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outer
- B.Network Card
- C.Firewall
- D.protocol
- A.break
- B.end
- C.stop
- D.quit
- A.host number
- B.network number
- C.host number and socket
- D.host number and network number
- A.text
- B.dialog
- C.list
- D.check
- 5
-
(80)
- A.节省内存
- B.协调CPU和F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情况
- C.提高CPU的利用率
- D.提高FO设备的效率
- A.PPT
- B.OPT
- C.LRU
- D.FIFO
- A.主存
- B.外存
- C.ROM
- D.寄存器
- 8
-
(78)
- A.引用
- B.封装
- C.重置
- D.类属类
- A.类的功能
- B.类的层次结构
- C.实例之间的调用关系
- D.类的类型
- A.程序流
- B.指令流
- C.数据流
- D.控制流
- 11
-
(76)
- A.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 B.自底向上逐层分解
- C.面向对象
- D.随心所欲
- 12
-
(74)
- A.面向对象
- B.面向数据流
- C.面向数据结构
- D.面向事件驱动
- A.系统工程
- B.风险分析
- C.设计评审
- D.进度控制
- 14
-
(72)
- A.4
- B.3
- C.2
- D.1
- A.5
- B.4
- C.3
- D.2
- 16
-
(70)
- A.DBHFEACG
- B.GFCDBEHA
- C.DHBFAECG
- D.DFGBCEHA
- A.DBHFEACG
- B.GFCDBEHA
- C.DHBFAECG
- D.DFGBCEHA
- 18
-
(68)
- A.图像的大小
- B.图像的色彩
- C.图像表现的细节
- D.图像序列变化的程度
- A.帧内图像数据压缩
- B.帧间图像数据压缩
- C.傅里叶变换
- D.哈夫曼编码
- 20
-
(66)
- A.原始比特
- B.分组
- C.信元
- D.帧
- A.传输层服务
- B.网络层服务
- C.会话层服务
- D.表示层服务
- A.0个
- B.一个或多个
- C.一个
- D.多个
- 23
-
(64)
- A.一对一和一对多
- B.一对一和多对多
- C.一对多和多对多
- D.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 A.不允许有主行
- B.属性值不允许为空
- C.主键值不允许为空
- D.外键值不允许为空
- 25
-
(62)
- A.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 B.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 C.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属性
- D.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属性
- 26
-
(60)
- A.(11010110)<SUB>2</SUB>
- B.(327)<SUB>8</SUB>
- C.(213)<SUB>10</SUB>
- D.(11F)<SUB>16</SUB>
- A.(11010110)<SUB>2</SUB>
- B.(327)<SUB>8</SUB>
- C.(213)<SUB>10</SUB>
- D.(11F)<SUB>16</SUB>
- A.目录
- B.属性
- C.路径
- D.定位
- 29
-
(58)
- A.待打印文件的队列显示
- B.即将打印的文件的状态显示
- C.打印管理中文件目录显示
- D.所见即所得的实现
- A.定义概念模式
- B.修改模式结构
- C.编写应用程序
- D.编写完整性规则
- A.一种视频格式
- B.一种音频格式
- C.一种网络协议
- D.软件的名称
- A.DMA
- B.中断
- C.程序查询
- D.无条件传送
- A.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全部
- 34
-
虚拟设备是指(66)。
- A.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使用比系统中具有的物理设备更多的设备
- B.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以标准方式来使用物理设备
- C.虚拟设备是指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换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
- D.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程序不必全部装入内存就可使用系统中的设备
- A.概念模式
- B.内模式
- C.外模式
- D.存储模式
- A.消除软件的生产危机
- B.使软件生产工程化
- C.加强软件的质量保证
- D.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
- A.网桥
- B.交换机
- C.路由器
- D.网关
- A.瀑布模型
- B.演化模型
- C.螺旋模型
- D.喷泉模型
- A.总线结构
- B.星状结构
- C.环状结构
- D.树状结构
- A.数据是否存储在不同的场地
- B.系统是否支持全局应用
- C.是否是面向处理、面向应用的
- D.数据独立性程度的高低
- A.指向类Sample的指针为a
- B.将a的地址值赋给变量Set
- C.a是类Sample的对象引用,用来作函数Set( )的形参
- D.变量Sample与a按位相与作为函数Set( )的参数
- A.规律性
- B.传递性
- C.重复性
- D.多样性
- A.防火墙认为内部网络是安全和可信赖的,而外部网络被认为是不安全的
- B.防火墙技术是集身份认证、加密、数字签名和内容检查于一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 C.在传输层,防火墙用来处理信息在内外网络边界的流动,它可以确定来自哪些地址的信息可以通过或者禁止哪些目的地址的主机
- D.防火墙技术经历了包过滤、应用代理网关及状态检测3个发展阶段
- A.2880MB
- B.360MB
- C.720MB
- D.45MB
- A.RTP/RTSP
- B.PAL
- C.NTSC
- D.SECAM
- A.RL编码
- B.DM编码
- C.Huffman编码
- D.矢量编码
- A.一个类定义了一组大体上相似的对象
- B.一个类所包含的方法和数据描述一组对象的共同行为和属性
- C.类是对象的具体化,对象是类的抽象
- D.在分析和设计时,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类上,而不是具体的对象上
- A.超文本
- B.流媒体
- C.超媒体
- D.平面媒体
- A.1、2、3、4、5、6
- B.3、2、1、6、4、5
- C.4、5、3、2、1、6
- D.5、6、4、3、2、1
- A.程序内部逻辑
- B.程序的复杂结构
- C.使用说明书
- D.程序的功能
- A.虚拟函数
- B.内联函数
- C.构造函数
- D.全局函数
-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 B.顺序、选择和循环
- C.递归、堆栈和队列
- D.调用、返回和转移
- A.事件驱动模型
- B.消息传递模型
- C.迟后联编机制
- D.动态绑定机制
- A.Eiffel
- B.C++
- C.Smalltalk
- D.COBOL
- A.RISC的指令系统的指令数较少
- B.程序在RISC上编译生成的目标程序较短
- C.RISC的指令平均周期数较少
- D.RISC只允许Load指令和Store指令访存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 B.必须采用异步方式
- C.必须采用应答方式
- D.可以选用同步方式,也可以选用异步方式
- A.Cache是缓冲技术在存储体系中的一个具体应用
- B.Cache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存储容量大
- C.Cache处于内存和CPU之间
- D.Cache中一般存放内存的一部分副本
- A.I/O指令
- B.I/O中断
- C.I/O指令和I/O中断
- D.操作员
- A.i=*(*(x+1)+1)
- B.i=x[1][1]
- C.i=*(*(x+1))
- D.i=*(x[1]+1)
- A.x++;
- B.&ptr
- C.&(x+1)
- D.&ptr[k]
- A.30/9
- B.25/9
- C.29/9
- D.31/9
- A.除留余数法
- B.伪随机探测再散列法
- C.直接地址法
- D.线性探测再散列法
- A.可能不存在
- B.有一个
- C.一定有多个
- D.有一个或多个
- A.KHGFEDCBA
- B.ABDCEFKGH
- C.ABEFCDGHK
- D.ABCDEFGHK
- A.1072
- B.1070
- C.1150
- D.1154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0/abd772d67d1e1458df2b09450c1307.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8/15a77575c08035d7ef196791783add.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12/f5d3bb9360bfdf9ab6c1d75e4e8dae.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d/fa6246adddfbf1e0aa29e26e3673ff.jpg">
-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 A.1
- B.2
- C.多个
- D.不确定
- A.软件结构定义
- B.模块独立性
- C.模块类型
- D.模块耦合度
- A.21
- B.22
- C.20
- D.19
- A.255.255.255.240
- B.255.255.240.0
- C.255.255.255.192
- D.255.255.255.224
- A.接收方的私钥
- B.接收方的公钥
- C.发送方的私钥
- D.发送方的公钥
- A.根据使用的需要把软件装入计算机等能存储信息的装置内
- B.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复制
- C.为了防止复制品损坏而制作备份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可以提供给他人使用
- D.为了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环境或者改进其功能性能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
- A.FDD是一种允许专用通信的频分技术
- B.FDD是一种允许动态介质分配的频分技术
- C.FDD是一种允许有保证的信息投递的频分技术
- D.FDD是一种允许双向或全双工通信的频分技术
- A.国际标准
- B.区域标准
- C.行业标准
- D.企业标准
-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7/c2b49d1688be5a10498108b508c4a1.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0/85e70bcbb8c3fe0127ae1c05ed1971.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b8/bf095133d05da97387237d1b921226.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d/be06a0435f3c2e9ed6da2ad010d9a8.jpg">
- A.6分钟
- B.10分钟
- C.20分钟
- D.24分钟
-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 A.田径场上的接力比赛
- B.一个进程读文件,一个进程写文件
- C.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通过一个缓冲区传递产品
- D.公共汽车上司机和售票员的协作
- A.一张U盘经反病毒软件检测和清除病毒后,该U盘就是没有病毒的干净盘
- B.若发现U盘带有病毒,则应立即将U盘上的所有文件复制到一张干净软盘上,然后将原来有病毒的U盘进行格式化
- C.若U盘上存放有文件和数据,且没有病毒,则只要将该U盘写保护就不会感染病毒
- D.如果一张U盘上没有可执行文件,则不会感染病毒
- A.就绪状态
- B.运行状态
- C.等待状态
- D.后备状态
- A.时钟频率
- B.每秒钟执行程序个数
- C.启动速度
- D.内存访问速度
- A.101001.1010
- B.1010001.101
- C.11101.1010
- D.11011.101
- A.ASCII码
- B.十进制
- C.二进制
- D.十六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