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2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73)

  • A.Permanent Circuits
  • B.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
  • 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
  • D.Switching Circuits
2

(74)

  • A.Permanent Circuits
  • B.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
  • 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
  • D.Switched Circuits
3

(72)

  • A.DLCIs
  • B.HDLCs
  • C.SDLCs
  • D.DLs
4

(71)

  • A.X.21
  • B.X.25
  • C.X.28
  • D.X.29
6

(68)

  • A.DES
  • B.IDES
  • C.三元DES
  • D.RSA
7

(69)

  • A.SSL
  • B.SOCIL5
  • C.安全RPC
  • D.MD5
8

(66)

  • A.先入后出(FILO)算法
  • B.随机替换(RAND)算法
  • C.先入先出(FIFO)算法
  • D.近期最少使用(LRU)算法
11

(65)

  • A.00 01000100 1101(二进制)
  • B.01 00100011 0100(二进制)
  • C.10 1000 1111 1000(二进制)
  • D.11 0100 1110 1000(二进制)
12

(62)

  • A.变址寻址
  • B.相对寻址
  • C.间接寻址
  • D.立即数寻址
13

(63)

  • A.堆栈寻址
  • B.间接寻址
  • C.立即数寻址
  • D.相对寻址
16

(60)

  • A.A
  • B.B
  • C.D
  • D.E
17

DNS的作用是(65)。

  •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 C.将计算机名翻译为IP地址
  •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18

(57)

  • A.加强了完整性
  • B.增加了功能
  • C.增加了安全机制
  • D.曾加了交互能力
19

(55)

  • A.同一个
  • B.顺序的
  • C.有关的
  • D.无关的
20

(56)

  • A.面向事务的
  • B.面向连接的
  • C.面向用户的
  • D.面向应用的
21

(54)

  • A.23
  • B.80
  • C.125
  • D.21
23

MIB-II组的组织结构是一种(59)。

  • A.链表结构
  • B.线性结构
  • C.树形结构
  • D.分层结构
24

Telnet采用(58)方法确定对方的TSAP。

  • A.静态分配TSAP
  • B.动态分配TSAP
  • C.名字服务器
  • D.随机选取TSAP
25

(50)

  • A.TCP
  • B.UDP
  • C.IP
  • D.ARP
26

(49)

  • A.借用别人的IP地址
  • B.任意选取一个IP地址
  • C.在特定网段中选取一个IP地址
  • D.不使用IP地址
27

(48)

  • A.自动分配
  • B.动态分配
  • C.人工分配
  • D.静态分配
28

(47)

  • A.使用DHCP协议的路由器
  • B.转发DHCP报文的主机或路由器
  • C.可访问到的DHCP主机
  • D.专用的服务器
30

Kerberos的设计目标不包括(51)。

  • A.授权
  • B.加密
  • C.认
  • D.记帐
31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以(52)作为判别条件

  • A.数据包的大小
  • B.数据包的源地址
  • C.数据包的端口号
  • D.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32

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身份认证可以有多种方案,以下选项中最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案是(50)。

  • A.用户发送口令,由通信对方指定共享密钥
  • B.用户发送口令,由智能卡产生解秘密钥
  • C.用户从KDC获得会话密钥
  • D.用户从CA获得数字证书
33

(42)

  • A.伪随机数
  • B.时间标记
  • C.私有密钥
  • D.数字签名
34

(41)

  • A.连续加密
  • B.报文认证
  • C.数字签名
  • D.密钥分发
35

(40)

  • A.私有
  • B.加密
  • C.一次性
  • D.会话
37

(39)

  • A.大数难以分解因子
  • B.大数容易分解因手
  • C.容易获得公钥
  • D.私钥容易保密
38

100BASE-T和100VG-Any在MAC层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分别是(44)。

  • A.CSMA/CD、CSMA/CD
  • B.DPAM、DPAM
  • C.CSMA/CD、DPAM
  • D.DPAM、CSMA/(D
39

(35)

  • A.距离最短
  • B.时延最小
  • C.路径最空闲
  • D.路由最少
40

(36)

  • A.N
  • B.N-1
  • C.N+I
  • D.1
41

(34)

  • A.1个
  • B.18个
  • C.15个
  • D.无数个
42

(33)

  • A.简单
  • B.可靠性高
  • C.功能强
  • D.速度快
44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组建了自己国家的公用数据网,现有的公用数据网大多采用(38)。

  • A.分组交换方式
  • B.报文交换方式
  • C.电路交换方式
  • D.空分交换方式
45

(29)

  • A.信元交换
  • B.中继连接
  • C.报文连接
  • D.交换连接
47

(28)

  • A.U参考点
  • B.T参考点
  • C.S参考点
  • D.R参考点
48

(26)

  • A.TA
  • B.TN1
  • C.TN2
  • D.TE1
49

(27)

  • A.U参考点
  • B.T参考点
  • C.S参考点
  • D.R参考点
52

保留给自环测试的IP地址是(27)。

  • A.164.0.0.0
  • B.130.0.0.0
  • C.200.0.0.0
  • D.127.0.0.0
53

帧中继网络没有采用流量控制机制,只有拥塞控制功能。采用显式信令控制时,如果 LAP-D帧中的FECN位置1,则表示(30)。

  • A.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 B.在与帧传送相反的方向上出现了拥塞
  • C.在两个传送方向上同时出现了拥塞
  • D.没有出现拥塞
54

(20)

  • A.50
  • B.100
  • C.200
  • D.400
55

WCDMA信道编解码主要采用(26)码。

  • A.Turbo
  • B.卷积
  • C.Reed-Solomon
  • D.QPSK
56

(19)

  • A.9
  • B.28
  • C.36
  • D.48
57

(17)

  • A.数据帧长
  • B.令牌帧长
  • C.信号传播时延
  • D.站点个数
58

(18)

  • A.1
  • B.8
  • C.20
  • D.24
61

IS0为传输层定义了4种类型的服务原语,由传输服务用户产生的原语是(19)。

  • A.请求原语,指示原语
  • B.请求原语,响应原语
  • C.指示原语,确认原语
  • D.响应原语,确认原语
62

用数据报服务时,负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的是(18)。

  • A.主机(端系统)和通信子网
  • B.通信子网
  • C.主机(端系统)
  • D.交换机
63

在OSI模型中,N层提供的服务是(16)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 A.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层协议
  • B.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协议
  • C.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层协议
  • D.利用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协议
64

子网掩码产生在那一层(17)。

  • A.表示层
  • B.网络层
  • C.传输层
  • D.会话层
65

(10)

  • A.星形主干结构
  • B.网状主干结构
  • C.对等主干结构
  • D.无主干结构
66

(8)

  • A.基于树形结构,具有层次性和单向依赖性
  • B.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具有单向依赖性
  • C.基于星形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 D.基于环形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67

(9)

  • A.访问是单向的,造成有些资源无法访问
  • B.不利于Internet的扩充
  • C.造成寻径表规模太长,寻径困难,不利于低层网络的寻径
  • D.对核心网关结构依赖严重,一旦出现故障,整个Internet的工作将受到影响
70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编制指南》(GB 8567-1988)是(10)标准。

  • A.强制性国家
  • B.推荐性国家
  • C.强制性行业
  • D.推荐性行业
71

CPU芯片中使用流水线技术的目的是(4)。

  • A.扩充功能
  • B.降低资源消耗
  • C.提高运行速度
  • D.减少功耗
72

与内存相比,外存的特点是(3)。

  • A.容量大、速度快
  • B.容量小、速度慢
  • C.容量大、速度慢
  • D.容量大、速度快
73

为了保证程序能连续执行,CPU必须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起到这一作用的是(1)。

  • A.指令寄存器
  • B.状态寄存器
  • C.地址寄存器,
  • D.程序计数器
74

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8MB。按字编址,其寻址范围为(2)。

  • A.0~1M~1
  • B.0~2M~1
  • C.0~4M~1
  • D.0~8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