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恪守职业道德
- B.执行测绘技术标准和规范
- C.不准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 D.只受聘于一个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执业
- E.对侵犯他人执业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
- A.摄影测量与遥感
- B.工程测量
- C.海洋测绘
- D.地籍测绘
- E.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 A.计算机自动检查
- B.计算机辅助检查
- C.人工检查
- D.自行校准
- E.标准对比
- A.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 B.不得损毁、散失和转让
- C.要报送国务院测绘行政管理部门保管
- D.基础测绘成果保管要采取异地备份存放制度
- E.须建立专门的测绘成果保管场所
- A.一般酸碱式灭火器
- B.液体CO<SUB>2</SUB>
- C.CCl<SUB>4</SUB>
- D.干粉灭火器
- E.新的消防瓶
- 6
-
国界分为( )。
- A.岛屿国界
- B.陆地国界
- C.水域国界
- D.空中国界
- E.山脉国界
- A.纠正和复制的方法,仪器类型,影像质量及精度情况
- B.采用正射投影仪作业时,断面数据点采集的密度、扫描缝隙长度等有关技术参数
- C.成图精度和图幅接边精度
- D.成图的质量和精度
- E.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
- A.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 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 C.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 D.过程方法
- E.标准的应用
- A.国家标准
- B.行业标准
- C.企业标准
- D.技术标准
- E.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 A.时效性
- B.科学性
- C.权威性
- D.协调性
- E.实时性
- A.《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 B.电子地图图式
- C.《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 D.《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 E.《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
- A.人民生活
- B.经济建设
- C.国防建设
- D.社会发展
- E.科学研究
- A.应当履行岗位职责,保证执业活动成果质量,并承担相应责任
- B.可以同时受聘于两个测绘单位执业
- C.不准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 D.应当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 A.20%(图上宽度≤10cm),10%(10cm<图上宽度≤25cm)
- B.25%(图上宽度≤10cm),12%(10cm<图上宽度≤25cm)
- C.30%(图上宽度≤10cm),15%(10cm<图上宽度≤25cm)
- D.35%(图上宽度≤10cm),18%(10cm<图上宽度≤25cm)
- A.具备测绘专业技术素质
- B.具备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 C.具备一定的测绘生产能力
- D.具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 E.具备统一收费的能力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 A.一次性测绘初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初审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B.一次性测绘审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后或者接到初审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送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同审查
- C.合资、合作测绘或者一次性测绘的,应当保证中方测绘人员全程参与具体测绘活动
- D.合资、合作测绘单位来华测绘成果归中方部门或者单位所有的,可以进行复制、拷贝
- A.42分
- B.12/t分
- C.4/t分
- D.1/t分
- A.组织策划和领导投人阶段,时间一般需要约1个月
- B.体系总体设计和资源配备阶段,时间需要1个月左右
- C.文件编制阶段,时间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
- D.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实施阶段,时间需要1个月左右
- A.甲级
- B.乙级
- C.丙级
- D.丁级
- A.纬差1°、经差1.5°
- B.纬差20ˊ、经差30ˊ
- C.纬差10ˊ、经差15ˊ
- D.纬差4°、经差6°
- A.备好防寒、防潮、照明、通信等生活保障物品及必要的自卫器具
- B.在草原、森林地区、帐篷周围应开辟防火道
- C.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均无须设人值勤,应注意休息
- D.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
- A.数据安全措施
- B.组织管理措施
- C.资源保证措施
- D.总经费控制措施
- 24
-
线路测量不包括( )。
- A.公路测量
- B.架空索道测量
- C.竣工测量
- D.管线测量
- A.系统协调原则
- B.采用过程方法原则
- C.经济优先原则
- D.整体优化原则
- A.委托单位备案
- B.委托单位审批
- C.设计负责人审批
- D.承担单位批准
- A.须遵循法定形式
- B.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不损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
- C.合同要素内容发生变更
- D.原测绘合同关系的有效存在
- A.2%
- B.3%
- C.4%
- D.5%
- A.2
- B.5
- C.6
- D.10
- A.大地测量
- B.地籍测绘
- C.工程测量
- D.摄影测量
- A.优先采用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设计方案
- B.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标准
- C.根据作业单位的现有设备情况来设计方案
- D.优先采用作业单位最熟悉的设计方案
- A.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5年
- B.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3年
- C.取得其他理学类或者工学类专业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从事测绘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 D.取得测绘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年
- A.国家保密局
- B.军队有关部门
- C.外交部
- 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相邻国家缔结的边界条约或者协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有关国际公约
- C.我国关于行政划分的有关规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国际惯例
- A.法定性
- B.无偿性
- C.完整性
- D.系统性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A.工程测量专业标准,甲级50人(高级5人,中级14人)
- B.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标准,乙级25人(高级2人,中级8人)
- C.测绘航空摄影专业标准,甲级50人(高级5人,中级14人)
- D.房产测绘专业标准,甲级50人(高级5人,中级14人)
- A.国防、军事设施及军事单位
- B.输电线路电压的精确数据
- C.航道水深、水库库容的精确深度
- D.国务院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 A.1年
- B.1.5年
- C.2年
- D.2.5年
- A.1984年
- B.1986年
- C.1987年
- D.1988年
- A.测绘合同的制定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来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规定
- B.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来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C.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 D.合同内容由法律规定
- A.1:100万
- B.1:200万
- C.1:300
- D.1:400万
- A.提出审核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建议人
- B.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
- D.重要地理信息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
- A.时效性
- B.安全性
- C.严肃性
- D.保密性
- A.3年
- B.4年
- C.5年
- D.6年
- A.第一季度
- B.第二季度
- C.第三季度
- D.第四季度
- A.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B.专业性标准和国家性标准
- C.强制性标准和专业性标准
- D.国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A.科学性
- B.实用性
- C.权威性
- D.法定性
- A.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B.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计量行政主管部门
- A.军队有关部门
- B.国家安全部门
- C.国务院
- D.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A.1
- B.2
- C.3
- D.4
- A.国家测绘
- B.数字测绘
- C.基础测绘
- D.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 A.无偿汇交
- B.按成本价汇交
- C.按工本费汇交
- D.按政府指导价汇交
- A.统筹规划
- B.分级管理
- C.延期更新
- D.保障安全
- A.基于地理标识的参考系统
- B.《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 C.《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 D.《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 A.国家面积
- B.涉及国家政治主张的地理信息数据
- C.沿海省的沙滩数量
- D.国家版图重要地势
- A.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 B.只能适用违约金规定
- C.只可适用定金规定
- D.可以要求违约金、定金并用
- A.国家标准
- B.国际标准
- C.行业标准
- D.地方标准
- A.国家二等三角点钢质觇标
- B.国家四等导线点标石
- C.水准点和卫星定位点的木质觇标
- D.活动的航空摄影的地面标志和测旗
- A.57重力测量系统
- B.80重力测量系统
- C.85重力测量系统
- D.2000重力测量系统
- A.国务院
- B.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C.军队测绘主管部门
- D.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A.自愿原则
- B.平等原则
- C.风险共担原则
- D.公平原则
- A.测绘人员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必须持有测绘作业证件
- B.国家对测量标志实行无偿使用
- C.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测绘工作部门的监督和负责保管测量标志的单位和人员的查询
- D.根据测绘项目开展情况建立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规定执行,并设立明显的标记
-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下
- A.20万人口以上
- B.30万人口以上
- C.40万人口以上
- D.50万人口以上
- 66
-
地形测图不包括( )
- A.摄影测量方法测图
- B.平板仪测图
- C.平面水平测图
- D.全站型速测仪测图
- A.1
- B.2
- C.3
- D.4
- A.分辨率高于5ˊ×5ˊ
- B.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参数及算法
- C.1:1万、1:5万全副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 D.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万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 A.进出许可证
- B.本单位工作证
- C.测绘作业证件
- D.当地临时居住证
- A.5个工作日
- B.10个工作日
- C.20个工作日
- D.30个工作日
- A.1
- B.2
- C.3
- D.4
- A.地籍测绘
- B.地形测绘
- C.控制测量
- D.变更测绘
- A.5
- B.10
- C.20
- D.30
- A.测绘学会
- B.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C.军队测绘主管部门
- D.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测绘主管部门
- A.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顺序号+等级+测资字
- B.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测资字+顺序号
- C.等级+测资字+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顺序号
- D.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等级+顺序号+测资字
- A.每次清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
- B.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h,同时使各个功能正常运转
- C.防止人为破坏仪器密封造成湿气进入仪器内腔和浸润光学零件表面
- D.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 A.5万元以下
- 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10
- B.20
- C.30
- D.60
- A.《房产测量规范》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 C.《房产测绘管理办法》
- D.《测绘证管理规定》
- A.6个月
- B.7个月
- C.8个月
- D.9个月
- A.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甲级测绘资质的审查
- B.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甲级测绘资质申请的初审
- C.地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不承担测绘资质审查的职责
- D.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丁级测绘资质的审查
-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
- D.10万元以下
- A.国家
- B.国务院
- C.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 D.军事测绘主管部门
- A.统一管理
- B.分部门管理
- C.市场调节
- D.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