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热流向上的2cm厚水平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
- B.热流向下的2cm厚水平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Rg
- C.4cm厚垂直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2Rg
- D.热流向下2cm厚水平式封闭空气间层,R<2Rg
- A.铝箔减小了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
- B.铝箔减小丁空气间层的对流换热
- C.铝箔减小了空气间层的导热
- D.铝箔增加了空气间层的导热热阻
- A.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波动的周期相同,但与室外气温波动的周期不同
- B.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室外气温波动的波幅小
- C.围护结构内部温度波动的波幅从外至内逐渐减小
- D.外表面温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比内表面早
- A.间层中空气导热系数的大小
- B.间层中空气的相对湿度
- C.间层材料两侧的导热系数
- D.间层中空气对流传热的强弱以及间层两侧内表面辐射换热的强弱
- A.钢筋混凝土
- B.浮石混凝土
- C.加气混凝土
- D.砖砌体
- A.d=150,λ=0.19
- B.d=40,λ=0.04
- C.d=50,λ=0.045
- D.d=50,λ=0.06
- A.厚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的热阻比砖砌体小
- B.l00mm厚加气混凝土(干密度为500kg/m3)的热阻比30mm厚岩棉(干密度为70kg/m3)的热阻大
- C.20mm厚水泥砂浆的热阻比20mm厚石灰砂浆的热阻小
- D.50mm厚岩棉的热阻比30mm厚岩棉的热阻大
- A.增加
- B.减小
- C.不变
- D.无法判断
- A.外窗玻璃内表面
- B.外墙内表面
- C.室内中部
- D.内墙表面
- A.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 B.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 C.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 D.保温材料的干密度越小,导热系数越小
- A.钢筋混凝土、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水泥砂浆
- B.岩棉板(密度<80kg/m3)、加气混凝土(密度500kg/m3)、水泥砂浆
- C.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
- D.加气混凝土(密度700kg/m3)、保温砂浆、玻璃棉板(密度80—200kg/m3)
- A.0.8
- B.0.25
- C.0.05
- D.0.5
- A.材料层厚度为lm,两侧空气温度差1
- B.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1t
- C.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lt
- D.材料层厚度为1m,两侧表面温度差1t
- A.整个地板的保温层应该厚度相同
- B.沿地板的周边作局部保温
- C.地板中心部分的保温层应该比其他地方加厚
- D.更换地板的面层材料
- A.4,7
- B.4,3
- C.6,7
- D.6,5
- A.保温验算要求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小于最小传热阻
- B.与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需要进行室内外温差修正
- C.围护结构屋顶和墙体的允许温差相同
- D.不同类型建筑物墙体的允许温差不同
- A.2
- B.3
- C.4
- D.5
- A.地板的总厚度
- B.地板的总热阻
- C.地板的基层材料
- D.地板的面层材料
- A.围护结构的厚度
- B.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 C.热惰性指标
- D.材料的导热系数
- A.适当增加向阳面窗户面积
- B.建筑物平、立面凹凸不宜过多
- C.大面积外表面不应朝向冬季主导风向
- D.间歇使用的采暖建筑,房间应有较大的热稳定性
- A.采用密封条提高窗户气密性
- B.增加玻璃的厚度
- C.将钢窗框改为塑料窗框
- D.增加玻璃层数
- A.单层钢窗
- B.单层塑料窗
- C.单框双玻塑料窗
- D.单框双玻钢窗
- A.蒸汽渗透和传热都属于能量的传递
- B.蒸汽渗透属于能量的传递,传热属于物质的迁移
- C.蒸汽渗透和传热都属于物质的迁移
- D.蒸汽渗透属于物质的迁移,传热属于能量的传递
- A.热桥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内表面高,热桥外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外表面高
- B.热桥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内表面高,热桥外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外表面低
- C.热桥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内表面低,热桥外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外表面低
- D.热桥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内表面低,热桥外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外表面高
- A.交角处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大
- B.交角处的总热阻较小
- C.交角处外表面的散热面积大于内表面的吸热面积
- D.交角处外表面的散热面积小于内表面的吸热面积
- A.夏季室外综合温度以24h为周期波动
- B.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房屋的不同朝向而不同
- C.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建筑物的外饰面材料不同而不同
- D.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不同
- A.西墙、东墙、屋顶
- B.南墙、西墙、屋顶
- C.屋顶、西墙、东墙
- D.西墙、屋顶、南墙
- A.空气湿度大时,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 B.空气湿度小时,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 C.与空气湿度无关,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 D.与空气湿度无关,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 A.室外空气温度
- B.室外综合温度
- C.太阳辐射的当量温度
- D.最热月室外空气的最高温度
- A.采用导热系数大的地面材料
- B.采用导热系数小的地面材料
- C.采用蓄热系数小的表层地面材料
- D.采用有一定吸湿作用的表层地面材料
- A.1.5mm厚石油沥青油毡
- B.2mm厚热沥青一道
- C.4mm厚热沥青二道
- D.乳化沥青二道
- A.广州
- B.长沙
- C.杭州
- D.长春
- A.钢筋混凝土、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水泥砂浆
- B.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钢筋混凝土、水泥砂浆
- C.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
- D.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
- A.6000K
- B.5000K
- C.4000K
- D.3000K
- A.茶色玻璃
- B.磨砂玻璃
- C.乳白玻璃
- D.压花玻璃
- A.4,7
- B.4,3
- C.6,7
- D.6,5
- A.太阳辐射的主要是波长短波辐射
-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
- C.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相同
- D.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 A.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 B.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并适当兼顾夏季防热
- C.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 D.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 A.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 B.在冬季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传热阻R0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而内表面的温度则越高
- C.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
- 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
- A.相差极小
- B.相差极大
- C.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
- D.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
- A.获取相同日照时间的外窗连线
- B.等于日照标准的点的连线
- C.大于日照标准的点连线
- D.在指定的分析面上,一系列获得相同日照时间点的连线
- A.比值
- B.差值
- C.相加之和
- D.乘积
- A.厚度不变,材料层的热阻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
- B.温度升高,材料层的热阻随之增大
- C.只有增加材料层的厚度,才能增大其热阻
- D.材料层的热阻只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关
- A.外窗玻璃内表面
- B.外墙内表面
- C.室内中部
- D.内墙表面
- A.相对湿度
- B.绝对湿度
- C.空气温度
- D.水蒸气分压力
- A.材料的面积
- B.材料的容重
- C.材料的种类
- D.材料的含湿量
- A.厚度不变,材料层的热阻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
- B.温度升高,材料层的热阻随之增大
- C.只有增加材料层的厚度,才能增大其热阻
- D.材料层的热阻只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关
- A.严寒
- B.夏热冬冷
- C.温和
- D.夏热冬暖
- A.1/5
- B.1/3
- C.1/4
- D.1/2
- A.1
- B.2
- C.3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