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查思想
- B.查隐患
- C.查事故处理
- D.查环境污染
- A.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 B.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
- C.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 D.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 A.外观检查
- B.产品合格证检查
- C.出厂检验报告检查
- D.进场复检报告检查
- A.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B.有勘察.监理.施工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C.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 D.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 A.骨料含硫铁矿过多
- B.骨料中含活性sio2
- C.水泥中碱含量过高
- D.砼中掺入了过量的氯盐
- A.基层清扫不干净
- B.抹灰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 C.底层砂浆强度低,面层砂浆强度高
- D.采用水泥砂浆抹灰
- A.砼配合比不当
- B.浇筑方法不当
- C.垫块位移
- D.振捣不足
- A.改善砂浆和易性
- B.采用“三一”砌砖法
- C.砌墙时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 D.严禁干砖砌筑
- A.涂料层
- B.外包层
- C.锚具
- D.叠合层
- A.采用鼓风机加强通风散热
- B.选择低温季节施工
- C.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 D.保温养护
- A.8字形法
- B.环形法
- C.跨铲法
- D.助铲法
- A.大体积砼施工
- B.地基处理
- C.新工艺
- D.墙面抹灰
- A.柱的轴压比
- B.柱的纵向配筋率
- C.柱的配箍率
- D.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 A.钢结构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 B.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材脆性破坏的倾向加剧
- C.引起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原因是加载速度过快
- D.随着温度的降低,钢材脆性倾向增加
- A.洞口面积
- B.横墙厚度
- C.横墙长度
- D.砌体强度
- A.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与纵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 B.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
- C.同一轴线上的窗洞可相错
- D.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 A.强度高
- B.收缩.徐变小
- C.快硬.早强
- D.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 A.房屋的整体性好,有利于抗震
- B.占用建筑空间小
- C.设备布置灵活
- D.费模板,但较预制混凝土楼板省钱,工期短
- A.整体性.耐久性.抗震性好
- B.结构布置灵活,开孔自由
- C.施工周期长,造价较高
- D.施工质量有保证
- A.卵石
- B.砂土
- C.膨胀土
- D.耕植土
- A.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
- B.晚10点到次日早7点之间
- C.晚9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
- D.晚11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
- A.130m
- B.120m
- C.110m
- D.100m
- A.经返修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
-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
- C.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局部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严禁验收
- D.经返修或加固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 A.搅拌地点
- B.运送途中
- C.试配过程中
- D.浇筑地点
- A.增加抹灰层的厚度
- B.清理干净基层,同时基层必须保持干燥
- C.清理干净基层,抹灰前一天顶棚应洒水湿润
- D.预制板安装时,板底要有一定的高差
- A.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通过实验,按实际强度使用,可用于框架结构梁.柱施工
- B.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通过实验,按实际强度使用,可用于砌筑砂浆
- C.严禁使用
- D.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降级使用
- A.30
- B.15
- C.7
- D.3
- A.挂线砌筑,两端相互呼应
- B.采用“三一”砌砖法
- C.砌墙时随时校正其垂直度
- D.每层设置圈梁
- A.采用碎石砼,增加水泥用量
- B.不设施工缝,增加砼振捣时间
- C.砼水泥用量及水灰比不能过大
- D.增加粉砂用量,加强砼早期养护
- A.0.6
- B.0.55
- C.0.5
- D.0.45
- A.经纬仪测量法
- B.撬棍校正法
- C.千斤顶平顶法
- D.平移轴线法
- A.50%
- B.75%
- C.90%
- D.100%
- A.4
- B.3
- C.2
- D.1
- A.入土深度
- B.控制锤重
- C.控制落距
- D.最后贯入度
- A.质量控制点
- B.施工预检
- C.工序质量
- D.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
- A.833m3
- B.952m3
- C.1000m3
- D.1050m3
- A.各种含碳量的钢材
- B.高碳钢
- C.低碳钢
- D.中碳钢
- A.焊接连接
- B.普通螺栓连接
- C.铆钉连接
- D.高强螺栓连接
- 39
-
地震作用的大小( )。
- A.与建筑物质量成反比
- B.与建筑物的宽度成正比
- C.与建筑物质量成正比
- D.与建筑物质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 A.20
- B.25
- C.30
- D.40
- 41
-
小型砌块的高度为( )
- A.60~90mm
- B.100~170mm
- C.180~350mm
- D.360~900mm
- A.Ⅰ、Ⅲ
- B.Ⅰ、Ⅳ
- C.Ⅱ、Ⅲ
- D.Ⅱ、Ⅳ
- A.Ⅰ、Ⅲ
- B.Ⅰ、Ⅳ
- C.Ⅱ、Ⅲ
- D.Ⅱ、Ⅳ
- A.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已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
- B.偏心受拉构件的截面上还有受压区存在
- C.当拉力的作用点在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合力的作用点之外时为大偏心受拉
- D.小偏心受拉时,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工作
-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 B.弥补主筋配筋量的不足
- C.承担弯矩
- D.抵抗剪力
- A.超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 B.适筋梁破坏或剪压破坏
- C.适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 D.少筋梁破坏或斜拉破坏
- A.剪应力
- B.拉应力
- C.压应力
- D.拉应力和压应力
- A.1/6~1/8
- B.1/8~1/10
- C.1/8~1/12
- D.1/12~1/15
- 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 B.砖石及混凝土基础
- C.柱下桩基础
- D.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 A.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 B.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 C.深基础
- D.深浅联合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