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3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81)

  • A.Buffer
  • B.Source-quench messages
  • C.Buffering
  • D.Windowing
2

(79)

  • A.Buffer
  • B.Source-quench messages
  • C.Buffering
  • D.Windowing
3

(80)

  • A.Buffer
  • B.Source-quench messages
  • C.Buffering
  • D.Windowing
5

(78)

  • A.transmitting devices
  • B.transmitted devices
  • C.receiving devices
  • D.received devices
6

(76)

  • A.detailed
  • B.outlined
  • C.total
  • D.complete
7

(75)

  • A.rules
  • B.principles
  • C.scenarios
  • D.scenes
8

(73)

  • A.criterion
  • B.standard
  • C.model
  • D.system
9

(74)

  • A.producer
  • B.customer
  • C.programmer
  • D.analyser
11

(70)

  • A.ping127.0.0.0
  • B.ping 127.0.0.1
  • C.ping 127.0.1.1
  • D.ping 127.1.1.1
12

(71)

  • A.netstat-s
  • B.netstat-o
  • C.netstat-a
  • D.netstat-r
13

(68)

  • A.累加
  • B.迭代
  • C.逻辑与
  • D.异或
15

(67)

  • A.8
  • B.16
  • C.32
  • D.64
16

(65)

  • A.一组
  • B.静态
  • C.动态
  • D.一个
19

(64)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传输层
20

(62)

  • A.2
  • B.410
  • C.1
  • D.6
22

(60)

  • A.商品代码
  • B.条码符号
  • C.条码代码
  • D.商品条码
24

(58)

  • A.主存储器
  • B.虚拟存储器
  • C.辅助存储器
  • D.优盘
26

DHCP客户端是使用地址(65)来申请一个新的IP地址的。

  • A.0.0.0.0
  • B.10.0.0.1
  • C.127.0.0.1
  • D.255.255.255.255
27

(54)

  • A.GET
  • B.POST
  • C.REQUST
  • D.SET
28

NetXray的功能是(64)。

  • A.捕获并分析数据包
  • B.发送数据包
  • C.网络管理查看功能
  • D.A、B和C
29

(53)

  • A.TCP
  • B.IP
  • C.HTFP
  • D.UDP
30

(52)

  • A.80
  • B.23
  • C.25
  • D.21
32

(51)

  • A.网关
  • B.DNS
  • C.ISP
  • D.Web服务器
33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58)。

  • A.网桥
  • B.网关
  • C.中继器
  • D.以太网交换机
35

(47)

  • A.没有跳步数的限制
  • B.更快的收敛性
  • C.扩大了网络规模
  • D.更低的路由开销
36

(46)

  • A.E-mail客户段软件
  • B.Internet浏览器软件
  • C.IP电视组播
  • D.日历软件
37

(45)

  • A.Ctrl+Break
  • B.Ctrl+Alt+8
  • C.Ctrl+Alt+Del
  • D.Ctrl+Shift+Del
39

(44)

  • A.ping
  • B.traceroute
  • C.tracert
  • D.route print
40

VLANtag在OSI参考模型的(50)实现。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应用层
41

以太网100BASE-TX标准规定的传输介质是()。

  • A.3类UTP
  • B.5类UTP
  • C.单模光纤
  • D.多模光纤
42

(40)

  • A.1 Mb/s
  • B.2 Mb/s
  • C.5.5 Mb/s
  • D.54 Mb/s
43

(39)

  • A.BCF
  • B.DCF
  • C.PCF
  • D.QCF
44

(38)

  • A.CSMA/CA
  • B.CSMA/CB
  • C.CSMA/CD
  • D.CSMA/CF
45

(37)

  • A.600 MHz
  • B.800 MHz
  • C.2.4 GHz
  • D.19.2 GHz
47

一般一个Internet的防火墙是建立在网络的(43)。

  • A.内部子网之间传送信息的中枢
  • B.内部网与外部网的交叉点
  • C.部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结合点
  • D.每个子网的内部
48

IEEE802.5标准是指(44)。

  • A.以太网
  • B.令牌总线网
  • C.令牌环网
  • D.FDDI网
49

关于匿名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42)。

  • A.匿名性不会导致侵犯行为
  • B.上网要达到匿名(安全),有三个环节:本机、网络和被访问机器
  • C.IK的历史记录就破坏了本机上的匿名性
  • D.路由器或ISP可以记录上网的所有行为
50

(32)

  • A.2
  • B.4
  • C.16
  • D.32
51

(31)

  • A.X<SUP>16</SUP>+X<SUP>12</SUP>+X<SUP>6</SUP>+1
  • B.X<SUP>16</SUP>+X<SUP>15</SUP>+X<SUP>2</SUP>+1
  • C.X<SUP>16</SUP>+X<SUP>15</SUP>+X+1
  • D.X<SUP>16</SUP>+X<SUP>12</SUP>+X+1
52

(30)

  • A.2bit
  • B.3bit
  • C.4bit
  • D.6bit
53

(29)

  • A.海明码
  • B.循环冗余码
  • C.奇偶校验码
  • D.曼彻斯特码
55

局域网常用的双绞线中不包括( )。

  • A.1类双绞线
  • B.3类双绞线
  • C.4类双绞线
  • D.5类双绞线
56

通常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3个,它们是(32)。

  • A.传输媒体、差错检测方法和网络操作系统
  • B.通信方式、同步方式和拓扑结构
  • C.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 D.数据编码技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和数据交换技术
57

(25)

  • A.6bone
  • B.6bed
  • C.6backbone
  • D.6plane
58

(24)

  • A.0000:0000:0000:0000:0000:FFFF:1234:1180
  • B.0000:0000:0000:1111:lllt:FFFF:1234:1180
  • C.0000:0000:FFFF:FFFF:FFFF:FFFF:1234:1180
  • D.FFFF:FFFF:FFFF:FFFF:FFFF:FFFF:1234:1180
59

(23)

  • A.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流名称
  • B.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流序号
  • C.源地址、端口号和流序号
  • D.MAC地址、端口号和流名称
60

(22)

  • A.负载长度
  • B.数据流标记
  • C.下一报头
  • D.跳数限制
62

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26)。

  • A.先入先出法
  • B.银行家算法
  • C.优先级算法
  • D.资源按序分配法
63

关于TCP/IP与OSI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4)。

  • A.TCP/IP应用层汇集了OSI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B.TCP/IP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 C.TCP/IP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的物理层
  • D.TCP/IP的传输层包含OSI模型中的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64

虚电路服务的通信子网内部的实际操作是(25)。

  • A.虚电路或数据报方式
  • B.数据报方式
  • C.虚电路方式
  • D.非上述方式
65

(17)

  • A.帧中继(F.R.)方式
  • B.仿真终端方式
  • C.专线(DDN)方式
  • D.ISDN方式
66

(16)

  • A.在链路层对数据帧进行存储转发
  • B.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
  • C.放大传输信号
  • D.用于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协议转换
67

(15)

  • A.主机(端系统)和通信子网
  • B.通信子网
  • C.主机(端系统)
  • D.交换机
68

(14)

  • A.网络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物理层
  • D.运输层
70

(17)是对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所做的统一规定。

  • A.技术要求
  • B.技术术语
  • C.技术依据
  • D.技术标准
72

下述任务中,不属于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是(16)。

  • A.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
  • B.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
  • C.确定软件系统的性能要求
  • D.确定软件系统的运行平台
75

(6)

  • A.立即
  • B.在执行完当前一条指令后
  • C.在执行完当前的一段子程序后
  • D.在询问用户后
76

(7)

  • A.不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 B.不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 C.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 D.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77

(5)

  • A.中断方式
  • B.DMA方式
  • C.并行方式
  • D.流水线方式
79

(4)

  • A.DMA方式
  • B.批处理方式
  • C.中断方式
  • D.数据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