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WDM
- B.PSTN
- C.internet
- D.WLAN
- A.Access Channel
- B.Access System
- C.Access Point
- D.Network Access Point
- 3
-
(82)
- A.JSP
- B.HTML
- C.ASP
- D.PHP
- A.flame
- B.Packet
- C.Signal
- D.APDU
- A.Web
- B.E-mail
- C.DNS
- D.FTP
- 6
-
(79)
- A.网关或路由器
- B.中继器
- C.集线器
- D.终端匹配器
- 7
-
(78)
- A.应用层
- B.传输层
- C.网络层
- D.网络接口层
- 8
-
(76)
- A.改变编码标准
- B.文件加密
- C.以附件方式传输
- D.以图片方式传输
- A.会话层
- B.传输层
- C.网络层
- D.表示层
- 10
-
(75)
- A.From是指tr@csai.cn
- B.To是指接收方的邮件地址
- C.Cc是指回复发件人地址
- D.Subject是指电子邮件的主题
- 11
-
(73)
- A.LAN
- B.ATM
- C.DDN
- D.ISDN
- A.tr是用户名,csai.cn是域名
- B.订是用户名,csai.cn是计算机名
- C.tr是服务器名,csai.cn是域名
- D.tr是服务器名,csai.cn是计算机名
- 13
-
(71)
- A.BECN
- B.FECN
- C.DECN
- D.TECN
- 14
-
(72)
- A.网络层
- B.数据链路层
- C.传输层
- D.高层协议
- A.数据链路层
- B.网络层
- C.传输层
- D.会话层
- 16
-
(70)
- A.X.28
- B.HDLC
- C.LAPD
- D.LAPF
- 17
-
(67)
- A.1/128
- B.-1/128
- C.-127/128
- D.127/128
- 18
-
(68)
- A.-1
- B.127
- C.-127
- D.1
- A.-1
- B.127
- C.-127
- D.1
- 20
-
(65)
- A.SNMP
- B.FTP
- C.ARP
- D.RARP
- A.IP地址不具有唯一性
- B.IP地址屏蔽了物理地址的差异,而实际通信使用的是物理地址
- C.物理地址和IP地址联合才具有网络上的唯一性
- D.为了通信的安全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传输层
- D.应用层
- 23
-
(63)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传输层
- D.应用层
- 24
-
(61)
- A.信道上的直流信号与模拟信号
- B.信道上的频率范围较宽的交流信号
- C.信道上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信号
- D.信道上传输的所有信号
- A.信道上的直流信号直接传输
- B.信道上的交流信号直接传输
- C.信道上的模拟信号直接传输
- D.信道上的数字信号1或0直接表示两种不同的电压,然后送到线路上传输
- 26
-
(59)
- A.计算机运行速度
- B.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
- C.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间
- D.实时调度
- A.计算机运行速度
- B.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
- C.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间
- D.实时调度
- 28
-
(57)
- A.0.001
- B.1000
- C.0.003
- D.0.000000001
- A.0.9
- B.2.7
- C.0.3FF
- D.0.729
- 30
-
(55)
- A.A1
- B.B1
- C.B2
- D.B3
- A.机密性
- B.完整性
- C.可用性
- D.可审查性
- 32
-
CA中心是(70)。
- A.参与电子交易的一方
- B.实行交易管理的机构
- C.网上交易双方共同信赖的第三方
- D.发放交易许可的机关
- A.网络模拟攻击
- B.进行病毒扫描
- C.评估行为的正常性
- D.检查是否合法用户
- A.IE
- B.Notepad
- C.Word
- D.PowerPoint
- A.10m
- B.100m
- C.1000m
- D.2000m
- A.异步传输模式
- B.同步传输模式
- C.自动传输模式
- D.自动取款机
- A.PDC主域控制器
- B.DHCP服务器
- C.DNS服务器
- D.IIS服务器
- A.UDP协议效率较高,用它实现网络管理不会太多地增加网络负载
- B.TCP不可靠,SNMP报文容易丢失。
- C.UDP需要连接,TCP不需要连接。
- D.UDP可靠,所以传输SNMP报文更容易。
- A.访问控制
- B.对象的定义
- C.概念表
- D.通知的定义
- A.ping
- B.ARP
- C.ipconfig
- D.netstat
- A.Apache
- B.dhcpd
- C.BIND
- D.SQUID
- A.本地域组
- B.本地组
- C.全局组
- D.通用组
- A.选择“单机”,即针对某个IP地址实施限制
- B.选择“一组计算机”,即针对某一网络组实施限制
- C.选择“域名”,即针对某一域名实施限制
- D.选择“用户名”,即针对某一用户名实施限制
- A.Web验证
- B.基本验证
- C.集成Windows验证
- D.Windows域服务器的摘要验证
- A.不能使用只能丢掉
- B.用杀毒软件杀毒后可继续使用
- C.用酒精消毒后可继续使用
- D.可直接使用,对系统无任何影响
- A.正常工作
- B.速度加快
- C.不能工作
- D.进度变慢
- A.222.18.32.256
- B.202.202.22.31
- C.221.221.221.0
- D.110.110.110
- A.降低信号干扰程度
- B.降低成本
- C.提高传输速度
- D.没有任何作用
- A.中继器能对信号进行放大
- B.中继器带有检错和纠错功能
- C.中继器能够延长网络距离
- D.使用中继器后,引入了延时
- A.DNS
- B.SMTP
- C.HTTP
- D.Telnet
- A.主要测试系统运行的效率
- B.主要测试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 C.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
- D.为了评判系统设计人员的水平
- A.100Hz
- B.1kHz
- C.1.8kHz
- D.5kHz
- A.比特和波特是一个概念
- B.比特是码元传输速率单位
- C.波特是信息量单位
- D.在某些情况下,比特/秒和波特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 A.单工通信
- B.全双工通信
- C.半双工通信
- D.双向同时通信
- A.数字签名算法
- B.安全关联SA
- C.认证和加密算法
- D.安全协议AH和ESP
- A.窃听
- B.拒绝服务
- C.假冒
- D.特洛伊木马
- A.64
- B.128
- C.256
- D.512
- A.《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C.《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D.《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A.在职人员在本单位所作的发明创造
- B.在本职工作中所做出的发明创造
- C.履行本单位交付的工作之外所作的发明创造
- D.退休后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
-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 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 C.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 D.在作品以一定物质形态固定后产生
- A.递归实体
- B.弱实体
- C.复合实体
- D.联系实体
- A.DELETE
- B.DROP
- C.CLEAR
- D.ROMOVE
- A.实体完整性约束
- B.参照完整性约束
-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 D.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 A.外部模型
- B.概念模型
- C.逻辑模型
- D.物理模型
- A.完整性控制
- B.安全性控制
- C.并发控制
- D.访问控制
- A.进程切换时
- B.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 C.执行P操作后
- D.由用户状态转入核心态时
- A.输入
- B.后备
- C.执行
- D.完成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 D.实时性和可靠性
- A.审计程序法
- B.ITF法
- C.并行模拟法
- D.代码比较法
- A.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 A.预防
- B.避免
- C.检测和恢复
- D.重启计算机
- A.MTBF反映了系统的可靠性
- B.MTTR反映了系统的故障率
- C.MTTR反映了系统的安全性
- D.MTTR反映了保密性
- A.容错是允许错误发生
- B.容错是允许故障存在
- C.容错能力也就是可靠性
- D.容错能力是可用性
- A.ISA总线
- B.PCI总线
- C.RS-232总线
- D.USB总线
- A.1+1=2
- B.1+0=1
- C.0+0=0
- D.1+A=1
- 76
-
CISC的含义是(8)。
- A.复杂计算机运算系统
- B.复杂指令运算系统
- C.复杂网络系统主机
- D.复杂指令计算机
- A.ISA总线
- B.PCI总线
- C.EISA总线
- D.SCSI总线
- A.汇编语言
- B.高级语言
- C.机器码
- D.BASIC语言
- A.Telnet
- B.RAS
- C.FTP
- D.SMTP
- A.和二进制编码一样
- B.和十六进制编码一样
- C.十进制数8的BCD编码为(1000)2
- D.十六进制数A的BCD编码为(1010)2
- A.发送到打印机
- B.打印到指定丈件
- C.复制到指定文件
- D.复制到剪贴板
- A.Alt + Home
- B.Ctrl + Home
- C.Shift + Home
- D.Tab + Home
- A.文件
- B.编辑
- C.查看
- D.以上皆非
- A.低
- B.中低
- C.中
- D.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