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5)
- A.SNMP
- B.NFS
- C.TCP
- D.UDP
- 2
-
(76)
- A.HTTP
- B.FTP
- C.TCP
- D.UDP
- 3
-
(73)
- A.RARP
- B.ARP
- C.IPX
- D.SPX
- 4
-
(74)
- A.IGMP
- B.ICMP
- C.CDMA
- D.WAP
- 6
-
(70)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运输层
- 7
-
(71)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运输层
- 8
-
(69)
- A.减少每段的负载
- B.延长线路距离
- C.信号的再生和转发
- D.以上全是
- 9
-
(68)
- A.网卡
- B.重发器
- C.网桥
- D.交换机
- A.网卡
- B.重发器
- C.网桥
- D.交换机
- 11
-
(65)
- A.多用户、单任务和实时
- B.多用户、多任务和交互式
- C.多用户、单任务和分时
- D.多用户、多任务和分时
- 12
-
(66)
- A.内核是Windows NT真正的中心
- B.内核在调用时抢占内存,不调用时不占用内存
- C.内核的执行是不可被抢占的
- D.内核在执行任务时当有中断和异常发生时,将控制转移到相应的中断和异常
- 13
-
(64)
- A.域
- B.工作组
- C.客户机/服务器
- D.高端服务器
- 14
-
(62)
- A.输入/输出地址
- B.IP地址
- C.内存地址
- D.栈地址
- A.核心态,其结构是单块式和层次式
- B.用户态,其结构是层次式和微内核
- C.核心态,其结构是层次式和微内核
- D.用户态,其结构是单块式和层次式
- 16
-
(61)
- A.3
- B.12
- C.375
- D.100
- A.放大
- B.调制
- C.采样
- D.解码
- 18
-
(59)
- A.1000
- B.1001
- C.1010
- D.1011
- 19
-
(58)
- A.1000
- B.1010
- C.1100
- D.1110
- A.1010
- B.1100
- C.1110
- D.1111
- 21
-
(56)
- A.128
- B.0
- C.127
- D.0
- 22
-
(55)
- A.255
- B.-255
- C.127
- D.-127
- A.128
- B.0
- C.1
- D.-1
- 24
-
(53)
- A.2m
- B.5m
- C.6m
- D.15m
- 25
-
(51)
-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④⑤⑥
- D.②④⑥
- A.4
- B.6
- C.7
- D.127
-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④⑤⑥
- D.②④⑥
- 28
-
(49)
- A.FTP
- B.WWW
- C.Telnet
- D.BBS
- A.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 B.数字信号的编码
- C.模拟信号的放大
- D.数字信号的整形
- A.2兆节点
- B.接入节点
- C.用户节点
- D.接出节点
- A.数据加密
- B.CA认证
- C.数字签名
- D.数字信封
- A.能处理任意大小的信息,其生成的信息摘要数据块长度总是具有固定的大小
- B.对同一个源数据反复执行该函数得到的信息摘要相同
- C.具有可逆性,可以通过信息摘要重新生成原始数据信息
- D.生成的信息摘要是不可预见的,原始数据信息的一个微小变化都会对新产生的信息摘要产生很大影响
- A.利用传统方式推广网站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法
- B.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宣传网站
- C.网站内容与网站建设没有太大的关联
- D.以上都不对
- A.URL限制
- B.用户验证
- C.WEB权限
- D.NTFS权限
- A.IP过滤
- B.线路过滤
- C.应用层代
- D.计算机病毒检测
- A.主动
- B.被动
- C.黑客
- D.偶然
- A.物理层
- B.TCP/IP协议之上
- C.应用层
- D.数据链路层
- 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
- 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
- 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
- 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 A.功能模块设计为中心
- B.数据分析为中心
- C.系统拓扑结构设计为中心
- D.系统规模分析为中心
- A.故障管
- B.配置管理
- C.性能管
- D.安全管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A.在屏幕上出现一行空格
- B.被连接的文件放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新窗口中
- C.被链接的文件放在一个未预先设定的新窗口中
- D.被链接的文件内插入一个空格
- A.ISO9000
- B.ISO9000族
- C.ISO/IEC
- D.ISO/TC176
- A.搜索引擎中
- B.主页顶部
- C.浏览器窗口顶部
- D.浏览器窗口底部
- A.MARGINWIDTH
- B.MARGINHEIGHT
- C.NORESIZE
- D.MARGINVECTOR
- A.占用不同的频带
- B.利用编码的正交特性,依靠相关器
- C.用期性帧内时隙的位置
- D.时隙的标头信息
- A.壳Shell
- B.各种应用程序
- C.核
- D.实用程序
- A.Application Layer
- B.Presentation Layer
- C.Session Layer
- D.Transport Layer
- A.实时通信
- B.邮件方式
- C.组播方式
- D.链接方式
- A.语法
- B.结构
- C.语义
- D.定时
- A.客户机/服务器计算
- B.网络通信
- C.数据仓库
- D.分布式数据库
- A.可伸缩模型
- B.集成的模型
- C.对等的模型
- D.冗余的模型
- A.减轻了网络通信线路的负担
- B.减轻了网络服务器的负担
- C.减轻了客户机的负担
- D.减少了投资
- A.IP协议除了提供端对端的分组分发功能外,还提供了标识主机和网络的地址功能
- B.IP协议主管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直接的链路
- C.ICMP协议作为TCP协议的附加,来报告网络的故障
- D.主机和网络的地址功能是由TCP层主管和识别的
- A.1
- B.2
- C.3
- D.4
- A.源端
- B.源IP地址
- C.目的IP地址
- D.目的端口
- A.TCP
- B.ICMP
- C.IP
- D.SNMP
- A.差错报告
- B.路由重定向
- C.网络拥塞通知
- D.流量控制
- A.254
- B.65535
- C.65534
- D.16384
- A.网卡上的物理端口号
- B.主机在HUB上的端口号
- C.网卡在本机中的设备端口号
- D.TCP/IP协议中定义的服务端口号
- A.OSI
- B.ISO
- C.IEEE
- D.ANSI
- A.物理网络设备
- B.网络主机
- C.网上的软件
- D.以上都是
- A.几台处于同一室内互联的5台计算机
- B.网络的用户群比较庞大时
- C.网络的主机分布较广时
- D.网络的性能开始下降时
- A.发送方IP地址
- B.共同体名称
- C.有关数据
- D.发送方SNMP实体的传输层地址
- A.SNMP是一个异步的请求/响应协议
- B.SNMP是一个非面向连接的协议
- C.SNMP的所有操作都有请求和响应
- D.SNMP协议是一个对称协议,没有主从关系
- A.当一个发送信息的机器相对于接收信息的机器来说传送信息速度过快
- B.当一个工作站突然发送大量的数据报给另一个工作站
- C.使用帧传递数据
- D.报文重新组合需要用缓冲空间,大量信息聚到一个工作站上
-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 A.RS-232C接口总线
- B.IEEE-1284接口总线
- C.CENTRONIC接口总线
- D.AGP接口
- A.0 1000011001100100010000000000000
- B.0 10000111 01100100010000000000000
- C.1 1000010001100100010000000000000
- D.0 10000110 11100100010000000000000
- A.B603
- B.A6A3
- C.BAA3
- D.BAB3
- A.11010101
- B.10101110
- C.10110100
- D.11010110
- A.人工智能
- B.专家系统
- C.信息管
- D.科学计算
- A.直接拖至不同驱动器的图标上
- B.按住(SHIFT)键,拖至不同驱动器的图标上
- C.按住(ALT)键,拖至不同驱动器的图标上
- D.按住(SHIFF)键,然后拖至同一驱动器的另一子目录上
- A.小规模集成电路
- B.中规模集成电路
- C.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D.分立元件
- A.用Ctrl+ Shift键
- B.用鼠标左键单击输入方式切换按钮
- C.Shift+空格键
- D.用Alt+空格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