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firewall
- B. modem
- C. gateway
- D. key
- A. Web pages
- B. modem
- C. security
- D. network
- A. computer
- B. processor
- C. application software
- D. operating system
- A. visual
- B. object-oriented
- C. logic
- D. natural language
- A. 255.255.248.0
- B. 255.255.252.0
- C. 255.255.240.0
- D. 255.255.255.0
- A. queue
- B. stack
- C. array
- D. record
- A. 邮件正文
- B. Telnet
- C. WWW
- D. 附件功能
- A.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B. FTP(文件传输协议)
- C. 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 D. ICMP(互联网控制管理协议)
- A. 端口号
- B. IP 地址
- C. 协议类型
- D. MAC 地址
- A. V+E=F+2
- B. V+F=E+2
- C. E*F=V+10
- D. E+F=V+10
- a. 当用户查询“选了课程 2 的学生数”时,其结果应为 (59) ;当 Students 和 SC关系进行自然连接时,其结果集的属性列数应为 (60) 。 (59)A. 3 B. 4 C. 6 &n
- b. 查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的 SQL 语句如下: SELECT Sno, (61)
- FROM SC
- GROUP BY Sno (62) >1; (61)
- A. Grade
- B. SUM(Grade)/ 7
- C. AVG(Grade)
- D. SUM(Grade)/ COUNT(Cno) (62)
- A. WHERE COUNT(Sno)
- B. WHERE COUNT(DISTINCT(Sno) )
- A. 9.0,3.0
- B. 9.2,3.5
- C. 9.5,3.8
- D. 9.7,4.0
- A. 命令
- B. 程序
- C. 数据
- D. 文件 (58)
- A. 数据库系统
- B. 文件系统
- C. 操作系统
-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 A. 功能规格说明
- B. 需求说明
- C. 内部结构和逻辑
- D. 数据流图 (56)
- A. 功能规格说明
- B. 需求说明
- C. 内部结构和逻辑
- D. 数据流图
- A. 证明软件不存在错误和缺陷
- B. 验证程序的数据表示方式是否正确
- C. 找出软件中的所有错误和缺陷
- D. 尽量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 A. 需要软件人员和用户进行沟通
- B. 需要付出较高的维护成本
- C. 开发的软件不易于移植
- D. 不适应需求不确定的软件开发
- A. 可靠性
- B. 可移植性
- C. 可使用性
- D. 灵活性 (53)
- A. 可靠性
- B. 可移植性
- C. 可重用性
- D. 正确性
- A. 需求不确定性高
- B. 需求确定
- C. 结构简单
- D. 可移植性好
- A. 封装
- B. 多态
- C. 继承
- D. 变异
- A.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 B.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
- C.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 D. 软件系统建模语言
- A. 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
- B. 对象是类的实例
- C. 类是对象的实例
- D. 类是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集合
- A. XML
- B. Java
- C. C#
- D. Simula
- A. rear – front
- B. front – rear
- C. (rear –front + M) MOD M
- D. (front – rear + M) MOD M
- A. 结构化设计以过程设计为核心
- B. 面向对象设计以对象设计为核心
- C. 结构化设计比面向对象设计更易支持数据结构的修改
- D. 面向对象设计比结构化设计更易支持系统的维护
- A. 数据元素有序
- B. 数据元素之间具有多对多关系
- C. 数据元素无序
- D. 数据元素之间具有一对多关系
- A.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 B. 紧凑结构和稀疏结构
- C. 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 D. 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 A. sxxsssxxx
- B. xxssxxss
- C. sxsxssxx
- D. xssssxxx
- A. 10
- B. 40
- C. 36
- D. 72 (35)
- A. 10
- B. 40
- C. 36
- D. 72
- A. 汇编代码
- B. 0 和 1
- C. 扩展 ASCII 码
- D. BCD码
- A. base+13
- B. base+16
- C. base+18
- D. base+21
- A. 堆栈溢出
- B. 变量未定义
- C. 指针异常
- D. 数组元素下标越界
- A. 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设计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B.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只能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 C.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与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是相互排斥的
- D. 过程式程序设计是一种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
- A. 页的大小为 1K, 最多有 8M 页
- B. 页的大小为 2K, 最多有 4M 页
- C. 页的大小为 4K, 最多有 1M 页
- D. 页的大小为 8K, 最多有 2M 页
- A. 汇编语言源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
- B. 将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软件称为解释程序
- C. 在汇编语言程序中,不能定义符号常量
- D. 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软件称为汇编程序
- A. 把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
- B. 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
- C. 负责存取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
- D. 负责文字格式编排和数据计算
- A. 就绪
- B. 等待
- C. 结束
- D. 善后处理
- A. CPU
- B. PCI
- C. RAM
- D. IDE (24)
- A. COM
- B. RJ-45
- C. USB
- D. PS/2
- A. 迭代
- B. 流水线
- C. 面向对象
- D. 中间件
- A. Cache
- B. CMOS
- C. RAM
- D. CD-ROM
- A. 翻译权
- B. 署名权
- C. 修改权
- D. 复制权
- A. 乙一人享有
- B. 甲、乙共同享有
- C. 甲一人享有
- D. 甲、乙均不享有
- A. 1/128
- B. –1/128
- C. –127/128
- D. 127/128 (20)
- A. –1
- B. 127
- C. –127
- D. 1
- A. 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
- B. 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之后重启计算机
- C. 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
- D. 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之后重启计算机
- A. 真彩色
- B. 伪彩色
- C. 黑白
- D. 矢量
- A. 1
- B. 2
- C. 8
- D. 16
- A. BMP
- B. PNG
- C. WAV
- D. AVI
- A. 占用内存越大
- B. 越可靠
- C. 吞吐量越大
- D. 抗病毒能力越强
- A. 10100101
- B. 11001010
- C. 01000110
- D. 01010101
- A. 提高软件的执行速度
- B. 降低系统负载
- C. 提高软件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
- D. 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
- A. 变量
- B. 关键字
- C. 语句
- D. 数据类型 (8)
- A. 浮点
- B. 定点
- C. 逻辑
- D. 控制
- A. 233
- B. 433
- C. 463
- D. 531
- A. COM
- B. EDU
- C. GOV
- D. ORG
- 57
-
● 在 Word编辑状态下,可以把一段文字的格式快速应用到另一段文字上,以提高编排文章的效率,其方法是: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 (1) ”按钮;然后移动鼠标到待格式化的文本开始处, (2) 。
(2)
- A. 按键的同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 B. 按键的同时单击鼠标右键即可
- C.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达待格式化的文本末尾时松开鼠标键
- D. 按住鼠标右键拖动鼠标,到达待格式化的文本末尾时松开鼠标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