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中级)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27)

  • A.Cache
  • B.Buffer
  • C.Register
  • D.Trigger
2

(128)

  • A.volume
  • B.space
  • C.capacity
  • D.size
3

(126)

  • A.sequential
  • B.serial
  • C.chain
  • D.successive
4

(125)

  • A.instant
  • B.temporary
  • C.timely
  • D.transient
6

(123)

  • A.predefined
  • B.predetermined
  • C.predicted
  • D.pmscheduled
7

(122)

  • A.malicious
  • B.greedy
  • C.destructive
  • D.chaos
8

(121)

  • A.usable
  • B.accessible
  • C.available
  • D.obtainable
9

(120)

  • A.initiated
  • B.called
  • C.referenced
  • D.invoked
11

(118)

  • A.FDDI
  • B.FTTH
  • C.FTTC
  • D.FTTB
12

(117)

  • A.HFC
  • B.GSM
  • C.CDMA
  • D.HDSL
13

(115)

  • A.B -ISDN
  • B.N-ISDN
  • C.CDMA
  • D.ADSL
14

(116)

  • A.HFC
  • B.GSM
  • C.CDMA
  • D.HDSL
16

(113)

  • A.2.4
  • B.7.5
  • C.10.6
  • D.32
17

(112)

  • A.0.3
  • B.1.4
  • C.2.4
  • D.7.5
18

(110)

  • A.78.6
  • B.87
  • C.98.4
  • D.256
20

(111)

  • A.78.6
  • B.87
  • C.98.4
  • D.256
21

(107)

  • A.合理性
  • B.完善性
  • C.合法性
  • D.适应性
22

(108)

  • A.可用性
  • B.正确性
  • C.稳定性
  • D.健壮性
23

(105)

  • A.可用性和可理解性
  • B.可修改性、数据独立性和数据一致性
  • C.可测试性和稳定性
  • D.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测试性
24

(106)

  • A.功能性
  • B.扩展性
  • C.合理性
  • D.完善性
26

(103)

  • A.联系属性
  • B.关系的属性
  • C.数据属性
  • D.关系的候选键
27

(102)

  • A.联系模式
  • B.数据模式
  • C.关系模式
  • D.逻辑模式
28

(100)

  • A.一对一和一对多
  • B.广对一和多对多
  • C.一对多和多对多
  • D.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29

(101)

  • A.简化
  • B.结构化
  • C.最小化
  • D.优化
30

(98)

  • A.SLR(1)
  • B.LR(0)
  • C.LR(1)
  • D.LALR(1)
32

(97)

  • A.SLR(1)
  • B.LR(0)
  • C.LR(1)
  • D.LALR(1)
33

(96)

  • A.递归下降法
  • B.算符优先法
  • C.语法制导翻译法
  • D.数据流分类法
34

(95)

  • A.递归下降法
  • B.算符优先法
  • C.语法制导翻译法
  • D.数据流分类法
36

(93)

  • A.45
  • B.50
  • C.60
  • D.80
37

(92)

  • A.8:50
  • B.9:00
  • C.9:25
  • D.10:35
38

(91)

  • A.8:40
  • B.8:50
  • C.9:00
  • D.9:25
39

(90)

  • A.8:45
  • B.9:00
  • C.9:25
  • D.9:55
41

(88)

  • A.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 B.需求分析
  • C.概要设计
  • D.详细设计
42

(87)

  • A.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 B.需求分析
  • C.概要设计
  • D.详细设计
43

(86)

  • A.实现
  • B.组装测试
  • C.确认测试
  • D.使用和维护
45

(85)

  •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46

(83)

  • A.猜测法
  • B.延迟转移
  • C.指令预取
  • D.刷新流水线重填
47

(82)

  • A.操作系统
  • B.指令系统
  • C.编译系统
  • D.高级语言
48

(81)

  • A.功能部件冲突
  • B.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 C.中断系统
  • D.访内指令
50

(80)

  • A.功能部件冲突
  • B.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 C.中断系统
  • D.访内指令
51

(78)

  • A.D→B
  • B.AC→BD
  • C.BC→AD
  • D.BD→AC
52

(77)

  • A.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原关系模式的键
  • B.一端实体的主键
  • C.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原关系模式的键和一端实体的主键的组合
  • D.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原关系模式的键或一端实体的主键
53

(76)

  • A.一端实体的主键
  • B.务实体主键的组合
  • C.n端实体的主键
  • D.任意一个实体的主键
55

(74)

  • A.集线器是整个网络的控制中心
  • B.采用点对点通道
  • C.所有信息转发经集线器实现
  • D.通过集线器实现节点的连接
56

(73)

  • A.1Mbit/s
  • B.10Mbit/s
  • C.100Mbit/s
  • D.1000Mbit/s
58

(72)

  • A.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B.物理层协议
  • C.网络层
  • D.发送时钟周期
59

(70)

  • A.2<SUP>h-1</SUP>≤w≤2<SUP>h</SUP>-1
  • B.2<SUP>h</SUP>≤w(2<SUP>h</SUP>+1
  • C.2<SUP>h+1</SUP>≤w≤2<SUP>h</SUP>-1
  • D.不确定
60

(69)

  • A.2<SUP>h</SUP>-1
  • B.2<SUP>h-1</SUP>
  • C.2<SUP>h</SUP>
  • D.2<SUP>h</SUP>+1
61

(67)

  • A.n+10
  • B.n
  • C.n+1
  • D.n+9
64

(66)

  • A.n-1
  • B.n
  • C.n+l
  • D.n-2
65

(64)

  • A.1,3,2,4
  • B.4,2,3,1
  • C.2,4,1,3
  • D.3,1,4,2
66

(63)

  • A.可以
  • B.不可以
  • C.不确定
  • D.随机获得
68

(60)

  • A.P(Sn), V(S2)
  • B.P($n), V(S1)
  • C.P(S2), V(S1)
  • D.V(S1),P(S2)
70

(61)

  • A.P(S1), V(S2)
  • B.P(Sn), V(S1)
  • C.P(S2), V(S1)
  • D.V(S1),P(S2)
72

(58)

  • A.逐帧动画
  • B.视频图像
  • C.静止图像
  • D.矢量动画
73

(56)

  • A.a*b-c/d-e+f*g+h
  • B.abc-*de+/fgh+*+
  • C.+/*a-bc+de*f+gh
  • D.abc-*de+/f8h++*
74

设表达式E=a*(b-c)/(d+e)+f*(g+h),则E的逆波兰表达式为(40),E的波兰表达式为(41)。

  • A.a*b-c/d-e+f*g+h
  • B.abc-*de+/fgh+*+
  • C.+/*a-bc+de*f+gh
  • D.abc-*de+/fSh++*
76

(54)

  • A.p={R1(WY),R2(XZ)}
  • B.p={R1(WZ),R2(XY)}
  • C.p={R1(WXY),R2(XZ)}
  • D.p={R1(WX),R2(YZ)}
77

(52)

  • A.XYZ
  • B.XYXW
  • C.XZ,XW和ZW
  • D.XY,XW,YW和ZW
79

(50)

  • A.aT
  • B.+a
  • C.a*a*a
  • D.aT+a*a*a
81

将名映射为IP地址的操作称为()。

  • A.域名定向
  • B.域名映射
  • C.域名解析
  • D.域名托管
8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种(64)的协议。

  •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 B.可靠的、五连接的
  • C.不可靠的、五连接的
  • D.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83

以下各项中,(63)不是数据报操作的特点。

  • A.每个分组自身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 C.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地
  •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作出路由选择
84

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为(62)。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 D.以上都错
86

在RS-232C接口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信号的连接方向为(61)。

  • A.DTE→DCE
  • B.DCE→DTE
  • C.DCE→DCE
  • D.DTE→DTE
88

以下关于动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59)。

  • A.动画就是运动的画面,而与静态图像无关
  • B.动画分为实时动画和逐帧动画
  • C.动画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 D.动画是一种动态生成一系列相关画面的处理方法
89

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56)。

  • A.数字编码器
  • B.数字解码器
  • 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
  • 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90

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57)。

  • A.量化位数越少和采样频率越低
  • B.量化位数越多和采样频率越低
  • C.量化位数越少和采样频率越高
  • D.量化位数越多和采样频率越高
93

在双向循环链表中,在P指针所指向的结点前插入一个指针q所指向的新结点,其修改指针的操作是(55)。

  • A.P->llink=q;q->rlink=p;P->llink->rlink=q;q->llink=p;
  • B.P->llink=q;P->llink->rlink=q;q->rlink=p;q->llink=p->llink;
  • C.q->rlink=p;q->liink=p->llink;P->llink->rlink=q;P->llink=q;
  • D.q->llink=p->llink;q->rlink=p;P->llink=q;P->rlink=q;
98

m阶B-树中的m是指(44)。

  • A.每个结点至少具有m棵子树
  • B.每个结点最多具有m棵子树
  • C.分支结点中包含的关键字的个数
  • D.m阶B-树的深度
99

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结点P满足(45)。

  • A.P->link=head
  • B.P->link=null
  • C.P=null
  • D.P=head
103

以下序列不是堆的是(40)。

  • A.(100,85,98,77,80,60,82,40,20,10,66)
  • B.(100,98,85,82,80,77,66,60,40,20,10)
  • C.(10,20,40,60,66,77,80,82,85,98,100)
  • D.(100,85,40,77,80,60,66,98,82,10,20)
104

在(34)的情况下死锁发生。

  • A.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 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 C.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对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 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106

下列算法中,(33)只能采用非抢占调度方式。

  • A.优先级调度
  • B.时间片轮转法
  • C.FCFS调度算法
  • D.短作业优先算法
108

表示对象的相互行为的模型是(24)模型。

  • A.对象
  • B.动态
  • C.功能
  • D.静态
109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25)。

  • A.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的基本目的和主要优点是通过重用提高软件的生产率
  • B.在面向对象程序中,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封闭体
  • C.在面向对象程序中,对象彼此间通过继承和多态性启动相应的操作
  • D.继承和多态机制是面向对象程序中实现重用的主要手段
110

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除封装、继承外,还有(22)。

  • A.多态性
  • B.完整性
  • C.可移植性
  • D.兼容性
111

动态模型的描述工具是(23)。

  • A.对象图
  • B.结构图
  • C.状态图
  • D.构件图,
113

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17)。

  • A.逻辑判断
  • B.层次分解
  • C.操作条目
  • D.组合条件
115

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15)。

  •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形化方法
  •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 D.基于数据的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118

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14)。

  • A.集成测试
  • B.确认测试
  • C.验证测试
  • D.验收测试
119

关于软件著作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 A.计算机软件著作者依法享有软件的著作人身权
  • B.计算机软件著作者依法享有软件的著作财产权
  • C.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软件财产权包括使用权、复制权、修改权、发行权、出租权、转让权等
  • D.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和开发者身份权,这两项权利与软件著作权人的人身权是可分离的
120

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12)。

  • A.硬件环境
  • B.开发人员的素质
  •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 D.软件开发的环境
121

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的基本内容。我国的(11)涉及了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22

以下关于标准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9)。

  • A.标准化的目的之一是建立稳定和最佳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等秩序
  • B.标准化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最佳效益
  • C.标准化的目的之一是确保主体在某行业、领域的垄断地位
  • D.标准能实现商品生产的合理化、高效率和低成本
123

以下关于则SC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8)。

  • A.指令种类少
  • B.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少
  • C.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存放
  • D.大部分指令都需要超过一个机器周期的执行时间
124

动态RAM比起静态RAM的主要优点是(7)。

  • A.速度快
  • B.数据不易丢失
  • C.存储密度高
  • D.控制简单
126

指令周期是指(6)。

  • A.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
  • B.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 C.时钟周期时间
  • D.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127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3)。

  • A.可降低指令的复杂度
  • B.可缩短指令字长,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的灵活性
  • C.实现程序控制
  • D.以上都正确
128

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方式类似,但()。

  • A.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能改变的
  • B.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
  • C.在程序执行过程牛,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不能改变而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可变
  • D.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不能改变而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可变