果、布网图、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的副本。
- D.正式印制的地图,包括各种正式印刷的普通地图、政区地图、教学地图、交通旅游地图,以及全国性和省级的其他专题地图。
- A.引进的境外地图
- B.世界性地图
- C.世界性示意地图
- D.时事宣传地图
- E.历史地图
- A.作业组的进度
- B.经费管理
- C.作业组的质量
- D.作业组的人员管理
- E.整个项目工序的协调
- A.生产成本
- B.材料成本
- C.经营成本
- D.员工工资
- A.时效性
- B.有偿性
- C.权威性
- D.准确性
- E.法定性
- A.罚款
- B.吊销测绘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
- C.暂扣测绘资质证书
- D.降低资质等级
- E.没收测绘成果
- A.摄影测量与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 C.工程测量
- D.海洋测绘
- E.测绘航空摄影
- A.平面坐标系统
- B.海洋系统
- C.地心坐标系统
- D.重力测量系统
- A.使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础的测绘标准
- B.选择有利于测量标志长期保护和管理的点位
- C.地图标志占用土地的范围不超过500平方米
- D.应当对永久性测量标志设立明确标记
- E.委托当地有关单位指派专人负责保管
- A.重力测量
- B.变形测量
- C.大地测量计算
- D.线路测量
- E.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
- A.系统协调原则
- B.整体优化原则
- C.局部优化原则
- D.采用过程方法原则
- A.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标准引导其发展的技术要求
- B.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 C.测绘术语、符号、图式等技术要求
- D.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的技术参数
- E.基础航空摄影的技术指标
- A.数据库质量
- B.运行环境
- C.逻辑一致性
- D.系统管理与维护
- E.数据格式的正确性
- A.65分≤S<90分
- B.70分≤S<90分
- C.75分≤S<90分
- D.80分≤S<90分
- A.大地测量
- B.工程测量
- C.导航电子地图制作
- D.不动产测绘
- A.5%~30%
- B.10%~40%
- C.15%~50%
- D.20%~50%
- A.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
- 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 C.测绘单位明示的企业标准
- D.质量记录文件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A.注册测绘师
- B.测绘行业技师
- C.测绘外业作业人员
- D.测绘内业作业人员
- A.必须经测绘计量检定机构或测绘计量标准检定合格
- B.超过检定周期的测绘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 C.必须经周期检定合格才能用于测绘生产
- D.教学示范用测绘计量器具经依法登记后可用于测绘生产
- A.30%
- B.40%
- C.50%
- D.60%
- A.像片控制测量成果以“区域网”、“景”为单位
- B.影像平面图以“幅”为单位
- C.水准测量成果以“点”或“测段”为单位
- D.房屋面积测量以“套”为单位
- A.设计策划文件
- B.设计输入文件
- C.设计评审报告
- D.设计验证报告
- A.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 1:1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 B.重力加密点成果
- C.1:50万、1:25万、1:1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 D.1:1万、1: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 A.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C.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A.不合格品得到纠正后即可交付使用
- 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 C.不合格品的销毁可不做记录
- D.不合格品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确保收回时可不做记录
- A.公开地图审核结果及地图审图号
- B.在生产的地图产品上载明地图审图号
- C.在地图出版发行、销售前向地图审核部门报送样图一式两份备案
- D.按照地图审核机关出具的地图审查意见书对地图进行修改
- A.测绘技术总结应内容真实、全面,重点突出
- B.分为测绘项目总结和专业技术总结
- C.测绘技术总结由测绘委托单位组织审定
- D.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完成后,由承担测绘项目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对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质量负责
- A.个城市只能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 B.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应当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 C.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是指以任意点和正北方向起算建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 D.建立城市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应当经该市人民政府同意
- A.行政区域界线的标准画法图
- B.边界协议书附图
- C.行政区城界线详图
- D.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 A.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合资、合作从事测绘活动,由中方部门或者单位向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
- B.测绘单位或者测绘项目出资人汇交测绘成果资料的范围,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 C.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测绘成果资料的安全
- D.测绘成果资料的存放设施与条件,应当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一规定和要求
- A.向不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等级的单位发包
- B.迫使测绘单位以低于测绘成本价承包
- C.将承包业务量的 1/3分包给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
- D.将承包的项目转包给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
- A.强制
- B.自愿
- C.统一
- D.分级
- A.测绘合同书
- B.技术设计书或作业指导书
- C.项目成本预算
- D.法律法规
- A.600
- B.1000
- C.1200
- D.6000
- A.1
- B.2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f/0638d5d7cd9ea5d23b3e6be043427d.png" width="46" height="23"/>
- D.3
- A.测绘资质受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决定。
- B.申请单位涉嫌违法测绘被立案调查的,应当受理其测绘资质申请,但结案后再审批
- C.申请单位涉嫌违法测绘被立案调查的,案件结案前不受其测绘资质申请
- D.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原则上不得超过乙级
- A.电子地图图式
- B.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 C.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
- D.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 A.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使用证明函
- B.国家秘密测绘成果使用申请表
- C.属于各级财政投资项目的项目批准文件
- D.相关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介绍函
- A.成本目标
- B.工期目标
- C.质量目标
- D.投资目标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经审批获得的精密测绘成果,复制后存放于单位精密资料室
- B.经审批获得的精密测绘成果,压缩处理后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免费发布
- C.使用目的完成后,用于后续用于精密测绘项目
- D.使用目的完成后,由专人记事核对、清点、登记造用、报批、监督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