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轮转法
- B)散列分布
- C)投影法
- D)范围分布
- A)SYBASE
- B)Ingres
- C)IMS
- D)ObjectStore
- A)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 B)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 C)数据库的安全性
- D)数据库的并发性
- A)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
- B)高级语言独立于计算机硬件
- C)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其通用性和移植性好
- D)高级语言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
- A)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不一致
- B)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度高
- C)插入异常、结构异常和数据不一致
- D)插入异常、结构异常和数据冗余度高
- A)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抽象描述
- B)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实现
- C)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 D)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运算的具体实现没有影响
- A)88、90、36、90、96、53、41、57
- B)22、50、11、34、65、94、21、47
- C)23、25,46、50、80、69、90、94
- D)90、85、14、43、73、21、52、96
- A)Ⅰ、Ⅱ、Ⅲ
- B)Ⅱ、Ⅲ、Ⅱ
- C)Ⅱ、Ⅲ、Ⅰ
- D)Ⅲ、Ⅱ、Ⅰ
- A)固定分区
- B)可变分区
- C)页式
- D)虚拟页式
- A)对数据库所有的更新操作
- B)程序运行的过程
- C)程序执行的结果
- D)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信息
- A)Ⅰ、Ⅱ和Ⅲ
- B)Ⅰ、Ⅲ和Ⅳ
- C)Ⅰ、Ⅱ和Ⅳ
- D)都是
- 35
-
系统抖动是指( )。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 B.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 C.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 D.由于内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
- A)2
- B)3
- C)4
- D)5
- A)Ⅱ、Ⅲ、Ⅳ
- B)Ⅰ
- C)Ⅰ、Ⅱ、Ⅲ
- D)全部
- A) ProcessAnalyst
- B) DataArchitect
- C) AppModeler
- D) MetaWorks
- A)属性
- B)关系
- C)域
- D)元组
- A)主码只能包含单个属性
- B)任何候选码都不能包含关系中的全部属性
- C)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作主属性
- D)包含在所有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作主属性
- A)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 B)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 C)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 D)负责数据库数据的确定,数据库各级模式的设计
- A)DBFEAC
- B)DFEBCA
- C)BDFECA
- D)BDEFAC
- A)Ⅰ和Ⅱ
- B)Ⅰ和Ⅲ
- C)Ⅰ、Ⅱ和Ⅲ
- D)都是
- A)P.P.S.Chen
- B)J.Martin
- C)E.F.Codd
- D)W.H.Inmon
- A)1
- B)4
- C)8
- D)12
- A)已经获得资源,并获得CPU,但没有运行
- B)已经获得资源,没有获得CPU,不能运行
- C)已经获得资源,并获得CPU,正在运行
- D)没有获得资源,也没有获得CPU,不能运行
- A)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发现
- B)用于物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对象及数据组件的生成
- C)用于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建模和实现
- D)提供了对PowerDesign所有模型信息的只读访问
- A)意味着释放一个资源
- B)当S<0,其绝对值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目
- C)当S<=0,要唤醒一个等待进程
- D)当S<0,要唤醒一个就绪进程
-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B)一个m:n 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C)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D)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A)J1,J4,J2,J3
- B)J1,J3,J4,J2
- C)J4,J2,J3,J1
- D)J4,J1,J2,J3
- A)14
- B)105
- C)16
- D)120
- A)在Internet中访问一台主机必须使用它的主机名
- B)200.201.202.203是一个C类IP地址
- C)IP地址采用的是分层结构
- D)主机名与IP地址是一对应的
- A)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 B)数据的逻辑结构不仅反映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反映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 C)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 D)树形结构是典型的非线性结构。
- A)1985
- B)1986
- C)1987
- D)1988
- A)外模式
- B)内模式
- C)关系模式
- D)模式
- A)q;=p↑.link;p↑.link:=q↑,link;
- B)p↑.link.q↑.link;q:=p↑.link;
- C)q↑.link::p↑.link;P↑.link:=q;
- D)P↑.link:=q;q↑.link:=p↑.link;
- A)仅Ⅰ和Ⅱ
- B)仅Ⅰ和Ⅲ
- C)仅Ⅰ、Ⅲ和Ⅴ
- D)仅Ⅱ、Ⅳ和Ⅴ
- A)个人计算机系统上的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一般不支持并发控制
- B)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指支持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 C)支持丰富的对象结构和规则是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一条准则
- D)分布式系统与非分布式系统的用户操作是完全不同的
- A)CPU故障中断
- B)溢出中断
- C)控制台,时钟中断
- D)缺页中断
- A)Ⅰ、Ⅱ和Ⅲ
- B)Ⅰ、Ⅱ和Ⅳ
- C)Ⅱ、Ⅲ和Ⅳ
- D)都是
- 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
- B)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
- 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
- D)不能加任何锁
- A)分布式系统用户的操作与非分布式系统没有什么不同
- B)分布式系统的存储结构要比非分布式系统复杂
- C)分布式系统的数据操作在逻辑上没有变化
- D)分布式系统的所有问题都是用户级别的
- A) Ⅰ和Ⅱ
- B) Ⅱ和Ⅲ
- C) Ⅰ和Ⅲ
- D)全部
- A)Ⅰ和Ⅱ
- B)Ⅰ、Ⅱ和Ⅲ
- C)Ⅱ和Ⅲ
- D)全部
- A)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模式,联系本身的属性要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 B)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模式,联系本身的属性可以不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 C)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D)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A)两个事务同时对同一数据项进行更新而造成数据库不一致
- B)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数据进行了更新
- C)关系的不同元组中数据冗余,更新时未能同时更新所有有关元组而造成数据库不一致
- D)对数据的更新因为违反完整性约束条件而被拒绝
- A)部门总经理
- B)部门人员
- C)部门名
- D)部门号
- A)磁盘空间大小
- B)物理内存大小
-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 D)计算机地址位数
- A)实体完整性规则
- B)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 C)参照完整性规则
- D)以上均不是
- A)当候选码多于一个时,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码
- B)主码可以是单个属性,也可以是属性组
- C)不包含在主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 D)若一个关系模式中的所有属性构成码,则称为全码
- A)必须是连续的
-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 C)一定是不连续的
- D)连续与否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