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科学计算
- B.事务处理
- C.过程控制
- D.人工智能
- A.应用层
- B.数据链路层
- C.传输层
- D.网络层
- A.超链分析技术
- B.智能化相关度算法技术
- C.分布式结构优化算法与容错设计
- D.智能化中文语言处理技术
- A.静态路由通常由管理员手工建立
- B.静态路由的优点是安全可靠、简单直观
- C.静态路由不能随互联网结构的变化而自动变化
- D.静态路由己经过时,目前很少有人使用
- A.应用层
- B.传输层
- C.互联层
- D.主机—网络层
- A.任何物理网络能处理的最大报文长度相同
- B.分片后的报文在投递中可以自行重组
- C.IP数据报是需要传输的数据在IP层加上IP头信息封装而成的
- D.数据报填充域属于IP数据报数据区
- A.客户机
- B.路由器
- C.服务器
- D.主机
- A.25米
- B.50米
- C.100米
- D.250米
- A.设备驱动软件
- B.数据库管理软件
- C.网络操作系统
- D.通信软件
- A.www
- B.xyz
- C.edu
- D.cn
- A.TC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 B.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 C.TCP协议可以提供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 D.TCP协议可以提供面向非连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
- A.窗口机制
- B.确认机制
- C.三次握手法
- D.超时重发机制
- A.TELNET、FTP、DNS和HTTP
- B.TELNET、FTP、SMTP和TCP
- C.IP、FTP、SMTP和HTTP
- D.IP、FTP、DNS和HTTP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 A.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介质
- B.网络的覆盖范围
- C.网络的控制方式
- D.网络的拓扑构型
- A.头部校验和
- B.数据报选项
- C.填充
- D.重组控制
- A.32位
- B.48位
- C.64位
- D.128位
- A.201.23.34.128
- B.201.23.34.192
- C.201.23.34.224
- D.201.23.34.240
- A.获取端口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 B.获取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 C.获取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 D.获取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
- A.TELNET
- B.OSPF
- C.SIP
- D.IGMP
- A.185.93.12.0
- B.185.93.12.255
- C.185.93.255.255
- D.185.93.0.0
- A.获取端口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 B.获取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 C.获取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 D.获取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
- A.数据传输需要进行调制解调
- B.传输介质采用同轴电缆
- C.只支持TCP/IP网络
- D.上行速率通常大于下行速率
- A.不可靠
- B.Qos
- C.面向连接
- D.有序
- A.IMAP
- B.TFTP
- C.SMTP
- D.RARP
- A.Internet是一个信息资源网
- B.Internet是一个内部网
- C.中继器是Internet中的主要设备
- D.IPX是Internet使用的主要协议
- A.只支持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 B.数据传输速率是1Gbps
- C.没有改变以太网帧的结构
- D.协议标准时IEEE 802.3z
- A.21
- B.23
- C.80
- D.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