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
- B.30
- C.10
- D.50
- A.0
- B.12
- C.Str(z)
- D.显示错误信息
- A.整数
- B.长整数
- C.单精度数
- D.双精度数
- A.1
- B.2
- C.3
- D.4
- A.假
- B.真
- C.-1
- D.1
- A.执行部分宏操作
- B.执行全部宏操作
- C.执行设置了参数的宏操作
- D.等待用户选择执行每个宏操作
- A.Input Text
- B.Add Text
- C.Transfer Text
- D.In Text
- A.在首次打开数据库时,执行一个或一系列操作
- B.数据库的复杂操作和维护
- C.自定义过程的创建和使用
- D.一些错误处理
- A.报表
- B.窗体
- C.Web页
- D.数据表
- A.能够更改操作名
- B.不能更改操作名
- C.能对有些宏名进行更改
- D.能够调用外部命令更改操作名
- A.报表选定器
- B.报表设计器
- C.节选定器
- D.报表设计器或报表背景
- A.表
- B.查询
- C.具有主键的表
- D.对集
- A.嵌入
- B.链接
- C.嵌入或链接
- D.任意
- A.1条记录
- B.2条记录
- C.3条记录
- D.多条记录
- A.标签控件
- B.文本框控件
- C.命令按钮控件
- D.图像控件
- A.CREATETABLE
- B.ALTERTABLE
- C.DROP
- D.CRIEAEEINDEX
- A.数据维护窗体
- B.开关面板窗体
- C.报表
- D.自定义对话窗体
- A.Int(3.2)=3
- B.Iht(2.6)=3
- C.Int(3.2)=3.2
- D.Int(2.6)=0.6
- A.Mid(S,3,2)
- B.Right(Left(S,4),2)
- C.Left(Right(S,5),2)
- D.以上都可以
- A.1
- B.2
- C.3
- D.4
- A.Tab
- B.Shift +Tab
- C.Home
- D.Ctrl +Home
- A.字段
- B.记录
- C.表
- D.域
- A.小型
- B.中型
- C.中小型
- D.大型
- A.”!”
- B.”%”
- C.”@”
- D.”&”
- A.字节
- B.字段
- C.记录
- D.表
- A.元组
- B.字段
- C.属性
- D.码
- A.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 B.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
- C.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
- D.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 A.功能需求
- B.非功能需求
- C.性能需求
- D.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 A.概要设计
- B.详细设计
- C.可行性分析
- D.需求分析
- A.程序的规模
- B.程序的易读性
- C.程序的执行效率
- D.程序的可移植性
- A.控制流
- B.加工
- C.数据存储
- D.源和潭
- A.除了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
- B.可能缺少若干个左右叶子结点
- C.完全二叉树一般不是满二叉树
- D.具有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SUB>2</SUB>n]+1
- A.线性表是线性结构
-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 C.线性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 D.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 A.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 B.算法程序的长度
- C.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 D.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