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死锁预防
- B.死锁预防
- C.死锁检测
- D.死锁解除
- A.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 B.中断控制方式
- C.DMA方式
- D.通道控制方式
- A.相关进程进入阻塞状态,且无法唤醒
- B.相关进程没有阻塞,可被调度,但是没有进展
- C.相关进程没有阻塞,但是调度被无限推后
- D.相关进程进入阻塞状态,且可以唤醒
- A.9
- B.8
- C.8.5
- D.9.5
- A.通过缓冲技术匹配高、低速设备
- B.通过改变配置加速数据传输
- C.通过适配技术连接不同设备
- D.通过总线技术提高设备效率
- A.10+512+5122+5123
- B.10+256+2562+2563
- C.10+128+1282+1283
- D.256+2562+2563
- 8
-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SF调度(最短寻道优先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 A.110,170,180,195,68,45,35,12
- B.110,68,45,35,12,170,180,195
- C.110,170,180,195,12,35,45,68
- D.12,35,45,68,110,170,180,195
- A.文件长度
- B.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方式
- C.文件中记录的个数
- D.文件目录的结构
- A.顺序结构
- B.链接结构
- C.索引结构
- D.I节点结构
- A.文件控制块
- B.文件分配表
- C.用户口令表
- D.系统注册表
- A.页表长度寄存器保存了正在运行进程的页表长度
- B.页内地址是地址的高位部分
- C.大多数32位的操作系统采用了二级页表
- D.页表在内存可以不连续存放
- A.2048
- B.1024
- C.512
- D.256
- A.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
- B.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
- C.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
- D.理想页面置换算法(OPT)
- A.固定分区
- B.可变分区
- C.页式
- D.段页式
- A.共享内存
- B.消息机制
- C.管道通信
- D.套接字
- A.进入区
- B.临界区
- C.退出区
- D.剩余区
- A.调用进程创建原语由操作系统创建进程
- B.填写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并提交系统
- C.填写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并将其放入就绪队列
- D.将用户所在进程的进程控制块复制一份给新进程
- A.互斥关系
- B.同步关系
- C.前趋关系
- D.后趋关系
- A.1
- B.20
- C.19
- D.0
- A.从当前程序跳转到调用程序
- B.调用程序多次嵌套与递归
- C.调用程序一般与当前程序有关
- D.调用结束后返回原程序
- A.进程控制块
- B.程序指令代码
- C.程序堆栈段
- D.程序变量和数组
- A.操作系统所处的状态
- B.CPU在运行时所处的状态
- C.内存在运行时所处的状态
- D.安全系统所处的状态
- A.中断请求
- B.中断断点
- C.中断屏蔽
- D.中断优先级排队
- A.CPU
- B.打印机
- C.硬盘
- D.内存
- A.人机交互接口
- B.软件开发基础
- C.第一道安全防线
- D.虚拟机和扩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