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第2层交换
- B)网关
- C)源结点路选网桥
- D)透明网桥
- A)I、IV、V、VI
- B)I、II、V、VI
- C)II、III、IV
- D)IV、V、VI
- A)静态路由适合在小型的、单路径的、静态的IP互联网环境下使用
- B)RIP路由协议通常在企业、校园、部队、机关等大型机构的互联网上使用
- C)OSPF路由选择协议最适合较大型到特大型、多路径的、动态的IP互联环境
- D)在中型企业、具有多个网络的大型分支办公室等互联环境中可以考虑使用RIP协议
- A)请求采用单播方式,应答采用广播方式
- B)请求采用广播方式,应答采用单播方式
- C)请求和应答都采用广播方式
- D)请求和应答都采用单播方式
- A)活动目录存储了有关网络对象的信息
- B)活动目录服务把域划分为组织单元
- C)组织单元不再划分上级组织单元与下级组织单元
- D)活动目录服务具有可扩展性和可调整性
- A)当站点从一个VLAN转移到另一个VLAN时,…一般不需要改变物理连接
- B)VLAN中的一个站点可以和另一个VLAN中的站点直接通信
- C)当站点在一个VLAN中广播时,其他VLAN中的站点不能收到
- D)VLAN可以通过MAC地址、交换机端口定义
- A)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B)各层功能相对独立,高层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 C)分层结构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 D)分层结构难以实现,维护复杂
- A)虚电路在传输分组前建立逻辑连接
- B)虚电路方式中每个结点可以同时与多个结点之间建立虚电路
- C)电路交换传输数据时不需要建立连接
- D)虚电路方式具有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优点
- A)截止二进制指数后退延迟算法
- B)平均延迟算法
- C)线性延迟算法
- D)非线性延迟算法
- A)阈值检测
- B)基于轮廓的检测
- C)访问控制
- D)渗透识别
- A)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
- B)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主机名
- C)一个合法的IP地址在一个时刻只能分配给一台主机
- D)IP地址与主机名是一一对应的
- A)0SI详细说了各层提供的服务,但各层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如何实现无关
- B)0SI不是一个标准,只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 C)0SI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实现的方法
- D)0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
- A)解析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
- B)域名服务器采用高速缓冲技术
- C)域名解析从根服务器开始
- D)在主机上使用高速缓冲技术
- A)网络操作系统允许用户访问任意一台主机的所有资源
- B)文件服务器为客户文件提供安全与保密控制方法
- C)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服务功能
- D)文件服务和打印服务是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 A.版本域表示数据报使用的IP协议版本
- B.协议域表示数据报要求的服务类型
- C.头部校验和域用于保证IP报头的完整性
- D.生存周期域表示数据报的存活时间
- A)采用链路一状态算法
- B)距离通常用带宽表示
- C)向相邻路由器广播路由信息
- D)适合于特大型互联网使用
- A)2
- B)3
- C)4
- D)5
- A)103计算机
- B)104计算机
- C)120计算机
- D)130计算机
- A)比特流
- B)帧序列
- C)分组序列
- D)包序列
- A)CSMA/CD
- B)TD—SCDMA
- C)DWDM
- D)CSMA/CA
- A)动态路由可以通过自身学习,自动修改和刷新路由表
- B)为实现动态路由,互联网中的路由器必须运行相同的路由选择协议,执行相同的路由选择算法
- C)路由器之间经常交换路由信息
- D)应用最广泛的路由选择协议有RIP和OSPF两种,其中RIP使用链路一状态算法
- A)32位
- B)64位
- C)56位
- D)128位
- A)置换密码和代换密码同属于非对称密码
- B)按明文处理方法分为分组密码和流密码
- C)按从明文到密文的转换操作分为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
- D)需要隐藏的消息称为密文
- A)用户代理
- B)代理服务器
- C)重定向服务器
- D)用户
- A)ARP
- B)DNS
- C)RIP
- D)SMTP
- A)可以支持网络地址转换
- B)可以保护脆弱的服务
- C)可以查杀各种病毒
- D)可以增强保密性
- A)包含证书拥有者的公钥信息
- B)包含证书拥有者的账号信息
- C)包含证书拥有者上级单位的公钥信息
- D)包含CA中心的私钥信息
- A)对等
- B)主/从
- C)管理者/代理
- D)服务器/代理
- A)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 B)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规范
- C)近距离个人无线网络标准
- D)宽带网络技术规范
- A)支持RSA报文加密
- B)支持报文压缩
- C)通过认证中心发布公钥
- D)支持数字签名
- A)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阶段
- B)在运行阶段不仅要是进行软件维护,还要对系统进行修改或扩充
- C)在计划阶段要进行问题定义和需求分析
- D)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3个子阶段
- A)POP3
- B)IGMP
- C)Telnet
- D)RIP
- A)只管理硬件资源、改善人机接口
- B)驱动程序直接控制各类硬件
- C)操作系统均为双内核结构
- D)进程地址空间是文件在磁盘的位置
- A)只工作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 B)QQ是最早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
- C)QQ的聊天通信是加密的
- D)即时通信系统均采用SIP协议
- A)需要进行变换的原始消息或数据称为明文
- B)变换后得到的数据称为密文
- C)如果破译密文需要的时间超过了信息的有效生命期,那么此加密体制在计算上是安全的
- D)非对称加密使用单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
- A)按照IP地址的逻辑层次来分,32位二进制IP地址被分为A、B、C、D类
- B)A类地址适用于小型网络
- C)B类地址适用于中型规模的网络
- D)D类地址前5个字节为11110,保留使用
- A)差错控制
- B)流量控制
- C)路由选择
- D)组帧和拆帧
- A)以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
- B)协议标准是IEEE 802.11
- C)可完全代替有线局域网
- D)可支持红外扩频等方式
- A)PCI总线与VESA总线进行了激烈的竞争,PCI取得明显优势
- B)PCI总线与VESA总线进行了激烈的竞争,VESA取得明显优势
- C)PCI总线与EISA总线进行了激烈的竞争,EISA取得明显优势
- D)PCI总线与EISA总线进行了激烈的竞争,PCI取得明显优势
- A)红外、跳频扩频与蓝牙
- B)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与蓝牙
- C)红外、直接序列扩频与蓝牙
- D)红外、跳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
- A)1
- B)2
- C)3
- D)4
- A)255.255.255.248
- B)255.255.255.224
- C)255.255.255.240
- D)255.255.255.255
- A)Linux操作系统具有虚拟内存的能力,可以利用硬盘来扩展内存
- B)Linux操作系统具有先进的网络能力,可以通过TCPSP协议与其他计算机连接
- C)Linux操作系统与UNIX所不同,将Linux程序移植到UNIX主机上不能运行
- D)Linux操作系统是免费软件,可以通过匿名FTP服务从网上获得
- A)计算机辅助设计
- B)计算机辅助工程
- C)计算机辅助制造
- D)计算机辅助测试
- A)在X.800中将安全攻击分为两类: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
- B)信息内容泄露和流量分析就是两种被动攻击
- C)主动攻击分为伪装、重放、消息篡改和分布式拒绝服务
- D)相比较而言,被动攻击更难以检测、难以预防
- A)过程控制
- B)科学计算
- C)辅助工程
- D)多媒体应用
- A)文件服务和打印服务是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 B)文件服务器为客户文件提供安全与保密控制方法
- C)网络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 D)网络操作系统允许用户访问任意一台主机的所有资源
- A)文件和打印服务
- B)共享和交换
- C)目录服务和内容服务
- D)数据库服务
- A)IPSeC协议族中,有两个主要的协议,分别是封装安全负载协议ESP和身份认证头协议AH
- B)AH协议提供了源身份认证和数据完整性,但没有提供秘密性
- C)ESP协议提供了数据完整性、身份认证和秘密性
- D)AH协议比ESP协议复杂
- A)00-60-08
- B)00-60-08-00-A6-38
- C)00-60-O8-00
- D)00-60-08-00-A6-38-00
- A)10.0.0.5
- B)20.0.0.5
- C)30.0.0.7
- D)40.0.0.7
- A)可以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
- B)可以用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
- C)可以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
- D)可以用主机操作系统类型定义虚拟局域网
- A)共享式Ethernet的连网设备复杂
- B)共享式Ethernet的覆盖范围有限
- C)共享式Ethemet不能提供多速率的设备支持
- D)共享式Ethernet不适用于传输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 A)数据链路层
- B)传输层
- C)网络层
- D)应用层
- A)数据传输不需要进行调制解调
- B)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可以不同
- C)数据传输可利用现有的电话线
- D)适用于家庭用户使用
- A)802.9
- B)802.10
- C)802.11
- D)802.12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